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名画《父与女》,女儿用自己乳汁救活父亲,推动了一场变革
文艺复兴(14——16世纪)被誉为西方近代第一场意义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本质是
: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希腊文化艺术的名义,倡导人们去追求“人本主义精神”,反对“神学思想”的束缚和控制,旨在为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一切障碍。
然而,“神学思想”在西方源远流长,从基督教自公元1世纪从古罗马创建以来,就很快发展成为教会控制民众的工具。尤其经过中世纪(5世纪——15世纪)“政教合一”体制的实行,神学思想一举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精神信仰,教会利用多种特权,大肆宣扬神明是世人的救世主,世人必须对神明唯命是从,所有对神明不敬的行为,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通过这样的愚弄和麻痹,民众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天下所有事物都遵循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的定律,在神学思想最盛行的13世纪末期到14世纪初期,从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等城邦出现了一批有思想主见,有经济实力的新兴资产阶级,他们不再相信神学思想的那一套甜言蜜语,随即,为摆脱神学思想的控制,就发生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
但是,神学思想在欧洲的影响力根深蒂固,仅仅依靠一场“文艺复兴”运动是难以动摇神学思想的权威,于是,在文艺复兴末期,西方又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其目的跟“文艺复兴”一样,都是为了打破天主教对民众的精神束缚,改变天主教会内部的生态环境,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为发展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寻找一条出路。
“宗教改革”的初衷不错,根本目的是为了清除教会内部长期积累下来的陋习、恶习。因为此时的教会,许多神职人员自私自利,贪污腐败现象相当严重,引起许多信徒的不满,不改革难以平民愤。
“巴洛克”艺术大师、德国籍著名油画家鲁本斯(1577年——1640年)正好生活在“宗教改革”运动展开之时,因此,他的大部分创作都围绕这些历史使命和时代背景而进行。
从1612年开始,鲁本斯根据古罗马发生的真实故事,先后创作了几幅反对神学权威的油画作品,主要有1612年创作的《罗马人的善举》,1635年创作的《西门与佩罗》,1630年创作的《父与女》。
(鲁本斯·芙尔曼与孩子们)
实际上,这3幅创作于不同年份的油画,在构图和内容上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父与女》比前两幅的色彩更艳丽,细节表现力更突出。
据美术史家考证,这3幅画只不过是1幅画的三个版本,鲁本斯创作出第一个版本后,作品被其他人收藏,他又创作了第二个版本,之后又被收藏,他又创作了第三个版本。
《父与女》讲述了一个超越伦理道德和世俗观念的感人故事,宣扬了基督教里边的博爱精神和利他主义思想,同时批判了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残酷打压。
画面内容为,在一所监狱里,一名年轻姑娘解开衣衫,露出胸部,把乳头凑近一名被捆绑的老者嘴前,正给老者喂奶喝。几名狱卒透过窗口,惊讶地看着他们的所作所为。
(鲁本斯·东方三博士的朝拜)
从画面内容来看,这幅画并没有多少亮点,然而,当观者了解过它的前后故事背景,肯定会对其刮目相看。
画中年轻姑娘叫佩罗,老者叫西门,是她的父亲。西门是一名基督教徒,因触犯教会的利益,被安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关押起来,等待他的将是绞刑。在监狱期间,西门受尽折磨和屈辱,他的伙食时不时被狱卒克扣,导致他经常被饿得有气无力。
某次,佩罗前来看望父亲时,发现父亲奄奄一息,或许是受“血浓于水”的激励,她没有考虑任何世俗眼光和伦理观念,毫不犹豫解开衣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父亲,救活了父亲。后来,几名狱卒发现了佩罗用乳汁喂养父亲的行为,他们立马报告给上级。
起初,教会认为,父女二人的行为有伤风化,准备给父女两都判处绞刑,以彰显教会的权威。
后来,这件事在罗马城传播开来,让所有人感到惊讶,当人们明白了佩罗的善良举动后,反而被感动,认为她的博爱精神和悲悯情怀,超越了世俗观念,非常值得发扬。
因此,几乎所有民众都支持父女二人。
教会在舆论压力下,经过讨论,最终同意了民众的看法,并把西门免罪释放。
佩罗看到父亲在监狱中受尽折磨,非常痛心,她不顾伦理道德的束缚,甚至冒着被发现后有可能被杀头的危险,义无反顾地用自己乳汁喂养父亲。
正是佩罗的这份执着、坚定和坦然,让罗马统治者那颗坚硬的心瞬间变得柔软起来,他们觉得,佩罗的行为符合耶稣所倡导的那种博爱精神和悲悯意识,是对利他主义的完美阐释,符合人性之美的表达,因此,教会赦免了佩罗的罪行,连她父亲也被赦免。
(鲁本斯·圣乔治斗恶龙)
艺术是对现实的浓缩与升华,鲁本斯敏锐地抓住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想通过这幅画来唤醒一个时代的良知。通过人们的反响来看,他做到了。
据说,《父与女》巡展时,当参观者了解完创作背景,无不被佩罗超越世俗观念的大爱感动得热泪盈眶,久久不愿从画前离开。
《父与女》在表现手法上,同样可圈可点,采用色调对比的象征手法,充实了画面的视觉张力。比如,让佩罗穿一身鲜艳、亮丽的红衣,象征她是一位热情、富有爱心的姑娘,同时衬托了监狱的幽暗。西门衣衫不整,身形消瘦,象征他在监狱过着非人的生活。画面右上角有两名狱卒通过窗户盯着监狱里的动静,则象征着在古罗马末期统治时期,民众的自由时刻受到监控,一不小心就会引火上身。
最近更新旅游资讯
- 北京IN10018片II期临床试验-IN10018 或安慰剂联合PLD 治疗铂耐
- 重庆西南医院体检中心
- 价值理论论文范文
- 内娱出现第一个“侠女颜”!刚出道4天,小白花们慌了…
- 狗的射速又快又烫
- 震惊!原来我们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三观如此畸形……
-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 笛安的“北京爱情故事”,满满的欲望和贪婪
- 读《金瓶梅》第13章:李瓶儿为何能看上西门庆?
- 十六岁高二学生没事时看看什么书好?
- 父母中毒而亡,警方问13岁女儿看到凶手没,女孩笑了:我就是凶手
- 别黑陈凯歌了,他有一部神作还不够吗?
- 高三沉沦观后感话题作文800字范文
- 思辨的张力
- 狐文化特辑【十三】狐妖余论:混迹红尘的修仙之狐——「仙狐」
- 喜欢K歌,看电影吗?这些英文一定要掌握!
- 21世纪最佳20部日本动画
- 中西方伦理思想发展比较研究
- 马鞍山人民医院医院历史
- 如何以「我穿越成了一个小妾(或通房丫头)」为题写一篇小说?
- 青海诗选刊 2017年第24期(总第36期)
- 吴军民
- 实用 | 教你如何做好校园景观!
- 无忧传媒三 片
- 《西游记》新解(十套珍稀古画插图)56: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遇强盗,唐僧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