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憩规划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规划?与旅游规划是什么关系?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16
手机版

  游憩规划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规划?与旅游规划是什么关系?城市规划、居住区规划、风景规划都有明确的实体:城市、居住区、风景区,以这些实体为对象进行布局设计。那么游憩规划以什么为对象?生活的本质是游憩,所以城市游憩规划也就是对市民闲暇生活的规划,以户外生活空间为对象,显然是城市规划、居住区规划、风景区规划中的专项规划,以人为中心,以闲暇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优化生活结构、提高城市空间的生活价值为目标,具有4个性质:

  一、层次性:

  按规划范围,城市游憩规划分居住区、城区、城市地区(包括郊区)三个层次,不同层次游憩规划侧重点不同。居住区游憩规划侧重于具体的社区游憩计划和社区游憩空间规划,直接影响居住区形态和绿地规划。城区游憩规划侧重于各类游憩设施(体育、文化、公园等)的空间布局,促进城市半网络结构的形成。郊区游憩规划立足于郊区资源与环境特征,以完善城市游憩系统结构为目标,规划设计一些大型游憩空间如主题园、度假地、风景游憩地、水上乐园等。

  二、动态性:

  人的生活随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游憩规划必须具有动态性,以不断适应生活的变化和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游憩规划应能引导生活方式的变化,保持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三、渗透性:

  游憩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渗透到各行各业、各类室外空间,除了专门化的游憩空间外,要求其他室外空间都要考虑人的游憩使用,在详细规划、建筑设计中加以细化,即所谓的空间人性化设计。

  四、综合性:

  游憩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到体育、历史、文化、自然、娱乐、教育、参观、休闲、动态与静态、平静与刺激、主动与被动等诸多内容。除此之外,游憩的发生还需支持系统来保证,所以城市游憩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城市游憩规划与旅游规划是部分叠置关系,旅游规划包括游憩规划及其支持系统规划两个部分,以游憩规划为核心。城市旅游规划是一种产业发展规划,具有经济性质,把城市作为一种资源来经营。城市游憩规划是市民闲暇生活规划,具有精神文明建设性质,城区与城市地区的游憩规划也是旅游规划的组成部分。商业性的游憩与旅游具有同等的意义,两者都不是必要性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时尚、传统、政治社会条件、教育和政策、宣传与促销活动。城市旅游设施和旅游吸引物市民都可以使用,属于市民游憩活动,但管理部门却统计为旅游者,上海外滩与人民广场是市民与外地游客共同使用的空间,在这里难以区分游憩和旅游,都不需要支付观光费用,都使用共同的设施。市民外出旅行度假、观光,是为了恢复体力、调节精神、扩大视野的需要,具有游憩的性质,但却是旅游者,是旅游市场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社区游憩活动如邻里交往、休闲散步等不属于旅游活动,公务性旅游不属于游憩活动,这是两者区别所在。

  旅游者在假日期间对设施与目的地有广泛的选择机会,而游憩者在假日期间只能在离居住地适当的时间距离内选择,受区位资源影响很大。即使资源贫乏的地区也可以满足地方游憩需求。游憩与旅游对资源压力都很大,两者规划方法通用都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既要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又需要规划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两者成功的结合可以形成更成功的游憩开发规划。

  专门化的游憩空间规划设计国外主要由风景建筑师承担,国内主要由风景园林师完成,名称不同,但实质内容是相同的,都是以风景规划和风景设计为中心,以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满足人的情感、健康、快乐需要为目标。游憩规划与风景规划设计不同的地方在于游憩规划还涉及到闲暇计划、游憩行为、游憩计划、游憩管理,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与健康发展规划,具有积极、主动的特征,引导、促进风景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游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风景规划设计理论却相对滞后。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根(I. Mcharg)《设计结合自然》一书倡导生态规划设计方法,认为风景是由生态决定的,风景规划设计必须按生态原则进行,发展了风景区域规划,但这仅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还必须考虑社会生态,这是因为风景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方便、舒适、愉悦和安全的游憩场所系统,而不单纯是追求美的形体空间。没有实用价值的空间,美是难以持续的。所以在倡导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的同时要发展游憩规划设计方法,既考虑自然生态又考虑社会生态的规划设计才是最好的规划设计,真正地达到保护资源、满足人类发展需要、合理使用土地的目标,如下图所示。风景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是由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环境心理与环境美学三大部分组成,而社会生态的核心内容就是游憩学理论。

  风景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风景建筑师(风景园林师)与城市规划师处于人与自然的界面上,既要考虑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又要考虑空间特征,同时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所以规划要进行目标与方案的选。

  由于风景规划设计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发达国家从60年代开展闲暇游憩研究,美国1962年出版了美国户外游憩资调査报告,标志闲暇游憩研究的开始,加拿大1961年在遅太华举行的“明日的资源”会议标志着游憩研究的开始,英国1967年进行了英国国民游憩试验性调査( Rogers),1969年开展了闲暇规划(K.S. Sillitee,Planning for Leisure)。到7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户外游憩局( the Bureau of Outdoor Recreation)和遗产、保护和游憩处( the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Recreation Service)进行了定期游憩调查来获得数据,1973年开展全美游憩规划:户外游憩一美国遗产(拥有一片故土),但由于投资太大,受到尼克松政府的阻止。

  美国游憩专业的训练最初分两个系统: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前者主要接受社会学、社会工作、教育、健康科学等方面训练,本世纪初游憩运动领导人主要受这两方面的训练;后者主要接受森林、野生动物、园艺、风景建筑、城市规划、工技术等方面的训练。现在大学游憩专业的训练是社会与自然科学的混合。

  我国率先开展游憩规划师职业技能鉴定的成都游憩环境技术研究院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也对游憩规划师工作做了具体描述。指出游憩规划师需要具有丰富的社会学与自然学综合知识,能够结合游憩学规划理论、方法和手段,依据游憩需求、相关政策法规和游憩地的资源特色等进行科学分析、定向定位,为游憩空间设施规划与开发提供合理布局和规划设计服务。

  (本文由成都游憩环境技术研究院科普宣传中心沐阳分享,仅代表个人学习兴趣或观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帮助阅读理解,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举报/反馈

上一篇:记金华的双龙洞,金华双龙景区吃住行游购娱攻略大全
下一篇:诸暨是杭州旁边的宝藏小城,两天一夜的避暑体验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