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化的旅游项目何以大都亏本?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17
手机版

  摘要

  旅游项目的跑马圈地,在前两年是非常火的,近两年都是处于观望状态。究其结果都是跑马圈地的旅游项目不挣钱。

  

  旅游项目的跑马圈地,在前两年是非常火的,近两年都是处于观望状态。究其结果都是跑马圈地的旅游项目不挣钱。

  这篇文章弄清楚三个问题。

  第1个问题。资本为什么都热衷于投资旅游项目?

  第2个问题。为什么很多旅游项目都亏本?

  第3个问题。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

  01

  资本为什么热衷于投资旅游项目?

  资本是逐利的,利润太小资本也看不上眼,充分说明了旅游投资项目有钱可图。

  先看看前两年的旅游相关数据。2018年国内旅游收入为5.1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4.38%,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对GDP的综合贡献约11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

  同时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百姓的旅游需求上升,再加上地方相关政策的扶持。相继推出了很多的旅游特色小镇和农旅项目。例如茶花小镇,航空小镇,农族项目更是如不胜数。

  资本赚钱都是希望投入少收益大,这些旅游项目因为符合当地愿望,不仅会在土地税收大力扶持,还有些直接入股。

  任何事物的跟风都是相关方合力的结果,旅游项目的催生有地方政府资本方联合,最终全国各地都在吹旅游风。

  聪明的资本并不是靠旅游项目收益赚钱,而是通过一些方式赚取G家的钱。自己曾经在旅游行业工作过5年,那是2008年到2012年,老板是做旅游行业的老手,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旅游项目。

  首先是在当地通过计划投资几十亿美金和大力发展旅游的规划图,承包了当地的小有名气的旅游点,然后增加一些房屋和植被,然后就没有大的投入了,每年的收益基本上和员工开支持平。等到几年之后,用各种理由让当地政府回收,回收就需要做第三方评估,往往投入的一些基建会溢价很高,最后都是当地政府用较高的价格进行回收。记得当时的老板在那个项目就赚取了近两个亿的收益。

  当然还有一些资本是利用上市公司打包收购旅游项目赚钱,通过较高的溢价,上市公司采用增资扩股的方式,相当于是股民间接买下这些旅游项目,后续的赚不赚钱?能不能给当地带来收益?基本上资本不会考虑。

  

  02

  为什么很多旅游项目都亏损?

  从供需层面来看,供大于需,雨水就这么一点,怎么可能滋润到全国。

  从经营数据来看,绝大部分的旅游项目都是亏损的,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人流,无法形成消费。同时还需要支付人工成本,折旧和维护费用。

  资本都是喜欢赚快钱的,前面也讲过,资本会通过各种方式溢价让第三方进行收购,赚到了钱资本就会退出,往往最后这些项目都荒废了。

  资本没有将心思放在旅游项目运营上面,也是导致旅游项目严重亏损的主要原因。

  国内的旅游项目主要分为三类,第1类属于一年只去一次的旅游景点,类似于长城,黄山,武当山等等,这一类的景点都是全世界知名。第2类属于当地知名的旅游景点,名气虽然不大,但是当地的人都知道,主要服务的对象就是当地的自驾游。第3类属于不知名的旅游景点,这一类旅游景点刚刚建立,时间短没有文化沉淀,属于纯商业的旅游景点。

  目前国内新增的旅游项目都属于第3类,这类项目比较小众,知名度很低,也属于网红型的景点,去过一次之后就索然无味,不仅吸引不到全国的游客,连当地的人都没有任何吸引力。

  很多人认为是疫情的原因,这只是从表象来看问题。还有人认为是目前经济差的原因,导致老百姓没有消费能力,这种观点还是没有入木三分。

  这种第3类新建的旅游项目,本质上是没有基础盘,没有做到市民下乡。一个旅游景点的持续发展力,必然和当地市民有紧密的联系,市民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形成了内驱动和循环消费。

  

  03

  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

  旅游就是让游客看到不同的东西,满足他们的痛点,不仅要接地气,还要人有亮点去炫耀,最好是不要门票。

  所以旅游项目有三个核心条件。痛点,接地气,炫耀,门票。

  痛点可以理解为定位,是针对某一群体打造的,所有的内部设施都必须针对这一群体建设。

  接地气就是参与度,很多的旅游景点就是一点基础建设和几条路,无法让游客有参与感,最后体验感也非常差,就不会形成传播和转介绍,也不会有第2次的重复消费。

  炫耀就是特殊难忘的经历。特殊难忘的经历就需要在运营层面开动头脑,从心理层面让游客觉得很值。

  门票实际上限制了很多人的消费冲动,景点为什么要收门票?就是因为无法让游客产生二次消费,目光比较短视。

  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仍然是头部景点为主,也就是第1类的景点,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还没有去过这些景点,有很大的需求市场。

  当地区域的景点和当地的经济有直接的关系,在当地有一些知名度,当地的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也会有很好的局部收益。如果当地经济较差,很少的外来务工人员,基本上这一类的区域景点是没有任何的发展潜力的。

  第3类的旅游景点,除了在发达地区外,其他区域基本上不会有任何的市场,荒废是注定的,就算有些景点有网红属性,最后都是昙花一现,无法持久。很多落后的地方想通过打造旅游来发展经济,想法是好的,但现实非常残酷。

  老百姓去旅游,首先必须是口袋有钱,这是基础。实现共同富裕,减少贫穷数量,增加中产阶级的数量,才会让旅游爆发。

  

  来源:今日头条

  原题:为啥资本化的旅游项目都亏本?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授权

上一篇:2022来自中国的韩国旅游签证办理要求
下一篇:江浙沪养老首选:生活悠闲,被评为中国首个气候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