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基因编辑掀起伦理争论,但问题医疗植入却是近在眼前的噩梦
iWeekly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在全网掀起巨大的伦理争论,但其实比起DNA技术这种相对遥远的医疗问题,人类更需要担忧的、且近在眼前的噩梦,应该是问题医疗植入物。根据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CICJ最新公布的报告,全球每年有上万名患者因为问题医疗植入物而遭受痛苦、甚至死亡,被提上“黑名单”的问题产品中不乏心脏起搏器、人造关节、硅胶填充物等常见医用植入物。而令人更为寒心的是,即使多年来相关案例、事故时有被曝光,但全球医疗用品市场依旧监管松散,没有进行有效的改进。
抱歉,你的心脏起搏器没电了
莫琳·麦克里夫(Maureen McCleave)是英国第一位安装Nanostim心脏起搏器的患者,2014年她接受植入手术时,一度认为自己十分幸运。但短短3年后,美梦就被打破:医生告知她,心脏起搏器因没电而停止了工作,并且出于安全考虑不建议她将其取出。最终,麦克里夫又重新接受了传统起搏器植入手术,并且不得不忍受心脏中有“无用异物”的事实。
▲莫琳·麦克里夫。
在麦克里夫最初的认知中,Nanostim是一款“革命性”的起搏器,它仅有传统型号的十分之一大小,寿命长达10年,可回收,并且得到了行业认证机构英国标准协会颁发的CE(Conformité Européenne)安全标志。但她所不知道的是,这款起搏器并没有在美国、德国得到投放批准,而其经销商圣犹大医疗公司(St Jude Medical)提交给英国标准协会的报告仅涵盖了33名患者3个月的实验数据,这些患者中还有1位在植入过程中因心脏穿孔而死亡。
▲英国标准协会是一家公告机构(Notified Bodies)。在欧洲,医疗用品制造商只需要获得一家公告机构的批准,就可以获得CE标志,允许出售医疗产品了。
事实上,就在麦克里夫完成植入手术后不久,圣犹大医疗就因为安全问题而一度暂停了Nanostim的销售。根据当时的一份报告,在200例植入该心脏起搏器的案例中,有6例出现了穿孔,并导致2名患者死亡。之后的2016年10月,圣犹大又发布了一个停止使用Nanostim起搏器的安全警告,因为该公司接到了投诉——在1423名接受植入的患者中,有34名患者报告了电池过早失效的问题。
▲Nanostim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在现代已颇为常见。根据《卫报》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70万台起搏器被植入患者体内,英国就占了一半。而心脏起搏器市场还在不断扩大,据估计,到2021年,该产业的市场价值将高达120亿美元。但问题是,在这庞大的产业链中,像Nanostim这样的问题产品有多少?而除了起搏器之外,还有多少问题医疗植入物在威胁着患者们的康复美梦?
这些“大问题”就在你身边发生
11月25日,ICIJ公布了一份医疗植入物问题大调查,揭露了这个全球市值4000亿美元的行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除了之前提及的心脏起搏器没电问题,报告还提及了乳房植入物可能致癌、人造关节给患者带来持续痛苦等多种医疗噩梦。
▲ICIJ组织由来自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黎、德国、印度、意大利等多国共计59个媒体的252位记者组成。
根据《卫报》专题的盘点,目前已经暴露的部分医疗市场问题有:
人造髋关节、阴道网片植入物(vaginal mesh implant)在没有任何临床试验的情况下被引入医院;
疝气修补手术后产生并发症,导致英国顶级运动员多年来无缘赛场;
患者在接受椎间盘置换手术后,所移植的、受到监管机构批准的人工椎间盘却在体内分解、游离;
澳大利亚的患者所使用的医疗植入物都没有经历过本国的专门审查,而是当地监管机构在欧洲批准的基础上直接通过审核的;
外科医生承认,因为缺乏集中的登记,无法告知患者在体内置入植入物的风险。
▲整形手术也同样问题重重,点此查看《丰臀术成整形新宠,但它失败起来也很可怕》
而调查团给出的一系列数据更是触目惊心:仅英国,2015年到2018年期间监管者就收到6.2万例与医疗器械有关的“不良事件”的报告。其中三分之一的事件产生了严重的后果,有1004例患者因此死亡。而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过去十年中收到了54万例“不良事件”报告,其中包括了17万例伤害患者健康的报告和8.3万例造成患者死亡的报告。
▲涉及医疗植入物的问题报告数从2008年起就大幅上升,但监管机构对此发起调查的数量,却呈反比下降趋势。
监管者应该怎么做?
但问题是,《卫报》指出,问题医疗植入物的泛滥,归根结底是医疗产品测试规则过于宽松,且缺乏透明度,在很多国家,有关医疗器械的信息都是保密的,这令患者很难了解医生向他们推荐的这些医疗器械。另外,政府、行业的监管不力,甚至是不愿意收紧审核的心态,也是一大主因。
在美国,人们反而在推动放松监管,让制造商更快地将设备推向市场。澳大利亚曾于2016年提出一项对医疗器械的独立审查建议,希望为所有的高风险植入器械(比如乳房填充物、心脏起搏器)建立注册表,但2年多后政府依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相比之下,欧洲的表现更好一些,相关规定正在收紧,新的医疗设备法规(MDR)将于2020年生效。但是批评者认为仅仅加强注册制度是不够的,临床试验数据的公开才是解决办法。
皇家外科医师学会(RCS)主席德里克·阿尔德森教授(Derek Alderson)表示,问题医疗器械事故的频发“突显了监管改革的必要性”,包括引入对所有可植入设备实行强制性的全国注册制度。他指出:“与药物对比,很多外科创新器械的引入并没有足够的临床试验数据的支撑,这是拿病人的安全和公众的信任冒险。”牛津大学循证医学教授卡尔·赫尼根(Carl Heneghan)也表示,医疗植入物受到监管的方式存在系统性缺陷,这意味着患者处在一个大型的实验之中,而他们并不了解它。他还提道:“你无法看到研究器械的数据,那和以前还是一样的,仍然是商业组织在控制信息流。”
图片来源:《卫报》、《每日邮报》、ICIJ官网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上一篇:离婚后未成年人可以继承房产吗
下一篇:危害健康N宗罪 给手机人群的18个警告
最近更新旅游资讯
- 北京IN10018片II期临床试验-IN10018 或安慰剂联合PLD 治疗铂耐
- 重庆西南医院体检中心
- 价值理论论文范文
- 内娱出现第一个“侠女颜”!刚出道4天,小白花们慌了…
- 狗的射速又快又烫
- 震惊!原来我们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三观如此畸形……
-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 笛安的“北京爱情故事”,满满的欲望和贪婪
- 读《金瓶梅》第13章:李瓶儿为何能看上西门庆?
- 十六岁高二学生没事时看看什么书好?
- 父母中毒而亡,警方问13岁女儿看到凶手没,女孩笑了:我就是凶手
- 别黑陈凯歌了,他有一部神作还不够吗?
- 高三沉沦观后感话题作文800字范文
- 思辨的张力
- 狐文化特辑【十三】狐妖余论:混迹红尘的修仙之狐——「仙狐」
- 喜欢K歌,看电影吗?这些英文一定要掌握!
- 21世纪最佳20部日本动画
- 中西方伦理思想发展比较研究
- 马鞍山人民医院医院历史
- 如何以「我穿越成了一个小妾(或通房丫头)」为题写一篇小说?
- 青海诗选刊 2017年第24期(总第36期)
- 吴军民
- 实用 | 教你如何做好校园景观!
- 无忧传媒三 片
- 《西游记》新解(十套珍稀古画插图)56: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遇强盗,唐僧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