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唐山实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工业城市构建新生活新家园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16
手机版

  

  

  唐山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凭着率先开放的传统、“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沉淀了发展的沃土,谱写了精彩的时代乐章。近年来,唐山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传承文化根脉、丰富精神滋养,推动公共文化均等化提质增效,不断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以文旅融合创造了腾飞的新优势。

  01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深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的服务体系。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构建“10分钟文化生活圈”。全市已经建成图书馆15个,文化馆15个,博物馆17个,美术馆3个,城市书房11座。市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大剧院、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规模品质领跑全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遍布全域,乡街综合文化站100%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并独立设置,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98%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农家书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实现全覆盖。2021年,唐山被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李大钊纪念馆。

  文化惠民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唐山市文化旅游系统每年围绕“我们的节日”、纪念日以及主题日,推出较大规模的群众文化活动150余项,1300余场(次)、10万余人(次)参与演出,受益群众超过200万人(次)。唐图讲堂、文化沙龙、唐山大舞台、文化志愿者基层巡演等品牌文化活动深入民心,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动了城乡文化互动、促进了文明相融。

  02

  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唐山是豪情满怀的城市,文艺创作勇攀高峰。近年来,唐山文化文艺工作者新创、排演戏曲文艺精品10部、舞蹈2台,复排、提高剧目17台,现代评剧《乐亭县令》《喊一声妈妈》《爱洒夕阳》分别荣获河北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评剧艺术节已经举办11届,作为我国评剧界最权威、奖项级别最高的艺术赛事,为弘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艺术交流做出了贡献。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唐山更是推出了《相期吾少年》《更待丁香开·少年李大钊》等10部优秀作品参加“百年风华,红色旋律”河北省优秀剧目展演。今年推出皮影戏《水娃子》、交响弦乐《呔韵乡情》等文艺精品。

  清东陵。

  唐山是历史悠久的古地,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在这片热土上稳步推进。全市目前共有长城、清东陵2处世界文化遗产,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00余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4万余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多年来,清东陵保护修缮、净觉寺安防工程、王氏宗祠消防工程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顺利实施。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在唐山市绵延228.4公里,整体连贯,精华段落集中,水下长城、大理石长城、72券楼、监狱楼、水门、长城砖窑、养马圈、屯兵营等皆为长城沿线独秀。目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唐山段)33个项目完成投资20.24亿元,26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7个已完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唐山是非遗的集聚地。截至目前,唐山市已公布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32个,其中唐山皮影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代表作名录,9个项目进入国家级名录;共命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11人,其中14人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4人入选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滦南县、乐亭县姜各庄镇等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皮影戏等项目参加“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长城脚下话非遗活动,唐山非遗故事深化了文明交流互鉴。

  03

  全域旅游进入连片打造、潜力释放新阶段

  项目是经济发展“压舱石”,全域新风景推动着城市不断有机更新。近5年来唐山市共完成旅游项目与基础投资800亿元,连续举办了五届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海岛湿地、滦河文化、南湖风景、长城温泉等品牌魅力绽放。四届工业旅游产业发展联合大会、三届房车旅游大会汇聚全国目光,中国铁路零公里起点等国宝级资源盘活,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汉斯昆德纪念馆、金达纪念馆等高水平建设,为做大做强中国工业旅游做出“唐山贡献”,南湖房车露营公园等“小切口”撬动起房车旅游大文章。

  曹妃甸湿地。

  唐山市旅游产品结构、业态不断丰富,红色旅游、长城旅游、滨海旅游、城市旅游、乡村旅游等提升竞进,温泉旅游、冰雪旅游、研学旅游纷纷兴起。唐山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工作深入开展,现代文化和旅游消费体系加快构建。南湖景区入选首批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培仁历史文化街、启新1889、迁安天元谷轩辕里民俗体验街区、丰南运河唐人街获评河北省旅游休闲街区。唐山国际旅游岛、曹妃甸生态旅游度假区、迁安中唐天元谷成功晋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唐山花海实施大力度改造,昔日“城市疮疤”开出“生态之花”,吸引广大市民和游人娱乐休闲。

  文旅融合迈入全新阶段。连续举办四届全市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产出“唐山游礼”优秀文创商品3876件(套),唐山南湖·开滦旅游景区旅客中心被评为河北省旅游特色商品购物店。南湖灯光水舞秀、“那年芳华”“相期吾少年”实景演出开启夜间演绎,湖畔里、唐山宴日接待量一度超过2万人次,浓郁了唐山地域夜色,文旅消费点亮了夜经济。

  04

  “唐山周末”文旅品牌发轫并广泛传播

  唐山文旅积极打造发展新名片,主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立足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和该市文化资源等优势,将“唐山周末”作为旅游整体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品牌并成功注册,写入《唐山全域旅游促进条例》。畅游海岛湿地、观览皇陵长城胜迹、体验工业文化文明、品赏地方戏曲美食、休闲温泉与美丽田园等精品线路应时而生。每年组织皮皮虾海鲜节、中国滦河文化节、曹妃甸国际河豚美食节以及徒步大会、新春灯会、京津冀自驾嘉年华等线上、线下营销活动100多项持续引爆市场。

  滦州古城。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唐山市文化和旅游部门与各地旅游部门积极对接,先后成立了“京津冀旅游合作发展联盟”,推动发行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发起成立“承秦唐”旅游营销联盟,推出承秦唐省级精品旅游环线,每年联合举办10余个区域旅游营销活动,京津冀游客进入量每年持续增长。

  下一步,唐山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将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聚焦展现可信、可爱、可敬形象,立足建设“主客共享的美丽新家园、人民向往的美好新生活”中国式现代化唐山文旅场景,努力构建“10分钟文化生活圈”,打造文化强市;大力建设全域全季旅游休闲度假产品,打造北京游客首选旅游目的地;着力发展城市旅游新品牌,讲好唐山故事,续写“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的文旅生动实践。

  来源 | 河北日报 2022年12月16日 08版

  严正声明

  未经官方授权,其他媒体或个人不得私自转载或抓取本公众号信息。如若发现信息不实、不全等,对我局造成负面或不良影响,将予以追究相应责任!

  唐山,想不到的美!

  立足京津冀,面向海内外

上一篇:鳌山度假区介绍
下一篇:初次进藏注意事项,进藏指南(新手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