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不止于经济高地,未来或是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2
手机版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规模达到7801.43万人,GDP总值为11.59万亿元,人均GDP为2.32万美元,远超中国1万美元的人均GDP。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也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旅游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蓬勃发展,成效显著。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纲要进一步强化旅游业的战略地位,对如何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文旅融合,拓展旅游业的创新空间做出了规划。

  一、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持续增长,市场规模可观。根据珠三角9城统计公报数据以及香港和澳门公布的相关数据,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接待游客总量接近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过1.5万亿元,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超过20%。其中,珠三角九市的旅游收入超过1万亿元,港澳的旅游收入超过5000亿元。

  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各具发展特色,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迅速。大湾区的旅游资源包括文化历史、休闲度假、养生保健、邮轮游艇等多元旅游产品体系。其中,香港主打购物旅游和滨海旅游,澳门主打博彩娱乐旅游,广州主打都市及历史文化旅游,深圳主打主题公园旅游和滨海旅游。

  输入与输出并重,入境以短程为主。大湾区即是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是旅游客源地。港澳是主要的入境游客源地,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及交通便利,入境港澳游客以短程为主,90%的受访香港居民采用自由行的方式频繁地赴广东和澳门休闲度假。同样,超过五成的广东居民到香港选择当天往返。受新冠疫情影响,虽然粤港短途游被迫按下暂停键,但中长期看,仍将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二、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国两制」下的刚性约束形成大湾区旅游协作瓶颈。尽管港澳与内地达成了紧密的经贸往来,由于内地与港澳地区实行「一国两制」,在协调三方利益关系时通常采取国际经贸惯例准则处理,具体表现在人员往来上至今还属于出入境管理,港澳的航线还属于国际航线而非国内航线,这导致大湾区内旅游便利化问题突出,签注制度、通关时间等成为阻碍旅游发展最大制约。

  粤港澳三地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尚未形成协同发展的格局。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旅游服务设施以及旅游发展阶段、国际化水平及开放程度等方面不均衡,从而导致协调成本上升,合作协同难度加大。

  区域内旅游业发展不均衡,存在极化分布的情况。港澳两地的入境旅游经过多年发展,市场格局已相对稳定,广州和深圳作为区域内的经济引擎和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也具有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础,而其它多个城市对外吸引力和旅游组织集散能力明显不足,市场增长动力较弱。

  三、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发展趋势

  城市产业布局及发展定位进一步影响区域内市场结构和产品,中高端旅游市场需求将持续旺盛。大湾区重点发展的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将进一步促进旅游市场结构的转变,释放更多中高端旅游需求,商务、会议、会展等中高端消费者将区别于普通游客的观光需求,促进商务观光出行和休闲度假市场的供给侧改革。

  大湾区各城市一体化发展势不可挡,未来签证、证照互认等制度有望进一步落实,「一程多站」旅游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优化珠三角地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利外国游客在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观光,并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城市旅游枢纽及「一程多站」示范核心区。未来,过境免签地区的航空、旅游和商务会展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新兴特色旅游业态逐步崛起,以精品旅游线路为引领的多元产品体系逐步形成。未来大湾区将依托其特色优势及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构建文化历史、休闲度假、养生保健、文化创意、邮轮游艇等多元旅游产品体系,围绕高端旅游需求的旅游精品路线进一步形成,逐步构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海洋旅游业态发展或成为重点发展领域。大湾区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和产业链,未来将有助于推动香港、广州、深圳国际邮轮母港的建设,形成「海洋-海岛-海岸」旅游产品格局,有望建设一批各具文化主题底蕴的滨海特色风情小镇。

  免责声明:本文所使用的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收集,主要用于供大家学习、交流。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

  举报/反馈

上一篇:抹不去的运河记忆(十三)丨这里是运河古镇 还是鸭梨之乡
下一篇:他用泥巴和陶片做了一本书,第6次拿下“中国最美的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