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靓看襄阳|“景”上添花,旅游走向高品质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2-04
手机版

  顺应时代要求,加快项目建设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观“迭代升级”,旅游正在由“观光式”向“体验式”转变。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推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建设新的旅游项目,是破题的关键。“十三五”期间,襄阳旅游项目建设全面开花。在东津新区,华侨城奇梦海滩水乐园拔地而起;在襄城区,唐城二期进入收官阶段……这些新项目为襄阳旅游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襄阳市委市政府、东津新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襄阳华侨城在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的前提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逆势复工。全体‘华侨城人’尽职尽责、迎难而上、敢于拼搏,用勤劳双手和辛勤汗水创造奇迹。”如期开园来之不易。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着荆楚大地,华侨城项目及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一度按下了“暂停键”。

  

  图为鱼梁洲环岛景观带

  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后,隆中文化园项目、华侨城项目、襄阳文化产业园(唐城)二期建设项目、枣阳中国汉城建设项目、鱼梁洲环岛景观带建设项目、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项目、关圣古镇项目、宜城市醉美莺河休闲旅游建设项目等14个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迅速复工复产。城区、部门、项目服务专班当好“店小二”,为项目建设一路保驾护航。

  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新签约项目63个,实际到位资金359.4亿元,年度任务占比101.2%,同比增长7.7%,新引进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7个。

  景区提档升级,扩大品牌营销

  在抢抓项目建设的同时

  我市还全力做好现有景区的提档升级

  让传统景区焕发新光彩

  

  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诸葛亮躬耕苦读、励志成才的地方,脍炙人口的《隆中对》和刘备“三顾茅庐”的史实就发生在这里。

  

  2001年,古隆中景区被评为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古隆中景区累计投资近16亿元,改造提升核心景区,整合开发植物园景区和草庐演艺片区,打造了大型山水实景话剧《草庐·诸葛亮》,建设了高标准的游客服务中心,景区面貌焕然一新。古隆中景区从过去面积仅0.7平方公里的单一观光景区,变为面积达22平方公里,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景观质量、服务品质、品牌影响力快速提升。

  

  北街坐落在襄阳城中心十字街之北,是襄阳古城一个重要的“符号”。去年,我市对北街进行了综合整治,恢复北街沿线建筑风貌,改造街道两侧人行道,增设绿化景观节点,并对小北门码头广场和旅游大巴停车场提档升级。今年10月,交警部门对北街(昭明台广场至临汉门段)实施机动车、非机动车禁止和限制通行措施。经过亮化改造、交通管制的北街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今年年初喜报频传,古隆中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襄阳5A级景区零的突破。

  

  枣阳汉城晋升4A级景区,白水寺4A创建获得入场券;新增襄阳古城等3家3A级景区,全市A级景区达到38家,景区品质实现整体跃升。

  推出惠民旅游,共享发展红利

  

  为顺应旅游消费新需求,8月7日,我市推出“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 乐在襄阳”活动,全市36家A级景区免门票开放。10月,优惠活动再次升级,华侨城奇幻光影嘉年华、汉江游轮风光游加入免门票预约行列,让广大游客尽享旅游红利。

  

  ▲华侨城奇幻光影嘉年华

  

  ▲汉江游轮风光游

  惠民预约通道开通至今

  我市景区共接受预约492万余人次

  累计入园361万余人次

  大型跨省游旅行团、高铁团纷至沓来

  

  白天看山水人文,夜晚逛北街、唐城。夜间旅游成为襄阳旅游的新名片。夜间旅游项目及包含夜游项目的景区共接受预约量占预约总量的两成以上。火爆夜间旅游不仅吸引众多外地游客前来打卡,同样吸引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10月29日至30日,全省促进夜间文旅消费(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培训班在襄阳举办。全省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分管领导、产业发展科科长和重点夜间文旅项目负责人100余人参观考察了唐城景区、古隆中景区、襄阳文化产业园(唐城)二期建设项目,为繁荣襄阳夜游市场把脉支招。

  

  辉煌“十三五”,展望“十四五”。襄阳正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朝着建设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化旅游名城和国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阔步前行。

  来源:襄阳日报

  作者: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彭艺唯

  编辑:高苑

  校对:阳阳

  审核:杨明阳

  终审:江伟兵

上一篇:桂林:多项爆款惠民旅游项目促文旅市场复苏
下一篇:热点关注丨四川“专升本”考生注意!今年政策有这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