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举行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新闻发布会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10
手机版

  5月25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办“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新闻发布会”,请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陶宏家,宜昌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卢斌,宜昌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覃照,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发喜,宜昌市秭归县委副书记、县长顾鹏飞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胡从东:

  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

  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将于今年6月在湖北省宜昌市举办,作为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唯一全国性端午文化节,活动亮点很多、特色鲜明,社会各界也非常关注。

  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办“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文旅厅以及宜昌市等单位的负责同志,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陶宏家先生;

  宜昌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卢斌先生;

  宜昌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覃照先生;

  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发喜女士;

  宜昌市秭归县委副书记、县长顾鹏飞先生。

  首先,请卢斌先生介绍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相关情况。

  宜昌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卢斌: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由文化和旅游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今年6月将在宜昌举办。

  首先,我谨代表宜昌市人民政府,向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嘉宾以及新闻媒体界的各位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大家多年来给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就今年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向大家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关于“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基本情况

  2009年,由我市秭归县“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等习俗共同组成的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遗名录的节日。

  2010年至今,文化和旅游部与省人民政府已在宜昌联合举办了六届“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

  2014年8月,经“国家清理和规范节庆活动领导小组”批准,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作为国家保留的节庆活动项目在宜昌长期举办,文化和旅游部也将“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作为其主办的唯一全国性端午文化活动。

  宜昌,是端午文化传承的典型地域,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端午传承历史悠久,端午习俗别具特色,端午情节深厚浓郁。千百年来,屈乡儿女已经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传统端午习俗融为一体,赋予了端午节以浓郁的家国情怀和瑰丽的诗意色彩。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的重要年份。今年举办“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也是展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取得的辉煌成就的重要窗口。宜昌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宜昌建成屈原文化的“一标三地”,那就是:“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把宜昌打造成屈原文化的权威阐释地、标准制定地、活动聚集地”。我们将按照文旅部、省委省政府要求,坚持“以一流标准办好一流盛会”,确保将今年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办成一场具有“宜昌特色、国家水平、世界影响”的经典文化盛会。

  二、关于今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主要活动安排

  今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主题是:“中国端午 诗意宜昌”,集中举办时间为4月5日至6月4日,主要活动为三项:开幕式及文化惠民演出、首届“屈原文化研究国际论坛”、宜昌秭归·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九届年会活动。

  第一项活动,开幕式及文化惠民演出活动:6月2日晚,在秭归县屈原祠广场举行,相关领导和嘉宾,部分与中国文化交流密切国家的驻汉领馆及机构代表,端午申遗“三省四地”相关领导,知名学者、重要客商、主流媒体代表等将应邀参加开幕式。仪式结束后,秭归县将进行原创音舞诗画《楚辞里的中国》惠民演出,演出采取原创音舞诗画形式呈现,通过全息投影、虚拟 XR、激光秀,实景山水、地平投射、虚拟水景,无人机塑型,烟花图案秀等,分篇章展现大型情景诗画、情景舞蹈和叙事演绎,多元化呈现宜昌的人文历史和现代风貌。

  第二项活动,首届“屈原文化研究国际论坛”活动:由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宜昌市人民政府主办,邀请国内知名大学、知名社科研究机构、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屈原研究相关专家学者参加,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开幕仪式、主旨演讲、主题讲座,举办屈原文化研究论坛交流活动。

  第三项活动,2022宜昌秭归·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九届年会活动:由中国屈原学会和宜昌市政府主办,包括:境内外学者线上线下学术交流、“中国屈原学会秭归研究基地”“湖北省屈原研究会秭归研究基地”授牌仪式、《伟大的思想家——屈原》《天问解读》首发仪式等活动。

  除此之外,我市还将会同相关单位开展第二届“屈原诗歌奖”评选、“屈原故里”中国龙舟争霸赛(宜昌)、中国端午美食文化旅游节、屈原故里·宜昌嘉年华、“天问杯”湖北大学生机器人挑战赛、“穿越时空的家书——致2300年前的屈原”全球青少年作品征集活动、投资洽谈会等系列主题活动。

  三、关于今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主要特点

  按照“节俭办节、文化惠民、促进发展”的办节原则,今年将突出四大特点:

  一是注重文化赋能。屈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将发挥“塑心聚能”功能和屈原作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文化牵引作用,创新性开展首届“屈原文化研究国际论坛”、“屈原诗歌奖”评选、中国屈原学会年会、全球青少年屈原作品征集等传统文化活动,激活端午文化的“一池春水”,力争将端午文化节塑造成为让全体国民文化共情的节庆IP。

  二是聚焦城市宣传。本届端午文化节,在城市品牌方面紧紧围绕“中国端午 诗意宜昌”这一主题,坚持“大视野策划、大事件营销、大流量推介、大格局塑造”,创新用好“端午”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IP。依托系列论坛活动、文旅活动、赛事活动、美食活动、招商活动,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城市宣传营销,持续擦亮宜昌“中国诗歌之城”城市品牌,让世界听见宜昌、看见宜昌、爱上宜昌。

  三是突出文旅融合。宜昌拥有2400年的建城历史、穿城而过的美丽西陵峡形成了“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独特风光,孕育了宜昌的好山、好水、好人文,我们将用好宜昌的世界级绝版文化和旅游资源,深入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疫后重振和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节庆期间,将利用“屈原故里”中国龙舟争霸赛(宜昌)、中国端午美食文化旅游节、屈原故里·宜昌嘉年华等活动,把宜昌的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景区景点串连成线、连线成面,讲好“有意义、有意思”的宜昌故事,让广大游客循着故事来、带着故事走,忘情于宜昌的山水人文之中,沉浸式近距离感受宜昌“世界旅游目的地和世界旅游名城”的独特魅力。

  四是坚持节俭办节。本届端午文化节,将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按照“规模适度、突出宣传、节俭务实”的原则,在丰富节庆内涵、增加经济效益、增强文化底蕴上下功夫。严格控制活动规模,融入“云端办节”思路,精简活动流程。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大方得体和独特创意和细微之处的贴心服务展现宜昌作为东道主的热情好客。

  在疫情防控方面,我们坚决落实防控部署要求,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总体指导方案,坚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部署到位。

  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宜昌的城市口号是“屈原昭君故里,三峡生态名城”,401万宜昌人民热诚欢迎各位领导、嘉宾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能来宜昌做客,共襄“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盛会!

  谢谢大家!

  胡从东: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湖北之声记者:

  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屈原文化的传承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什么具体举措?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陶宏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湖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注重顶层设计,出台政策措施,加大投入保障,扩大对外宣传,围绕屈原文化传承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2006年、2009年,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先后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为更好加强以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强组织保障、政策保障、人才保障,汇聚社会合力弘扬传承荆楚优秀传统文化。

  二是坚持活态传承。2010年,原文化部、国家节庆办把湖北秭归确定为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永久举办地,文化和旅游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将其打造为全国性唯一的端午文化活动(部省合作项目)。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大力支持下,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成为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出了贡献。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一年一小办,两年一大办,至今已举办六届,平均每年有15万人次参加。与此同时,举办的屈原家宴美食节、屈原故里端午特色产品展会还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9年,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项目被评为全国优秀保护案例。

  三是加强资金支持。2017年至2021年,我们共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555.6万元用于支持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屈原传说项目的保护传承,组织完成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项目国家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2009年秭归县屈原纪念馆纳入第一批中央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名单,享受国家免开补助。此外,我厅还将秭归县纳入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央专项资金湖北省脱贫县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提质增效补助对象名单,2021年、2022年下拨资金82万元,支持包括屈原文化在内的地域特色文化数字资源建设及秭归“云上屈原文化馆”建设,对屈原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展示,对其诗词歌赋、典籍文献等关联信息进行实时展示,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展示厅。

  四是加大传播力度。2019年,我们组织开展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全面宣传展示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项目的保护经验、保护成果和生动实践,进一步弘扬端午文化的当代价值。加强打造屈原故里精品旅游线路和对外宣传,推出“雄奇峻秀、壮美三峡之旅”“大国重器、荆楚研学之旅”“长江之歌”等精品旅游线路,在2021年6月“中国旅游文化周”、2021年12月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期间,向海外推介中国端午文化和旅游线路。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在已取得保护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项目的保护工作,支持宜昌、秭归办好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及相关宣传推介活动,支持话剧《屈原》的创作排练,鼓励创作反映屈原文化的群文作品,鼓励支持屈原文化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市场、进校园活动,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屈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楚天都市报记者:

  举办“屈原文化研究国际论坛”的目的意义是什么?论坛有什么特色亮点值得期待?

  宜昌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覃照:

  谢谢你的提问。

  宜昌市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屈原是世界和平理事会1953年纪念的四位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毛泽东同志指出:“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重要讲话中先后9次引用屈原诗句和提及屈原。屈原深固难徙的爱国情怀、哀民多艰的民本思想、上下求索的实干精神、洁身自好的清白节操,具有穿透历史的时代价值,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勇向前。传承与弘扬好屈原文化,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行动,更是时代赋予宜昌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举办“屈原文化研究国际论坛”,正是宜昌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打造屈原文化“一标三地”的具体体现和重要举措。今年举办首届,今后我们将长期举办下去。

  此次论坛有许多特色亮点值得期待。一是主题宏大。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8月21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宜昌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擦亮屈原文化地标,涵养宜昌城市精神。屈原文化是宜昌最靓丽的文化标识,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力量。因此,我们把此次论坛的主题确定为“屈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就是要深入挖掘屈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为强国兴邦凝聚强大文化力量。二是名家荟萃。论坛以“全球视野、国际一流、世界影响”为原则,邀请了屈原文化研究领域的国内外顶尖机构的知名专家,可谓“大咖云集”。既有中国社科院等社科机构的知名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顶尖大学的知名专家,也有中国屈原学会等专业学术团体的知名专家、境外该领域的知名专家。三是目标聚焦。论坛期间,专家们将会围绕屈原文化展开展系列学术交流和屈原文化主题讲座活动,推动屈原文化学术研究等工作深入开展。同时,在论坛开幕式上,组建屈原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聘请屈原文化研究院特聘专家,为宜昌作为“屈原文化研究国际论坛永久举办地”授牌等,把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屈原文化研究院,建设成为传承弘扬屈原文化的策划与统筹机构、研究与交流平台、资料与信息中心、咨询与智囊组织,真正让屈原文化复兴始于宜昌、兴盛全国、享誉世界,把宜昌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屈原文化传承弘扬的策源地。

  谢谢大家!

  中国商报记者:

  面对旅游消费方式和需求的转型变化,宜昌市如何以本次端午文化节为契机,进一步做好文旅融合,运用新业态来激活传统文化呢?

  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发喜:

  谢谢你的提问。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催生新发展动能,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近年来,宜昌市在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爱上宜昌一机游”智慧旅游服务小程序的精准推荐功能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度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典型案例;由国家一级文物“太阳人石刻”为核心元素设计开发的四件数字藏品,50万藏友在线参与抢购,上线10秒即售罄;文化E家线上直播培训、“点师上课”受到群众广泛好评;数字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数据库持续更新完善中。

  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我们将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引进新的业态,实现文旅融合,推进传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呈现:

  一、以数字手段多维度展示宜昌城市文物内涵和文化价值:端午节,综合运用AR/XR、三维技术,进一步丰富展现形式,通过打造具有话题性的宜昌城市特色创意宣传片。对城市文化进行总结和梳理,利用具体的视觉符号建构独特的城市形象,并进行长时间、持续性的宣传传播,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自身竞争力,充分展示屈原故里、“中国诗歌之城”“世界旅游名城”形象魅力。

  二、以端午数字藏品作为文化象征和传播亮点:端午节期间,宜昌市将围绕屈原文化、龙舟和粽子等重点元素推出系列NFT作品,致力以城市文化与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的独特溯源出发,赋予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数字生命力。打造屈原故里端午节专属的IP,形成具有传统辨识度的标志性文化产品,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三、以电竞旅游融合的形式吸引年轻群体关注传统文化:在端午节前后,我们与腾讯公司合作,举办“枪焰派对·龙情粽意”宜昌电竞旅游嘉年华。将两个全国性的电竞赛事引入宜昌,5月28日、29日,在宜昌市奥体中心举办《英雄联盟》手游全国联赛南方大区赛决赛,并面向全网直播;6月上旬,线上联合举办《使命召唤》手游S3赛季总决赛直播,并在宜昌设置授权观赛区。通过屈原文化元素、端午元素和城市元素的植入,向年轻群体广泛传播“屈原故里端午文化习俗”的特点和故事。

  谢谢大家!

  农村新报记者:

  请问作为一名普通的游客到屈原故里过端午,宜昌秭归今年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

  宜昌市秭归县委副书记、县长顾鹏飞:

  谢谢你的提问。

  十分感谢你对宜昌秭归的关注。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宜昌秭归是屈原的诞生地,也是端午文化的发祥地。在宜昌打造屈原文化“一标三地”的开局之年,秭归人民精心准备了一系列“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精彩活动,给来秭归的游客带来端午原乡的节日体验。

  来屈原故里过端午,能品味地道纯正的舌尖美味。这里有地道的、从土锅土灶里满溢出来的屈原家宴的味道,一定能唤醒味蕾中的乡愁。端午节期间的超in“端午美食文化旅游节”内容丰富多彩、森罗万象,包括楚菜·屈原家宴美食品鉴会、中国端午美食文化节名宴展暨烹饪技能锦标赛、秭归脐橙橙皮精酿啤酒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游客朋友们还可以品尝到屈原家宴的精华——秭归脐橙宴,色香俱全、滋味丰富,让游客在嗨玩间尽情享受舌尖上的端午之旅。

  来屈原故里过端午,能享受穿越时空的视听盛宴。今年端午期间有两场大型活动,相信会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一是以高峡平湖、三峡大坝、屈原祠实景与XR虚拟技术相结合的大型文艺演出,群聚文艺名家,彰显科技魅力,传统文化依托现代手法创新表达,将全面呈现《楚辞》里美轮美奂的盛景。二是在国家级龙舟训练基地举办的中国龙舟争霸赛,游客不仅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游江招魂”仪式,还可以一睹龙舟竞渡的空前盛况,感受对屈原的千年追思。这场龙舟赛,也将拉开今年在宜昌秭归举办“龙舟世界杯”等四大龙舟赛事的序幕。

  来屈原故里过端午,能邂逅身临其境的游玩场景。我们打造了系列沉浸式交互体验新场景,让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游玩氛围中,感受端午习俗的独特魅力。穿上华美楚服,到非遗小巷来一场“非遗项目”创意DIY;寻访烟火乡愁,与屈乡儿女一起包粽子、挂艾叶、抹雄黄,体验“回娘家”民俗;打卡旅游景点,感受九畹溪漂流的刺激、体验三峡竹海泛舟的乐趣。

  来屈原故里过端午,能买到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我们研发了一系列以屈原文化为灵感的文创产品,一定会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体验。“屈大夫、橙小姊、舟小龙、粽小归”四个IP形象可爱时尚;秭归脐橙、屈姑橙粽、脐橙美酒原‘秭’原味、‘橙’意十足;“芝兰流芳”兰草展、“屈乡寻艾”推介会兰惠芬芳、“艾”意满满。相信游客朋友们会在心满意足的酣畅购物体验中感受屈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平生离骚读千遍,屈沱秭归要亲见。”在宜昌秭归,“端午比年大”“一个端午三次过”。欢迎各位游客朋友来宜昌秭归,寻屈原故里、过端午大节、品千年楚骚。

  谢谢大家!

  胡从东:

  谢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上一篇:美呆了!辽宁18个银杏打卡地图来了,刷爆朋友圈!
下一篇:驻马店方特熊出没旅游度假区项目正式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