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尽安来,天水再相见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16
手机版

  立冬了,寒潮强势来袭,西风压倒东风。

  阴冷的北方,阳气衰微,草枯树凋,叶败花落,一派萧然。街道上看不见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水马龙的繁忙,行色匆匆的人们面戴口罩,眼神中都是疏离和戒备......

  如今,被封闭的街道、小区、村庄格外空旷、冷清、寂寥,但我深信,人心不会因此冷漠,围住病毒,并不是围住爱!看,一队队奔赴天水的医务工作者,一批批陆续抵达的支援物资,一个个平凡人背后的感人事迹,仿佛都在表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坚信,待到春暖花开之际,阳光明媚之时,我们一定会相聚在温暖的天水。

  

  冬天的天水,天空很多时候是蓝湛湛的,像被染料浸过一样,在这样的天底下,去感受山是小山,水是渭水,城是小城。

  

  天水,古称成纪,因“天河注水”、“天一生水”而得名,有着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天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早在七十多年前,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提到:“甘肃人说到天水,就等于江浙人说苏杭一样,认为是风景优美,物产丰饶,人物秀丽的地方”。甘肃人也说:金张掖,银武威,金银不换是天水。

  

  公祭伏羲大典

  

  胡氏民居

  Tianshui GANSU

  西出长安的第一历史重镇

  东晋以来,随着佛教东传,在天水沿渭河一带逐渐形成了众多佛教石窟寺院。距城区东南45公里的麦积山石窟(国保单位)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凿于南北朝时期,距今1600多年,现存209个洞窟,7866尊佛像,壁画1000多平方米,堪称“东方雕塑陈列馆”,还有亚洲第一摩崖浮雕的水帘洞、拉稍寺、木梯寺、华盖寺、大像山等多处国保级石窟寺院,共同构成了丝绸之路东段“百里石窟艺术走廊”。

  

  

  武山水帘洞

  

  甘谷大像山

  

  天水“木梯寺”

  Tianshui GANSU

  西部旅游休闲胜地

  天水因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风光秀美,全市年均降雨量600毫米左右,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是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天然氧吧,天水自然景观集北雄南秀于一身,是西北不可多得的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的胜地。

  

  碧玉沟风光(摄影:李振芳)

  总面积达450平方公里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有陇上林泉峰峦之冠的麦积山,秦州第一洞天福地的仙人崖、小黄山之称的石门山,可与九寨沟山水相媲美的陇上明珠——曲溪等。环抱天水的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234平方公里,是西部的一颗“绿色明珠”。千古关山脚下的云凤山景区,素有“高山草原氧吧”之称。

  

  天水石门景区

  

  关山草原

  天水地热资源非常丰富,有街子、清水、武山三大温泉。天水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有史可稽的名人有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石作蜀、前秦皇帝苻坚、飞将军李广、营平侯赵充国、三国名将姜维、唐高宗李渊、唐宰相权德舆、辞赋家赵壹、五代诗人王仁裕、明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缵宗、清代“陇上铁汉”安维峻和现代爱国将军邓宝珊等。今天,在国内各行业都有天水杰出人物的身影。

  Tianshui GANSU

  这是一座西部旅游名城

  天水是西部旅游名城,到处散发着新姿古韵。天水又称秦州,是秦人、秦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688年在天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圭阝县和冀县。天水还是三国古战场,诸葛亮天水关下收姜维、六出祁山、痛失街亭、计杀张合阝等重大战事和故事都发生在天水,境内现有街亭、天水关、木门道、诸葛军垒等古战场遗址。天水古民居、古街巷、古庙观、古树名木遍布城区。国保单位胡氏民居集中展现了明清以来天水人世俗的生活方式;南郭寺为诗圣杜甫当年流寓秦州之所,寺内现存一棵“春秋古柏”,被专家称为柏树的“活化石”。

  

  街亭古战场遗址

  

  南郭寺 (拍摄:辛恬)

  Tianshui GANSU

  这是一座舌尖之城

  天水小吃风味独特,有酿皮、呱呱、凉粉、浆水面、搅团等,还有虾酱肉、粉蒸肉、杂烩、酸辣里脊、酸辣肚丝汤等精品菜肴。

  天水呱呱

  

  在天水,被称为“秦州第一美食”的小吃呱呱,拥有两千多年的传承历史。它吸引走南闯北的食客寻找那一份“味蕾的惊奇”,更凝结着当地人的故土情怀与集体记忆。天水谚语“馓饭若要好,三百六十搅”,做呱呱也一样。

  

  把荞麦淀粉均匀地撒在开水锅里,边撒边搅动。刚出锅的热呱呱,冒着诱人的泡泡,与香辣奔放的酱汁调匀,无论是直接吃,还是加入热腾的白吉馍里,都是无与伦比的晨间美味!

  天水捞捞

  

  去壳的荞麦,放在水中浸泡后,搅成糊状上磨磨成粉浆,过滤后倒入锅中,烧火搅拌成胶质状,盛出后晾凉,得到的是一份荞麦凉粉,口感爽滑、清凉柔嫩。用带孔的漏勺一旋,凉粉即成细条,取名“捞捞”;若用刀削成薄片,则形象地称其“削削(xue)”。

  天水馓饭

  

  天水馓饭是天水地区最常吃也最普通的一种美食。它做法简单,由玉米面和小麦面粉制作而成,成糊状。再用自家做的咸菜、酸菜、土豆丝等搭配。馓饭不仅用料极为简单,有玉米面或杂面即可,同时制作也十分方便。锅里的水开了,一手将玉米面均匀洒向锅中,一手顺势搅动,自觉稀稠合适,再用木勺用力搅拌数十圈后,盖上锅盖慢火烧三五分钟即可食用。

  天水面鱼

  

  天水人的夏天,就是从一碗锅鲰开始的。锅鲰又称“面鱼",是天水夏天常见的一种面食,后来也被叫做“漏鱼”,这些名称的由来都是因为面鱼的形状酷似水中游动的小鱼儿。早年间,面鱼主要是用玉米面粉制成,玉米面有白色和黄色两种,白玉米面做的锅鲰洁白似玉,晶莹透亮,黄玉米面做的则金黄灿烂,温润诱人。锅鲰可热吃也可放凉吃,味道十分鲜美,酸辣爽口,是夏季提升食欲的佳品。

  天水杂烩

  

  天水杂烩的关键,在夹板肉。蛋清、蛋黄搅匀,摊成薄饼,上等牛肉剁碎,加入盐、粉面、花椒后拌匀,夹在两层薄饼之间压平,上笼蒸熟后切成条,浇上鸡汤,撒上葱花,再放上肉丸、木耳等,边吃边喝,晚餐就解决了,不油不腻,味道鲜美。

  天水里脊

  

  天水里脊,用的是牛肉,牛肉切成小块后,与粉面、蛋清搅拌均匀,在植物油中炸熟后,配以木耳、玉兰片、辣椒丝,浇上勾好的汤汁,看起来色泽清亮,吃起来酥脆鲜美,外软内酥。

  清炖牛肉

  

  将牛肉切成条形,与生姜、大葱、八角、花椒以及各种作料一起上火慢炖,然后配上葱花、香菜即可。

  浆水

  

  

  天水人做浆水,多用苦苣、荠菜,在面汤中煮沸后投入浆水缸中,倒入旧浆水,过上三四天,这缸浆水就完成发酵了。生浆水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用来做面,与葱、姜、蒜、韭菜同炒,天水人称之为炝浆水。炝好的浆水,直接浇在面上,就是浆水面,浇在漏好的凉粉鱼鱼上,就是浆水鱼鱼。

  

  浆水还可以用来拌菜,切好的凉菜加一勺炝浆水,一盘美味的浆水凉拌菜就做成了。如果是浇在暖锅里,就是天水人秋冬时节最喜欢的浆水暖锅。

  酒碟

  

  天水古时属于秦地,秦人勇猛好酒,天水饮食文化中至今还有“酒碟”之说。酒碟,其实就是下酒菜,最家常的做法,就是将胡萝卜切丝,与菠菜、豆芽,配耳丝、口条、肝片凉拌而成,色泽明快,味酸适口,是酒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

  肚丝汤

  

  秦安肚丝汤是秦安的一道独特小吃。肚丝汤之所以能成为秦安的一道独特小吃,其关键原因是秦安水质的特殊性,用其他地方的水烧制的肚丝汤远没有秦安肚丝汤好吃。成品汤色黄亮、肚丝飘游,吃起来酸麻可口,辣在其中,回味无穷。

  — END —

  给我们加上星标

  从此不会错过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上一篇: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下一篇:马签证如何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