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网信办《数字乡村建设指南 1.0》全文(一)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27
手机版

  

  前 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2019 年 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数字乡 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既是巩固拓展网络帮扶成果、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短板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环。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发布以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门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 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各地区认真贯彻落实数字乡村战略部署,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模式,数字乡村建设开局态势良好,特别是在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但总体来看,全国各地数字乡村建设还处于持续探索阶段。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国家乡村振兴局社会帮扶司组织有关机构和地方编写了《数字乡村建设指南 1.0》,提出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总体参考架构以及若干可参考的应用场景,供各地区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时借鉴使用。

  本指南主要面向省、县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机构,适用于指导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数字乡村的建设、运营和管 理。数字乡村建设的主战场在县域,但大量基础性、共性工作应在更高层面统筹开展,指南分别从省、县两级层面给出指导性建议。

  本指南涉及的应用场景较多,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大、发展水平不一、优势特点各不相同,各地区应在充分把握中央有关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重点参考指南中适配本地资源禀赋、信息化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场景内容,逐步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数字乡村发展路径, 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各地区尤其要注意探索适合本地区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避免不切实际的举债式发展,更不能大拆大建、贪大求全。

  数字乡村建设是一个持续推进、不断演化的过程。今后,

  本指南将伴随数字乡村建设发展进程,在现有版本基础上挖掘更多优秀案例、总结更多典型模式、提炼更多可行路径, 进一步完善指南内容、丰富应用场景,在探索实践中不断迭代更新。

  本指南编制工作组由江苏、山东、浙江、重庆、天津、上海、内蒙古、广东等地方有关部门同志,以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关专家共同组成。在编制过程中,安徽、江西、四 川、湖北、湖南、陕西、北京、黑龙江等地方有关部门补充了案例并提出了修改意见,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给予了大力支持。欢迎更多研究机构、地方有关部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今后指南的升级完善工作。

  目 录

  一、总体参考架构 1

  二、信息基础设施 5

  (一)网络基础设施 5

  (二)信息服务基础设施 7

  (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 8

  三、公共支撑平台 9

  (一)公共数据平台 9

  (二)应用支撑平台 10

  四、乡村数字经济 12

  (一)智慧农业 12

  (二)农村电子商务 41

  (三)乡村新业态 46

  (四)农业科技创新供给 50

  (五)农村数字普惠金融 54

  五、智慧绿色乡村 57

  (一)农业绿色生产 57

  (二)乡村绿色生活 58

  (三)农村生态保护信息化 61

  六、乡村网络文化 64

  (一)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 64

  (二)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 66

  (三)“三农”网络文化创作 69

  (四)乡村网络文化引导 70

  七、乡村数字治理 71

  (一)智慧党建 71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 75

  (三)网上村务管理 78

  (四)基层综合治理信息化 81

  (五)乡村智慧应急管理 87

  八、信息惠民服务 89

  (一)“互联网+教育” 89

  (二)“互联网+医疗健康” 92

  (三)智慧养老 97

  (四)乡村数字素养提升 99

  九、建设发展模式 101

  (一)乡村分类建设 101

  (二)建设运营模式 102

  十、建设过程管理 104

  (一)规划设计 104

  (二)组织实施 105

  (三)技术标准 106

  (四)网络安全 106

  (五)评价考核 107

  十一、保障体系建设 108

  (一)加强组织领导 108

  (二)完善机制保障 108

  (三)优化政策支持 109

  (四)强化人才支撑 109

  (五)营造良好氛围 110

  一、总体参考架构

  本指南根据《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有关要求,结合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重点任务部署,提出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总体参考架构,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支撑平台、数字应用场景、建设运营管理和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如图 1 所示。

  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乡村建设的数字底座,建设内容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以及水利、气象、电力、交通、农业生产和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注重共建共用,不断加强平台互通和数据共享。

  公共支撑平台是实现各类数字乡村应用的系统基础,建设内容包括公共数据平台和各类应用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建设应遵循集约化原则,避免重复建设,并保证各类平台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

  数字应用场景描述了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与信 息化深度融合的适用情景,尝试划分了省、县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定位,提出了建设应用场景应具备的资源禀 赋、资金、标准等基本条件,并提供了部分典型案例。各地方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选择合适的应用场景参考使用。

  建设运营管理为数字乡村工作推进主体提供了多种建设运营模式,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适用条件以及政府需要具备的能力和资源,同时给出了包括规划设计、组织实施、技术标准、网络安全和评价考核在内的过程管理建议。各级

  主体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施路径,逐步探索出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模式。

  保障体系建设从组织领导、机制保障、政策支持、人才支撑、氛围营造五个方面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顺利实施给出建议。

  

  图 1 数字乡村建设总体参考架构

  二、信息基础设施

  乡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内容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以及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等。

  (一)网络基础设施

  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包括电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应延伸到行政村,具备为农村居民提供网络接入能力,为乡村智能感知系统部署提供网络连接基础。基础电信运营商、广电企业分别是电信服务和广播电视服务的市场主体,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电信普遍服务和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义务。

  基础电信运营商、铁塔公司应积极推动管道、杆路、机

  房、通信设备电力供应等设施的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在乡村光纤网络建设中,要不断优化提升承载能力,实现行政村的宽带接入全覆盖,对于有条件的行政村提供千兆光纤接入,推动基于 IPv6 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和应用。在乡村移动宽带网络建设中,应加大投资建设力度,优化现有网络性能,提升网络质量和覆盖深度,适时推进 5G 网络在乡村的建设。

  在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建设中,广电企业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结合广电 5G 网络、卫星直播、无线微波等技术,提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丰富广播电视节目的提供渠道,实现广播电视的全面覆盖。

  省级层面应出台相关政策,将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纳入相关建设规划,简化相关项目审批流程,在基站选址、进场施

  工、电力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加快推动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县级层面应加快相关项目审批进度,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农村通信网络进场施工、运维保障等方面的困难, 保障农村通信网络电力供应。

  四川省兴文县: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打造智慧化应用场景

  一、背景介绍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渝滇黔结合区域,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县, 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为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需要,兴文县加强新型智慧城乡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打造智慧化应用场景,助力数字乡村发展。

  二、主要做法

  紧紧围绕“智慧县城+数字乡村”建设,强化信息基础设施、深化数据融合应用,着力打造智慧城乡一体化大数据应用平台,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民本、经济建设等各方面。

  一是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全力消除网络孤岛。兴文县共投入 5 亿

  元,实现全县 12 个乡镇 183 个村(社区)4G 网络全覆盖;建成符合国家网络安全标准的兴文县云计算中心;将四家运营商网络设备与网络整合到云计算中心机房,购买主干网络出口带宽 10G,构建电子政务外网局域网,并自主开发了云网综合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网络运行情况;升级改造城乡电子政务外网, 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政务网络服务全覆盖,共享网络安全基础设施资源,全面消除网络孤岛;将 IP 地址与 MAC 地址绑定,有效防范 ARP 攻击与IP 地址冲突,切实保障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

  二是积极推动数据共享,逐步消除数据孤岛。将县内自建的 23 个政务信息系统统一迁移上云,共享虚拟计算资源与网络安全资源,为数据融合奠定基础; 全面整合智慧化综合监管与服务、便民服务缴费、效能监察、公众监督上报平台等 53 个信息化平台系统。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务实推动智慧化应用。建成智慧城乡大数据监管与服务平台,整合 12345 市民热线、12319 城市服务热线、监督案件等系统;实施兴文县智慧城乡数据大脑建设,推进智慧化应用场景建设;建成全域旅游大数

  (二)信息服务基础设施

  信息服务基础设施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为农村居民提供 政务、生产、生活等领域信息服务的站点和设施,包括村级政务服务代办站(点)、农村电商服务站、益农信息社、村级供销合作社等。

  政务信息服务主要包括:涉农政策宣传、推送、查询等政策信息服务;村级党务信息采集、维护等党建信息服务; 政策补贴查询和领取、政务服务事项互联网代办等其他政务信息服务。

  生产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农情咨询、农具及农资网上采购、农机作业服务网上预约等农业生产经营信息服务;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使用技能培训、农业科技信息推送等科技知识获取服务;网上代购代卖、农产品供销信息对接、农产品及特色资源网络营销推广、网店开办辅导等销售流通信息服务。

  生活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各类通知发布推送、乡村居民线上交流互动平台维护等社区交流信息服务;生活费用代收

  代缴、商业服务及中介服务代办、公益服务等便民类信息服务;就业信息获取和发布、就业技能培训、农村创新创业经验交流等就业信息服务。

  县级层面统筹建设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应遵循“多站合一”“一站多用”原则,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公共服务场所, 或优先选择自身具备运营能力的便民超市、农资商店等,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同时可根据乡村居民需求不断拓展服务功能。

  (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

  传统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利、气象、电力、交通、农业生产和物流等基础设施,通过引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为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居民生活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农村地区智慧水利设施建设。省级水利部门应建设全要素动态感知的水利监测体系,实现涉水信息动态监测和自主感知,推进水利信息在各级农业部门间开放共享,并向社会公开,提高水利设施的管理效率和社会服务水平。

  ——农村地区智慧气象设施建设。省级气象部门深入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具备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适应能力的智慧气象系统,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

  ——农村地区智能电力设施建设。电力部门应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推进多种可再生能源上网,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电网进行监测、保护、控制和计量,实施用电量预警,实

  现电力灵活调配,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民消费升级的用电需求。

  ——农村地区智慧交通设施建设。省级交通部门应统筹建设面向农村居民的公共出行服务平台,构建农村公路管理系统,将农村道路(含村内道路)建设管理养护纳入省市一体化路网管理体系。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省级应建设农业物联网平台,在农业生产场景中布设传感器,形成农业监控网络,并通过对各类信息采集,实现农业生产在线监测和生产过程精准管理。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搭建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和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推进乡镇运输服务站的信息化建设和农村物流信息终端部署。开展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引导生鲜电商、邮政、快递企业建设前置仓、分拨仓,配备冷藏和低温配送设备。

  三、公共支撑平台

  (一)公共数据平台

  构建服务“三农”的公共数据平台,全面支撑数字乡村业务和应用。融合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着重解决数字乡村相关数据的汇聚、治理和应用问题。

  平台实现数字乡村相关数据的全汇聚。利用共享交换体系横向融通农业农村、商务、民政、公安、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数据,汇聚形成省、市、县、乡、村各级有

  关农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数据集。平台同时向上连通国家基础数据库,提供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

  平台实现数字乡村相关数据治理。基于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对原始数据进行集成、清洗、脱敏和归集,保证一数一源,形成关于乡村数字经济、数字治理、网络文化等一系列专题数据库。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及时更新数据,不断提升数据质量。

  平台支撑数字乡村相关应用。利用专题数据库,对各级部门行政事项和服务场景进行全映射,支撑各类数字乡村应用。通过开放授权系统、数据空间、数据加工工具等方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授权机构及个人利用开放数据进行应用创新提供便利,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数字乡村建设。

  (二)应用支撑平台

  应用支撑平台提供丰富的业务功能标准化模块和编程 接口,支撑各级政府部门开发和提供各类兴农便民应用。平台应以政务云平台形式构建,并提供各模块的目录和详细说明,便于各级部门和开发单位检索、查询。

  平台应包含用户身份认证模块、业务流程模块、行政区划模块、投诉建议模块、信用信息模块等基本功能模块。有条件的省份可提供自然语音处理、视频图像识别等应用模 块。

  好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德清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承担了 100 多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结出了“城乡一体化”“农地入市”“数字乡村一张图”等累累硕果。2018 年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在德清召开,推动无人机航拍、三维地图、遥感影像、高精度定位等地理信息技术在德清县域的广泛运用。

  二、主要做法

  德清县人民政府基于“数字乡村一张图”,发挥遥感监测全面、准确、可追溯的技术优势,解决当前人居环境、“三改一拆”、农地保护、水域监测等方面发现难、监管难、处置难等实际问题。

  一是统一遥感监测数据,实现资源利用高效化。全县统一采集遥感监测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分析比对等,自动发现垃圾堆放、违章建筑、河流改道、粮食功能区变化等问题,将农业农村、民政、建设和水利等业务部门的遥感监测治理需求一次性采集,从整体智治的角度,节约资源成本、统筹乡村治理。

  二是依托地理信息技术,实现乡村治理可视化。在“数字乡村一张图”上叠加遥感监测地图、电子地图、国土空间规划、三维实景地图以及各部门应用等 18 个图层,建成数字化“孪生”乡村,使遥感监测的问题点位一目了然, 方便村干部直观了解问题点位的位置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前后对比的遥感监测图像也为村干部工作提供参考。

  三是实施工单管理机制,解放基层干部的手脚。通过在公众平台上线“工单管理”模块,将遥感监测发现的问题自动下发至村干部手中,减少了“部门

  -镇(街道)-村干部”的繁琐通知步骤。村干部通过平台认领任务后进行现场确认和处置,最后将处理结果上传,经过镇(街道)的审核后完成处置流程。全流程线上可查,免去了村干部制作台账的麻烦,也减轻了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的督查考核工作量。

  三、取得成效

  通过遥感监测功能,解决当前基层治理中传统人力不足、事件覆盖不全、发现不够及时、流程不够规范等痛点难点。以“一张图”为底板,运用“天空地”一体化遥感监测体系和人工智能分析,统一遥感地图服务,实现人居环境、治水拆违、私建墓地、粮食功能区等 9 类基层治理问题点位的全面发现和自动归集,构建“天上看、网上查、地上管”的闭环监管链条。2021 年已发现问题点位 10 万余个,发现时间缩减 86%,处置率达 95%。

  四、乡村数字经济

  (一)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主要包括农业数据资源建设、农业生产数字化

  (种业数字化、种植业数字化、林草数字化、畜牧业数字化、渔业渔政数字化)、农产品加工智能化、乡村特色产业数字化监测、农产品市场数字化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等内容,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和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发展提供精准化生产、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等支撑。

  依据农业农村数据共享开放相关政策和管理规范,编制农业农村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汇聚基础地理、遥感数据、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基础信息数据资源、耕地基本信息数据资源、渔业水域本底数据资源、农业投入品数据资源、农产品市场交易数据资源,开发涵盖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方面的农业资源决策分析系统,实现县域内农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价、“三品”基地适应性评价分析、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决策、病虫害预警分析评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功能,为农业管理部门应急决策与指挥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省级层面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围绕部门内信息纵向汇聚和传递、部门间在线实时信息横向交换、部门间业务协同等需求,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涉农数据资源交换体系,

  推动重要领域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为粮食安全、稳产保供、 动植物重大病虫害和疫病防控等提供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 县级层面充分依托现有平台,开展乡村数据资源采集、

  汇聚、存储和共享。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依托省级数据资源做好数据应用服务工作。

  注意事项:注重农业农村数据安全管理,通过试点开展大数据建设先行先试,待经验模式成熟后在全国推广应用。已建设大数据平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充分依托现有平台,开展乡村领域数据资源采集、汇聚、存储和共享工作, 避免重复建设、形成新的信息孤岛。

  (1) 种业数字化

  种业数字化是指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智能装备等在种业全产业链的应用,实现育种科研、制种繁种、生产加工、营销服务和监督管理服务的多场景信息化,品种创新数字化、生产经营智能化和产业体系生态化。

  各级种业管理部门建立健全以品种创新、种子市场、种业主体为主线的大数据平台,强化面向各级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和农民的综合智能服务。建立品种审定、品种区域试验、种质资源、市场监管、品种推广等信息系统,并与全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省级层面构建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的品种审定与品种区域试验平台、辖区种质资源库、种业市场监管系

  统、引种备案系统等,并与全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县级层面依托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保护、登记、生产经营许可、品种推广面积统计系统开展数据采集、技术培训和数据质量核验工作。

  注意事项:种业相关政务信息管理系统要与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的相关政策或工作布局协调一致,部分业务数据要与全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协调对接。

  研究与推广商业化育种信息系统与设备的技术升级解决方案,探索表型+基因型的智能育种技术体系构建,引导种业龙头企业或产业联盟构建育繁推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 实现种业企业育种技术数字化。研究推广农作物品种适宜性精准评价模型和系统,推动审定品种适宜生态区精细到市县尺度,实现品种推广智能化、精准化。

  省级层面积极引导种业龙头企业实施商业化育种信息平台,推动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的形成,加快“经验育种” 向“精准育种”转变,逐步实现定制设计育种。依托国审和省审品种表型数据库和气象数据库,研究并推广农作物品种适宜性精准评价与品种推广系统。

  县级层面做好品种测试基地的服务工作,并落实县级所属生态区适宜品种的数据采集和推广反馈。

  注意事项: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以引导种业企业做大做强为目标,对育种科研技术与管理技术较好、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强的企业可给予相关政策或资金支持。

  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数字化赋能农作物品种创新

  一、背景介绍

  北大荒,素有“中华大粮仓”之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家队”“排头兵”。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垦丰种业)聚焦玉米、水稻、大豆、麦类等农作物的种子领域,是育繁推一体化大型国有控股种业公司。近年来,垦丰种业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以商业化育种为核心的研发创新体系、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的生产加工体系、以全方位终端服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支持与服务型总部的“3+1”体系。

  垦丰种业正加速推进商业化、信息化育种进程,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 3 个方面:一是随着公司育种规模的不断扩大,育种站和试验站点的增加,育种材料、测配组合和田间小区的极速扩增以及数据采集量的加大,迫切需要提升育种工作效率。二是田间性状数据采集时,不同团队、不同场景、不同人员的记录方式差异很大,使得数据采集标准、记录形式不一致,不利于数据在团队内和团队间的共享利用。三是在以往的育种过程中,材料(即种子)由各课题组负责,数据记载不全不准不规范情况普遍,有时也可能会流失,给公司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失。迫切需要一个平台将材料数据统一保存,将数据与实物对应。

  二、主要做法

  针对玉米、常规稻、杂交稻、大豆四类作物的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的特点,垦丰种业采用金种子育种平台赋能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的升级。平台实现了对育种材料、亲本组配、品种选育、品种测试、系谱追溯、田间性状采集、多年多点数据分析等常规育种全流程管理。性状采集信息化、田间操作标准化、数据分析自动化,使得垦丰种业在育种流程上实现了科学管理、专业分工、流水化作业,助力垦丰种业整个育种工作由传统育种向商业育种、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2019 年 4 月份,垦丰种业金种子育种平台正式上线,完成了 2 年 4 个育种季的育种操作,并受到了育种者和管理者的一致好评。

  三、取得成效

  种植业数字化是数字技术在农作物种植各环节的应用, 通过获取、记录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数据,并计算分析得出应对方案,为种植各环节流程提供智能决策,提高生产效率。

  利用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墒情、苗情、灾情等“三情” 和气象进行预测预报,精准指导生产决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可依托“三情”一体化监测平台,获得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墒情、气象信息、生长情况等实时监测数据,并基于算法分析,得到农作物的全周期生长曲线,及时获得预警信息和生产管理指导建议。

  建设微型气象站和“三情”监测点,构建能够对接所有感知设备的“三情”一体化监测平台,实时生成态势结果, 形成农业生产指导建议,对农业生产情况进行整体把握。

  注意事项:开展数字化“三情”监测需要大量资金, 应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大型农业园区、农业合作社、大型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开展“三情”监测,提交监测数

  据并获取相应信息服务。应遵照《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信息 服务导则》(GB/T 37690-2019)、《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站点)基本要求》(GB/T 34804-2017)、

  《 农田信息监测点选址要求和监测规范》 ( GB/T 37802-2019)等标准要求,科学选建农田信息监测点。要建立科学的“三情”监测设备校准和农情数据复核机制,及时精准掌握“三情”真实情况,并通过“三情”一体化监测平台进行共享。

  按照分级建设、聚点成网的思路,利用智能化监测设备、轨迹分析模型与数字化预测技术,加快完善国家-省(市)

  -县(区)农作物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网络,建成全国统一的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平台,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实现重大病虫害监测标准化、信息化。

  省级层面加密布控监测站点,在草地贪夜蛾、蝗虫、稻飞虱、小麦条锈病、赤霉素等重大病虫害发生源头区、重发区、流行区和迁飞过渡带以及边境边疆病虫入侵高风险区实施县级监测点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升级病虫害防控指导意 见,支撑防控决策。

  县级层面加强配备标准化、智能化病虫害监测设备,重点布置自动识别虫情测报灯、自动计数害虫性诱捕器、流行性病害自动监测预报器等,实现病虫监测数据的自动化采 集、标准化存储传输及与省级、国家级监测预警平台的无缝衔接,从省级、国家级平台获取整体趋势和防控意见。

  通过信息监测、信息分析、智能决策、自动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农田的信息在线感知、精细生产管控、高效运维管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可通过手机 APP、小程序等,依托农田自动化生产系统(自建或购置),在线监测作物生长信息,并根据作物生长需要自动调控设施环境,开展灌溉、施肥、防病、除虫、除草等自动化生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县级层面依托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和“三情”一体化监

  测平台等,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农田自动化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指导和数据支撑。

  注意事项:农田自动化生产适用于设施种植,搭建系统和配置智能设备需要大量资金,应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大型农业园区、农业合作社、大型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和试验。

  大数据中心、草莓园区智能管理、草莓品质品牌数字管理等数字化系统,构建长丰草莓“产业布局、病虫害识别、肥水管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销售网络”一张大图,实现草莓生产温、光、气、土、肥、药可视化和联动控制,打造草莓资源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精准化、服务远程化、质量监管网络化“五化”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农业应用场景模式。

  一是建设“数字草莓”大数据中心。依托建立的草莓品质品牌数字管理、草莓园区智能管理系统,对草莓资源数据进行梳理、整合、分析,为全县草莓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决策参考。大数据中心采集和汇聚全县草莓基地在农业产业化、农业物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病虫害防控、草莓市场销售等方面的数据资源,按照安徽省农业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数据规范要求,实施数字草莓全量数据集成。

  二是建设草莓园区智能管理系统。推动草莓大棚数字化升级,配备自动气象站、土壤环境和植物本体传感器、视频监控、水肥药一体化综合管理等设施设备,采集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空气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高清图像等信息,借助大数据、图像识别、可视化等技术,依托建立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病虫害智能化识别、草莓专家等远程服务系统,为农事管理、病虫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温室大棚的自动化运行管理。

  三是建设草莓品质品牌数字管理系统。在示范园区温室大棚内部安装智能巡检机器人,通过运用 AI 识别传感器和 AI 算法,对草莓生长果形、裂果、成熟度等表型信息进行动态采集。结合各类传感器采集的资源数据,利用 AI 技术构建专业的本地化草莓大数据模型,形成标准化草莓 AI 品质控制模型。通过构建统一的“长丰草莓”溯源标识,接入溯源的扫码系统,使经销商和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可以了解该农产品的质量等级,进一步提升长丰草莓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三、取得成效

  通过数字赋能、科技加持,推进草莓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草莓经济新动能加速汇聚。一是草莓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通过病虫害智能识别系统和水肥药智能管控系统,实现精准化施肥、施药,草莓生产节肥 30%、节药45%。二是草莓产业降本增效显著增强。通过数字化实现草莓平均产量提高

  15%,每亩节省农资、人力等费用 800 元,亩均增产增收 3600 元,经济效益增长 15.2%。三是草莓线上销售发展迅速。依托数字化技术,草莓农产品质量

  面向规模化种植基地和大型农场,依据不同种植品种、不同生产模式、不同区域条件进行农业机械和施肥灌溉设备等的智能化改造和集成应用,实现农作物种植全生长周期的智能化、信息化作业,促进生产管理措施的优化调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数字农场建设,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物联网测控体系,综合应用农田气象监测设备、遥感和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无人驾驶农业机械、农田智能灌溉设备等智能农机装备,结合农田测量、定位信息采集等技术手段实现与智能农机装备配套,建设农机作业质量监控管理系统,对农田生产情况和农机作业情况进行实时管控,开展精细化种植、智能化决策、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操控,实现精准农业生产。

  省级层面统筹推进大田作业智能农机装备的示范应用,

  组织大型农机装备生产企业和农机科研院所,利用 5G 网络、北斗导航、地面物联网、农业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农业智能装备研发和集成应用。按需建设省级农机调度系统,实现农机作业智能调度管理。

  县级层面推进和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依托省级平台做好智能农机调度工作。

  注意事项:数字农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大型农业园区、农民合作社、大型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和试验。

  天津市西青区:智慧农场探索数字乡村振兴路

  一、背景介绍

  天津市西青区位于天津市西南部,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近年来,西青区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涉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智慧农场系统,将其作为智慧农业的“大脑”,助推乡村振兴。

  二、主要做法

  西青区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通过与国内顶尖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实现各生产环节数据化、可视化,探索出了一条有产业、有颜值、有活力的特色数字乡村振兴之路。

  一是数字技术助力移栽准备。以自动取土车为设备载体,通过线下的地块信息绑定、取土车自动取土、土样二维码标记,检测中心的任务分配、土样检测,线上系统的结果反馈,形成了完备的数字化测土解决方案。在插秧过程中, 无人插秧机搭载了自动驾驶系统,并接入了高精度的 RTK 定位基站,作业精度可达厘米级,可使插秧精度更高,插秧更平直,交接行更匀称。

  二是数字技术辅助作物生长。引进 5G 无人机巡田系统,在 5G 网络的覆盖下,只需在云平台上向无人机下发针对长势异常区域进行巡查的指令,即可较为直观地观察地块不同区域的长势情况;通过在水稻灌溉渠道上部署智能灌水、排水阀门、水位传感器,同时结合远程监控系统,实现稻田水位监测、自动灌水、自动排水等功能;利用水稻控氮技术动态监测及分析水稻冠层氮素含量,调节以地块为单位的水稻氮素含量均匀度,达到控氮、节肥、提质的目的; 建立病虫害预测模型,结合气象、地理、作物、物候期、病虫害性质等数据对特定区域的特定作物进行动态病虫害预测,同时,结合安装在田间的虫情测报仪、孢子捕捉仪对田间虫害、病害进行在线监测。

  三是数字技术获取农业数据。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数据,基于“光谱信息-植被指数-长势信息-估产模型-产量信息”的估产模式,建立水稻产

  林草数字化是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数字化技术,处理和解决林草系统的生产和经营管理问 题,形成林草立体感知、管理协同高效、生态价值凸显、服务内外一体的林草发展新模式。

  依托智慧林草云平台,打造以森林资源“一张图”、草原资源“一张图”为基础的经营、管理、监测一体化的监管体系,实现林草生态全面感知、风险预警可控、林地动态监管、物种实时保护。

  省级层面构建智慧林草云平台,对接各层级林草信息平台系统,具备与省内林草部门进行高速网络通信、移动业务处理、智慧政务办公和数据信息共享等功能,实现森林和草

  原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和管理以及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响应, 为森林和草原资源监管、生态工程管理、灾害预防应急、林草产业服务等管理服务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和决策支持。

  县级层面组织部署森林智能监测站,集成通信中继、防火监控、无人机数据接收、森林无线覆盖等功能,成为林草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底层数据汇聚节点,将数据汇聚到智慧林草云平台。

  注意事项:林草监测体系数字化建设应遵照《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森林类型》(GB/T 14721-2010)、《林业物联网第 4 部分: 手持式智能终端通用规范》( GB/T 33776.4-2017)、《林业物联网第 602 部分:传感器数据接

  口规范》(GB/T 33776.602-2017)、《林业物联网第 603 部分: 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设备通用规范》( GB/T 33776.603-2017)以及LY/T 1662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系列标准, 《 林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技术规范》( LY/T 2173-2013)、《林业信息元数据》(LY/T 2266-2014)等标准规范。

  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航、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林场经营管理服务全业务可视化和智能化集中运营。通过对林场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防火、防病虫害、防盗猎、生态效益实时监测及古树名木管理等功能,提高林场对森林资源的管护能力,实现林场的可持续经营。对林业特色产业

  基地进行数字化改造,通过木材加工、营销等环节的数字化, 提升林业生产经营水平。

  省级层面在数字林场试点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投 入,统筹利用好林场数据,将数字化、智慧化纳入森林管护和林区规划设计,实现林场立体实时感知、管护协同高效和远程实时管理。

  县级层面开展数字林场试点,鼓励和引导林场建立林场智慧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能力,提升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水平,推动林场信息化发展进程。

  畜牧业数字化是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技 术,将畜牧养殖管理和技术数字化,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畜牧养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推动畜牧养殖由传统粗放式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

  利用网络数字技术、智能感知技术和监控设施设备对规模化养殖场进行疾病监测和疫病传播跟踪,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与处置效率。建立动物电子免疫档案,实现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信息化管理。

  省级层面建设动物疫病监测数字化平台,对疫病的发 生、发展及流行趋势进行分析、模拟和风险评估,确定重点的防控地区,推荐合理的防控措施并进行预警发布。

  县级层面推广应用动物疫病监测数字化平台,组织建立养殖场、权威专家和兽医主管部门“三位一体”的疾病快速

  诊断联动机制,及时发现、处理动物疫病,减少养殖场的经济损失和重大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注意事项:建设动物疫病监测平台需要大量资金,鼓励和引导畜牧业基础资源条件较好、规模化经营程度较高的地区探索实施。建立动物疫病监测模型需要长期和大量本地区数据积累,应避免短期内盲目构建。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畜牧养殖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实现要素合理调配、养殖条件优化,提高监管能力,提升产品品质。依托畜牧养殖大数据监管平台,记录全环节畜牧养殖流转信息,形成环环相扣的信息链条,有效防范不法分子违规开具检疫证明、违规调运等问题。

  省级层面开展畜牧养殖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利用“养殖场直联直报平台”“全国数字奶业信息服务云平台”“兽医卫生综合信息平台”“国家兽药产品追溯平台”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养殖、屠宰、加工、物流、销售直到终端消费者全产业链无缝监管,提升对溯源信息的采集、智能化处理和综合管理能力。

  县级层面鼓励畜牧企业、养殖企业、屠宰企业、流通企业推行信息化经营管理,按照畜牧养殖监管要求上报数据。

  关键要素的农牧数字经济,打造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充分调动生猪全产业链数据资源,引导调节生猪市场运行,维持生猪市场产供销平衡, 助推生猪产业数字化发展。

  二、主要做法

  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打造“荣易管”“荣易养”“荣易买” “荣易卖”等创新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猪肉产品全程溯源,确保生猪养殖、贩运、屠宰“一站式”实时监管,有效解决生猪交易链条过长、公平缺失、质量难溯、成本难降等一系列问题。

  一是助力精准监管。研发全国首个生猪数字监管平台“荣易管”。基于检疫出证业务流程和实名管理,关联免疫、检疫、贩运、屠宰、保险等环节动态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各环节市场主体、监管主体行为进行痕迹化管理, 提高市场调控和疫病防控能力。建设的重庆市生猪监管电子签章平台,统一对生猪防疫检疫等证明文件签署进行管控;开发生猪产品溯源系统“荣易买”平台,按先后顺序将养殖到销售每个环节信息存证在区块链上,实现人、物、信息相互印证,不可篡改,一猪一生一码,保障食品安全。

  二是提升生产水平。搭建智慧养殖管理系统“荣易养”,通过赋予示范场远程监控、精准饲喂、环境控制等设备,实时监控分析生猪活动行径和健康状态,提高养殖效率、减少死亡风险。推动生猪大数据应用、模型算法、资源管理、共享交换平台等系统建设,以全链条数据共享模式大幅降低散养户养殖信息流转成本,将需求更加直接地反馈到生产端,缓解产销对接信息不对称问题, 引导散养户实现不同规模、模式的品牌化、差异化发展。

  三是优化产业调控。一体化打造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和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平台“荣易卖”,围绕生猪活体、白条、肉制品交易三大核心业务,创新开展自营、撮合、联营等多种交易模式,实现生猪活体线上交易+线下交收。联合川渝农业农村部门编制川渝能繁母猪存栏指数,提供生猪价格“晴雨表”, 用数据提高生猪产业宏观调控的科学性。

  三、取得成效

  截至 2021 年 7 月,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已成功接入全国

  200 个农贸市场、622 个种猪场和全国进出口贸易涉猪数据,构建起覆盖全国

  各区域、产业全链条的多维度数据采集体系;全面收录 15000 余户生猪养殖户、

  212 名动物防疫和检疫人员、210 个生猪贩运主体和 16 家屠宰企业信息,实现

  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养殖场(户)进行点对点信息采集和信息服务,高效提取、直观展示畜牧生产中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实现畜牧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计算和结果展现, 为畜牧业管理、生产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平台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社会机构的开放数据对接,具有养殖场基础信息及联网备案、生产和市场监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管理、视频监控、统计分析、大数据决策支撑等功能。养殖场(户)通过网站和APP 自行填报数据,可实现集养殖场备案、生产效益监测、价格监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监测、畜牧信息发布、绩效考核、信息统计监测分析和预警等一体化管理。

  省级层面负责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平台的推广应用,开展养殖场(户)登记备案相关工作,对养殖场因故注销和关键信息变更进行审核。

  县级层面要向规模养殖场推广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平台、APP,督促、支持和指导养殖场(户)按时、如实填报相关统计监测数据,加强数据审核,及时发布统计监测信息。

  注意事项:开展养殖场直联直报工作,应遵照《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关于加强畜禽养殖场备案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机构信息管理的通知》和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 年)》等相关指导

  意见。

  通过对牧场(养殖场)全场设备数字化和网络化控制, 收集环境指标、饲料消耗、环保指标等关键传感数据,实现畜禽养殖全过程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过程优化、智能控制和信息追溯,通过精细化养殖,提升效益。畜禽养殖主体建设智慧牧场管理系统,集成环境智能调控、精准饲喂、疫病防控、产品智能收集等设施设备,实现养殖全过程的统一集成管理与智能化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率。

  省级层面在数字牧场(养殖场)建设用地、区域划分、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有条件的畜禽养殖主体对传统牧场(养殖场)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生产经营主体投资建设数字牧场(养殖场),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长效投入机制,组织辖区内畜禽数字化养殖示范区的创建和考核管理等工作。

  县级层面引导和支持养殖主体对传统牧场(养殖场)进行畜禽圈舍通风温控、空气过滤、环境感知等设备智能化改造,应用电子识别、精准上料、畜禽粪污处理等数字化设备, 配置畜禽疫病远程诊断、移动巡检、监测预警等设施设备, 使其在生产环境、生产过程、疫病防控等环节具备数字化能力。

  注意事项:数字牧场(养殖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大型农场积极探索和实践。数字牧场(养

  殖场)建设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评价准则》(GB/T 19525.2-2004)等规范要求。

  山东省高青县:打造全链条数字化黑牛示范园区

  一、背景介绍

  畜牧业是高青的特色优势产业,2003 年高青县培育出第一代“高青黑牛”, 经过 10 多年改良,高青黑牛已成为国内知名的高端肉牛新种质,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是山东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区。高青县紧抓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机遇,以数字畜牧为主攻方向,以工业化的思维,以数字赋能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智慧畜牧富民产业。

  二、主要做法

  一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数字畜牧业发展生态。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现代数字农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高青黑牛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

  二是搭建平台载体,创新数字服务新模式。打造全要素“数据库”,开发一系列终端应用程序,为每头高青黑牛佩戴电子耳标、定位项圈等物联网设备, 综合形成覆盖高青黑牛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社会服务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畅通信息“共享流”,完善信息共建共享体系,将产业链中 430 余个关联主体接入终端系统,协同配合,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构筑精准服务“新场景”,拓展终端应用场景,把系统数据作为优惠政策落实的支撑,实现优惠政策“一键直达”。

  三是丰富数字经济业态,丰富产销衔接新业态。打通供应链,建设优质畜产品直采生产基地。对接电商平台,畅通销售链,积极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零售体系,在线下销售基础上,与电商平台合作,实现优质畜产品“上云触网”。强化品质管控,疏通追溯链,利用追溯体系和数字监控平台,提升从生产到餐桌的全流程数字化溯源服务水平,保障畜产品优质优价。

  三、取得成效

  数字赋能高青黑牛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建设全链条数字化黑牛示范园区。2020 年,已实现全县 19 个牧场的黑牛养殖数据的实时可视化分析、监测及预警,高青黑牛产值超 10 亿元,龙头企业借助电商平台,产品 48 小时内直

  渔业渔政数字化是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渔业信息资源,促进渔业生产过程与监督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提升渔业生产和渔业管理决策的能力与水平,是加速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通过集成北斗导航、视频、AIS、传感器等技术获取船舶、人、港口等渔业生产过程数据,对数据及其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支撑审批、检验、执法等不同业务服务,为管理机构决策提供依据,为公众提供便民服务。有条件的渔港依托渔船渔港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平台,可在渔船进港、在港、出港航行过程中对渔船进行自动识别、安全预警、联动跟踪和历史记录等。渔船所有人、涉渔企事业单位、执法船等终端用户通过业务功能模块,实现渔船业务各类数据的采集上传。

  省级层面按照《渔船渔港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平台技术规范》构建省级渔船渔港动态监控管理系统中心,通过船载终端(包括北斗卫星定位系统、AIS 等)实时显示船位,接收来自渔船的报警信息。

  县级层面通过获取渔船渔港管理信息大数据平台不同 类型数据访问权限及各类信息服务,形成共享查询数据中

  心。支持有条件的渔业经营主体、第三方企业安装部署雷达、AIS、智能摄像机等前端监控设备。以信息感知和船岸通信技术为依托,建设渔船渔港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平台,实现船舶信息、渔港信息、业务信息、管理信息等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展示、传输及交换等基础功能,并将数据上传至省级平台,实现渔船渔港全程可视化监控。

  注意事项:在系统平台建设中,应遵照《渔船渔港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平台技术规范》,各级单位应结合本地实际, 进行定制化场景开发与利用。

  将渔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加以处理和分析,并将有用的结果以直观的形式进行呈现,提供面向涉渔、涉海不同人群的定制化服务,为企业、乡镇、村社、船东、船员、养殖户及社会提供精准化、智能化服务,包括网上政务自助服务、安全应急服务、船位数据分析服务、国内渔业捕捞服务、远洋渔业服务、渔港服务、养殖管理和服务、水产品供应服务、专题数据共享与开放服务等,为渔业生产提供辅助决策,提高渔业综合生产力。渔业生产主体可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将水产养殖过程数据与市场交易数据采集上传至省级大数据应用平台,并从大数据平台获取水产养殖的指导性建议,获得涵盖渔业生产、经营、加工全环节的数据。

  省级层面推进区域内渔业渔政信息系统整合和数据共

  享,建设由单品种大数据、质量安全追溯大数据、水产品价格流通大数据、渔业主体信用及保险大数据等构成的渔业大

  数据应用平台。全面挖掘渔业数据资源价值,强化水产养殖全过程数据采集与模型构建,实现数字化记录和监控,完善水产品市场监测与跟踪制度,加强对水产品市场的分析、预测和研判,实现全产业的安全溯源和精准生产。

  县级层面在不同区域养殖基地布设水产环境监测设备, 以智慧监管的方式将养殖生产、用药和投入品保存等数据上传至省、市级平台,实现数据汇聚存储。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支持渔业生产主体依托省级平台,建立完整的渔情数据发布机制。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面向陆基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深水网箱养殖和海洋牧场养殖等不同场景,集成应用水体环境实时监控、饵料自动精准投喂、水产类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网箱升降控制等技术装备,建设智慧水产养殖管理平台,实现渔场水产品生长情况监测、疫情灾情监测预警及养殖渔情精准服务等功能,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陆基工厂化养殖。安装面向水质监测、养殖现场及水产品的视频采集等业务的物联网感知与传输装置以及养殖环境调控、饵料投饲、养殖用水处理、出池分选等自动化设备,养殖户通过信息终端随时了解养殖环境的实时数据、水产品的生长情况、养殖车间的现场状况以及设备装置的运行状态,并利用智慧管理平台的养殖决策信息对现场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实现针对水体管理、环境调控、饵料投喂、放

  养密度、病害防控等养殖生产精准把控。配置水质检测、品质与药残检测、病害检测等设备,构建鱼病远程诊断系统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

  ——池塘养殖。安装面向水质监测、视频采集等业务的物联网感知与传输装置以及增氧、投饵等自动化设备,养殖户通过信息终端随时了解鱼塘水质的变化情况、设备装置的运行状态、鱼塘现场的实时状况,并利用智慧管理平台的养殖决策信息对现场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提升池塘养殖管理水平。

  ——深水网箱养殖。集成网衣自动提升、自动投饵、水下监测、网衣清洗、成鱼回收等自动化装备,搭载大数据科学监测设备,通过传感器、水下摄像头等数据采集设备,实时采集水质、水文等监测数据和鱼类活动视频等数据,减少和避免大规模病害的发生,提高水产苗种存活率。

  ——海洋牧场。建设综合型海洋牧场,以人工鱼礁、海藻场为养殖载体,综合应用生境改造、智能网箱等先进技术和装备,建立集监测、分析、控制、决策于一体的智能化平台,养殖人员可通过信息终端直接遥控网箱的运转,实现自动水下照明、投喂、增氧和水下实时监控等功能。

  省级层面在渔业功能区划、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有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对传统水产养殖场所进行水体环境感知、饵料投喂、环境调控等设备的智能化改造。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海洋牧场,建立多渠道、多层次、

  多元化的长效投入机制,组织辖区内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和考核管理等工作。

  县级层面组织有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对传统水产养殖场所进行智能化改造。负责辖区内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申报和日常监管工作。组织渔业生产经营主体对水产养殖信息和投入品信息进行采集并导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 实现养殖资源信息共享和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山东省烟台市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区

  一、背景介绍

  现代化海洋牧场是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前提下,将海洋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充分聚集的现代化渔业综合体。海洋牧场改变了以往单纯捕捞、设施养殖为主的渔业生产方式,有效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长岛是全国最早开展海洋牧场建设的地区之一,全区现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 12 处,其中国家级 6 处,省级 6 处,海洋牧场总面积达到 34.9 万亩。

  二、主要做法

  一是推动产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在海洋牧场建设中,始终把环境承载力作为硬约束,腾退、拆除近岸筏式养殖区 1.77 万亩,投入财政资金近 1 亿元, 推进养殖环保浮球、海水池塘和工厂化养殖升级改造等工作。

  二是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示范推广“海工+牧场”“陆海接力” “大渔带小渔”三种模式,将全区水产种业、海水增养殖业、海工装备、水产品精深加工等多家大型龙头企业纳入雁阵型集群,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三是推动产业向工程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支持和保障“百箱计划”首批4 座智能网箱年内建设完成;另一方面,协助相关企业先后通过参股、项目合作等形式与海洋牧场展开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全区共建成海洋牧场平台 5 座、深水智能大网箱 8 座,通过多年发展,长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初具规模,装备化、信息化、规模化水平率先走在了省市前列。

  四是推动产业向智慧化方向发展。搭建海洋综合管理大数据平台,用好信

  通过信息采集、系统集成、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在长江流域建设统一的长江渔政执法远程监控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对渔政执法管理工作的智能化监控和指挥调度,全面提升场景流域渔政执法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有效解决长江管辖水域点多面广岸线长、执法力量不足、执法环境恶劣、发现难、取证难、执法难等问题, 推动合理调度执法管理,为长江“十年禁渔”实现全天候的渔政执法监管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有禁捕任务的 15 个省(直辖市)要推进区域内包括视

  频雷达实时监控、巡查监督、指挥调度中心、渔政执法办案管理、执法能力管理、退捕渔民渔船信息化管理等模块的渔政执法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接入中央统一的远程监控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信息系统数据整合和实时监控调度。

  有禁捕任务的重点县要推动区域内禁捕水域的视频、雷达、无人机等前端监控设备建设和监控指挥调度平台建设, 并与省级平台和中央平台实现无缝对接、数据共享,提高渔政执法监管效能。

  利用物联网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配备作业机器人、智能化电子识别和数字监测设备,建设农产品加工智能车间。建立果蔬产品包装智能分级分拣装置,实现果蔬产品的包装智能分级分拣。利用智能管理软件系统,实时准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合理编排生产计划,实时掌控作业进度、质量与安全风险。

  省级层面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产 品加工产业链,推动建设一批少人化的农产品加工智能车间样板工程。

  县级层面选择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作为示范企业,打造智能化生产样板。

  注意事项:农产品加工智能车间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和人才支撑,应当在用地、财税、人才等方面给予智能化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应当选择实力较强的企业作为试点样板。应遵照《信息安全技术智能联网设备口令保护指南》

  (GB/T 38626-2020)、《基于云制造的智能工厂架构要求》

  (GB/T 39474-2020)、《信息技术智能设备操作系统身份识别服务接口》(GB/T 37743-2019)等规范,建立标准化、安全的智能生产体系。

  采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采集生产基地、加工流通、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实现特色产业监测指标与基础数据的直接对应。研究建立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指标体系,建立乡村特色产业可信指数,实现乡村特色产业指标评价和指数化表 达。基于安全传输技术,实现数据自动汇聚,通过大数据技术、可视化技术进行多维度的数据可视化分析,实现特色产业画像及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一张图”呈现,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与决策支持服务。依托公众号、APP 等手段及时发布特色产业运行情况,宣传特色产业建设成 果。

  省级层面建立乡村特色产业数字化监测平台,对特色产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品牌等基础数据开展常规监测和应急处理。结合动态可信特色指数,对县级进行指导,补充相关制度方法,完善乡村特色产业监测工作方案,指导地方开展特色产业监管数据的采集和监测。

  县级层面利用数据采集工具,按要求规范采集乡村特色产业基础数据,并及时报送。通过数据汇聚以及信息分析进行实时监测,实时更新乡村特色产业可信指数及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一张图”,动态反映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中国茉莉之乡,茉莉花产业为主导优势产业,拥有 40 多年发展史,目前种植

  面积超过 12 万亩,花农 33 万余人,茉莉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均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 60%以上。以茉莉花为主导产业的横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在 2019 年通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验收。近年来,横州市重点推进茉莉花全产业链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茉莉”大数据平台,以数字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主要做法

  一是打造数字茉莉大棚,以物联网技术实现源头把控,升级供给侧安全体系。开展横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茉莉花生产数字化试点建设,自主投资 370 万

  元,建设了 20 亩的数字茉莉大棚,在种植环节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进行智能光照、温湿控制、自动灌溉、自动施肥,通过智慧种植实现单产提高、降低成本和质量安全。

  二是打造“数字茉莉”交易平台,以数据智能实现智慧市场,升级全过程监管体系。与银行合作建设“数字茉莉”电子交易平台,通过配套电子秤、大数据分析实现实时到账、记录交易、信用贷款和发布交易指导价,实现交易环节更公正、更便捷、可溯源、可监督。

  三是延伸“数字茉莉”供需系统的研发,以工业智能提升附加值,升级全产业加工体系。本地龙头企业通过“数字茉莉”平台发布供应信息,花农接单按品质要求种植管理采摘,逐步实现订单种植。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企业精准预测市场、计算产能、成本和利润空间等,实现产品差异定价,以市场倒逼企业延伸产业链。横州市龙头企业逐步开发出茉莉精油、茉莉康养、茉莉文创、茉莉香米等高附加值产品。

  四是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以平台搭建加快产业融合,升级现代化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创新,组建茉莉花产业研究院,打造茉莉花专家智库,提升整体行业核心竞争力。强化电商物流支撑,以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构建智能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增强农产品上行力度。

  三、取得成效

  通过数字化赋能,横州市茉莉花种植、生产、销售全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新动能形成,茉莉花现代农业产业高歌猛进。2020 年,横州市茉莉花(茶)产业综合年产值突破 125 亿元大关,综合品牌价值达到 206.85 亿元,是广西最具价值的农产品品牌。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相关

  利用自动定位匹配采集、信息智能识别与数据规则验证等信息技术,通过信息采集设备和信息采集系统,依据信息采集标准规范,对农产品交易地点、价格、交易量等多维度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并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农产品价格及变化趋势的监测预警。利用 APP、公众号及时发布热点品种市场供需和价格信息,为市场监管主体、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消费者提供决策依据。

  省级层面搭建全省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平 台,组织对省内主要的农产品田头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等开展常规监测、应急监测、特色监测。提升农产品监测统计人员信息化监测能力。编制工作方案或技术手册,指导地方开展农产品价格信息采集、监测。

  县级层面负责在当地主要的农产品市场部署采集设备, 按照要求做好农产品价格信息实地采集、监测工作,通过信息推送等方式及时发布农产品价格信息,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和苗头问题及时上报。

  注意事项:农产品市场数字化监测,应严格按照《农业综合统计调查制度》《主要农产品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调查制度》《农产品成本调查制度》等要求开展。

  运用信息化的方式,跟踪记录生产经营主体、生产过 程和农产品流向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满足监管和公众查询需要。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农产品来源可追溯、流向可跟踪、风险可预警、产品可召回、责任可追究,有效促进农业绿色生产,保障公众消费安全。

  省级层面推进省级追溯平台与国家追溯平台的数据对 接,实现数据互通共享。挖掘利用追溯数据资源价值,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精准化和可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预测预警、分析决策和应急指挥调度能力。

  县级层面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使用省级追溯平 台,开展生产经营主体产品流向追溯管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督促检查追溯和快检工作开展情况,开展追溯平台对接,提供指导和培训服务。乡镇层面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登录追溯平台进行注册,按规定对农产品实行快检,数据实时上传至省级追溯平台。

  注意事项: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

  家追溯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二、主要做法

  隰县人民政府构建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玉露香梨追溯体系,实现产品溯源、质量监管、公众查询等功能,促进全县玉露香梨统一品质、统一标准、统一防控。

  一是实施“三化”管理,实现全产业链信息化监管。全面梳理隰县玉露香梨产业的质量控制标准,规范追溯信息采集、录入、多级监管流程,根据隰县具体管理特点,制定配套管理制度,实施生产标准化、流程规范化、管理制度化,实现全产业链信息化监管。

  二是建设质量溯源监管平台,保障质量安全。搭建隰县玉露香梨质量溯源监管平台,采集栽培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信息、农资投入信息、相应的检测信息等,落实全过程监管,综合建成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系统,从而形成隰县玉露香梨的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保障隰县玉露香梨质量安全。

  三是统一“隰县玉露香梨”品牌标识,严格准入准出。以“隰县玉露香梨” 区域公用品牌标识为载体建设品牌体系,对“隰县玉露香梨”品牌防伪追溯标识统一管理,完善防伪追溯标识申请与发放管理机制,做到品牌标识数量可控制,严格品牌管理。

  四是推行“一品一码”,实现放心消费。每个隰县玉露香梨粘贴果标,每个包装盒粘贴箱标,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扫一扫查询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信息、检测报告等。

  三、取得成效

  截至 2021 年 4 月,隰县已完成 2948 家农户、108 家农民合作社、15 家企业等主体的生产档案全过程数字化,覆盖生产主体基本信息、施肥、病虫害防治、花果管理、采摘等全过程。开展供应链及追溯管控,已累计发放 1.2 亿枚隰县玉露香梨专属二维码,质量追溯覆盖率达 100%,推进隰县玉露香梨品牌认知度和产品品质大幅提升。

  (二)农村电子商务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使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通过电子化、网

  络化方式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过程,包括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和农村电商培训等。

  以省级电子商务公共平台为依托,县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为实体机构,实现各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快速协同,为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提供线上线下多元化支持服务。

  省级层面可统筹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各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信息互联互通、资源灵活配置、服务快速协同。平台涵盖统计监测、资源对接、行业资讯、人才服务、金融服务、项目跟踪、示范创建、商品展示、产业宣传、交流合作、电商学院、众创空间等功能,为广大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的一站式服务。

  县级层面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

  源,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集中展示、推介、销售本地优质农产品。提供基础公益性服务,具备为企业、网商、服务商和个人开展电子商务提供线下政策咨询、人员培训、产品包装指导等功能。依托上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提供农村电子商务日常运营服务。综合利用邮政、供销及便民服务点等场所,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或升级改造已有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提供农村电子商务普及培训、操作技术支持、产品对接等服务。

  丰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七县(区)接壤地区、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是江苏省传统农业大县。近年来,丰县抢抓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机遇,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产业优势,把以农产品销售为主要内容的电子商务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打造,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丰县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是做好配套服务。成立“丰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

  《关于加快丰县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设立了 2000 万元的电子商务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开展丰县电商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参谋电商产业分析服务等工作。围绕“3+4+N”支撑服务体系,先后谋划建设了数字丰县产业园、淮海云商创业园、丰县快递物流园 3 个县级产业园区,江苏大沙河

  电商物流园、大沙河镇电商产业园、宋楼镇电商产业园、首羡镇电商产业园 4

  个镇级发展载体,建设村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园区共入驻企业 150 余家,年

  交易额 40 亿元。

  二是健全培训体系。夯实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县镇共开展电商培训 250 批

  次,培训人数 12000 余人,占全县人才培训的 60%,连续 3 年举办丰县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大赛。2019 年以来,丰县顺应网红经济热潮,开展直播带货培训活动,共培训 1500 名学员,发掘培养有潜力、有能力带货主播 280 人。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了“丰县山药”“丰县牛蒡”“丰县白酥梨”“丰县木耳”4 件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注册“大沙河”区域公用品牌,连续举办

  31 届丰县红富士苹果文化节,“大沙河”牌丰县苹果四次蝉联农业农村部优质水果奖。

  三、取得成效

  建成村级快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 7 个,覆盖人群 5 万余人。建成镇级电商

  快递服务站 15 个,村级电商快递服务网点 180 个,服务覆盖全县 100%的行政村,农村快递成本下降 20%,成功创建江苏省首批农村物流示范县。为贫困户提供包装、快递物流就业岗位 1500 个。累计销售贫困户土鸡蛋、粉条、大米

  等农副产品近 5000 万元,带动建档立卡户年人均增收 1800 元。

  构,促进精深加工和产业融合,打造主供京津冀,辐射全国的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通过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 经营模式,辐射带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现代农业基地,实现市乡村产业联动发展。

  二、主要做法

  凌源市始终注重科技引领,大力实施“互联网+设施农业”工程,以“凌源百合”“凌源黄瓜”等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实行标准化生产,推广全产业链产销模式、电商模式等新业态,完善投入品管理、检测监管、产品追溯等体系建设,产业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一是数字化措施促进农村生产方式转变。通过在种植蔬菜上配备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智能灌溉系统等数字化设备,对设施农业进行数字化管控,实现物联网远程在线监测以及远程调控。

  二是社会化服务打造农民的“保姆”。开通“凌源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政策咨询、产品研发、生产服务、宣传推介、人才培训等多种服务功能。凌源市整合重点民营快递公司资源,实现县到乡、乡到村的进出口包裹邮件统一物流传递。

  三是农产品销售建设为农民提供政策支持。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网络销售,扩大产品销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产品效益。聘请专业机构,打造品牌,实现本地农产品网销。围绕凌源市区域内特色优势农产品, 打造凌源地理标志商标。

  四是质量建设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凌源市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建设了农产品化验室 1 座、物联网追溯系统 1 套,并配备了冷链配送车辆 3 台, 为凌源市从事蔬菜种植的企业及群众提供质检、冷链运输等服务。

  三、取得成效

  截至 2020 年,培育电子商务企业 40 余家,直接带动就业人数 200 人,间

  接带动就业人数 2000 人。成功帮助 500 余人开展微商创业,培育、推广农业

  品牌。同时,为 3600 余农户提供质检及配送服务,质检服务累计 5700 余批次,

  冷链配送蔬菜累计达 2000 余吨。

  组织学校、企业、社会团体等,面向本地电子商务从业者、创业大学生、农村基层干部等集中开展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电商营销等专题培训,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电商从业能力,并提供产品策划、美工、推广等多层次、多领域服务。

  省级层面依托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网,共享农村电商网络培训资源、农村电商资讯,提供农村电商基础运营、电商新业态发展等免费培训课程。建立完善电子商务相关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培训的补贴机制。

  县级层面依托农村电商网络培训公共服务平台,采取服务中心集中式培训、重点村和村级分散式培训加线上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组织开展农村电商知识教育、推广应用、电商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等农村电商专业人才培训。

  (三)乡村新业态

  乡村新业态是指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乡村农林牧渔、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领域的应用, 形成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包括智慧乡村旅游、智慧认养农业等。

  运用数字化赋能乡村旅游管理、服务、营销、运营各环节,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实现乡村旅游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创新,打造游前、游中、游后服务体验闭环。游客在出行前,可通过信息服务平台查询旅游信息、制定出游计划、进行在线预订;在旅游过程中,可通过智能化设施享受便捷的

  停车、导览、观光、购物、游玩、居住体验。旅游运营管理方可通过客流量实时监控、快速投诉处理、高效应急处置, 为游客营造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通过游客评价、购物数据的搜集分析,进一步完善景观线路设计、旅游设施布局,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

  ——景区设施数字化。完善景区网络覆盖,推动停车场、旅游集散与咨询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旅游专用道路及景区内部标识系统等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视情围绕乡村特色景观打造数字化体验产品,提升旅游设施便捷度。

  ——景区运营服务数字化。完善分时段预约旅游、非接触式服务、智能导游导览、实时游客流量发布、气象预警等功能,积极接入省级旅游平台或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门票在线预订、旅游信息展示、会员管理、优惠券团购、文旅创新产品销售等功能,优化旅游服务体验。

  ——景区营销推广数字化。采用网络直播、平台推介、网站专题专栏、小程序等线上营销方式进行乡村旅游推介。

  ——景区管理数字化。完善客流量监测监控、景观资源管理、应急广播、应急处置响应、指挥调度中心等功能,提升景区数字化管理能力。

  省级层面加强乡村旅游信息资源的汇聚和整合,提升乡村旅游业的治理能力和监管服务水平。通过自建平台或发挥大型互联网平台作用,构建区域性乡村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建立智慧文旅监管服务平台,构建协同监管体系,提升文旅监管效能和治理能力。

  县级层面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支持,带动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结合自身发展需要,灵活应用各类数字技术,提升景区智能化水平。

  注意事项:为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可持续运营,县级不宜搭建旅游信息服务平台。鼓励效益较好、集聚特征明显、规模效应突出的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率先探索智慧旅游升级改造。在改造过程中,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和发展实际,灵活部署相关功能,避免贪大求全。在改造顺序上,优先发展数字化营销,拓宽旅游产品销售渠道。

  智慧认养农业是一种消费者预付生产费用,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有机食品的乡村新业态,通过在生产者和消 费者之间建立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合作模式,实现农村对 城市、土地对餐桌的直接对接。认养农业经营主体依据自身实际开展数字化改造,实现农业耕作、养殖的智能化、数字化和远程控制,将农业对象、环境以及生产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展现和信息化管理。消费者可利用 APP、小程序等,实现田园种植、畜禽、果树、鱼塘的在线认养、实时监控。

  ——田园种植认养。消费者通过 APP、小程序等网络平

  台进行土地租用、作物选择、付款、远程管理,种植过程由农场专业人员就地实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在农田部署小型气象站、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自动灌溉设备、监控摄像装置等多种物联网设备,为消费者提供从农作物播种、田间

  管理到作物收获的全流程生长状态及环境的实时可视化监 控,待认养作物成熟时,以约定配送方式送达。

  ——畜禽养殖认养。消费者通过 APP、小程序等网络平台在线选定所需畜禽的仔畜雏禽、品质等级、养殖模式等, 养殖过程由农场专业人员就地实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为畜禽植入数字化特征标识,为养殖环境安装控制器、监控摄像装置等多种物联网设备,实现消费者对认养畜禽的喂养、防疫,以及对生长环境、养殖状态的实时可视化跟踪。认养期满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将认养畜禽屠宰,并通过冷链物流配送。

  ——果树种植认养。消费者通过 APP、小程序等网络平

  台,根据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的水果种类,认养相应果树, 以托管方式交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种植工作。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为种植环境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无人机、监控摄像装置等多种物联网设备,实现消费者对果树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待果品成熟,以约定配送方式送达。

  ——鱼塘养殖认养。消费者通过 APP、小程序等网络平台,选定所需水产种类、出塘规格,由农场专业人员就地实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为鱼塘养殖环境安装水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等传感设备,自动投料、增氧泵、循环泵等智能联动控制设备,以及监控摄像装置等, 实现消费者对认养水产的生长环境、生长情况、饲喂情况的

  全过程实时监测。在水产达到出塘规格后,以约定配送方式送达。

  省级层面加强在线认养、电商销售、产品溯源等方面的监管,重点保障认养消费者权益,加强对经营主体在资质与安全方面的审核。

  县级层面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支持,带动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建设具备在线认养、物联感知、监控直播、电商销售、产品溯源等功能的认养农业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或第三方互联网企业,统筹县域认养农业特色资源,对接周边城市消费者需求。

  注意事项:认养农业新业态的前期投入较高,农田自动化生产、智能化养殖系统的搭建、智能设备和视频监控终端的装载等需要大量资金,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牧场、渔场、涉农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和试验。农田应遵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GB/T 30600-2014)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建议在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和企业作用,丰富社会参与渠道。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和监管,促进相关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农业科技创新供给

  农业科技创新供给包括农机数字化服务、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等,通过发挥科技创新在“三农”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农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牧场、渔场、涉农企业等经营主体在种植或收获环节投入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遥控自走履带式旋耕机、自走式绞盘喷灌机、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无人驾驶收获机等智能农机装备,开展自动仪、智能仪耕地管收作业,实现卫星整地平地、精准喷药、变量施肥、谷物自动测产等功能,减少人力投入,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经营主体使用移动终端发布需求信息,社会化服务机构或农机手接单前往指定的田间地头作业,实现在线下单、远程监测、精准调控、线上结算,帮助农户“足不出户”完成作业。

  省级层面应加快农机装备数字化发展,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智能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构建农机作业监测管理系统,实现农机作业状态、质量和作业面积准确监测。推广应用社会化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农机信息采集、服务队伍认证、信息发布、作业质量评价。

  县级层面加强数据采集、日常维护、技术下乡等具体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农机经营主体或第三方互联网企业,为农户开展代耕代种、一站式“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服务。

  全区积极探索武鄂同城发展背景下的国家数字乡村城乡融合类发展新模式,大力实施智慧农业示范工程,实现农业资源、农情情况一体化监管,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一是全面提高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通过中央农机购置补贴和地方政府支持,全区农业机械化装备大幅增加。截至 2021 年 6 月,全区共有大中型拖

  拉机 950 台,插秧机 292 台,水稻直播机 23 台,精量油麦播种机 69 台,秸秆

  粉碎还田机与捡拾打捆机、灭茬还田机 135 台套,谷物烘干机 16 台 420 吨,

  各种高性能植保机械 156 台,其中无人植保飞机 13 台。

  二是全面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截至 2021 年 6 月,全区有农机专业合作

  社 32 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4 家,省级示范合作社 5 家,市级示范合作

  社 10 家,拥有各类农业机械 2300 台套,年耕种防收机械作业量达 1.52 万公

  顷,已建 2 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 2 个,万亩油菜、小麦全程机械化示

  范基地 2 个,千亩水稻、油菜、小麦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 3 个。

  三是全面实施机械化技术路线模式。

上一篇:山西旅游:壶口瀑布
下一篇:无锡旅游超全攻略地铁沿线景点无锡美食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