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莱芜区全力打造特色文旅目的地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16
手机版

  「本文来源:大众日报」

  12月17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公布第三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通知》,莱芜区成功创建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莱芜区地处齐鲁腹地,拥有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8家A级旅游景区,已创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区山、水、湖、谷相映成趣,人、文、风、物相得益彰,是全域旅游理想地。雪野湖等生态禀赋得天独厚,物产丰富,“三辣一麻”(葱、姜、蒜、花椒)“三黑一花”(黑猪、黑鸡、黑山羊、花脸长毛兔)等特色鲜明,是中国生姜之乡、花椒之乡。5项国家级、24项省级非遗项目,极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品味;齐鲁古长城、莱芜“古八景”、传承革命建设精神文化的省工委旧址等红色景点和代表地方特色标识的钢铁博物馆等,成为点缀全域旅游的颗颗明珠。随着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莱芜区将全力打造特色文旅目的地。

  莱芜区高度重视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以全域共建为引领,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综合打造极具生态和齐鲁特色的高品质文化旅游目的地。一是全空间规划。立足8大主类、292个旅游资源单体,全区一体、多规合一,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发展等系列规划,构建“双核引领、三带串联、四区共建、五大集群支撑”的全域旅游新格局。二是全产业链接。把现代旅游纳入全区重点打造的“3+3”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生态立区、实业强区”发展战略,以旅游产业化助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共进,助推全区高质量发展。三是全要素保障。对资源要素系统整合、优化配置,多方筹措资金20亿元,构建“六横七纵一环”交通网络,全面提升景点区间道路、厕所、5G基站等配套,建成全域旅游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实现旅游公共服务全域覆盖。四是全社会参与。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组建文旅协会等行业组织,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绩效单”,形成“党政统筹、部门联动、产业协同、社会参与”的全域旅游创建格局。近年来,全区接待游客、消费总额年均增长13%以上,旅游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莱芜区抢抓黄河国家战略、区划调整、济南市“南美”战略机遇,紧扣“省会城市副中心”定位,探索“旅游引领”的区域联动模式,让省会城市经济圈3000多万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可能。以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景区为节点,建设旅游公路串联各景点,打造“廊道牵引”的全域共振模式,加速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齐长城“一线连五村”文旅综合体列为国家“十四五”文化传承利用重点项目。突出多元融合,以山、水、田园为载体,发挥山水文化、齐鲁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叠合优势,破题“主客共享”的城乡统筹模式,激活深埋人们心底的诗和远方,实现以“景区”带动“乡村”、把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数字加持,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即将投入运营,着眼推动“互联网+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式旅游新场景,助力文旅产业持续迭代升级。

  下一步,莱芜区将根据省市全域旅游工作安排部署,持续用力、全面提升,努力把全区打造成处处是景、处处可观、处处可赏的整体景区和最美旅游目的地,全力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国陆 通讯员 高翔 报道)

  举报/反馈

上一篇:曲阜旅游的交通小贴士
下一篇:河北滑雪旅游再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