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去的运河记忆(十三)丨这里是运河古镇 还是鸭梨之乡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2
手机版

  

  霞口原为夏口、下口,后又改为“狭口”,因大运河在此处变得狭窄而得名。传说,以前这儿居住着一户姓夏的人家,隋朝开通北京通州至杭州的大运河时,把夏村一冲两开,因交通不便,在此处设一小的摆渡口,名为“夏口”。杨广南下时经过此处,看到此处狭窄,便更名为“狭口”。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两次南巡,御舟皆曾停泊于此。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第三次东巡路过此处,当时正值清晨,朝阳正在迎面而出,霞光四射,顿感此处乃风水宝地,遂将“狭口”更名为“霞口”,驻跸霞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第四次东巡,亦驻跸霞口。

  “一桥连两岸,两岸皆霞口”大运河西岸是衡水市阜城县霞口镇南霞口村;对岸是沧州市东光县南霞口镇南霞口村。历史上,这两个村庄原是一个“南霞口”,只是分布河两岸,就有了“东、西南霞口”之分。到了近代,由于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演变,分割成了两个村庄。

  在南霞口村北5公里左右的大运河右岸,还对应着另一个村庄叫“北霞口”。北霞口村留有不少古代遗存,像汉代的大瓮、唐代将军墓、宋代的古村落、元代的铜钱、石碑、明清寺庙、瓷器等。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确认了大运河边北霞口村这颗遗珠,称其自汉至清皆有文物出现,时间跨度大,且中间没有断档,在中原地区实属罕见,是典型的古村部落。据《东光县志》记载,乾隆曾两次驻跸东光:“行宫,在县北二十五里,卫河东岸西岸筑土为山,高丈余,乾隆三十一年巡幸江南、五十五年巡幸山东俱驻跸于此。”卫河,即运河。清时东光县城即今县城所在地,按“北二十五里”,应是南霞口村前后。后道光皇帝为节省开支,减少兵耗,裁撤了多处行宫,东光运河行宫亦在其中。《东光县志》载:“(行宫)道光二十六年奉裁”。

  

  历史上的霞口是东光县的北大门,地理位置在每个历史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东光县是“连镇控其南,南霞口扼其北”,堪称水旱码头,南北交通的枢纽,十分繁华热闹。古时每到傍晚,运河里的船只几乎把河道停满,河内舟楫相连,岸边车水马龙。村中央俗称“摆渡口”的地方,也就是用船只运送河东河西两边人员、物资的地方。岸上店铺林立,摊贩成群,有饭馆、酒馆、茶馆、客栈、杂货铺等,也称得起“人员川流不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商贾云集。”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谓该镇“居民鳞集,行旅辐辏,俨然城市”。光绪《东光县志》卷一《舆地志》记载,该镇“卫河所经,水陆多冲,商旅辏停”。

  如今的霞口镇是远近闻名的鸭梨之乡,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霞口栽培鸭梨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1500年以前,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一些开明官吏提出“宜栽梨枣以资民食”以维持人民生计。但因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梨树栽种面积不大,直到金元时期才开始大面积栽植。到了明清时代,梨树越来越受到重视,梨园面积逐年扩大,最多达1.6万亩,“河间大鸭梨”(当时属河间府管辖)更是闻名天下,成为帝王嫔妃、王公大臣喜爱的贡用果品,每年大量征收,装船沿大运河运往京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鸭梨生产更成为发展集体经济和梨农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举报/反馈

上一篇:150家上榜!临沂公布文明诚信平安市(商)场名单
下一篇:粤港澳大湾区:不止于经济高地,未来或是世界级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