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小贴士 | 未成年人保护系列——“防性侵”安全教育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7-30
手机版

  

  “防性侵”

  安全教育

  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进行呵护,是全社会的责任。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犯,是一个沉重又不能回避的话题,需引起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防范性侵,切实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需要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重要课题。

  

  性侵的方式和特点

  

  想要有效预防性侵的发生,首先我们必须要学会分辨哪些行为属于性侵。性侵包括:

  ?  ?  ?  ?  ?  ?  ?  ?  

  行为上的性侵:

  简单地说就是别人看你、摸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看、让你摸他的隐私部位,都属于性侵害,当然侵犯者与你隐私部位实质性的接触更是严重的性侵。

  视觉上的性侵:

  如强迫小朋友一起观看有暴露隐私部位镜头的电影、视频;让你暴露自己的隐私部位给对方看或者暴露自己的隐私部位给你看。

  ? ?? ?? ?? ?

  ?  ?  ?  ?  ?  ?  ?  ?  

  

  性侵案件的特点

  

  经过对司法实践中真实案件的观察和总结,发现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

  熟人作案

  儿童脱离保护

  多次侵害可能

  特定场所结识

  

  认识误区

  

  以下是几个常见误区,而类似的案例的曝光说明,这些误区依然会有很多人忽视。

  ?  ?  ?  ?  ?  ?  ?  ?  

  误区一:男孩不可能遭到性侵害

  事实上,男孩女孩都可能遭遇性侵。

  误区二:孩子小不会遇到性侵害

  事实上,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可能遭受性侵。

  误区三:性侵孩子的大多是陌生人

  事实上,性侵孩子的人,70%以上是熟人。有学校的老师、家长的朋友,甚至亲人。

  误区四:性侵者会使用暴力手段

  事实上,他们有时候会利用贿赂、诱骗、关爱等手段。因此,家长可以对孩子说,无论别人打你还是给你买东西,如果他接触了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去碰他的隐私部位,看一些裸体照片、视频等,一定要及时告诉家长。

  误区五:孩子能远离被性侵的环境

  事实上,你没有办法让孩子时时刻刻都处于远离各种伤害的“真空”中。为什么不早点让孩子明白,在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可能伤害他们的人。父母可以模拟各种生活场景,来和孩子讨论遇到疑似性侵危险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孩子 9 岁左右时,父母(家长)可以开始给孩子讲解相关法律了。

  误区六:重视财物而忽视人身安全

  对孩子的教育中不要过分强调他们身边的财和物的重要。要直接告诉孩子,在爸爸妈妈眼中,他们的生命比任何财产都重要。保护好自己,生命安全最重要。

  ? ?? ?? ?? ?

  ?  ?  ?  ?  ?  ?  ?  ?  

  

  如何预防性侵害?

  

  请告诉孩子:

  1. 提高辨别能力,防止熟人作案;

  有近七成的性侵害案件是发生在认识的人之间,也就是熟人作案。这些熟人通常是孩子最熟悉、最信任、最尊重、最亲近和最依赖的人,包括亲人、邻居、老师、父母的朋友等。

  2.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第一,隐私部位不能碰。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身体的权利。衣服背心、裤衩遮盖的部位不许别人看、不许别人触摸。

  第二,结伴而行不落单。尽量和朋友、同学结伴而行,不独自走夜路或者进入偏僻场所,不去过街天桥隧道、娱乐场所周边等危险多发地带。

  第三,小恩小惠不能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能贪图便宜接受他人的食物饮料或者财物,防止掉入坏人设下的圈套。

  第四,不良信息不去看。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去看淫秽色情的网站,平时也不要出入迪厅、酒吧、夜总会等场所,抵制不良信息。

  

  遭遇性侵害时怎么办?

  

  当遇到性侵害时,学会“说不、会跑、会骗、会记”

  第一,“说不”,可以大喊:“住手!我不喜欢你这样做!

  第二,“会跑”,在公共场所时跑向人多的地方,向周围的人求助或及时拨打110报警求助。

  第三,“会骗”,可以编理由骗侵害者,想办法逃跑。

  第四,“会记”,记住侵害者的体貌特征。

  

  如何应对性侵害?

  

  1. 保留证据,一旦不幸遭遇性侵害,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留存证据,因为指证罪犯需要有证据支持,要收集保留相关的证据,可以采取拍照、录音等方式进行,对于体液、毛发、皮屑、通信记录等证据进行保留。因此,被侵害后,不要擅自洗澡、洗衣物、收拾房间、扔东西等等。若是熟人作案,要保留好通话、通信记录,若是对方事后威胁、收买等,也要留下相关证据。

  2. 及时报警,不幸遭遇性侵害时,不要慌,要保持冷静,一边想办法脱身,逃离现场,一边想办法拨打110报警或者与家人联系,让警方或家长知晓自己面临危险的地点,发出求救信号。

  3.勇于求助,发生性侵后,一定要向你信任的成年人求助,包括父母。

  4.配合调查,做笔录时要如实陈述,不隐瞒、不夸大、不做虚假陈述。

  5.调整心态,千万不要觉得是自己的错,也不要看不起自己。要多和信任的家人、朋友交流,也可以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医生,尽可能地减少负面情绪。

  

  

  

  

  防性侵教育是对未成年人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保护意识,酿成很多悲剧。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家长在青少年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和生活中要自觉融入防性侵的教育引导,只有正确的性教育,才是预防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关键!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吧!为成长之路保驾护航!

  

  

上一篇:我国抑郁症患者达3000万人 抑郁是场“心灵感冒”
下一篇:原创黄轩:他靠什么成功塑造了《非凡任务》里的银幕硬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