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香港,等待1000天之后
曙光初现,香港准备好了吗?
在超过1000天的等待之后,1月8日早晨6时30分,深圳福田口岸正式开闸,迎来首批香港入境旅客。
这是香港与内地恢复首阶段免检疫“通关”第一天。过去三年,新冠疫情曾让一河之隔的港深两地变得难以跨越。
随着通关逐步恢复,大批内地游客到来,已被“冰封”三年的香港旅游业,正迎来复苏的曙光。那么,香港准备好了吗?
01
等待
今年是刘敏在香港的第10个年头。2013年,家在深圳的刘敏到香港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港从事保险业,成了一名理财顾问。疫情前,她经常往返港深两地,基本上每周都能回次家。疫情开始后,2020年1月底,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推行一系列防疫措施,进一步减少两地人员跨境流动,包括暂停“自由行”签证、减少跨境交通服务、关闭口岸等。
2020年,刘敏往返港深4次,总共隔离了3个多月。2021年4月之后,她便长期待在了香港。“因为疫情带来的阻隔,我已经三年没和家人团聚了,这对很多在港工作的内地人影响都比较大。”刘敏说,疫情这三年,她也想过回内地工作,但考虑到积累下来的客户和职业惯性,她还是在香港坚持了下来。
对刘敏这样需要经常往返港深的人来说,疫情让一河之隔的两地变得难以跨越。而对于香港这样的典型外向型经济体来说,疫情给旅游业、餐饮业、零售业等各行业都带来影响。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此前表示,2022年香港经济预计会出现3.2%的负增长,年度财政赤字将超过1000亿港元。
知名网络博主加加是一名有二十余年从业经历的香港导游。加加在香港主要做“纯玩团”,也会根据游客需要定制策划旅游路线。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2003年内地游客赴港“自由行”开通以来,内地赴港旅游人数大幅增加,各种旅行社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香港旅游业在内地游客的刺激下经历了一段繁荣期。
2020年初,香港“封关”,旅游业“清零”。“基本上就没有旅游这两个字了。”加加介绍,在香港,从事导游工作需要考取牌照。疫情前,香港有约5000名注册导游,真正全职做导游的大约有两三千人,其中有五六百名导游做“纯玩团”,其余则主要做“购物团”。“疫情以来,纯粹靠‘购物团’的那批导游,基本上都回内地了。”
加加表示,这三年,香港特区政府为旅行社和导游发放了多轮补贴,在没有游客的情况下,很多导游都转行或找了兼职,比如去做保安、去检疫中心工作。“还有一些像我这样还在坚持的,还是会有一些入境或者中转的旅客,所以也还是会有一些业务。”
香港旅游发展局数据显示,2021年,访港旅客共有9.14万人次,相较于2020年的约356万人次,同比下降97.4%;而在2019年,访港旅客共5591万人次,其中来自内地的有4377万人次,占比78.29%。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表示,“封关”这三年,对香港的贸易、消费和长远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林江介绍,港商在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多投资,疫情期间他们不能去内地视察工厂,客户也不能到工厂参访。此外,香港作为购物中心,少了内地游客,光靠700多万香港人无法支撑。
02
曙光
在超过1000天的等待后,1月8日起,香港与内地开始分阶段有序恢复人员正常往来。
此前的1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香港签注,逐步有序全面恢复内地与香港、澳门陆路口岸客运和水路客运。
同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发布通告称,深港口岸将于1月8日起,分阶段有序恢复内地与香港人员正常往来,其中第一阶段恢复运行的口岸包括深圳湾口岸、福田口岸、文锦渡口岸、蛇口口岸、机场福永码头。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孔泽思 摄)
根据通告,为确保通关初期口岸运行畅顺,蛇口口岸、机场福永码头通过售票机制管控。除上述码头,陆路口岸通过预约系统安排每天出境旅客人数,每日预约出境总数为50000人。深港双方在旅客出境前,稽查旅客持有在出行前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
此外,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也在1月5日召开的记者会上透露,首阶段通关每日将有最多6万名港人从海陆空不同口岸“过关”进入内地。
1月8日,在本次安排通关配额最多的福田口岸(每日可预约出境3.5万人),早上6点半起正式“通关”,8点之后迎来首波客流高峰。
“我们也有三年没有回来了,今年准备在妻子老家广东过年。”香港市民邓先生一家三口从香港中环出发,不到两个小时就通过了口岸。“一直在做生意,之前每个月都会往返几次。现在就是非常怀念,也很激动。”邓先生特意选择了8号上午通关,他的朋友也早早来到口岸等候。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批内地旅客,香港准备好了吗?
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由于香港旅游业冰封近3年,导致劳动力减少达50万人,也就是缺少大约70%至80%的从业人员,即使要重新招聘,短期最多只能提供30%至40%的从业人员。
梁海明表示,恢复通关面临的第二大考验是,由于3年未通关,内地和香港民众有两三年未有直接沟通、交流,未来可能会增加一些沟通成本和沟通时间,这需要双方互相谅解,以及进一步增加了解。
“香港准备好没?这个问题相当于,一个专业的足球运动员,如果有3年没有打比赛,是需要时间去恢复的。但只要大家还是喜欢足球赛,相信球员恢复的时间就会很快。”梁海明称。
03
期待
生于香港、长于厦门的加加,从小就经常往返香港与内地之间,有时候一个星期就会往返一次。而自2020年初香港“封关”算起,加加已经接近3年没有回过厦门。
终于,恢复通关的消息传来,加加说,他已经买好了春节回厦门的机票。
最近几天,找加加咨询的内地游客也多了起来,每天有十几个人找他咨询如何签注。但他也提到,那些已经转行的导游很多都不会再回来了。
“我接触的10个人里面有五六个都不愿意回来了,通关初期可能也没有那么多游客。今年3月份之前,香港导游可能都是严重缺失的。”不过,对香港旅游业的复苏,加加仍然充满信心。他说,旅游业是最脆弱的行业,但也是反弹最快的行业,预计2023年香港会迎来大量内地游客。
但林江认为,香港旅游业复苏还任重而道远,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在通关早期,还是有很多限制,这或多或少会影响人们通关的意愿,大家多少还是带有观望的心态。”
林江表示,眼下,在疫情没有完全结束的情况下恢复通关,关键要看人们对待疫情的态度;要回到2020年之前,回到那种想走就走的旅行才是最重要的,这对刺激消费和促进湾区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香港的旅游、零售、酒店、餐饮、专业服务和金融等行业,对内地通关、内地游客来香港,可谓是早已望穿秋水。香港2023年的经济要想有所起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地对香港的支撑。”梁海明认为,恢复通关对香港旅游业至关重要,冰封多时的香港旅游业终见曙光。
“私人消费总额贡献了香港地区GDP的69%,这甚至比消费大国美国的66.7%、英国的61.6%还要高。”梁海明表示,大量内地游客到香港旅游、购物随着,进一步刺激香港零售、消费市场,从而带动香港经济发展。
此外,在梁海明看来,随着恢复通关,内地来港上市企业也将会增多。2022年,全港IPO集资额逾1000亿港元,同比下降近70%。梁海明认为,随着内地持续优化防疫措施以及与香港恢复通关,将令金融市场的交投气氛回升,再加上港交所将降低新经济企业在IPO时的营收门槛,修改对科技公司的上市标准,这也将吸引更多内地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
“香港应抓住恢复通关的大好机会,更加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扩大在内地的发展机遇,并依靠国家外循环增强出口竞争力,从而摆脱经济困境,推动经济复苏。”梁海明说。
文字 | 陈浩 孔泽思
来源 | 每日经济新闻
*头图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王帆 摄)
猜你想看
「这座万亿城市提前“交卷”, 广东吃下一颗定心丸」
「“北方第二城”易主?这回合青岛上分」
「中部枢纽之争,长沙正在“逼近”武汉?」
猜你想聊
热点视频
更多城市热点视频,欢迎关注“城市进化论”
↓分享↓?点赞↓?在看
表达你的态度,也欢迎与我们讨论:)
上一篇:“坐着高铁游吉林”长白山首发团开启雪国之旅!
下一篇:旅游保证金难退?成都一旅行社分社退费被设门槛:必须与总部续签
最近更新旅游资讯
- 北京IN10018片II期临床试验-IN10018 或安慰剂联合PLD 治疗铂耐
- 重庆西南医院体检中心
- 价值理论论文范文
- 内娱出现第一个“侠女颜”!刚出道4天,小白花们慌了…
- 狗的射速又快又烫
- 震惊!原来我们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三观如此畸形……
-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 笛安的“北京爱情故事”,满满的欲望和贪婪
- 读《金瓶梅》第13章:李瓶儿为何能看上西门庆?
- 十六岁高二学生没事时看看什么书好?
- 父母中毒而亡,警方问13岁女儿看到凶手没,女孩笑了:我就是凶手
- 别黑陈凯歌了,他有一部神作还不够吗?
- 高三沉沦观后感话题作文800字范文
- 思辨的张力
- 狐文化特辑【十三】狐妖余论:混迹红尘的修仙之狐——「仙狐」
- 喜欢K歌,看电影吗?这些英文一定要掌握!
- 21世纪最佳20部日本动画
- 中西方伦理思想发展比较研究
- 马鞍山人民医院医院历史
- 如何以「我穿越成了一个小妾(或通房丫头)」为题写一篇小说?
- 青海诗选刊 2017年第24期(总第36期)
- 吴军民
- 实用 | 教你如何做好校园景观!
- 无忧传媒三 片
- 《西游记》新解(十套珍稀古画插图)56: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遇强盗,唐僧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