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群像剧有哪些技巧?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我来说说看!

  一般意义上与群像对立的传统小说,人物的出现大多数代表【事件】,是一个楔子,对主要人物产生影响或者推动剧情,他们不需要太多脸谱和多余的描写,技巧高明的人能让他们出现的很合理,但抛出这些技巧单独来看,他们就是因为被剧情需要而合理塑造出的,可以拿来用用,用完挂起的。

  而群像剧的人物就不仅仅是【事件】,它们往往带有强烈的【目的】,剧情的内容,也往往是在不同的【目的】间合作或者博弈,这也是群像剧精彩的地方。

  注意!这里的【目的】并非它狭义的概念,它可以是一种态度,思想,行为,预期中的结果,它可以是任何东西!甚至是一些惰性的东西...

  下面是例子,看懂上面的可以完全不看,以节约阅读量:

  世界末日来了,小明的看法是拯救世界,张三的看法是该抢一票了,李四的想法是摆烂,王五的想法是想先把新买的游戏通关。

  那么围绕这个目的,它们可以产生怎么样的行动呢?

  1、小明的目的太大了,这让它很复杂,难以一下子完成,因此它的目的可以被分割成多个子目的,比如,先要生存,然后救人,发展农业轻工业自给自足,拓展秩序范围,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索世界...

  这就是很适合群像剧的演员,它什么都干,经历复杂,很多群像剧都需要这样一位好员工梭成一条主线将其他人串起来,它们是群像剧中‘活力’的体现,很好的由头和起因。

  可以想象,小明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张三李四和王五,这是很河狸的。

  【这里要尤其强调小明的作用,因为如果没有小明,往下看你只能看到单独的故事】

  2、张三是个纯粹的暴徒,它的目的可以是横冲直撞地破坏。到这里它就是个敌人嘛,不还是那么老一套?

  这又是一个巨大的误区,目的完全可以简单,但手段却可以复杂....事实上,一个复杂的目的加一个复杂的手段反而容易把人搞崩溃:比如某某某先知为了实现某个未来,不同时间阶段进行不同的谜语人操作,还是在读者不知道前因后果的情况下.....

  复杂的目的,简单手段,简单目的,复杂手段,反而是最常用搭配。

  另:这里的手段指实现前面目的的手段

  这里的张三存在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敌人,因为末日元素下,人类从来不是最大的敌人。

  张三是一种‘混乱’的体现,在末日大敌下,人类内部也是一锅雪特。

  那么,张三可以做什么呢?如果光被打一顿,被不停地打,也只不过是一头灰太狼而已。

  如果主角是张三,他被小明暴揍之后不死,可能会选择复制小明成功的经验,也可能在他的旅途中产生新的想法。

  比如,也开始搞生产,搞基建,不再依赖靠天吃饭,因为末日持续越久,人就越少,无本生意不再是蓝海。

  比如,推行罚息思,搞专郑,搞努力制,分割权利,展现管理学的才能,让幸存者不断内斗。

  比如,和同样是小明敌人的某某宗河流,搞正交合一

  比如,圈地为牢,可持续性竭泽而渔...

  这些想法的实现,可以写,可以不完全写,但人,是要有成长的,有变化的。

  3、如果说前面已经有了两个重要元素,那么李四和王五完全可以开放式的写。

  比如李四,

  一开始吃救济,后面救济没了偷摸抢,无恶不作,对这个世界绝望,它不再害怕死,但也不想简简单单一死了之,因为它心中有满腔的恨找不到敌人。

  在一个版本中,它可以完全变成疯子,精神病,用只言片语和鲜血涂鸦来给这个世界装饰繁复的花边,谜语人get!

  再另外版本中,他随波逐流混进各种队伍,以背叛为生

  在另一个版本中,它可以和末日怪物合体,变成具有人知识没有人底线的超级怪物

  在少数版本中,它找到了让它变得不幸,变得落魄的罪恶源头,末日灾难的具象化,因此自我牺牲式地向大风车发起了冲锋,成为了它最不想做的英雄。

  这里可见,目的可以不是具象化的一件或多件事,对于李四来说,他的目的是找个地方喷出他心中不断奔涌的恶意。它可以比张三还要坏和疯狂,也可以称为幸存者们手中的利剑。

  再比如王五,它很单纯的想要通关电脑游戏,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地【目的】,那么为了实现它,依然可以先分割出多个子目的。

  比如,先恢复电力,这个怎么恢复呢?探索发电站,找人维修?恢复电力供应链?还是找一台发电机,那么自己做稳压线路电瓶呢,还是找人做?请人做?绑个人做?或者干脆搞一票人站在小鼠的笼子里不断奔跑,给自己的电脑供电?

  这个过程中还需要维护秩序对吧,毕竟不能让二次元怪没打死,三次元怪先冲进来开无双了。

  如果它这个简单的目的不是那么强烈,可以先搁置这个目的,先为生存而服务。到了一定的阶段再回来....

  有趣的是,这个目的有困难,但也非常明确的,只是‘完成某件事’,而不是拯救世界或者作恶这样难以描述的目的,因此,它可以在剧本的前中期就完成,之后王五就是个‘空壳’了!它可以被灌入新的目的,稍作修剪它就可以成为作者想要的形状!

  甚至可以是看小明干的太烂,干掉小明,它来拯救世界!

  接着,围绕新的目的有新的行动,目的在变化,行动也在不断地变化,故事也就更丰富多样,同时他还顶着过去那个名字,拥有着过去的故事,就不会让人冷场。甚至,它也可以形成故事的修正力,类似作者意志下场...

  别觉得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作者意志力亲自下场更是不可多得....故事进展到一定程度,再修整它就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没有深厚的笔力就会很突兀,甚至直接烂掉。人物能做很多事,作者只是在他们能做到的事情中选择一件,并且剧情进展越多,选择越少。你当然可以写完一个故事然后说这是主人公一场梦,但是我想砸掉你的电脑,哦吼吼吼吼....或者把它们的目的换来换去,我不推荐这么做,一群意志不坚定的人很难塑造人物,群像剧没有了人物,就没有了故事。

  李四和王五的例子我放在一起,因为他们都属于那种变化多端的类型,这种人物都是让故事好看的元素,他们可以出现在任何你需要的位置上,让你的故事有更多选择而不是更少选择!!!甚至可以说他们的故事是群像味道的来源,我这里强调了许多遍就是因为他们很重要!足够多样的目的就可以组成一个世界!

  总结一下:

  群像剧是有一群主角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他们共同经历的故事,从时间和物质世界客观角度来说是同一个①*

  但对于主角们本身来说,这个故事又不是同一个,这个不同体现在一些仅有它们知道的信息上②*

  因此,能从多种方向折射对同一件事物的认识,是群像剧的独特之处。

  注:

  ①:这个‘同一个’的时间跨度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

  ②:信息包括对这件事的认知,看法,态度,这件事中它的心理活动。不包括行为,因为行为对物质世界产生影响,因此被包括进故事中。

上一篇:侍者电影,侍者的拼音
下一篇:喜欢吃这些食物的人,小心炎症变癌症!换成“天然消炎剂”,杀菌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