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价值体系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04
手机版

  生态旅游正负价值的协同实现生态旅游的价值意义的主要动力是协调好两者之间的矛盾,即抑制消极意义,发挥积极意义,并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生态旅游客体对主体具有积极作用,称为正价值,反之就是负价值。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生态旅游正价值,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当地人民的收入增加,进而减少或停止对生态环境的伤害,将生态旅游的收入用来进行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从社会视角来讲,当地居民愿意参与各种旅游服务,可以减少对森林、草原、湖泊的依赖性,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使得生态环境更加协调和有序;从环境的视角看,生态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当地居民环境意识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由于当地居民的就业结构以及收入结构发生改变,当地居民开始自觉地保护环境,从而改变了他们对大自然索取的态度。其负价值表现:景区旅游者数量和旅游设施的不断增加,景区的垃圾堆积如山,野生动物栖息地、景观道路和基础设施遭到了破坏,景区水资源受到污染,外来运输或者外来游客带来的外来物种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旅游者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和景区的环境平衡等。

  

  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正价值还是负价值,其实质都是生态旅游活动和生态系统之间的价值体现。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制约,表面上是生态旅游本身引起的,但实质上是人们自身造成的。

  

  人们的旅游活动对旅游的价值的转化和实现有显著的抑制或催化作用。人们遵循生态规则,认识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它,改变世界的目的则是为了保护和创造价值,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生态旅游的价值负荷决定了人的思想必然参与生态过程,终将使自然的生态过程人文化。在这种状况下,怎么限制负价值和增加正价值,这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协同。引导人们不断地追求价值创新并实现生态旅游价值的动力,在于限制负价值和增加正价值。

  

  生态旅游改变生态效应的能力体现在控制生态系统要素,进而调控生态过程。生态旅游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发展方向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态要素,它对生态过程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并随着其生态功能的增强而不断加强。然而,传统的旅游主要是以经济价值为指引,对生物过程的干预主要是借助环境因素对生物因素的制约来实现的。生态旅游既优于传统旅游,又能够维持和控制全部的生态过程。它以生态认识为基础,以所有旅游者为主导因素,对环境因素以及生物因素进行整体的干扰,从而对生态系统产生较强的整合效应。

  

  旅游业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经历了多个阶段,从空间扩展到系统内环境因素的变化以及世界生态大循环的改变等阶段。每个阶段质变的标志是生态系统要素间的协调。早期的旅游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区域上的扩张,对生态系统的制约非常小,影响范围也较小。

  

  当代旅游业对生态系统的扩张作用进一步发生了质的改变:人工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和动态范围的扩大,生态因素当中的废弃物直接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并且对环境的影响是由生态演化过程的偏差引起的,这种偏差最终影响到人类。所以,旅游者有责任尊重生物和生命,尊重生态的平衡性,协调好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共同发展。生态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协调和亲和力,最终使生态旅游的价值扩大和丰富起来。

  举报/反馈

上一篇:赶紧收藏!南宁45个适合一日游的地方,全部免费,够你任性玩一整年!
下一篇:【市外媒体看抚远】《神奇黑土地》之黑瞎子岛好young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