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武侠文学的改编及翻拍,没有颠覆性的差别,却成为经典的余韵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6-17
手机版

  

  “新派武侠小说”又称“港台新武侠小说”,总体发轫于20世纪中期的香港,以梁羽生、金庸、古龙、温瑞安等武侠小说作家为代表。

  整个创作的兴盛历程跨越半个世纪,既有通俗快意的笔法,又借大众传媒之势,影响力巨甚。

  

  这一时期的武侠小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学界相关的讨论和研究也十分浩繁,而此处的“新”并非与某一类“旧”相对立。

  实际上它们延续着民国时期乃至更早期武侠小说的书写传统,但也发展出了新的特色。

  

  林保淳在谈武侠小说的新派与旧派时总结了“新派武侠”的六点特色:在主题方面呈显出多元化的趋势,在人物描写上细腻深刻,在情节结构上较为完整,插叙减省,节奏增快,且擅于运用崭新的叙事手法加以创作。

  这样的概括不免有些笼统,但整体而言,主题通俗、注重情节、快节奏叙事的新派武侠小说迎合了大众的欣赏趣味,成为了大众最为喜闻乐见的小说类型之一。

  

  受市场驱动,电影、剧集对新派武侠小说作品的改编遍地开花,其中又以对金庸作品的改编最为热衷,这与金庸小说的流行密切相关。

  1976年香港佳艺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是第一部改编自金庸小说的武侠剧集作品。

  

  在其后的40年间,港台制作方共摄制“金庸剧”40余部,并在80、90年代造就了“金庸剧”的巅峰期,引发一波又一波收视热潮。

  新世纪伊始,新武侠文学改编剧的中心转移到中国内地。

  

  有别于港台的小成本摄制风格,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系列“金庸剧”采用大量的实景拍摄,在视觉呈现方面更加精益求精。

  极力追求“写实”、“真实”,这种真实不仅仅体现在服化道上,还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例如1995年香港TVB版《神雕侠侣》中,杨过一角从小到大皆由演员古天乐扮演。

  

  而在2006年央视版《神雕侠侣》中,少年时期杨过的扮演者为时年十三四岁的演员小叮当,成年时期的杨过则为演员黄晓明所扮演。

  以上谈及央视版的诸多特点皆为其力图呈现所谓的“史诗感”、“正剧感”。

  

  金庸武侠作品的内核精神能够精炼概括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家国天下的传统中国伦理情感为主旋律文化所推崇的意识形态所吸收和借用。

  在2003年央视版《射雕英雄传》制作之时,制片人张纪中接受《南方周末》访问时曾讲到:我们走的是主旋律的路子,说它是主旋律,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意图在于弘扬一种精神,一种英雄主义的情怀。

  

  要表现的是以郭靖为代表的一系列人物嫉恶如仇、为国为民的侠义之心。

  而事实上,“主旋律文化”与“主导意识形态”在指称上有别于大众文化,前者具有权威性、政治导向性、教育性和灌输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商业剧集本身就与大众的观念、趣味选择相契合,主旋律文化主动寻求与大众文化模式相融合不失为一种强化主导文化声音的方式。

  金庸武侠小说的受众人多面广,制作方中央电视台是国家主导思想文化输出的阵地,主导文化与作为大众文化的武侠剧的携手大大强化了这系列“金庸剧”的影响力。

  

  反响热烈的央视版“金庸剧”就这样深入人心,也带动了内地影视人改编和拍摄金庸作品的热情。

  在随后的近二十年内,不同版本的“金庸剧”相继问世,这些翻拍版本风格各异,对原著小说的理解与改编也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没有颠覆性的差别。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翻拍作品有2008年唐人影视公司制作的《射雕英雄传》;2013年华夏视听环球传媒出品的《笑傲江湖》和2014年的《神雕侠侣》,华策影业2013推出的《天龙八部》,2014年的《鹿鼎记》和2017年的《射雕英雄传》。

  距今播出时间较近的还有2018年光线传媒制作的《新笑傲江湖》,2019年同样出自华夏视听环球传媒之手的《倚天屠龙记》,以及2020年央视与多家出品方联合制作的新版《鹿鼎记》。

  

  商业剧集的制作总是以利润收益为导向,“金庸剧”的翻拍之所以还在继续,有赖于大众对武侠剧类型经久不衰的偏好和金庸武侠小说直至今日都具有的巨大影响力。

  但同时也需要看到大众文化的流动性特质,它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着的,这意味着武侠剧类型的审美趣味会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不得不承认的是,“新派武侠”已然不新了,从近几年的翻拍剧集中也能够窥见不断变化着的审美趋向,譬如爱情主题的放大和家国议题的消解,消费性和商业性的增强等等。

  新派武侠小说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符号,如今,当我们提到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等人时,我们自觉在回味上个世纪的刀光剑影。

  

  对制作方而言,翻拍经典即一种收益的基本保障,对观众而言,在对老故事的重温中还可观得一些新滋味。

  即便能够预见到“新派武侠小说”的改编之路仍会继续,它们也终将成为经典的余韵,或让人觉得是旧调重弹,或让人感到日久弥新。

  举报/反馈

上一篇:原创古埃及法老娶了自己女儿,还和她生儿育女,为何不觉得违背了伦理
下一篇:回顾:10年河南女子当小三9年堕胎8次,被抛弃3次开车碾压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