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家访 | 清华-约翰霍普金斯医疗公共卫生博士(DrPH)项目同学“串门”IB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8-12
手机版

  “串门儿”,北京话指的到邻居、亲友家进行拜访、聊天、问候。促进彼此的了解,增进友谊,随着居住环境的变化,这种“串门儿”的文化逐渐消失。但在我们清华-约翰霍普金斯医疗公共卫生博士(DrPH)项目就恢复了这个传统,而且赋予了新的内涵,通过走访我们同学所在的机构,深入了解医院、企业以及同学所做的工作并对有意义的话题进行座谈讨论。让同学们全方位多视角触及整个医疗健康生态系统。

  之前,博士班同学已经先后“串门”了和睦家医院、中日友好医院。6 月末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的下午,博士班十余名同学来到了蓝色巨人——IBM客户中心进行参观座谈。

  

  在客户中心,同学们在IBM顾问的引导下,首先来到 IBM历史回顾展区。这里记载了IBM科技领先的历程,讲述了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电子商务”、“智慧地球”口号背后的故事,专利墙上记录着IBM连续多年保持技术专利全球第一的数字。

  

  科技行业展区,这里展示了IBM将先进的认知计算在药物研发、慢病管理应用,极大地降低医疗费用,促进人群的健康。

  

  同学们正襟危坐,猜他们在干什么?

  在互动展区,戴廉同学饶有兴趣进行了AI性格特质测试,最奇妙的是其测试结果展示在个人肖像中。

  

  测试结果?大家可以想象的,妥妥的女汉子一枚

  整个参观行云流水,同学们无不感受到高科技给社会和医疗健康行业带来震撼冲击。参观结束前,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重现大家参观的行程记录。

  在阿波罗会议室,IBM中国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梅婧博士,为大家做了《人工智能医疗的技术创新》的演讲,介绍她的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数据领域的研究进展。其团队与国内知名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心血管风险预测模型。根据模式发现个人社会关系亦是致病风险因素之一,结果令人耳目一新。结合刚刚上过的《流行病学》课程,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队列研究实际应用理解。

  接下来IBM Watson Health大中华区首席医疗顾问、博士班三期李明同学进行了题为《IBM视角下的医疗AI》的内容分享。他为大家全面介绍了IBM Watson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与布局,并做了Watson肿瘤方案的产品演示,让同学们实际感受到医疗AI对现有医疗工作的影响。

  

  IBM Watson Health 大中华区首席医疗顾问、博士班三期李明

  座谈环节,大家就医疗AI应用场景、商业模式、伦理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来自投资界、医疗管理、保险不同背景的同学,各抒己见,畅谈医疗AI将带来的深远影响。

  唐宁枫同学认为如果将AI诊疗方案纳入医保,不仅有利于保证医疗质量,也利于公司商业盈利的实现从而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有同学反驳,纳入医保不见得达到预期效果。举例一些肿瘤药物纳入医保后,医院反倒开不出药物,其根本受制于医保基金的盘子大小。在实际应用上,民营医院对AI技术的需求可能更为迫切。也有同学指出,从历史上来看,医生群体对新技术的引入普通持有保守、排斥心理。这可能掣肘AI的一个主观因素。

  同学们高度认可IBM提出的“Let's put smart to work”(有“智”者,事竟成)的理念。大家一致认为,AI已经逐渐步入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也势必影响社会体系和人的行为理念。只有积极的拥抱科技,才能适应新的时代发展。

  

  座谈上同学们的讨论意犹未尽,我们再次感受到博士班同学多元化背景与资源优势。三期班班长杨杰表示,要充分利用同学优势,做好“串门儿”走访活动,让同学不仅仅在课堂上,也同样在彼此互访中获取知识。

  

  

  贡献并影响行业进步

上一篇:十万个为什么
下一篇:托马斯话剧演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