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回归,西班牙大师佩德罗·阿莫多瓦的《痛苦与荣耀》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6-16
手机版

  电影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每年,在戛纳电影节上,都会有很多影片来回答这个问题。今年也不例外,慢慢地,戛纳似乎已经构成了一种颇具电影性的文化氛围,在这里电影是人们唯一的语言,时空交错下,一个又一个梦就此诞生。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的《痛苦与荣耀》就是其中的一个“梦”。

  时隔整整三年后,佩德罗·阿莫多瓦带着他的新作入围戛纳主竞赛向影迷问好。这次他把镜头对准了独特的职业——电影导演——将生命中已经过去的事情一件件拿出来亮相。这看起来像是在拍他自己。

  《痛苦与荣耀》如同一本不重视逻辑和体系的个人传记,晒床单、合唱队、鼓掌的观众等都是零碎且散落的,但它的内核却坚硬且经得起推敲。阿莫多瓦再次将浓郁的色彩用于其中,以他一贯喜爱的多线叙事为主,来讲述他的个人感悟。

  这部电影是阿莫多瓦男性视角的回归——老导演的晚年生活,1960、1980、现在的故事,导演的恋人——虽然和他以往的风格稍有不同,但鲜艳的色调又会将影迷拉回那个熟悉的阿莫多瓦的电影世界。

  他从不会在电影中给出答案,而是留给观众足够自我解读的空间。影调绰绰的长镜头、微妙且耐人寻味的最后一幕、年少的爱恋、交错的意识流淌...阿莫多瓦这次抛去了所有华丽和冲突性的表达方式,只是真正去呈现一个导演的晚年生活,所有情绪都通过色调、镜头的切换呈现了出来。

  正如这部影片的名字《痛苦与荣耀》,既是用来形容电影中那位老导演一生的修饰语,也是用来形容阿莫多瓦自己的修饰语。这位生于西班牙卡拉特拉瓦省的一个贫穷的小村庄的男孩儿,似乎与电影有着天生的缘分。

  1980年,31岁的阿莫多瓦执导了他的 第一部长片《烈女传》。这部影片根据他为一本科幻杂志编写的同名色情小说而改编,是对西班牙社会一次赤裸裸的讽刺。阿莫多瓦在处女座中就表现出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浓郁的色调,荒诞的人物,嘲讽式的手法,个个都用的恰到好处。他似乎从来都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在电影表达上也大胆而热烈,一如他惯用的色调,既张扬,又别具一格。

  阿莫多瓦用这部电影向女性性边缘文化示意,向酷儿生活示意,向电影世界示意——他是阿莫多瓦,他来了——这部电影开启了他的艺术生涯,也奠定了他的个人风格。

  两年后,他又拍摄 了另一部喜剧片《激情迷宫》。这部影片依旧延续之前的主题,以一种荒诞的手法、暧昧的语态传递出了西班牙民众刚从政治和历史重压下解放的迷惑与混乱。这部电影里,阿莫多瓦镜头的表现已经愈加成熟,华丽浓郁的色调和大胆的风格逐渐成为他的一大特点。结尾纯情童话式的结尾是荒诞中的一抹浪漫,而王子和Roth的对话也是其中的经典情节。

  阿莫多瓦擅长以大胆荒诞的手法来讽刺现实世界。他用喜剧包装生活,以幽默感十足的对话和情节表达郁结,最后将他对边缘群体和边缘题材的关注轻松化呈现。《激情迷宫》里苍凉的配乐,落在一处的目光...很多情节都指向一处,即阿莫多瓦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赞同。这部电影是光怪陆离的,真实世界是光怪陆离的,而阿莫多瓦本人也是光怪陆离的。

  《激情迷宫》之后,仅隔一年他就拍摄了《黑暗的习惯》。故事落在了修道院里的修女身上。他用他的镜头,打破了常规的修女形象。他影片里的修女,抽大麻、注射海洛因、养老虎、挽救失足少女。开场以夜色缓慢流动的城市来作为铺垫,城市的喧嚣与修道院形成明显的对比,一切都不是世界本身的样子。阿莫多瓦擅长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现人的欲望,这也是他尤为关注的主题。他用平视的视角讲述的女性的故事,客观、立体、生动。

  阿莫多瓦用《黑暗的习惯》展现了女性的情感世界,恶趣味的修道院变成了实体化身,这里的修女有着涌动的情感和深切的欲望。他自身就有一种极为热烈的真诚感,这种真诚感来自于他电影里的人物,似乎永远赤裸着,没有任何掩饰。在他的电影里,世界已经被颠覆了。

  在《我为什么命该如此》里,他展现了一个抑郁和愤怒的家庭主妇。他将一个家庭主妇的痛苦与挣扎用他独具个人风格的镜头表现了出来。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活流中的心理,浓烈色彩下悲壮的女权主义...他故事的主题一如既往。

  《崩溃边缘的女人》 让更多人认识了阿莫多瓦。一个悬念贯穿始终,以性格鲜明的人物立住情节,洗衣粉广告等小的情节也能够让影迷啧啧称赞,一个闹腾的故事就这样在阿莫多瓦镜头下诞生了。浓妆艳抹的女人和浓郁的影调相呼应,人物与人物的出场相呼应,失恋时女性的歇斯底里...细碎且鸡毛蒜皮的生活被阿莫多瓦拍成了一部黑色幽默的喜剧片。

  他电影里的主题看起来极窄——性、女人、爱情、欲望——但实际上就是因为这样的主题,他的电影才像个无底洞,生生吸着观众往下走。在《捆着我,绑着我》里,他再次讲了一个香艳吊诡的虐恋故事。纯粹的、偏执的、点到为止的,都在他电影里。因为爱将对方绑架的精神病人,实际上拥有的是一种极为纯粹的爱,但必须要仔细探究才能够真正明白阿莫多瓦的用意。他把这种变态的爱拍的细腻又温暖,如同拿着镜头探究人性身上最柔软的那一部分。开头的猎奇和结尾的温情对比十分强烈,但这好像才是阿莫多瓦,因为他从来不按照套路出牌。

  正因为爱情很难被定义,所以阿莫多瓦用他的镜头告诉我们——这也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读懂后会觉得惊讶,原来大胆张扬的阿莫多瓦心里,有着比任何人都柔软的一面。

  1999年,阿莫多瓦拍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他仍旧没走常规路,这次他拍了一个变性的题材,营造了一场充满温情的悲剧。相较于他以往的电影,《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更为细腻与感人。但他仍然使用斑驳大块的色彩来表现女性,表现他的主题。这部影片中的摄影技术也十分精湛,他用镜头让那些相爱的人们变性,里面既表现了女性的坚强,也表现了女性的乐观与善良。

  这部电影获得了第72届奥斯卡奖的最佳外语片,也让大众认识了阿莫多瓦的另一面。

  2004年,阿莫多瓦拍摄了惊悚爱情片《不良教育》 ,这部电影是2004年戛纳电影节的开幕式影片。同性、爱情、犯罪,所有荒诞的元素都在这部电影中重逢了,当它们遇上阿莫多瓦,便注定是一场惊涛骇浪。《不良教育》里,阿莫多瓦设置了戏中戏的情节,非线性的嵌套让这部电影更加出色了。他用了十年的时间亲身书写,回忆与时光相撞,又能看到些他自己对生活和电影的感悟。“情中有情,戏中有戏,计中有计”,是大众对这部电影的一致评价。

  的确如此,阿莫多瓦这个故事讲的很“圆满”。

  五年后,他又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名为《破碎的拥抱》。这个故事里有遭遇失眠后以编剧身份度日的导演,有前来试镜的美丽女孩儿,有暧昧着的若隐若现的爱情。阿莫多瓦似乎对爱情这个题材有很多想要表达的情绪,他总能够将荒诞神奇的虐恋故事拍成一场温柔浪漫的绝恋。偷情和报复在里面则显得可以被接受了。在《破碎的拥抱》里,阿莫多瓦用一些特别的剪辑方式融入了好莱坞黑色元素,并再次用了戏中戏的结构来嵌套整个故事。

  美丽的色彩实际上就如同他电影里的女性,在被视听语言所构建的那个世界里,那些女性只被他所定义和拥有。

  《吾栖之肤》 是阿莫多瓦2011年所拍摄的一部惊悚科幻电影。离奇的故事、诡异的情节、多线叙事、花销的装置艺术、贴合的配乐,一部重口味伦理电影让阿莫多瓦又打了个漂亮的仗。手术室的洁净掩盖了变态的复仇,整个情节都张力十足,荒诞中依然透露着一丝丝的温情。

  其实,阿莫多瓦的作品一向颇具争议性,他习惯于表现欲望、暴力、宗教这些议题,而这种后现代的审美眼光是对权威的极大藐视。没有任何标准,也没有任何边界,但他确实是以这种方式来观察西班牙的,他的电影中有着很深的社会意涵。

  时至今日,阿莫多瓦共执导拍摄了23部电影,他保持着非常稳定的出片率,他将自己所有的感触、张力、奇思妙想全部都献给了电影。

  在导演之外,他还常常做演员、制片。他电影里所有的情节似乎都有点他自己的影子,但又不完全是他。每一个人物都有着矛盾、荒诞、边缘化的情感和内心,他们不是大道上的过路人,而是隐蔽着的小巷的独有者。

  爱、欲望、恨、性都是他电影里的主题,他不留余地地、认真地、又十分荒诞地写了这部电影史上的个人传记。他来过这里,用他的电影作为语言,与这个世界抗争。他观察世界,观察那些边缘人群,挖掘那些人内心的欲望,而他们也反过来观察他,最终才造就了如今的阿莫多瓦。

  故事看起来真真假假,人生也真真假假,但,阿莫多瓦和他的电影,一如既往地真诚、热烈。

  举报/反馈

上一篇:原创高血压,什么症状最可怕?专家:脑出血
下一篇:一个人开始废掉的5个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