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值得关注的十个趋势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22
手机版

  编者按: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旅游业想要发展,既要抓住历史机遇、政策机遇,又要防止对当前形势造成误判,从而错失发展良机。

  2021年旅游业发展有哪些机遇?未来的变化趋势又是怎么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厉新建怎么说。本文共3613个字,完成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01

  关于环境和战略变化:

  要重视高质量发展、呼应新发展格局

  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为旅游业未来发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市场基础。

  现在旅游业在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变化和发展目标的调整。对于这个行业中绝大多数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寒冬”之后能够再熬过眼前疫情反复、多地散发的“倒春寒”,只有熬过去、活下来,才能看到春天的希望。

  同时,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还要有更宽广的视野。要抓住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的“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呼应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与重点,重视高质量发展、呼应新发展格局,突出文旅融合、强化文化认同,加快上云用数赋智、推动数字科技创新;要认识到生活品质大提升、责无旁贷再启程,人均收入再迈大台阶、市场需求再筑厚基础,要在庆祝建党百年、红色旅游活跃,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力度、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出成效等重点方面出彩。

  夕阳下的长城

  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与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13年远景目标进行对标对表,旅游行业要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文件,这既是政治学习所要求的,也是旅游业更好发展所需要的。如果《建议》里提到的未来城乡居民收入将再上一个新的大台阶,将显著壮大中等收入阶层规模,那也就意味着整个旅游消费的市场基础将更稳固,旅游消费的需求层次会发生大变化,那时的旅游供给还能跟现在一样吗?旅游应该怎么样去创新求变、持续发展?这些都需要结合文件确立的目标加以高度关注。

  02

  旅游行业何时重获增长:

  取决于四个方面的因素

  对当下的旅游业来说,当然还有一个大家都高度关注的问题,那就是旅游业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旅游行业在什么时候才能重获增长?对此,大致有四个方面需要考虑。

  第一,取决于群体免疫完成的时间。按我国现在疫苗大约80%保护率计算的话,差不多需要85%的人都接种疫苗之后才能达到66%的群体免疫门槛。而现在我国接种疫苗的人群是18-59岁,这部分人群远达不到85%的规模。尽管下一阶段可能给59岁以上的人群接种新冠疫苗,但这些人群的疫苗数据还需要进一步积累、观察。因此建立群体免疫还需要不短的时间。“熬”,恐怕是当下最重要的战略。

  第二,取决于消费者对疫情的认知。就是人们对疫情反复性的认知,这次散发性疫情对刚刚恢复起来的出行信心显然也是一个重要影响,人们对疫情的认识也会趋向更为谨慎。

  第三,取决于产业生态重建的进展,旅游业的下一步发展不是整装待发获取新胜利的问题,而是要重整队伍重拾旧山河的问题。旅游产业生态的重建显然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

  第四,取决于各国疫情控制的效果。我国旅游业发展中还涉及到出入境市场,各国的发展程度不一样,各国获得疫苗、接种疫苗的进展也会不一样,相互边境开放的时间自然也就存在不确定性。

  03

  发展中如何避免误判:

  关注疫情带来的变化

  在进一步迈向行业复苏也好、生态重建也好,都要考虑到如何避免误判的问题。

  第一,要关注疫情带来的变化中有哪些是暂时性的变化、有哪些是趋势性的变化。旅游业的未来究竟是应该避免类似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非常发性的危机事件去做综合化的发展,还是应该更多关注市场发展的常规情况和规律而持续走专业化发展的路子,这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判断。

  第二,高价格的供给已经到了爆发增长的阶段了吗?2020年疫情影响下大量的出境旅游消费没法出去了,这些人的消费似乎促进了国内高价供给部门或产品的迅速发展。这究竟是因为人们更多地将高价供给跟更安全的卫生保障联系在了一起,还是人们消费选择发生了从大众消费转向高价格消费的阶段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会不会产生机会主义的问题,这种机会主义的“收获”会不会延缓我国旅游业在质量、秩序、规范等实质性改善方面的努力?

  第三,收购标的涌现时会成为收割者还是接盘侠?在疫情中,有很多企业市值持续下行甚至可能没法坚持下去,市场上可供收购的标的会显著增加。“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究竟如何面对并购市场的这种变化,是幸运地成为“收割者”还是不幸成为“接盘侠”,很是考验企业的智慧。

  第四,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深入思考?需要深入思考、理性判断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在旅游产业生态受到疫情持续冲击而被破坏之后,下一步旅游业的发展显然不是简单地推动产业生态的恢复,而是要从产业生态重建的角度去谋划、推动,那么重建的方向是什么、如何重建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呢?

  04

  发展中有哪些机遇:

  乡村旅游、近郊度假将成为新的发展机会

  危”和“机”在某种程度上是辩证存在的。困境中也有机遇,很多其他场合中不同的专家有了不同的分析,有些还可以再关注再琢磨。

  比如围绕自驾游等新的流动性特点抓住高速公路服务区连锁化经营和专业化供给能力切入的可能性;在80后、90后甚至Z世代成为主流消费人群的情况下,面向消费信贷的新市场如何做好旅游消费信贷、休闲娱乐信贷(要注意将青年人吸引进互联网这个“消费殿堂”之外的社会责任);国内游尤其是周边游发展中如何找到消费链的切入机会,重塑供给链、价值链、利润链,避免旺了别家的丁不旺自家的财。

  莫干山民宿

  乡村旅游、近郊度假将成为新的发展机会,精致民宿、精致生活将成为新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抓住新时代乡村振兴中旅游发展的机遇(当然前提是乡村土地制度尤其是宅基地制度的改革为乡村旅游化、休闲化、度假化发展创造条件,为乡村居民财产性收入、要素性收入奠定基础。土地没有产出能力、增值能力,土地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乡村居民的最后保障)。

  05

  未来旅游业展望:

  这十大新趋势值得关注

  编辑:石兴雨

  作者:厉新建,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来源:本文系根据作者在第二届文化经济学术论坛上的发言整理,略有删节

  举报/反馈

上一篇:云上丹寨,这几个地方适合陪父母,陪父母,游玩
下一篇:四方山被纳入四川广安重大文旅项目“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