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的学说从图解太极开始,更关注个人品德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6-17
手机版

  宋代兴起的理学又称道学,周敦颐被视为理学的奠基人。

  周敦颐的学说是从图解太极发起的。

  他的《太极图说》解说他所画的《太极图》,进而又著《易通》一书给予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其基本要点是“阴阳一太极,太极本无极”。

  “无极”的概念借自《老子》书中。

  道学家笔下的“道”字,跟孔子、孟子说过的概念不同。

  《论语·卫灵公》里“直道而行”的“道”也好,《孟子·梁惠王》里“王道”的“道”也好,都指一贯的思想或道理,可以言说,可以学习。老子的道与此不同,是一个独立于世界之上的绝对的抽象物,深奥得无法言说。

  董仲舒的“天道”已经有“自然律”的含义了,周敦颐开始深入寻找哲学原理加以论证。

  他接过了王弼援引老子“有生于无”,“以道解《易》”的思想成果,推导出“无极生太极”的结论。

  周敦颐

  跟魏晋玄学不同,玄学家主要致力于论证本体“无”的正确性,而周敦颐对于“太极”的思考不为了探究世界的本原,而为了给社会伦理配以天经地义的神圣理论根据。

  他得出论断:“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样就把孔孟的仁义天道化了。

  跟董仲舒的今文经学也有所不同,董仲舒主要倾向于阐发天道和国家政治之间的感应关系,周敦颐则着重关注于个人品德。

  他说:人“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无欲故静),立人极焉”。

  (一)道生太极,(二)道合人伦,(三)圣人之道;以上三点显示出周敦颐开创的“新儒学”初始即具的特征。

  显然,这是对儒学经义的新发挥,属于今文经学一派的风格。

  唐宋两朝一一钦定经书的义疏,封杀了古文经学继续发展的空间。经学不得不另辟蹊径,回到今文经学一边老路上走新步了。

上一篇:河北夫妻当街“不雅”事件曝光,现场视频惹众怒:真不要脸!
下一篇:日本动画业界现在为什么再也出不了《EVA》,《攻壳机动队》,《星际牛仔》这样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