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旅游最全攻略,写给第一次来武汉的你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16
手机版

  自从在武汉开店以后,总有人问老龚武汉哪里好玩。为了便利广大吃友,老龚特意整理了武汉旅游攻略,前前后后大概有10个景点。老龚不是武汉本地人,只是去游玩过几次,这篇也不是小众旅游地攻略!经典景点偏多。所以不要说我讲的全是些坑人的地方,这是武汉大众旅游指南好伐?我可以保证我提到的这些景点,八成是能让一个外地朋友开开心心地玩一遭的,笔心~

  NO.1

  武汉大学

  一说起武大,很多人都会想到樱花。每到春天樱花盛放的时候,武大就挤满了从各地慕名而来欣赏樱花的游客,高峰期需要通过武大官方公众号预约才能进去。

  

  民国四大校之一的武大,校门古朴,有着中国传统牌坊式结构,繁体书写着 国立武汉大学。武大顺着珞珈山的地势而建,植被很多,绿茵幽草,空气中有草木的香气,清新怡人,天然的氧吧。

  

  参天大树,几十栋民国时期建筑,仿佛穿越回民国,山高水长,在这里度过最美好的大学时间该有多美好。

  

  NO.2

  东湖

  从武汉大学凌波门出去,正对着就是东湖的听涛景区,栈道是网红拍照地点啊,东湖分好几大景区,听涛、磨山、落雁等,其中听涛距离武汉大学最近。

  落雁岛

  东湖樱园

  东湖现为中国水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中湖之一,是杭州西湖的六倍。因此绕湖是一个大工程,不会骑自行车的我只能用脚步丈量。能走多久走多久。沿途行走,收获满满小惊喜。风景宜人、微风和煦。

  东湖航拍

  东湖凌波门

  NO.3

  辛亥革命纪念馆

  起义旧址的主体是一幢红墙红瓦的小楼,当地人俗称“红楼”。是辛亥革命第一枪打响的地方。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建筑风格设计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特色,却一点都不违和。高台大屋顶的架构,彰显中国建筑“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质;几何形外观和“楚国红”色调,寓意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俯瞰呈V字造型,寓意胜利和武汉的腾飞。

  

  NO.4

  黄鹤楼

  因唐代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而名扬天下,李白、毛泽东等都为黄鹤楼留下了诗词。

  黄鹤楼位于武昌江畔,紧邻长江大桥,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喜欢历史的人,在这里感受一下历朝历代黄鹤楼的建筑变化,以及文人骚客云集于此的氛围。即使对历史没什么兴趣的人,在这里向西远眺武汉长江大桥和对岸汉阳的龟山,或向东回首蛇山余脉,也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NO.5

  户部巷

  户部巷,离昙花林不远,户部巷那也是名声在外的小吃街了,人也是多的,但是比磁器口还是好了很多,吃小吃也是不错的选择。要来这里品尝美食,必须带上八个胃才行,好吃的实在太多了~

  

  ps:很多人会说这种商业街本地人都不会来,全是骗外地人的,反正我喜欢热热闹闹吃美食的感觉。

  NO.6

  晴川阁

  又名晴川楼,建于明代,晴川阁与黄鹤楼相望,江南江北,楼阁对峙,互为衬托,蔚为壮观,有“三楚圣境”之称。

  楼阁分上下两层,沿檐回廊,地道地再现了楚人依山筑台,台上建楼阁的雄奇风貌,并富有浓郁的楚文化气息。

  

  长江大桥下桥坐轮渡直达,和黄鹤楼隔江相望,免门票直接刷身份证进门。虽然地势不高但胜在离江足够近,所以对于欣赏长江风景还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NO.7

  汉阳造

  汉阳造由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主办的汉阳兵工厂改造而成,性质与北京的798接近,但规模和名气要小很多。

  

  废弃的墙面上都画上了各种鲜明的夸张的漫画,店铺多用蔷薇和爬山虎作装饰,以橘红色的砖瓦墙面为衬,满是自然的气息。

  

  或许每一座城市都有这样一个地方,足够新颖,足够创新,足够文艺,供艺术家们发挥无限的创作力与想象力。

  NO.8

  汉口江滩

  汉口江滩,面积160万平方米,与沿江大道景观相邻,与武昌黄鹤楼景区相望,与长江百舸争流相映。

  

  “两江四堤八林带,火树银花不夜天”,这是一位诗人对武汉江滩美景的赞颂。在武汉三镇的水景中,武汉江滩可谓是这座滨江城市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NO.9

  湖北省博物馆

  “国家宝藏”的热播掀起一场文博热,湖北省博物馆三件国宝,也是镇馆之宝的曾侯乙编钟、睡虎地云梦秦简、越王勾践剑,一下子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这三件国宝前面永远围着人。博物馆无论从设计上、文物种类、数量,接待服务上都是一流的。去之前最好详细看一下相关的游记、攻略,积累一些有关方面的知识。

  NO.10

  黎黄陂路

  黎黄陂路被称为街头博物馆,因为该地区曾经是俄租界,所以有许多老洋房,现在被改造成各种咖啡馆酒吧。

  

  还未到黎黄陂路,在与其相交的中山大道上,就已经能看见充满时代风情的建筑了,而踏上以平整精巧的地砖铺就的黎黄陂路上,风味就更是浓郁了,而最精妙处大约是过了胜利街的那一段。

  

  联排的几栋小洋楼里,不约而同的开起了咖啡馆、小酒馆,门前摆放整齐看起来十分舒适的露天坐安全地躲在遮雨棚下,还有些像是爬山虎的藤蔓沿落水管而上,在这无机物的表面铺开一片层层叠叠的郁郁葱葱。阴霾下的灯光尤显得温暖,轻轻地将这偌大天地间充满格调的角落点亮。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0黑龙江“冰雪之冠·童话龙江”冬季旅游融媒体传播大赛方案
下一篇: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人民力量 | 何明德:旅游开发的“顶上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