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如何主持读书会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7-14
手机版

          是的,这场培训就是为了发现更多成人读书会主持人,近30个故事小屋,每月可以申请一场成人读书会,而现在的带读人完全不够,于是出现了一周阿简要带5场......今天来到现场的大家,参加过或者带读过成人读书会,书籍阅读量至少500本,带着作业和一颗学习的心而来。

  Memories

          阿简虽然说今天没有准备大家以为的流程(照着流程就能主持读书会),因为两个小时的培训不可能马上就成为一位带读人,也如杨茂秀所说:“不必对这堂课有任何准备,请带着你一生的准备前来。”关于提问,问问题的能力哪里来?看童书与成人读物,同等数量,5000-10000本。读书会主持人没有速成班,取决于看了多少书,有自己的观点,一切都需要有平时的积累。不过从阿简今天培训的安排上,她很用心在提点我们(好久没有听阿简培训了,依然高质量,也越来越幽默罗)。

  提问:你为什么来参加读书会?

  大家各抒己见,写满一个白板,原来这个提问直接回答了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要主持读书会?(从大家为什么参加读书会看到了大家的需求,主持读书会时关照这三大类人群:自我成长,为孩子成长,心灵需求。)

  在看童书之外还要看成人严肃读物,比如阿简最近在看《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因为很多童书有基督教背景。

  带读一本书或者一个系列一个主题,可以有不同的延伸。1.童书层面的延伸:

  读《鸟儿街上的岛屿》阿简会用《楼上的房间》《数星星》来延伸。(三本书都有关于躲藏,波兰的,荷兰的,丹麦的。曾经遇到哪些经历?她们成功了吗?有同情的人,帮助的人,背叛的人)好的读书会,是发现结束后还有好多书要读。2.成人文本延伸:

  读《黄木偶,粉木偶》阿简会用《盲眼钟表匠》《古蜀文明探秘》来延伸,因为其中都有偶然,必然,时间线(生物进化历史),后两本相辅相成。

  3.多材料延伸:

  读《逃离香格里拉》,用诗,敦克尔克大撤退,《赛犬格雷伊传奇》,“梦骑士”,《最好的告别》,用这些多文本材料,搭配,取舍重点。

  简而言之延伸可以是:童书-童书,童书-成人文本,童书-多材料。

  阿简体贴的还是给大家一些带读成人读书会的方法及流程,不过,也是需要自己去积累哦:

  1.准备工作(思路):

  确定主题(讨论哪本书是命题,是打算跟大家讨论的主题,如五味太郎书很多,关照更多需求,提炼一个或几个要讨论的主题)【对主题,有独到之处,可以查资料,但得有自己的东西,独到的理解和观点。】2.找到“题眼”(例如从五味太郎书里看出教育意义,题眼: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有准备但现场可换)3.价值分享:相关链接提前看,现场不耽误时间,读书会是来讨论的,提问就是对话,组织怎么对话。建议看完《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每一个技术层面的价值观,先要有自己价值观才去谈技术,这本书帮助我们找到我们的价值观。如:工业革命的提问,“全世界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中,有许多文明的成熟程度令人印象深刻,它们也有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突出的科学成果,甚至产生了大量巧妙的装置。那么,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那些文明之中,而是出现在这个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地区呢?”

  工业革命发生在哪个国家,哪一年,对世界影响,这些是普通问题;影响工业革命的三个因素是什么,稍微高一点;何以发生在那个时代,开放的问题要思考的问题,就是高级问题。读书会整场要引起人思考,才有价值。

  4.相关延伸:观点的分享(大家推荐跟主题相关书籍电影)5.确定流程:为主题服务,想要怎么讨论,再确定流程,不要本末倒置。

  做有追求的读书会主持人,设计的问题参照“生活价值”。1.深刻见解方面:有助于呈现物理、社会、艺术等不同世界的运转机制。2.行动方面:能够指导我们采取有效的专业行动、社会行动、政治行动等。3.伦理道理方面:敦促我们变得更有道德观、更有人性、更有同情心、更愿意规范自己的行为。4.机会方面:全局性理解可能出现在各种场合中,表现为多种不同的重要形式。读书会流程可以是这样的:一、开场(特邀嘉宾不在这个范围)

  自我介绍:控时/建立氛围(网名对上号,建立起很轻松的氛围,幽默感讲段子,控时自己把握)

  游戏:有的参加者会觉得好玩儿醒脑醒神,有的觉得太浪费时间,需要自己把控,没有标准答案,注意关注大家需求。二、梳理

  按情节(回顾/提问):

  会有人没看完,小说回顾情节,可看以前读书会记录,有各种高效梳理,如:画图,画线,每个人说情节排序法按类型:如大卫香农作品,用鸭子系列,海盗系列。用时间线根据创作年代,如林明子系列。三、讨论

  1.抛出题眼:(比如让我们准备3个问题,就是题眼。)

  2.与我联结育儿问题在心理学层面上的提升(家长的控制,孩子的反叛,同龄人的影响,个性的建立等)育儿也是一个方向,关照需求,这可能就是参会者踏出家门离开孩子有了轻松聊天的方式。不过带读人可以提升育儿话题价值,让每个人可以参与进来,并不是说必须发言,而是脑子要思考。3.适当提炼(不评判,可能是她第一次这么多人面前说点心里话,提炼这段话,抓住一点结合自己的准备,提炼出对大家有启发的点。小组讨论,则要对小组提炼)4.承上启下:找到关联,前后两人或三人的关联(也说明了题眼的重要性)。5.控制时间: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变换一下节奏,抛出一个段子等等,总时间不超过2小时。四、总结

  1.价值分享:什么是价值?

  大家说:看书能力提升,解决了自己的疑惑,扩充了眼界(二战历史背景等),启发有所思考(广度深度新角度),整合,重新思考。组织成人读书会最初是想把很多好书介绍给大家,后来水涨船高,从折腾孩子,到折腾大人,大人自己实际参与进来,不只是给孩子做了榜样,很多成长在不知不觉中,一个人的快乐不只是低层次的,学习带给我们更高层次快乐,累积越多,人生越充实。带读书会时,想要分享什么样的价值?大家都贡献就丰富了。有些东西逻辑自洽,有些说不通大家一起回答,就可能能说通。2.相关延伸有没有想再看书,买书,让阅读持续。一个好老师,一节课上完了,会对孩子说还有哪些书你可以去看,而不是把这堂课打磨又打磨。(能不能满足三种层次的学生,低中高,好的老师,如一位数学老师,也按教学大纲,但每一节课会触到高等数学,关照到三种层次学生,从浅到深,资料单一到丰富)3.适当留白(主持人也在成长,有些东西交给大家去发现)不要把话说尽,留住这种感觉,留住大家想持续读书的感觉。4.气氛音乐,游戏......重要书最重要的是它们最重要的内容都没有写在书里面也没有画在画里面都在你阅读与讨论的过程中我是说那好都是你自己想的——杨茂秀【重要的是自己感受到的,确实会有人不喜欢那个作者,没关系,那也是他自己的判断。】

  最后一个环节:交作业

  阿简提前布置的作业与提醒:1,现场只写书名或者主题名,比如:林明子系列绘本。不用写提交者名字、不用写问题。我抽到谁的题目,谁再说自己准备的提问(自荐与抽问并存)。2,我们培训的是“成人读书会”主持人,不是儿童读书会主持人;每个人要主持的也是成人读书会。所以设计问题时也请记得:你面前全都是成年人。

  《真正的贼》

  问题紧扣书,针对文本,看了书就知道。(没有紧扣的,可以过渡)考虑不同年龄段可以不同,人生经历更丰富,来设计问题。被冤枉太正常,冤枉的人什么心力,旁观者怎么对待,救赎,诚信,伦理的困境在里面。被朋友接纳,怎么更好生活。

  【不需要有答案,每个人有自己伦理观,引起讨论就有很大好处,生活中有人被误判了,我们怎么去看待去想象。如《十二公民》只有一个人说“他有没有可能不是凶手”,最后反转,那我们看了这些书,遇到事情是不是马上站队?有没有一方是错的?有没有更好的方式?会有全局性的理解,会辩证思考。】补充,来自飞羽笔记: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该怎么去带?怎么去提问?而对于成人,又该怎么提问才能符合人生经历。(e.g.《真正的贼》救赎,澄清,接纳,宽恕)从伦理道德来说,不需要有答案,但引起思考非常有好处,从多个角度去看一件事情(把全局性理解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佐贺的超级阿嬷》

  中外外婆对比;岛田洋七;文中名言警句印象深刻有感触,家里长辈名言警句印象深刻,希望爸爸妈妈对你说的话;人生观价值观取舍,不论富穷。

  《洋葱头历险记》

  除了瘦马老师提到的15个问题,还会想到:书中我是谁?老洋葱头给予孩子什么品质?可以延伸父亲绘本及童书。对小樱桃的重病怎么看?延伸兴趣班探讨。蜜柑对伯爵好,对小樱桃坏,是不是我们有对别人孩子好对自己孩子严苛?

  “岩村和朗作品”

  关键词他的作品风格14只老鼠形象和性格特征(服饰,年龄,大小,分工,性格)大自然和人类关系你希望成为里面的谁?《14只老鼠大搬家》为什么会搬家?如果是你,会搬在哪儿?为什么设计14只?(小型社会,分工不同)提炼题眼,岩村和朗的育儿观。(家庭夫妻相处,家长和孩子相处,两只兔子里妈妈怎么放手,给孩子鼓励勇气,没有传递焦虑;14只老鼠里,分工明确,很多孩子做,期待没有战争幸福的生活;7只老鼠里家长之间怎么沟通,在书里找家庭育儿)【题眼:《一个人的末班车》自然观;家庭关系;《孩子,挑战》一个家庭每增加一个孩子,家庭星座图数量级增加】

         关于持续参加成人读书会,我想到阿简朋友圈发过一段话:“美国心理学家吉恩.科恩认为,活动的持续性比活动本身更为重要:‘换句话说,一家连续好几个月或好几年定期聚会的读书俱乐部能够给会员们带来更深切的幸福感,远远超过会员们参与同样多次数的电影、讲座或郊游之类的一次性活动所获得的幸福感。’我想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欢迎大家持续性地参加成人读书会,而不是每场都限定只有新人参加。只有自己喜欢了,才会去传播和推广阅读。”

  大家持续参加成人读书会的同时有提升,有理念,作为日常习惯,慢慢影响孩子影响身边人,每个人都会有她自己的小宇宙!

  PS:咱们是一个共学体,大家已经实操起来:

上一篇:那一见误终生的杨过,还看当年的古天乐
下一篇:涉罪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