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举办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大会 为670余项目搭建引资桥梁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16
手机版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遥

  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推动文旅产业更快更好企稳回升,浙江正探索一条“政银企三方携手”的特色道路——6月16日,140余家文旅企业、10余家金融机构、20余家投资机构以及省、市、县文旅产业或招商引资工作负责人济济一堂,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大会”在杭召开。

  近年来,由于疫情的影响,文化和旅游领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文旅企业陷入了困境。但正如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陈广胜在致辞中所指出的,“看到困难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希望”。从中央的6方面33条措施,到省委省政府的“5+4”政策包、38条一揽子政策,一条条稳字当头的政策措施,既是助企纾困“真金白银”的投入,更显出政府稳增长、促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本次活动共推出670余个招商引资项目,并重点遴选了20余家信用好、融资意愿强的文化和旅游企业,进行现场路演。用项目入围者之一、宁波美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林彬的话说,“想要实现‘诗意和远方’的梦想,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助力、同道中人的合力和融资渠道的活力。”

  在路演项目点评专家之一、普华资本&头头是道基金管理合伙人姚臻看来,每一个文旅产品或项目都是一个美的“共同体”,寻觅知音,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因此,去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融合”成为一个关键词。不仅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文旅市场数字化转型,而且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相互赋能,更要多种业态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旅市场主体。而这三大“融合”的背后,都离不开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的“助推”。

  省文旅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了这样的阐释:“文旅企业有不少是轻资产企业,可抵押的资产少而小,如果要抵押贷款,确实很难。我们真诚希望,银行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给文旅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灵活的环境,让他们享受到更多金融政策的‘红利’,也希望金融机构对文旅企业‘高看一眼、厚爱一层’。”

  为了搭建起项目与投资之间信息互通的桥梁,促成更高质量的共建共赢的对接合作,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目前已汇集了金融机构8家、投资机构11家、金融产品13个、招商项目684个、在建项目2014个、重点企业827家、政策法规350条。今天的对接大会,就是让线上线下互动起来,通过现场实实在在的洽谈,从而争取“1+1>2”的丰硕成果。此次现场吸引了全省140余家企业、170余个项目参加面对面洽谈交流。“对接大会”现场的人与事、情与景,都浓缩在“深化政银合作,助力稳进提质”十二字主题中。

  活动现场还有三项“含金量”颇高的环节:一是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等7家金融机构,现场发布了一批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优质金融产品,二是为进一步完善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体系,加大金融对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扎实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将在未来五年,向全省文旅行业提供不少3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总额。三是建立文旅产业基金。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协调指导有关单位,推动建立产业引导基金,在创富带富帮富中,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浙江财通资本、金采未来(浙江)城乡融合发展有限公司与龙游县签订了《金采(龙游)农文旅共富基金框架协议》。

  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了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稳进提质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精准发力抓纾困,加快一系列政策落地见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帮助企业拓展业务,引导企业转型求变,力保政策直达、企业快享。“政银合作”对实现“稳进提质”的各项要求,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保驾护航作用。“产业和企业缺什么,政府部门就帮什么。”陈广胜表示,“精准回应企业融资诉求,帮助拓宽融资渠道,推动文化和旅游企业实现逆境突围,是全省文旅战线同志们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

  举报/反馈

上一篇:赶紧报名!即将激“擎”开幕,有超级大额奖金
下一篇:黔南篇 | 贵州乡村旅游重点村出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