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场了,洛阳龙门石窟(附龙门石窟旅游攻略)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17
手机版

  

  河南、洛阳和龙门石窟,最近频频出圈上热搜,从去年的《唐宫夜宴》,再到今年的《龙门金刚》,还有《中秋奇妙游》,都一次一次的为世界输出了河南的文化,最近有关洛阳的综艺《登场了,洛阳》也开播了,让更多的人对洛阳有更多的了解,作为在洛阳生活的人,也是很开心的。

  很难想象,我一个上学时期历史一直不及格的人,现在会对历史文化感兴趣,至于原因,一是因为受到古都洛阳的历史文化的熏陶,二是因为之前工作时遇到了一位“有着洛阳通”称号的良师益友豪大大,他是洛阳本地人,对洛阳以及历史知识很有研究,跟他一起出去游玩的时候,他总会像导游一样,为我们普及文化知识,在此再一次的郑重感谢他,哈哈哈。

  

  偶遇中秋奇妙游节目组的车

  如果有想认识他的朋友或者让他带着导游的朋友,可以留言,我给你们介绍下,哈哈哈。

  其实,这篇有关龙门石窟的文章,之前就写了一半的,但是上星期打开后台,发现,草稿不见了,不过也好,以我现在的文化造诣,确实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龙门石窟的壮丽,那就不如直接上照片好了。

  

  (关于龙门石窟的攻略,可以直接翻到文末)

  

  △

  流过龙门石窟的伊河

  

  △

  景区里的一个双拱门

  我去得早游客还很少

  

  △

  打着深色红伞的工作人员

  和红色的木门相呼应

  

  △

  游客服务亭里工作人员

  用牡丹花形状的伞遮挡阳光

  很有洛阳特色的伞

  

  △

  有个小孩子跟家长讲这个是“最萌佛像”

  因为手指被破坏的原因

  手势看起来像比耶

  

  △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观赏佛像

  

  △

  被破坏的佛像

  看了让人痛心

  

  △

  因为几日前暴雨的缘故

  石窟内还有积水

  阳光正好反射照在佛像的身上

  

  △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

  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

  “万佛洞就是由唐代上层社会中的女性主持开凿的,她们的这一行为也影响了社会上一大批女性,所以万佛洞周围集中分布了众多女性功德主所开凿的佛龛。”——百度百科

  

  当时这个佛像正在被3D数字信息采集中

  所以后面有红色的光点

  

  △

  在宾阳三洞外,有刻着的文字

  如果不是旁边有导游在讲

  我还真没有注意到

  已经被风雨和岁月侵蚀成这样了

  

  △

  这个小佛像后面长着小植物

  像是头上戴了花

  

  △

  龙门石窟莲花洞

  它拥有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

  仅有2厘米高

  人民大会堂的莲花顶

  就是依据此莲花设计而成

  

  下面就是最最最有名的卢舍那大佛

  ▼

  

  △

  据说卢舍那大佛是

  根据武则天的容貌仪态雕刻的

  也体现了唐朝以胖为美的风格

  

  △

  武则天为这个工程捐助了

  两万贯胭脂钱

  用当时的粮食价格换算过来

  相当于今天的六百多万人民币

  

  △

  “卢舍那”的意思就是

  智慧广大,光明普照。

  武则天为自己造字取名为“曌(读照)”

  其意为“日月当空”

  也是光明普照的意思

  

  △

  大佛后面的长方形孔

  是宋代时有人看到石窟色彩陈旧,

  认为是没有屋檐淋雨导致的,

  于是为整个像龛造了一所“大房子”

  

  △

  却没想到,

  这样的“大房子”却破坏了

  唐代造像时所建造的排水渠,

  加快了佛像的风化,

  到清朝的时候,这些“大房子”被拆除,

  就剩下了这些孔

  

  △

  一个背着相机用手机拍照的小哥

  

  △

  在东山石窟看西山石窟

  传说,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也发生于此。在禹凿龙门之前,龙门山是一个相连的整体,不分东西两山。龙门还有个名字,叫做 伊阙,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京城,把皇宫紫微城的正门则天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公元490年,冯太后病逝,由她抚养长大的拓跋弘非常悲伤,为了安慰黄帝的伤痛,王公贵族们决定捐资,在伊阙西山开窟造像,为冯太后祈福,做功德,替皇帝尽孝。公元493年,一群工匠来到了龙门西山陡峭的岩壁下,持续了数百年的龙门石窟的营造拉开了帷幕。公元499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去世,他的儿子元恪继位,次年,他决定在伊阙开凿石窟,为过世的父母祈福。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工程拉开了帷幕。宾阳三洞的开凿历时24年。时间来到公元640年,一群工匠进到北魏时代废弃的宾阳三洞中的,南北两洞,继续北魏王朝没有完工的佛像。

  

  这次工程的出资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4个儿子,魏王李泰,表面上看他营建石窟是为了给父王逝去的长孙皇后祈福,而实际上是为了争夺皇位的投机行为。但是呢,因为长孙皇后并不信佛,这让李泰的皇帝梦破灭了。到了武则天时期,因为武则天作为女性,在那个时代,在通往皇帝的道路上必定要遇到很多阻碍,而要想突破这些阻碍,必须先把自己由人变为神,于是,在武则天的授意下,法海寺僧和一些与宫廷关系密切的僧人,突破了严格的佛教造像仪轨,在龙门石窟营造以弥勒佛为主佛的佛龛,一个又一个有着女性面庞的佛像被凿刻出来。公元672年,曾经主修洛阳城的司农卿韦弘机,接受了一个重要的任务,为唐高宗和武则天开凿卢舍那大佛,西京实际寺善导禅师,法海寺主慧简法师负责佛教仪轨。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武则天捐出了自己两万贯的胭脂钱,应该就是化妆品的钱,工匠们夜以继日的工作,整个工程历时四年。公元675年,农历12月30日,在武则天热切的目光注视中,卢舍那大佛第一次向世人展现了他慈悲笑容。公元705年,一代女皇武则天病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迅速衰落下去,再也无法营造石窟。这些未完成的工程永远停止在了唐朝末年。

  来源:网络以及微信听书@河南旅游宝典之洛阳龙门石窟

  交通

  火车 :乘坐火车前往龙门石窟一般先到达洛阳站或者洛阳龙门站,再转乘公交或出租车前往。

  1)洛阳站:

  乘坐81路公交直达:从【洛阳站(西广场)】上车,到【龙门石窟站】下车。

  2)洛阳龙门站:

  步行至【通衢路厚载门街口东站】,乘坐67路或71路环线,到【龙门石窟站】下车,票价1元。再乘坐出租车到达龙门石窟。

  景区内交通:

  电瓶车:除步行以外,游客也可以选择景区内的电瓶车进行游览。

  礼佛台——白园

  礼佛台——票务中心

  礼佛台——东北服务区

  白园——票务中心

  白园——东北服务区

  东北服务区——票务中心

  游船:景区内提供游船服务,线路:西山奉先寺码头-东山白园码头,全程约15分钟。

  

  门票

  景点门票:全价票90人民币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半票:60周岁-69周岁(含)老年人、6周岁(不含)-18周岁(不含)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香港、澳门、台湾入境学生游客、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学生证、身份证需同时使用)

  免票:7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6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2米(含)以下儿童、现役军人、残疾军人、离休人员、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记者

  开放时间

  08:00-18:30;停止售票时间:17:30;停止入场时间:17:30 (04月01日-10月07日 周一-周日)

  08:00-18:00;停止售票时间:17:00;停止入场时间:17:00 (02月01日-03月31日,10月08日-10月31日 周一-周日)

  08:00-17:00;停止售票时间:16:00;停止入场时间:16:00 (11月01日-次年01月31日 周一-周日)

  

  tips:

  · 清明假期、“牡丹文化节”期间的每周五、周六、周日及“五一”假期、“十一”假期期间,提前半小时即7:30售票、推迟半小时即19:00闭馆,清场时间顺延推迟半小时

  · 春节假期推迟半小时停止售票

  来源:马蜂窝

  停车场

  

  龙门石窟是单行线路,建议一大早就去,省的人挤人,而且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请个导游来仔细讲讲龙门石窟的故事。

  如果关于龙门石窟还有啥问题,可以留言,或者去龙门石窟的公主号里咨询。

  

  上面的照片你们也看到了,因为之前的盗毁,雨水的侵蚀,龙门石窟就像地球上的生物一样,只会越来越“苍老”,不会更“年轻”,能早去还是早去吧。

  站在石窟前,闭上眼睛,想象着一千多年前,这里工匠们叮叮当当凿石的声音,感受着龙门石窟的历史文化魅力,龙门石窟,值得一来。

  由于本人学识有限、能力欠缺,文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或纰漏,如有发现还望批评指正。

  最后,洛阳欢迎您~龙门石窟欢迎您~

  举报/反馈

上一篇:绍兴这个古镇绽放新光彩,光影艺术与水乡风情相结合,充满烟火气
下一篇:河北保定旅游景区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