婆婆送儿媳妇天价镯子,竟是假的?!家庭伦理剧居然拍成了悬疑片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6-17
手机版

  有的吐槽剧情或阴间或甜腻,有的却夸人间真实;

  还有的喷拍摄手法花哨,有的却夸有新意……

  老实说,肉叔作为一个钢铁直男,一看“婆媳”俩字时,劝退。

  但网友的迷惑性发言,让我忍不住好奇想亲眼鉴别。

  结果……真香定律又生效了。

  婆媳这种老掉牙的题材,竟然用一个真假镯子的悬疑角度,玩出新意——

  沪漂9年的刘茵(蓝盈莹饰)和相恋3年的本地男友石磊(牛骏峰饰)打算结婚了,但未来婆婆(邬君梅饰)嫌弃刘茵是外地户口,处处挑刺。

  她逼刘茵体检,潜台词——沪漂9年,私生活一定不检点。

  没想到刘茵将计就计,让石磊在体检后自曝甲肝。

  婆婆反过来担心儿子被抛弃,只能服软。

  婚前,婆婆为表诚意,把一个价值连城的玉镯送给刘茵当礼金。

  但婚后,刘茵发现“传家宝”竟然是假货!

  一场家庭战争正在逼近……

  一枚镯子,婚前礼金,婚后试金石。

  我们身边的很多女性都有带镯子的习惯,奶奶、妈妈、七大姑八大姨,年长一点的女同事,随处可见镯子的踪影。

  一枚镯子,一枚有故事的镯子。

  聚焦婆媳矛盾,足够把戏剧性拉满。

  但角度新,这剧就好看吗?

  先说人设。

  对仗工整但不失人性复杂。

  表层,两个女强人。

  婆婆作为护士长,治人、管人;

  刘茵作为人事主管,管人、“治”人。

  上半场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贼拉合理。

  第一次见面,这对未来婆媳的麻将,已经打出了《色,戒》中王佳芝和易太太尔虞我诈的凶残。

  石磊开腔,请爸妈去刘茵家谈结婚,婆婆立刻以忙按住了话头,并强调了刘茵的外地身份:

  刘茵的父母在外地,我还没退休呢,医院那么忙。你学校现在老是把你请回去做讲座。

  注意这时候,公公碰了一下麻将,被婆婆打手了。

  意思是,你别插嘴,我来话事。

  听出言下之意的刘茵也不傻,大喊一声:

  杠!

  换了个方式推进度,示意:

  双方家长见面可以晚两天,可以先定酒店。

  嘿,杠的是麻将,切磋的是人心。

  婆婆针对“晚两天”又给出了针对性反驳:

  听说现在的酒店非常难找,有的都要等上个两三年。

  接着,刘茵开始介绍家里情况。

  有个弟弟?

  镜头从刘茵背后纳入小姑子“不看好”的眼神,为什么不看好?

  越过刘茵,当镜头递到婆婆脸上时,懂了。

  婆婆皮笑肉不笑,眼睛只盯着麻将。

  只喊一句:

  吃!

  表达麻将的胜券在握,也表达对刘茵有弟弟作为“拖油瓶”的不满。

  看看,不同于一拍婆媳就明撕的惨烈。

  这对婆媳“料理”起对方,杀人不见血。

  可暗斗不才更“过瘾”吗?

  难怪网友觉得是现代版甄嬛和浣碧的智斗,暗搓搓的细针,可真疼。

  况且,这剧不仅没有刻意塑造剑拔弩张的婆媳人设,还在此基础上搞出了“新意”:

  探讨她们社会身份之外的人物情感底色——

  都是情感缺失的女人。

  婆婆因故和亲生女儿不亲,渴望女儿的爱;

  刘茵在重男轻女家庭长期被当摇钱树,渴望妈妈的爱。

  这两份爱刚好互补,为下半场婆媳之间短暂和谐埋下伏笔。

  正因为人设的多面,才让婆媳关系不至于落入寻常伦理剧的俗套,不止有暗涌,还有和谐有爱。

  说到暗涌与和谐,咱们就展开说说网友吐槽的第二点。

  剧情。

  阴间剧情或甜腻?

  肉叔不同意,其实剧里多的是人间真实的反转。

  第一层反转:婆婆的反转。

  婆婆的第一次转变,是初次见面饭桌上的不待见,变成了送手镯的泪目相拥。

  接着,刘茵得知真手镯被调包送给了小姑子,无意中换走了真手镯,被全家误会。

  饭桌上,婆婆不小心夹破虾饺,刘茵提出跟她换。她却借“换虾饺”指桑骂槐:

  我求你换了吗?你不用着急!去换它!

  是不是?

  这俩人还能和好吗?

  能。

  婆婆的第二次转变。

  刘茵带婆婆去桑拿,婆婆为刘茵定制了母女旗袍?

  真·新时代婆媳?

  不不不。

  从“坏”到“好”的和谐,只是狗血的表象。人物具备底层动机的反转,才是人间真实。

  婆婆第一次转变的反转,原因有二。

  一、发现自家孩子有病,在婚恋市场不吃香,才赶紧成全了刘茵、石磊。

  二、虽然送镯子示好,但……送的是假镯子不是吗?

  婆婆第二次转变的反转。

  因为儿媳妇和女儿关系好,想借刘茵接近女儿。

  更残酷的是,当刘茵费尽心思给婆婆准备生日宴,还约来了小姑子时——

  婆婆把定制的旗袍送给了小姑子。

  原来,一场误会。婆婆定制旗袍就是为了给女儿。

  但刘茵却因此愤怒、伤心。

  所以,当你以为剧情狗血时,它又掉头转向和谐;当你以为剧情走向无脑温馨时,它实则铺满了反转的伏笔。

  人的想法有时矛盾,人的关系有时反复,才能体现一对新婚婆媳的艰难磨合路。

  更真实不是吗?

  公公吐槽婆婆的矛盾

  但我觉得最值得夸的,是第二层反转:

  看似势均力敌的婆媳,实际上婆强媳弱。

  就说最新几集。

  石磊想请求爸妈在房产证上加刘茵名字,婆婆立刻判定刘茵的桑拿和生日宴也全是为了“加名字”的讨好。

  直到发现——

  刘茵把镯子主动还给小姑子,只希望成全婆婆和女儿的感情。

  “恶婆婆”又变好了,对她刮目相看。

  发现没?

  婆婆总是变来变去,但她的“变”是主动的。

  刘茵呢?全程被动,只能产生情绪。

  是的,随着剧情发展,这对婆媳关系也反转了。

  看似的强悍的刘茵实际上一直处于劣势。

  开场,刘茵误入相亲角镜头的出场,暗示其作为外地女孩在婚恋市场的可挑选性;

  婆婆出场自带圣光和霸气台词,体现其社会身份的优势。

  又因为刘茵在原生家庭缺爱,过分贪恋婆婆的爱。

  使得这个本该最洞察人性的人事主管,对婆婆产生过高的期待和幻想。

  到这,她无论是客观条件、还是内在心态,相较婆婆已完全处于下层。

  能看出来,这剧还算客观。

  没过分煽动婆媳的恶劣关系挑矛盾,也没过度把婆媳关系温情化。

  分寸感拿捏到位,代入感也就好了。

  给那些未婚已被“每一一个恐婚小技巧”吓飞的看客,以平常心看待婆媳关系的机会。

  最后,技法。

  还得掰扯掰扯这剧的“炫技”嫌疑。

  不难看出,创作团队想给观众呈现电影质感,作为一部电视剧,竟然破天荒地甩出了很多技法。

  第一个有意思的点,就是喜剧细节。

  前面说了,婆媳主题最容易苦哈哈,但这剧反而给你往好玩了带。

  先说一些好玩的情节。

  刘茵以为嫁入上海这事黄了,破罐子破摔,给老母亲上演苦肉计,直接跪在门外了。

  没想到门一开——

  未来婆婆和老公拿着镯子和妈妈聊得不知道多欢乐。

  仅隔一道门,悲喜两重天:

  ……大写的尴尬。

  但更出彩的是细节上的喜剧设计。

  比如,婆婆厉声声讨刘茵时,背后挂的牌匾写着“家和万事兴”。

  婆婆私自进新房帮刘茵夫妻做家务时,踩到的纸张写着“边界”。

  当老公一家怀疑刘茵偷镯子,连带着剖析她的人品时,背后挂着名画《蒂尔普医生的解剖课》。

  这些细节,都和情境中的人物、事件形成巧妙的反讽效果。

  再来,是一些好玩的拍摄手法。

  当刘茵被亲妈因为礼金差点搞砸婚姻,她失望的脸和璀璨的夜上海连接。

  夜上海越璀璨越反衬她的不甘和无奈。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镜头下,夜上海车水马龙被对折,如蝴蝶翅膀般镜像呈现。

  超现实的镜头语言,表达出刘茵内心想融入这座城市但可能无法真正成为“新上海”人的迷茫;

  也突显现代婚姻在爱情和物质抗衡时的魔幻。

  当夫妻吵架,镜头多次运用了镜子、玻璃等场景中的元素加强他们的疏离感。

  还有剧中大量采用了抽帧的拍摄手法,让人想起王家卫的《重庆森林》。

  高级、私人、风格。

  当刘茵得知手镯是假的,甚至会危害身体,导致不孕不育时,她惊了。

  抽帧特有的卡顿感,既把她脑海一片空白的状态具象化,又表达了刘茵内心的不现实感。

  旁人仿佛隐身,她独自迷茫的孤独感跃然纸上。

  还有,打破第四面墙的大胆尝试。

  礼金谈判桌上,婆婆、刘茵转头对观众吐槽,加强了剧场效应和互动感。

  但它也不是一点瑕疵都没有:

  逆光镜头太多,有时看着看着会以为这是角色的幻想;打破第四面墙频率太强,有时会打断沉浸感受。

  但瑕不掩瑜。

  有一说一,这几年的及家庭伦理剧不少,但是主要聚焦在原生家庭,和教育儿女这两层关系上。

  反映原生家庭关系的有《都挺好》、《乔家的儿女》,诞生了爱喝手磨咖啡的小作精苏大强,和把初生儿子转手送人的渣爹乔祖望这些丰满的人物形象。

  反映儿女关系有《小别离》《小欢喜》,诞生了高知家庭童文洁、方圆教育学渣儿子方一凡;离异夫妻乔卫东宋倩刁难学霸女儿乔英子等典型家庭样式。

  但婆媳关系作为家庭关系的重要主题,曾经也诞生过《双面胶》《媳妇的美好时代》《人到中年》等优秀影视作品。

  现在呢?

  你有多久没看到一部有意思的婆媳剧?

  曾经的荧幕小霸王很久没被搬上荧幕了,是婆媳问题不存在了吗?

  不,女性走向新时代,但新时代有新的的婆媳关系。

  婆媳问题,是婚姻关系中家庭融合的必然产物。

  只是,现在愿意沉下心来把这个题材拍好的团队,越来越少了。

  当大家更倾向于拍有噱头的题材,取而代之的更“洋气”的职场剧、恋爱甜剧时。

  毕竟没有观众想一直吃炒冷饭。

  什么题材都能玩出花,婆媳剧也能不婆妈。

  今日打工人:绿里骑鸡

上一篇:孙凯华:痴情的“野猫”
下一篇:为何「动物权利」「动物解放」观念在知乎总是被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