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弗洛伊德与荣格的潜意识理论差异
一、人格结构问题
(一)弗氏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以潜意识为核心, 以泛性论为基础所形成的一套人格发展的学说 。
(1)早期思想——心理地形说
早期,弗洛伊德提出人的精神层次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层 。表层为意识,是指一个人所 直接感知到的内容。它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觉的心理活动, 可用语言表达并受社会道德的约束。中层为前意识(又称下意识),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到清醒意识中的潜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机制。它的作用是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起着“检查”作用。深层为潜意识(又称无意识),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 。
(2)人格结构说
1923 年,在《自我与本我》中,弗洛伊德对他前期关于潜意识的论述进行了补充和修正, 又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理论,即整个人格由本我(id)、自我 (ego) 、 超我(superego) 三 大系统组成。
本我 (id)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人格结构形成 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 它由先天的本能 、 基本欲望所组成,其中以性本能为主。本我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 一味地按“快乐原则”行事,寻求满足,以释放本能能量。
自我(ego)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它充当着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既要满足本我的要求,又得考虑客观要求,按照“现实原则”活动。而且自我要在超我的指导下监 管本我的活动。弗洛伊德将本我比喻成马,将自我比喻成骑手,自我与本我的关系就像骑手控制着马行进的方向。
最上面一层是超我(superego,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它是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超我是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社会尤其是父母对个体的奖励与惩罚活动中形成的。超我按“至善原则”活动,超我的作用在于监督自本我 、自我 、超我 三 者 之间既存在密切的联系,也存在激烈的冲突。当三者和谐统一时,人格便处于正常状态; 当三者相互冲突时,人格就会处于失调状态 。
(二) 荣氏人格结构理论
荣格把人格 的总体称为“心灵, 他将心灵分为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三个层次。
意识是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 。 意识起着 “看门人”的作用,它对进入心灵的各种材料进行筛选,使个体的人格结构保持同一 性、连续性 。
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含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 荣格将这些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与个体经验相联系的心理内容称为个体潜意识。个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与形式是“情结”(complexes)。 所谓 “情结” 就是个人伴有的一组一 组的心理内容(包括观念的和情感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或心理结 。荣格认为情结最深层次的根源是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荣格最伟大的发现,它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它的存在并不取决于个人后天的经验,而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人类祖先积累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各种原型(archetype), 所谓 “原型”是一种本原的模型,是其他各种存在成形的基础,是“所有人共有的同一的精神结构”,荣格说“人生中 多少典型情景就有多少原型”。
(三) 浅析二者区别
弗洛伊德与荣格都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与潜意识,且皆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但二者对潜意 识的内容与层次的观点存在很多不同之处 。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的内容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被压抑的各种欲望,而且被压抑的内容更多是童年早期个体所受到的性挫折或 与性相关的消极记忆。 荣格认为这样的观点太狭窄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潜意识主要是个体受压抑被 遗忘的心理内容的集合场所,具有个体的和后天的 特性,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是个体潜意识论。荣格认为潜意识的表层肯定会含有个人的特性,他称之为“个体潜意识”,但是我们不能把荣格理论中个体潜意识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个体化的特性等同 。 荣格认为个体潜意识有赖于更深的一层, 所谓“更深层次”即荣格提出的集体潜意识。个体潜意识中“情结”的核心要素包括产生创痛的意象或心灵痕迹以及与此相关的原型意象,情结的形成依赖于更深层次的“原型意象”。 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构成了“人类的古代遗迹。虽然弗洛伊德也提出在精神中存在着“古代的遗迹”,但他反对荣格那大胆而革命性的观点中海量的蕴意。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普遍地存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它是个体生来即具有的,与个人后天经验无关,是所有人类共同拥有的。所以,如果说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是个体潜意识论,那么荣格的潜意识论则是“集体潜意识论”。
我们也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是倾向于针对欲望 、本能、冲动等人的生物性的理论学说,所以人们称弗洛伊德的理论过于偏向生物性,缺乏社会性。而荣格更强调社会因素,荣格的集体潜意识说论是根据对多种民族及其文化的研究考察得出的,是更偏重于精神层面上的人格结构说,这一理论的争议使得荣格被人们加上“神秘主义”的称号。
二、人格动力源的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性欲才是心灵的唯一动力,他把力比多视为推动心理活动的唯一的性能量, 他认为人的生命力在力比多的驱使下,人才能向无限的自我满足发展。荣格在早期也曾用力比多代指心理能量,但与弗洛伊德对力比多的理解不同,荣格认为弗洛伊德对力比多的定义过于狭隘,但是荣格并不否认性动力的存在,他认为性欲只是力比多的一部分。荣格将力比 多理解为一种“普遍的生命力”,是一个更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后来荣格用心理能 量取代了力比多。荣格认为力比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表现形式,儿童时期的力比多主要表现为需要营养和发育成长,从青春期开始的成年阶段,力比多才更多地表现为性欲需求 。
由此可见,荣格的力比多在含义上比弗洛伊德的更加丰富,弗洛伊德把性欲看成唯一的力比多能量,而荣格将力比多理解为“普遍生命力,称为“心理能量”,它在潜意识中表现为一种状态, 可以在许多不同的管道流动—— 生理的、心理的 、 精神的与道德的。心理能量通过转换来影响心理活动的,能从一种心理内容转换为另一种心理内容。
三、人格发展问题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是建立在性心理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也称之为“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弗洛伊德将心理性欲划分为口唇期、 肛门期 、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五个阶段,他认为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区域成为力比多兴奋和满足的中心。弗洛伊德按因果规律来看待人格的发展,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这些阶段获得的各种经验决定了他们成年的人格特征,严格按照个体早期经 验解释成人时的人格,从个体早期生活中去寻找形 成人人格的因素。弗洛伊德似乎认为人格的发展停止于青少年时代。
荣格则是从人的一生来探讨人格的发展, 他将人格的发展分为童年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 、 老年时期四个阶段。个体最初出生的几年还不具备意识的自我,到了童年期后期, 个体的意识自我逐渐形成;荣格将青年时期称为 “心灵的诞生”时期,这一阶段个体需要培养自己的意志力量是自己 的心理和外部世界保持一致;中年时期是荣格最为关注的时期, 荣格说:“对于那些已到中年,不再需要培养自觉意志的人来说,为了懂得个体生命和个人生活的意义,就需要体验到自己的内心存在”,把心理能量转向过去所忽视的主观世界; 个体到达老年时期,荣格认为老年人和儿童一样,喜欢沉浸在无意识之中。荣格认为过去经验的推动作用和未来目标的“牵引”作用对影响人的行为而言是同样重要的,他的人格理论具有前瞻性,注重人的未来。
这样看来, 弗洛伊德更注重儿童早期的发展,而成年的人格也主要是由儿童早期经验决定的。 而荣格认为人的发展是一生的。 荣格说:“如果长寿对人类来说没有意义的话, 那么一个人就绝不会活到七、八十岁。 生命的下午一定有其自身的重要意义, 而不可能仅仅 是生命的早晨一个可怜的附属物。”
四、 梦的学说
梦的学说在精神分析中占有特殊地位弗洛伊德说:“梦的解释是认识心灵的潜意识活动的绝佳途径”。他认为做梦是潜意识的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得到伪装的、象征性的满足。白天被压抑和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在夜间压抑力量减弱时趁机闯入意识成为梦。但是,梦依然受到监督,所以潜意识的冲动就经过伪装而表现出来,他认为个体在梦中满足的欲望主要是性的欲望,无论是梦境与性的联系看起来是否有明显的联系,在弗洛伊德看来都包含着性的意义 。弗洛伊德相信梦是由前一天的事件和从童年时 期的事件这两个来源把记忆残留的显意内容塑造成 型。荣格接受这样的观点,但荣格认为梦还借助于更深刻的根源,它属于人类进化的历史,即集体潜意识。荣格相信梦更有可能是精神的自然产物,它们执行某种稳态或自我调节的功能,它们出于个人调节、成长和生存的需要服从适应性变化这一生物规律。荣格认为潜意识是梦的重要来源之一,潜意识之中的那些蕴藏未来的、创造性的思想观念也会表现在梦中,梦有了预示未来的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目的是伪装或者压抑幼年的愿望(这愿望通常为性的)使之在不引起焦虑的情况下表现出来,所以借睡眠中的梦来表达这一愿望。荣格认为这种还原论的观点否定了精神系统创造性的、寻求目标的力量。他认为梦的功能有: 一是补偿作用,这一点与弗洛伊德是相似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弗洛伊德认为梦具有欺骗性,目的是逃过压抑的力量,以伪装的形式进入意识,而荣格认为梦的目的是使潜意识能量能够被整个人格所用而服务于个体化;二是预测未来,试图寻求梦的内容可能将个体引向何方。这样看来,弗洛伊德对梦的 解释是因果论与还原论定向,而荣格对梦的分析则是建构性、目的论定向。
上一篇:四部颠覆人性的重口味电影!看完让人欲罢不能,你看了哪一部?
下一篇:实习周记
最近更新旅游资讯
- 北京IN10018片II期临床试验-IN10018 或安慰剂联合PLD 治疗铂耐
- 重庆西南医院体检中心
- 价值理论论文范文
- 内娱出现第一个“侠女颜”!刚出道4天,小白花们慌了…
- 狗的射速又快又烫
- 震惊!原来我们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三观如此畸形……
-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 笛安的“北京爱情故事”,满满的欲望和贪婪
- 读《金瓶梅》第13章:李瓶儿为何能看上西门庆?
- 十六岁高二学生没事时看看什么书好?
- 父母中毒而亡,警方问13岁女儿看到凶手没,女孩笑了:我就是凶手
- 别黑陈凯歌了,他有一部神作还不够吗?
- 高三沉沦观后感话题作文800字范文
- 思辨的张力
- 狐文化特辑【十三】狐妖余论:混迹红尘的修仙之狐——「仙狐」
- 喜欢K歌,看电影吗?这些英文一定要掌握!
- 21世纪最佳20部日本动画
- 中西方伦理思想发展比较研究
- 马鞍山人民医院医院历史
- 如何以「我穿越成了一个小妾(或通房丫头)」为题写一篇小说?
- 青海诗选刊 2017年第24期(总第36期)
- 吴军民
- 实用 | 教你如何做好校园景观!
- 无忧传媒三 片
- 《西游记》新解(十套珍稀古画插图)56: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遇强盗,唐僧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