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冰雪旅游催热民俗经济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1-21
手机版

  延庆的冰雪旅游起步早、项目多,经过近30年的精心打造,逐步形成以赏冰灯、嬉冰雪、泡温泉、登长城、品民俗、度除夕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产品体系,成为享誉京城乃至华北地区的著名品牌,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游客的稳定增加,不仅破解了延庆县作为旅游大县“候鸟式”的旅游,克服了冬季短板效应,更催火了民俗经济的“冬眠期”,让当地农民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收入。

  冰雪欢乐节2月底鸣金

  惊险刺激的山地滑雪、璀璨绚烂的冰灯彩灯、异彩纷呈的主题活动……延庆县第二十七届冰雪欢乐节暨龙庆峡冰灯艺术节,为北京的春节假期旅游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介绍,本届冰雪欢乐节将持续到2月底。

  今年,冰雪欢乐节推出了欢乐冰雪大冲关、雪地乐园、冰上乐园等多个冰雪休闲新项目;推出了雪地坦克、无动力雪车、冰上保龄、雪地CS、雪地足球、雪地蹦极、雪地温泉7个冰雪休闲新产品;此外,以龙庆峡冰灯为代表的山地滑雪、温泉养生、特色美食、民俗过大年、冬季采摘6个传统项目,也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

  “冷凉战略”唤醒“冬眠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地处北京西北部的延庆县,每逢冬季是“睡不醒的冬三月”,旅游业也会习惯性地进入“冬眠期”。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实现旅游大县一年四季无淡季呢?

  如何破解这种“候鸟式”的旅游,克服冬季短板效应?为此,延庆县冷静分析了地区优劣势,极富创造性地提出了“冷凉战略”,变地区劣势为优势,打造了北京地区第一届“冰灯艺术节”。

  就这样,1987年冬天,龙庆峡冰灯烧起了冬天里的一把火,第一年就接待游客24万人,扛起了北京冬季旅游的大旗。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延庆打出自己冬季旅游的“龙头招牌”,在去年第二十六届冰灯节上,共接待游客12.8万人次,营业收入逾千万元。

  头炮打响后,延庆人继续在“雪”上做文章,精心打造出了双翼齐飞的石京龙和八达岭两大滑雪场。

  在龙庆峡冰灯和两大滑雪场的带动下,延庆目前已经成功打造出“休闲延庆 欢乐冰雪”品牌,一年一度的冰雪节更成为北京地区极富影响力的冬季节庆品牌。

  冰雪旅游业带火了冰雪经济,据统计,在上一届冰雪节期间,有200余万人到延庆旅游,实现旅游收入3亿多元。

  冰雪旅游催热民俗经济

  冰灯冰雪节成了延庆冬季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每年从12月中旬一直持续到来年的2月底,包含了传统的新年、春节、元宵节等重要的节庆活动。

  浓厚的冰雪旅游文化催热了延庆的民俗经济,尤其是元旦和春节期间,延庆的餐饮、服务业也首先红火起来,各大宾馆一房难求,宾馆饭店宾客盈门。

  在柳沟民俗村,一盆火盆锅豆腐宴让几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富裕起来。一个冰雪节,柳沟村每户民俗户,能有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的盈利。

  除了柳沟,龙庆峡冰灯周边的古城村、韩郝庄村等民俗村也受益“冰雪”,民俗旅游红红火火。据预测,冰雪节期间,延庆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可达60万人次,收入将超过2000万元,极大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除了带火民俗旅游,冰雪节也带火了延庆的民俗特产。延庆的柴鸡蛋、银杏茶、有机蔬菜、有机蜂蜜和山野菜、松蘑、等农副产品,都成了抢手的香饽饽。每年冬季,这些产品的销售收入都逾千万元。

上一篇:会呼吸的“骑”迹!五一假期,在崇明的骑游体验真的绝了
下一篇:体育综合体的运营模式与分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