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探索文旅融合新深度 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15
手机版

  文化和旅游相伴而生,旅游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文化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灵魂和活力源泉。近年来,宿城区用更加开放的思维,做到真融合、深融合和广融合,书写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

  统筹规划,展现文旅融合新面貌。规划统筹“一盘棋”,聚集合力助发展。面上发力,结合实际编制《宿城区旅游业“十四五”规划》《宿城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构建“一核一廊一带四组团”空间结构。线上贯通,结合现有公共服务配套编制《宿城区西片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专项规划》形成“四横四纵”、一大环一小环体系。点上聚焦,根据各地特色编制《牛角淹概念性策划方案》《朱海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设计》等,一个个文旅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推进“+旅游”,擎起文旅发展新动能。宿城区坚持旅游为民、旅游富民,积极推进“+旅游”,形成文旅融合新局面。“生态+旅游”,统筹大运河文化带、古黄河风光带两大水动脉建设,挖掘酒文化、水文化,探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研学+旅游”,依托红色教育基地朱瑞将军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赓续红色血脉。“农业+旅游”,打造美丽乡村旅游路线,领略水美刘圩、幸福牛角、水韵唐圩等全国、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的乡情乡味;推进农文旅融合,建成蝴蝶兰大世界、田洼智慧农业园等,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康养+旅游”,打造牛角村欢乐田园度假区、朱海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等文旅项目,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非遗+旅游”,深入挖掘非遗文化,积极推动文化演艺、非遗项目等进旅游场所,将非遗文化和地方民俗活动结合,策划举办周末书场、琴鼓村村行等文旅惠民项目,让非遗焕发新生机。“民俗+旅游”“商贸+旅游”等特色文旅产品相继推出,文化植入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各个环节,串联起美丽风景,凸显宿城个性,让文化和旅游相融相盛。

  多维拓展,实现文旅体验新玩法。人间烟火味,最抚游子心。提升文旅消费氛围,建立全时服务体系,打造“酒都不打烊”“水韵宿城”文旅品牌。2022年,宿城区入选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单位;宝龙金鹰街区获评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古黄河滨水休闲街区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精塑节庆品牌活动,结合“中国曲艺之乡”“国家级书香城市”优质文化资源,常态化开展“宿城文旅嘉年华”“旅游商品展销会”“酒都不打烊”“龙虾啤酒节”等节庆活动,政府塔台,企业参与,收获经济和社会双重效应。搭建文旅营销体系,通过开发蝴蝶画、烙画、霸王酥虞姬饼、大师兄木梳等文创商品,展现宿城文旅特色;创新用活新兴媒体,在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等平台常态发布宿城旅游图文信息,推介旅游资源。

  古风今韵,魅力宿城。宿城区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坚持“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围绕城市休闲、乡村度假、健康养生发展定位,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项王故里·水韵宿城”在创新与融合下阔步前行。

上一篇:英国游客到安徽旅游,看到“黄山”被圈收费!直言“此举迷惑”
下一篇:特色风情小镇行业发展动态及市场需求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