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国际旅交会 | 云南这四州市交出亮眼成绩单!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17
手机版

  7月17日,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系列新闻发布会云南省文化旅游发展保山、普洱、德宏、临沧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四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山、普洱、德宏、临沧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保山:打造多条旅游线路,推动文旅市场回暖

  保山市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打造“红色文化、古道文化、温泉康养、中缅跨境文化”4条旅游长廊。聚焦高A级景区建设,创建99个A级景区,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突出“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建设世外乡村·勐赫小镇、“大和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启迪双创冰雪小镇、松山大战遗址纪念园、中煤·柯街温泉小镇等一批文旅项目。做优“体育+、康养+、农业+、生态+、研学+、夜经济+”,培育永子围棋产业园、青龙街非遗文创街区、腾冲国家级研学营地、昌宁千年古茶树公园等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推出腾冲国际马拉松、“南方丝路寻踪”“重走滇缅公路”等一批精品赛事、精品线路,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保山市政府副市长高康在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1-6月,保山市共接待游客1669.6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25.87亿元(人民币,下同),总人次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6.7%、总收入增长16%,全市文旅市场呈现加速回暖势头。

  普洱:用文化擦亮旅游品牌

  会上,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剑荣用“区位独特、环境优美、文化多彩、产品丰富、前景可期”5个关键词,向大家推荐了普洱。

  26个民族和睦相处,是普洱文化旅游资源的宝藏。作为茶马古道的源头,在崇山峻岭间开辟了5条茶马古道,拥有独特的茶马文化。

  普洱市不断厚植民族文化、普洱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边地文化,全力打造“亲商、重商、扶商”的营商环境,与中旅、中青旅等旅游企业深化合作,引入洲际、希尔顿、安缦、松赞等酒店品牌,景迈柏联、小熊猫庄园、熙康云舍等一批招商文旅项目建成运营。同时,大力实施文化保护工程,积极推进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用文化擦亮旅游品牌。

  德宏:化危为机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德宏州副州长刘毅鹏介绍,疫情期间,地处中缅边境、三面与缅甸接壤的德宏州全力以赴抗击疫情,交出了无一例阳性病例外溢的成绩单。德宏实现动态清零后,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一揽子政策,帮助文旅企业纾困解难、复工复产,化危为机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带动就业的重要渠道。随着全州实现县县通高速、“一小时”经济圈建成,旅游的通达性、便捷性明显提升。芒市机场自通航以来先后开通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西安等地的国内航线和直飞缅甸仰光、曼德勒的国际航线。陇川通用机场投入运营,州外省内航空网布局进一步完善,有力支撑了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全州重点旅游城镇、旅游特色村分别规划建设有一级、二级游客服务中心、游客服务点,接待服务功能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临沧:促进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发展

  临沧市利用茶文化、佤文化、生态、气候、宜居、康养等优势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发展,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网、厕”等旅游要素的品质。制定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10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完成投资14亿元,启动8个沿边小康旅游村建设。沧源佤族自治县被评为首批云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5个乡(镇)、15个村被评为云南省旅游名镇、名村,4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临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牟洪操介绍到,“十四五”时期,临沧市将抓住云南建设“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茶马古道旅游经济带”的机遇,以茶旅融合为主线,突出“健康”“乡村”“秘境”主题,构筑“一心两带三区四道八地”的文旅发展空间格局,建设1个国际旅游集散中心,打造2条精品旅游带,培育3个文旅集聚区,推出4大廊道,形成8大主题旅游目的地,建成国内国际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先行区。到2025年,预计接待海内外游客达724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1015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2亿元,文旅产业就业人员达7.5万人,助推临沧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

  作者:朱珠

  责编:勾晓庆

上一篇:青州市九龙峪景区的美丽蜕变
下一篇:夜宿蒙古包,女主人在床头系红绳要注意哪些?小心不受人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