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放轻松 | 回望十八岁(下)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6-13
手机版

  原标题:周末放轻松 | 回望十八岁(下)

  

  1

  经历“高四”

  

  

  2007年杨丽园的18岁 2017年杨丽园生活照

  18岁那年夏天,我高考失利,在别人欢呼雀跃的季节,我不得不踏进复读班的大门,被贴上“高四生”的标签。那阵子,苦闷、烦躁的情绪在复读班弥漫着,大家都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挫败感。我也变得经常开小差,或偷看课外书。老师们察觉到这种风气,经常警示我们,可大家就是对学习提不起劲,几次模考,复读班的排名都是倒数第一。

  那晚自习课,老师不在,同学们聊天的嘻嘻哈哈,打游戏的兴高采烈,整个班级就像一口滚着开水的大锅。突然,埋头用功的班长站了起来,只见他大踏步走上讲台,用力在黑板上写下“班会”两个大字,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

  班长双手撑在讲台上说:“今天临时召开这个非正式班会,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你们很多人都是第一年复读,是‘高四生’。而我,已经复读两年了,应该叫‘高五生’。知道我为什么落榜两次吗?去年我所在的班就是全年级成绩最差的!整天玩闹混日子的人太多,而现在的咱们班就和那个班的状态一模一样!”

  最后四个字他几乎是吼出来的,我的心突然被狠狠扯了一下,一阵酸涩。班长的眼里也泛起了泪花,他掀起眼镜,用手抹了抹眼角说:“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走进复读班的初衷是什么吗?现在的状态,够资格迎战283天后的高考吗?跌倒了,爬起来就是了。我们虽然是一次高考的失败者,但不会是永远的失败者!我不愿意看到大家像我一样,明年还坐在这里……”看着班长痛心的表情,我们没有说话,许多人在沉思,更多的人低下了头。

  那天之后我仿佛开了窍: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把握好现在。虽然别人的18岁在象牙塔里享受青春,但我把奋斗作为18岁的主旋律,也未尝不可。我开始认真听讲,建立错题库,同学们也都进入了状态,班里学风渐浓。大家常常开玩笑说:“没有经历‘高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挫折让我们更强大啊!”

  第二年夏天,我终于拿到一本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多年后我还会常常想起18岁那年班会上,班长动情的演讲,想起把挫败当成磨刀石,以奋斗为桨、划过失败的那段日子。我懂得了,人生的任何阶段,都需要18岁时的朝气和干劲,用坚韧的信念,笑对人生。

  (杨丽园 安徽省固镇县国土资源局)

  2

  瞌睡虫的逆袭

  

  

  1989年杨益松的18岁 2017年杨益松生活照

  元旦假期,看着诸多“微友”纷纷在朋友圈晒自己18岁的照片。我也忍不住拿出自己的军校毕业纪念册,看着同学们一张张稚气未脱的笑脸,恍若时光倒流至1989年,那年我18岁,刚考入海军广州某军校。

  军校的纪律比较严,从小调皮的我可是吃了不少苦头。比如说,年轻人爱犯困,18岁的我在“春困秋乏夏打盹”面前也是无能为力。记得入学之初,由于隔三差五的就会打瞌睡,结果得了个“瞌睡大王”的雅号。

  记得一个周三的早上,我又饱餐了一顿颇具南方特色的炒米粉,可能是我风卷残云的吃相太可爱了,小吴班长提醒我说:“吃炒米粉可容易打瞌睡啊,今天队长可要来听课。”

  结果,还真让小吴班长给说着了。上第二节课我就瞌睡不止,等到第三节课我就有点迷糊了,幸亏小吴班长不停用胳膊肘捅我。第四节课刚好上自习,在南国阳光的照射下,我不知不觉睡着了。好在我平日练就了上课睡觉而不被抓的“反侦察”技巧,即把胳膊放在拖出来的抽屉上做支撑,腰杆挺得笔直,只有眼睛是闭着的。突然,睡梦中的我感觉被人狠狠打了一下肩膀,我悄悄说:“班长,等队长来时再把我打醒嘛!”安静的课堂顿时哄堂大笑,我一下惊醒了,睁眼一看,前来检查课堂纪律的队长威严地站在我身边。我想哭的感觉都有了,心想这下完了,队长肯定处分我。

  下课后,我被队长叫去接受了近半小时狂风暴雨般的批评教育。时至今日,队长的一句话我都谨记在心:“美好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你要是再上课睡觉,就给我自觉打背包走人!”闻听队长的最后通牒,可把我给吓坏了。事后小吴班长偷偷告诉我没被处分的原因:我的一门政治课刚考了全队第一名,课程论文也被做了范文……难怪那天队长略带赞赏的笑着说:“别看你小子是个‘瞌睡虫’,只要正确引导,也是个可塑之才啊。”

  唉,都说屋漏偏遇连夜雨。刚被队长批评完,周末我请假外出,返回时遇到交通堵塞,接近校门时距离销假只有十分钟了。队长刚批完我,我要是再归队超时,就真要挨处分了。想到这儿,我拿出百米冲刺的劲头一路向队部狂奔。接近队部了,只听宿舍同学在楼上高喊:“瞌睡大王’,冲锋啊!”真的好险,我仅仅提前了几秒钟销假。下楼第一件事,就是回寝室收拾那帮家伙去……

  这就是我又好笑又难忘的18岁,不过自此以后,我上课认真听讲不瞌睡、军事训练流血流汗不怕累,克服了许多自身弱点,毕业时还当上了优秀学员,总算书写了无悔的军旅生涯。用小吴班长的话说:“瞌睡虫也能逆袭啊!”

  (杨益松 山东省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3

  两张“青春照”

  

  

  1991年胡文秀的18岁 2017年胡文秀生活照

  那年我18岁,在县城读中专。一个周末上午,我正在寝室洗衣服,同学吕先巧兴高采烈跑过来说:“文秀,这不都要毕业了吗,咱们去烫个刘海,留张合影吧!”唉呀,这主意好,从没烫过头发的我高兴地答应了。

  那天下午,我们又约了同寝室的几个好姐妹,大家有说有笑地来到一家理发店。店老板是个年轻女士,本来烫刘海要收5块钱的,知道我们是学生,善良的老板给我们每人减了2块钱,这下可把我们高兴坏了,一遍遍感谢老板。

  年轻的理发师从给我们修剪刘海到用卷筒,再到上原料和带电帽,一系列过程都非常仔细。足足两个多小时,我们的刘海终于烫好了。望着镜子里的自己,真是洋气多了,姐妹们满意地笑起来。为了早点照完像、赶回学校,我们把余下的钱每人买了包方便面,边走边吃,高高兴兴地又找到一家照相馆。

  走进照相馆,吕先巧用甜蜜蜜的声音跟老板说:“大姐你好啊,我们今年十八岁了,马上要毕业了,麻烦您给我们美美地拍张合影吧!”“好啊,这样吧,我再给你们化个淡妆,就更上镜了!”老板一边说一边从抽屉拿出化妆品包。麻利地给我们又是擦脸,又是画眉毛,涂口红,忙得不亦乐乎,我们更是乐开了花。化完妆,我们又挑选店里准备的高跟鞋,找到自己喜欢的样式穿好。老板望着我们笑容满面地说:“十八岁真好!看你们这一打扮,更漂亮了!”我们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赶紧摆好姿势,笑容灿烂,目光紧盯摄像头,只听照像机咔嚓两声,我们甜美的笑容,就留在了这张青春的合影里。

  也许是我们集体拍的那张合影太好了,很快,校园里风靡起拍照热,还有很多女同学拉着我,让我陪她们再去拍。于是半个月后,我再次与同学进了照相馆。这次是三个人,其中一个姑娘名叫姜丽,她家就住在县城,平时就比我们时髦。那天,她带我们进的一家照相馆是县里新开的,说是能照“艺术照”,最让我们惊喜的是,在一个立体镜子旁边有一根绳子,上面用衣架挂了好多漂亮的裙子,我们眼睛都看直了,摸摸这件又摸摸那件,感觉就像公主一样。

  照像馆的老板走到我们身边,笑盈盈地跟我们说:“你们挑一件喜欢的裙子照像吧!”老板话音未落,我们欢呼着开始挑选裙子,我挑了件浅黄色的,下面还带点荷叶边,样式蛮好看。姜丽挑了一件紫黑两色的花纹裙子,特别时尚,等我们换好裙子,朝镜子前面一站,连老版都愣住了,一个劲儿地说:“十八岁真美、真好啊!”

  那年我十八岁,第一次烫了刘海,第一次穿上高跟鞋、连衣裙照了艺术照。那两张照片也一直被我珍藏着——那可是我最珍贵的青春啊!

  (胡文秀 湖北省保康县国土资源局)

  4

  600元学费

  

  

  2000年贾宝军的18岁 2017年贾宝军生活照

  “四儿,你跟妈妈去要钱吧!”妈妈走出家门口时,回头和我说着。

  那年我读高二,马上要开学了,高我一届的哥哥利用暑假,在施工队当了一个月小工,定好每天给20元钱,一共600元。哥哥和工头蔡师傅要了好几天,可蔡师傅总说现在没有钱,过几天就给。妈妈不放心,打算亲自找工头要。

  我骑着自行车驮着妈妈,走了好一阵,七拐八拐才找到这个工头的住处。当我们准备敲宿舍门时,发现门是虚掩着的。“有人吗?等了好一会儿也没人答应。我们就轻轻推门走了进去。穿过一个狭窄的走廊,来到一间宽敞的屋子,才看到有个人正蹲在地上煮面条。

  “你好,请问蔡师傅在吗?”妈妈礼貌地问。也许是那个人专心煮面,没听到有人进屋。听到妈妈这么一问,地上的人猛地回头站起来。“我就是,您坐您坐!”这位蔡师傅手里还端着面条碗,一边和我们说着话。

  屋子里摆设也特别简单,除了一张木板床和一张桌子,其余也没什么了。我和妈妈坐下后,就把来意跟他说了。

  “哦,小平(我哥哥)的工钱呀。嫂子您看这样行不行,现在我们给那家装修房子,他们一分钱也没给我们呢,说是8月24日给我结账,到时我先给小平把工钱结了,孩子放假挣个学费也不容易。”蔡师傅手端着面条碗直戳戳地站在房子中间,估计是怕我妈不放心,又说道:“您也看到了,我虽是个工头,可吃饭也是这么简单,不会坑一个孩子的学费钱的。”

  看到这个场景,妈妈也心软了,说:“蔡师傅,我们小平也和我说过,说您人挺好的。太重的活儿从不让他做……您趁面没有坨,快吃吧,这个工钱的事,就按您说的办!”

  那天我们原本说完就要走的,可蔡师傅非给我和妈妈盛了两碗面条。看着蔡师傅狼吞虎咽地把那碗白水面吃完了,妈妈的眼里也有些湿润了。

  8月24日晚上,哥哥果然拿回厚厚的600元钱,那钱都是些5元、10元的纸币。看到那一沓钱,妈妈把我们叫过去,很认真地告诉我们:“孩子们,再苦、再穷也要有骨气,有担当,要像个男人一样说话算话,你们未来的路还长着呢,这学费不容易,你俩可要珍惜啊!”

  那年,我十八岁了……

  (贾宝军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国土资源局)

  5

  18岁,天安门看升旗

  

  

  1985年李少娟的18岁 2017年李少娟生活照

  “少娟,你过生日,给你买个漂亮的毛绒玩具怎么样?”当我们宿舍的老二王梅对我这样说时,话音一下被大姐爱荣打断了:“老四的生日我请客,咱们一起上西安最好的饭馆去吃饭!”谁知老三杨小丽不同意了:“吃喝玩乐的,完了之后立马就忘了,一点值得纪念的地方都没有……”

  上述场面都过去30多年了,却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那是1984年9月,记得刚入学没多久,我们女生宿舍的老大爱荣、老二王梅、老三杨小丽就分别过了18岁生日。眼瞅着1985年元旦即将到来,恰巧就是我的生日,这么欢乐的日子,到底该怎样过才有意义呢?

  正一筹莫展时,她们的目光忽然转向了我,一向爱挑剔的老三杨小丽,此时慢悠悠地说:“唉,只要有意义,别的都随你。”看到大家这么信任我,我便说出从小到大的愿望:“要不……咱们去北京,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怎么样?”

  “好啊,好啊!”真没想到,我话音刚落,姐妹们不仅一致拍手通过,还乐呵呵地分头准备去了——大姐爱荣当天就跑去火车站买了火车票,王梅下午提着个购物袋,去商场采买路上的口粮,我和杨小丽在宿舍里整理要带的东西。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向着北京出发了,虽然座位是硬座,还需要十多个小时的车程,但一点都没影响我们的热情,我们一路兴奋极了,叽叽喳喳地憧憬着首都的一切。到达北京的当晚,我们就近找了一家旅馆住下,那是1984年的最后一个夜晚,我们情绪激动、夜不能寐,因为怕第二天睡过了头,我把闹钟定到了5点半。“叮铃铃”,当闹铃响起来时,我们四个腾地一下全起来了,包括最爱赖床的杨小丽,洗漱完毕,我们就直奔天安门广场了。

  今天我仍清楚地记得,我们是提前半个小时到达天安门广场的,虽然还没到升旗时间,但是长安街上已经没有了车辆,来看元旦升旗仪式的人,也比我们预想得多很多,听身边的人议论,他们早上五点多就开始往天安门赶了……我们几个更加激动,找到离旗杆近些的地方站好,等待那神圣的一刻。

  离升国旗还有五分钟时,天安门广场上响起了《歌唱祖国》的军乐声,片刻,国旗护卫队来到旗杆下。7点半,庄严的五星红旗在《义勇军进行曲》的伴奏下,缓缓升上旗杆顶端。之后,天空中飞起了洁白的和平鸽,它们围绕着国旗旋转、飞翔,那一刻,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是那样自豪……

  时光荏苒,回望自己18岁生日去天安门看升旗的往事,虽已是30多年前的经历了,但那个最值得纪念的生日,不但让我永远铭记,也被当年同寝室的姐妹们,永远铭记在心里。

  (李少娟 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6

  那年的雪夜

  很多年前的一个周末晚上,我刚到家就听母亲说,堂哥的儿子虎子跟班主任争吵,说什么也不上学了,还说明天就要乘车到南方找他爸妈去……我知道,堂哥这些年长期在外,生意也不怎么景气,对虎子少了应有的关心。虎子虽然脾气犟,但很聪明,辍学实在可惜。

  想到这儿,我撂下碗就去了虎子家,虎子低头不语。了解情况后,我苦劝他半小时,虎子总算认识到错误,放弃了辍学的打算,我趁热打铁:“走,我陪你到班主任家道歉去。”

  寒冬腊月,村路上的积雪、残冰、污泥混在一起,路面被车辆碾压成一摊泥泞,脏兮兮的,深深浅浅形成无数条沟壑和突起,稍不留神就滑一跤。我和虎子推着自行车,醉酒般走得东摇西晃,泥水四溅,不时溅到脸上,冰凉冰凉的,不一会儿连棉鞋都湿透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艰难跋涉,我们总算走到虎子老师家门口。门一打开,虎子还有几分怯怯的,低着头不敢看老师,我也以为老师会板起脸训他几句,谁知老师一看到虎子,眼里闪烁出一片惊喜,第一句话居然是:“怎么鞋都湿透了,快进屋!”说着就急切地邀我们进来。明亮的灯光下,我们全身大大小小的泥巴很刺眼,面对室内镜子般的地板和自己沾满泥水的鞋子,不好意思往里迈,可老师一点没嫌弃,迅速给我们换上干净的鞋,把湿鞋拿到炉子边烘起来。

  看着老师关心的目光,虎子再也忍不住了,一边道歉一边哭了出来。那天晚上,虎子和老师聊了很久,还得到了老师的激励,临走时老师特意跟他说:“虎子,明早我等你来上自习啊!”

  返回时,一样的泥泞一样的路。可虎子走得十分轻松,还说踩上去咋变得舒坦了。不知不觉我们就到了家。灯光下,虎子突然感激地拉住我说:“堂叔,谢谢你!”

  第二年夏天,虎子顺利考入山东科技大学,那可是多少孩子盼望的好大学啊。虎子不负期望,大三那年就着手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目前,虎子已在省城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而每当年节我们聚在一起时,他总会提起那个雪夜、那条泥巴路,然后动情地说:“堂叔,18岁那年,要不是听了你的劝,我今天的路,只怕就跟那晚的泥巴路一样难走啊……”

  (陈广存 山东省鄄城县国土资源局)

  下期

  话题

  你的成长我不缺席

  近日,一则儿子写作文“控诉”刑警爸爸的微信,在朋友圈引发热议:“因为工作的原因,每次旅游时,爸爸总不在我身旁,在他的眼里,工作似乎永远排在我的前面……”看到儿子的吐槽,这位爸爸当即写了封温情满满的回信,并带儿子去峨眉山放松,在最近儿子参加的歌咏比赛上,爸爸再也不缺席了。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难题:如何做到热爱事业又不缺席孩子成长,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父母关爱呢?下期茶坊,让我们聊聊你的妙招吧。

  截稿日期:1月24日上午11点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专访岳伦 看看Ryu在欧洲的故事
下一篇:13岁男孩突发脑梗死,妈妈大哭:都是我害了你,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家长务必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