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混到这个地步了,还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韩国怎么想的?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16
手机版

  2023年1月11日,根据《韩国经济》报道,位于韩国首都首尔的一家大型奥特莱斯商场实在是熬不下去了,决定在今年9月关门。这家商场可是首尔的一家大商场,占地3.3万平方米,商场一共14层,地上10层,地下还有4层,而且有着27年的历史。根据统计,我国游客在这家商场的消费占比高达30%-40%。完全可以说在这家商场眼里,我国游客那就是“帝中之帝,P中之P”,P是VIP的P啊。

  

  最近韩国对某东方大国的游客干了点啥,观众老爷们应该也都清楚,解密狗就不多说了。所以韩国不光是一些大商场倒的倒、慌的慌,产业链上的旅行社、航空公司、化妆品公司、免税店等等都慌了。纷纷表示:哥哥诶,过去一年你自己啥揍性自己不知道吗?还整这骚操作,你是不是找死我们不清楚,但我们可是要等死了呀!说到这儿,问题就来了。2022年韩国的揍性确实不咋地,比如2022年1-11月,韩国累计财政赤字已经突破了100万亿韩元,再比如2022年韩国贸易逆差472亿美元,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时隔14年韩国首次出现逆差。

  

  跟谁过不去,总不能跟钱过不去吧?为什么韩国还是要搞这么个骚操作呢?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我是解密狗,本期解密狗就跟观众老爷们聊一聊韩国到底是吃了哪门子的熊心豹子胆,非要针对性的搞骚操作。长按点赞按钮,咱们马上发车!

  

  饭碗子都被你抢了,能高兴吗?!

  我国这些年来产业升级的脚步不仅一直都没有停下,反而还有越来越快的势头。经常是一个不小心看到一条新闻,才恍然发觉:哦呦!原来这个产业也被我们攻克了呀。当然,向上攀登的脚步一般情况下来讲都是从简单到困难的,所以那些在产业链中占据相对比较高但还没那么高位置的国家,慢慢就会发现,咋回事儿啊,怎么客户越来越少了的事实。其中感受最深的,应该非韩国莫属了。

  

  半导体、造船、汽车、家电是韩国的传统支柱行业,但是近些年来,这四个方面它都受到了来自我国的猛烈冲击。半导体方面,虽然2022年半导体出口1308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但是同比增长只有1.7%,比去年的28.3%跌了相当多。其中全世界最好的OLED屏幕才涨了4%,存储芯片还跌了10.5%。在这方面开始与韩国进行激烈竞争的就是我国。2022年前10个月,我国芯片出口额是8511.5亿元,同比增长了8.1%。而2022年二季度,全球NAND闪存产能是250万片,我国的长江存储就达到了10万片。而且还在技术上与国外巨头几乎抹平了差距,可以说在未来,国产固态硬盘的打怪升级之路将会平坦得多。

  

  而在显示屏方面,电视面板就不用说了,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分别占了全球第一和第二,手机显示屏方面,那国产屏更是发力明显。前年解密狗几乎没有见到各大手机品牌的旗舰机搭载国产屏幕,但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就有一些了,比方说vivo的年度旗舰X90标准版就首发了京东方Q9屏幕,红米的年度旗舰K60系列全系都搭载的是华星光电C6屏幕。

  

  当然,不得不承认,三星最高端的M12系列依旧是目前手机屏幕的南波万,但是国产屏已经能跟它下放的E6,也就是除三星以外所有安卓手机能买到的最好的三星屏幕打得有来有回了,未来总有一天,国产手机屏幕也能成为佼佼者。

  造船方面,根据英国造船和海运业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的数据,2022年韩国拿下了全球38%的订单,挺厉害吧?但它只能排第二,排名第一的是那个国家,拿了49%,全球一半的订单全被它给吃了。当然了,这个国家的名字不用我多说大家也知道,请大家把它的名字发在评论里。

  

  而且,人家高端船比如运液化天然气的LNG船也能造,2021年,它只拿了全球LNG船7%的订单,但2022年,就猛增到了30%。照这么个势头,明年也能成个“船半壁”。

  

  汽车那就不用说了,2022年现代起亚全球销量第三,全球都吃得开。但是在我国,几乎已经没人买了。2022年上半年,韩系车在我国的销量只有15.97万辆,市场份额仅有1.7%。那么它的份额被谁给吃了?当然是被国产车呀。2022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2.8%,市场份额达到49.9%,已经与外国车平起平坐了。不管韩国车在国外卖的有多好,但国内那是别想了,而且国产车已经走出海外啦,2022年我国出口汽车332.1万辆,同比增长56.8%,稳坐世界第二,说不定明年就世界第一了。份额就那么多,我多了,那别人自然而然就少了。

  

  家电行业更是,根据《韩国经济邮报》报道,“中国家电企业正以惊人速度追赶韩国企业”,而且已经开始攻略海外市场了。比如海尔2019年在美国的销售额增加了9.6%,在欧洲更狠,增加了267%,而且2020年三季度的海外营业利润还同比增加了58%。虽然说在全球高端家电市场,三星和LG的地位暂时还很难撼动,但“中企通过仿制和并购这两种方法,在不断缩小这一差距……质量短板也在逐渐消失。”

  你看,韩国的支柱产业与我国几乎已经达到了“相濡以沫、耳鬓厮磨”的程度,谁能多吃一口饭,几乎都是从对方碗里抢来的。你要是被抢了很多口饭的韩国人,你也肯定很生气。难道不是吗?而且一旦饭被抢得差不多了,那韩国这个发达国家的地位怕是坐不稳了,好不容易花费一代人搞的“汉江奇迹”,结果儿子辈儿连板凳都没焐热就又得站着,那谁受得了啊?按正常的逻辑,人家升级产业抢饭吃,那韩国人自己也跟着升级不就得了嘛。可偏偏韩国还就是那个没法升级的国家。为啥呢?有人不让它升级呀!所以韩国只能是跟受了气的小媳妇儿一样,搞不出来什么真正有效的措施,所以也就只能是干瞪眼,过过嘴瘾了。按但气归气,生意还是要做的,站在韩国的角度来看,竞争对手的钱那很显然是不挣白不挣的,为啥还要限制人家的游客,把钱都往外推呢?

  

  主人的任务罢了

  自2023年1月8日起,开始针对某东方大国游客的国家都有些谁啊?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几个五眼联盟成员那都不用说,它们不针对那才是大新闻。德国法国荷兰西班牙那也不用说,尤其是德国和西班牙,在欧盟的饭碗子都快被抢光了,不针对那也跟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似的。还有个摩洛哥,人家是第一个承认美国为独立国家的国家,还是北约与地中海沿岸7个对话国之一,也没啥好说的。但是印度居然也针对了,三哥你是认真的吗?去你那儿旅游,我怕的不是拉,而是怕拉得下不了床。而且说实话也没什么人去啊,2017年全年我国有1.3亿人出境游,去印度的旅游的只有253128人次。所以三哥你是纯纯滴搞事情是吧?还有俩,就是日本和韩国。

  

  这俩的都是我国游客的主要目的地之一,2019年去日本的游客一共是3188万人次,其中我国就有959万人次。去韩国的游客是1750万人次,相应的旅游收入25.1万亿韩元,还能拉动46万亿韩元直接和间接产值,还能让46万人就业。那么当年我国有多少人去韩国旅游了呢?602万人次。就是说,对韩国和日本来讲,我国游客仍旧是它们的“帝中之帝,P中之P”,P是VIP的P啊,还是它们拉动经济的有效助力。

  

  明明自己已经饿得吃不上饭了,却还要把饭往外推,那除了“主人的任务”之外,解密狗我才疏学浅,实在是想不到别的原因了。不知道你同意不同意呢?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俩家伙都这么样的赶人了,为啥还是有人要巴巴地跑去旅游呢?

上一篇:这十个关于游大理的忠实建议,让你的大理旅途无忧,不踩坑
下一篇:主打“双5A”!毕节推出4条旅游精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