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精选8篇)
课题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文化发展的实质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3)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
(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5)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6)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7)文化发展需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理解:
(1)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2)文化创新推动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着民族文化的繁荣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4)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分析
(1)通过分析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跋的作用,来完整地把握二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
(2)通过分析明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明确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2、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列举事例说明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2)能够举例说明文化仓情识寸推动社会实践和民族文化繁荣的作用
(3)通过结合现实生活深刻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
(4)通过结合具体事例把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1)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
(2)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更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重点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难点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课程标准
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
备注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课堂探究: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建筑艺术、语言文字,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请举一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探究提示:
1、民族节日:
◇课堂探究:(1)从春节和圣诞节两个节日中,你能否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哪些不同?(2)你还知道其他民族的节日吗?
◇探究提示:
2、文化遗产
◇课堂探究:(1)丽江古城、复活节岛巨石人像、努比亚遗址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遗产?
(2)你还能说出哪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探究提示: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及表现
◇课堂探究:(1)表现在民歌中的文化多样性,仅仅是内容、曲调方面的差异吗?(2)你能否以服饰、饮食等为例,说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探究提示: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课堂探究:(1)比较第17届、第27届、第28届奥运会会徽的异同,你能理解它们的文化印记吗?
(2)用文化的眼光看,奥林匹克运动为什么会从希腊走向世界?
(3)从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上,你能否感悟到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探究提示:
(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课堂探究:(1)对那些面临失传的占老民族文化,有人反对进行抢救和保护,认为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2)你认为,我们还有哪些独特的文化形式可以申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探究提示:
3.尊重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课堂探究:(1)旅游归来,介绍异国他乡的风俗人情、奇闻趣事;阖家团聚,高谈阔论各自的所见所闻;独居一室,打开收音机收听节目……这些现象具有哪些共同特点?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
(2)你能归纳出文化传播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吗?
◇探究提示:
1.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课堂探究: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探究提示:
◇课堂探究:我同历史卜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清你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指出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
◇探究提示: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及其发展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课堂探究:你能用哪些方式搜集资料?比一比它们各自的特点。
◇探究提示: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课堂探究: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还能提供哪些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探究提示:
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板书设计
练习
【课标再现】
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
2.6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 资料演示:各民族传统节日各具民族文化韵味。
¨ 从理解和尊重多种文化的角度,讨论多元文化存在的意义。
¨ 讨论或撰文: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为主题。
2.8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 文化传播有多种途径;传播和借鉴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讨论:“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 教育具有选择、整理、传递、保存、改造和创造文化的重要功能;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远影响。
¨ 演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不同民族文化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2)理解世界各民族的长期交融,对现代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3)明确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4)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5)了解文化的传播与借鉴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6)了解文化传播的方式及其特点
2、能力目标
(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3)在实际生活中传播中国文化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1)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欢迎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学生活动欣赏俄罗斯民歌《卡秋莎》、中国民歌《茉莉花》、韩国《大长今》,谈谈你的感受。
(引导学生感受民歌中体现了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从民族音乐、节日、文化遗产等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二、正文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引: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会集中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展现出来。
1.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在预先准备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中国和外国的传统节日,展现文化多样性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举例:我们的祖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留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它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等。如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龙头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
(2)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举例:在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合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独存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庆祝活动丰富多彩,通过扫尘、守岁、挂年灯、贴春联、放鞭炮、拜年、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赏花灯等习俗活动,祝福新的一年团圆发财、万事如意,整个节日期问充满着喜庆的气氛。
(3)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举例:茶道是一种以特有的形式和礼仪进点茶和饮茶的日本传统文化。日本的“茶道”、韩国称为“茶礼”、中国“茶式”。
2.文化遗产: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学生活动:你去过哪些文化遗产,能举例分析一下它们的历史成就和文化特色吗?
(世界文化遗产网、)
举例:地震出的丽江古城,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展现了悠久、淳朴的纳西族文化。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有中国的长城、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大津巴布韦遗址、埃及金字塔、美洲金字塔、英伦巨石阵、麦加清真寺、比萨斜塔等等。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及表现
(1)文化多样性的界定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a.不同民族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举例:民族服饰、饮食的多样性表现
(显示:蒙古族的衣饰尚青、黑色,以皮衣为多,男女都穿袍子;彝族服饰种类繁多,一般以黑或近黑的青蓝等色为主,衬以红、黄等色;惠安女是福建惠安的一个女性群体,她们的服饰常被描述为 “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佤族人非常注重装束,崇拜红色和黑色,服饰多数以黑为质,以红为饰,基本上还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苗族女子的头饰可以说是中国少数民族女子头饰中最丰富、 最漂亮的,它反映出浓郁的民族习俗风尚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崇拜图腾文化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土族服饰的特点是鲜艳。 土族妇女通常的装束是身穿斜襟上衣,两条袖子是用红、黄、绿、紫、蓝五色彩布圈缝制成的,远看,如同两道美丽的彩虹。)
b.不同的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
举例:就世界范围而言,有中国儒家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东阿拉伯文化等。就某一国家而言,如中国,则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多样性,可见诸多种多样的语言、深邃超世的宗教信仰、形形色色的礼仪禁忌、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绚丽多姿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鲜明独特的思想理论等各个方面。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举例:截止XX年,全世界共有世界遗产830处,其中文化遗产644处,自然遗产162处,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双重遗产24处。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第xx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明确了文化遗产的定义。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学生活动:谈谈你记忆中各国、各民族最典型的文化个性特征。
举例:以建筑为例展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侗寨的鼓楼、喀什市的香妃墓
(3)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举例:服饰文化,荣萍服饰的旗袍中的小开领体现西方文化,利郎西装中的立领体现中国文化。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举例:在历史上,人们对异文化的态度有着不同的表现,既有虚心学习不同文化、与异国平等交往的例子,如唐代玄奘西天取经;也有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的情况,如西方殖民者对非洲文明的怀疑,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炸毁举世闻名的巴米扬大佛;还有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现象,如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举例: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
b.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举例:中国传统的安身立命观念最注重个人的自我德性修养,其中,儒家的修养理论影响最为深远。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思想,孟子注重仁义并举,为了实现仁的理想,主张“舍生取义”。在儒家道德的熏陶下,中华民族的无数崇道贵德的志士仁人躬身践行,以仁爱为核心,不断衍生出许多道德性的规范,如宽恕、节俭、礼让等。这些传统美德,已经和整个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维系中华民族成员间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民族聚合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操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举例: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炸毁举世闻名的巴米扬大佛
b.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举例:斯宾格勒认为,世界上有8个独立的、已经发展完成文化民族,它们是希腊(古典)、阿拉伯、西方、印度、中国、埃及、巴比伦、墨西哥,此外还有尚未完成的俄罗斯,总共有9个文化团体。
学生活动:p33的活动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从文化意义上标识出一个民族的个性和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文化遗产体现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民族的根基,是历史的纪念碑。文化遗产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所以对那些面
临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要进行及时有效地抢救和保护。
我国还有许多独特的文化形式可以申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如南京的云锦、湖南江永的女书、原生态民歌、古藏戏、长阳土家哭嫁歌,西安鼓乐、川戏中的变脸等。)
3.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1)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举例:西方利用自己所具有的信息技术优势和对传播媒体垄断,将非西方文化作为异端进行打压。文化霸权主义就是对自己的文化怀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并把自己的文化作为衡量一切文化的尺度和标准。在他们眼里别人的文化都是“落后的,野蛮的”;自己的文化才是“文明的、进步的”。
(2)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举例:中法文化年、雅典奥运会到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变化体现了文化的个性与共性,繁荣奥运文化,《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张艺谋)
(3)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举例: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学生活动:阅读p-1/34—35,了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并举例分析。
(1)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
──商人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举例:丝绸之路。中国的石窟艺术、佛塔的建造和佛教美术等,就是直接受到印度佛教文化熏陶的杰作。同时中国对印度文化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哲学、科学技术等方面。
茶马古道风景是唐代以后,特别是清朝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思茅通往昆明、西藏、澜沧、打洛、洵甸等地的茶马道,也是思茅物资交流、进行贸易的南方丝绸之路。
(2)人口迁徙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生产极大的影响。
学生活动:p35活动
(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战场。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潮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
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以风俗习惯为例,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方风尘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
举例:古时朋友相逢称“携手”,等于现代的握手。离别时称“解手”。宋秦观诗有:“不堪春解手,更为客停舟。”可是到了明代,这个充满友情的词,就变成了另一种含义了。明代的人口迁徙。每次迁移,均以万户计,携家带眷,狼狈不堪,所以在未集结上路之前,每每有人逃亡。押解之官吏,为了防范人民逃走,把他们绳捆索绑,挽结串联,使其鱼贯而行。旅途漫漫,动辄数月,移民大小便时,就得请求官吏,把捆绑手臂的绳索解开,便后,再重新捆绑。时间一久,移民要求大小便时,便简单的呼叫:“我要解手!”从此这个词就成了“上厕所”的专有名词了。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a.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举例:读书是与古人的对话、与外人的对话
b.各国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更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举例: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如火如荼,每年以两成以上的速度递增。XX年留学生数量更是突破14万人。中医药成为在华留学生自然科学首选专业,至XX年底,共有外国留学生3500人;截至XX年5月,在日本的我国留学有80592人,英国的中国留学生总数已达到6万人
唐朝时,日本共派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艺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什么是传媒
──即文化传播的媒介,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什么是大众传媒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3.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举例:江南春以无聊时间的无聊人为对象,创出无聊产业,分众传媒没有竞争对手。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历史上中外文化的交流及其表现
学生活动:根据历史知识,列举你所了解的中外文化交流的事例。
(郑和下西洋、《坤舆万国全图》、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三国时期,诸葛亮把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经西南边境少数民族,传入缅甸,诸葛亮因而受到缅甸人民的尊敬,缅甸境内还建有供奉诸葛亮的武侯庙。)
2.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举例:中法文化年、南京名城会
三、小结
本课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出发,探讨了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等在文化中的作用,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它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和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在一律平等的原则上加以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就必然存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文化传播具有多种方式和途径,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作业设计:
1.完成《精析精练》相应章节的内容。
2.以某一个文化现象为切入点,收集资料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导学案
一、考点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二、考情分析
28.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
江苏单科,19,2分
浙江文综,33,4分
宁夏/辽宁文综,19,4分
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
广东单科,32,3分
尊重文化多样性
广东文基,10,2分
广东文基,19,2分
(一)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的传播
1.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感受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① 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
含义:文化遗产指的是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
地位: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作用:世界上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我们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尊重文化多样性
(1)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因此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文化传播 /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
商人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使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3)文化传播的手段:大众传媒及其作用
大众传媒的含义: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的作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4)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
历史上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5)我们对待文化传播的态度
今天,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我们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要点透析】
1.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区别:(1)含义不同: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而民族文化则是指某一民族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其民族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
(2)侧重点不同:传统文化侧重于更多的是指过去遗留或流传下来的的文化内容,侧重于过去的文化,后者则更多的是指至今仍存在着、并不断发展更新着、表现着民族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内容,侧重于当今的文化. /
(2)特点不同: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历史性,继承性.而民族文化主要特点是具有地域性
(3)各有自己的参照物,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传统文化往往是与现代文化相对而言,民族文化往往是与外来文化相对而言. /
(4)性质来看:传统文化里面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性质呈现为中性,而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正面肯定的.
(5)指向不同:传统文化的内涵,包含风俗、礼仪、信仰、习惯等,主要是一种道德与宗教的价值,也具有政治与教育的含义。民族文化的内涵,包含风俗等的层面,但更多指文化精神和价值系统,尤其是往往被赋予了现代的特殊价值,因而更多具有政治与教育的含义。
(6)从稳定程度看:传统文化是历史留下仍保存在今天的,具有固定性.而民族文化往往是在旧的基础上有新的开展与变化,是发展变化的.
联系:(1) 都是指民族国家历史上形成的、固有的、能从各个不同的层面表现出民族国家面貌特色的文化部分,都具有民族性,都是反映一个民族的特点的文化。(2)民族文化本身渗透着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传播媒介与大众传媒
(1)传播媒介,简称传媒,根据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传统传媒和大众传媒。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是指现代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真题再现】 (一)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的传播
1.(广东)“入乡随俗”表明了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
2.(XX年广东)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就传媒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3.(XX年江苏卷)XX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
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
4.(广东)人们一提到中国,就想起长城;提到埃及,就想到金字塔。这表明长城、金字塔
a.是落后文化的象征 b.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只具有建筑文化意义 d.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5.(XX年辽宁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
答案要点: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课时)教案
全章概述 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文化的传播让世界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文化传播手段的根本性变化,对文化的传承起着前所未有的促进作用。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新课程学习 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涵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2、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体会文化多样性的独特魅力、正确对待多元文化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关注世界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因、意义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各具特色。不同的国家、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这使世界文化呈现出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如何正确认识、对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本节课探究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世界文化异彩纷呈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8-29页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些图片材料说明,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各具特色。不同的国家、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这使世界文化呈现出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人们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能够深切感受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9页材料,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从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可以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1、民族节日各具特色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2、文化遗产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相关连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是对各民族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世界性遗产?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发言探究
二、透视文化的多样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相关连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1、文化的多样性及其表现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也都要通过民族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如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2-33页内容,并思考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积极阅读并思考所提问题
教师点评: 1、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如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在法律与天文学上的成就,古代埃及人民在建筑与医学上的成就,古代中国人民的四大发明,古希腊人的哲学与艺术成就等,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同的国家、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这使世界文化呈现出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我们要从中体会尊重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和意义。
★课余作业 结合教材内容,分组收集材料,体会文化的多样性内涵及其独特魅力。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导学案
一、考点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二、考情分析
28.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
江苏单科,19,2分
浙江文综,33,4分
宁夏/辽宁文综,19,4分
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
广东单科,32,3分
尊重文化多样性
广东文基,10,2分
广东文基,19,2分
(一)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的传播
1.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感受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① 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
含义:文化遗产指的是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
地位: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作用:世界上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我们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尊重文化多样性
(1)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因此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人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使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3)文化传播的手段:大众传媒及其作用
大众传媒的含义: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的作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4)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历史上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5)我们对待文化传播的态度
今天,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我们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要点透析】
1.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区别:(1)含义不同: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而民族文化则是指某一民族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其民族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
(2)侧重点不同:传统文化侧重于更多的是指过去遗留或流传下来的的文化内容,侧重于过去的文化,后者则更多的是指至今仍存在着、并不断发展更新着、表现着民族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内容,侧重于当今的文化.(2)特点不同: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历史性,继承性.而民族文化主要特点是具有地域性
(3)各有自己的参照物,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传统文化往往是与现代文化相对而言,民族文化往往是与外来文化相对而言(4)性质来看:传统文化里面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性质呈现为中性,而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正面肯定的.
(5)指向不同:传统文化的内涵,包含风俗、礼仪、信仰、习惯等,主要是一种道德与宗教的价值,也具有政治与教育的含义。民族文化的内涵,包含风俗等的层面,但更多指文化精神和价值系统,尤其是往往被赋予了现代的特殊价值,因而更多具有政治与教育的含义。
(6)从稳定程度看:传统文化是历史留下仍保存在今天的,具有固定性.而民族文化往往是在旧的基础上有新的开展与变化,是发展变化的.
联系:(1) 都是指民族国家历史上形成的、固有的、能从各个不同的层面表现出民族国家面貌特色的文化部分,都具有民族性,都是反映一个民族的特点的文化。(2)民族文化本身渗透着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传播媒介与大众传媒
(1)传播媒介,简称传媒,根据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传统传媒和大众传媒。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是指现代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真题再现】(一)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的传播
1.(广东)“入乡随俗”表明了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
2.(XX年广东)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就传媒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3.(XX年江苏卷)XX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
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4.(广东)人们一提到中国,就想起长城;提到埃及,就想到金字塔。这表明长城、金字塔
a.是落后文化的象征 b.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只具有建筑文化意义 d.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5.(XX年辽宁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
答案要点: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
知识目标 ①了解民族文化的差异性。②阐述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分析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意义。③理解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能力目标 ①通过介绍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②通过分析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其表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本课重点 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本课难点 世界文化多样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洋节已逐渐渗进我们的生活圈子,尤其在接受新事物比较快的大学校园里,圣诞节、情人节等“舶来品”越来越受到青睐。相对情人节等洋节场面的热火朝天,民族节日的气氛却仿佛是越来越淡。自XX年起,国家调整法定假日,新增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国家法定假日,要通过假日的方式使人们重视传统节日。
[思考] 究竟如何对待“民族节日”和“洋节日”?请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1)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优秀的文化都会逐渐演化成为多民族甚至多国家共同的文明。以节日为先锋,带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历来都为世人所重视。民族节日仿佛更强调普天同庆,强调一种共性的美丽,是集体意识的体现,而洋节则像是过给自己的 ,任由自己摆弄,有利于凸显个性。
(2)民族节日最美、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透着一种传统文化的魅力。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寄托着整个民族祖祖辈辈的美好憧憬。
(3)我们应该积极保护和发扬自己的优秀文化,对传统节日进行科学地梳理、整合和改造,使其与时俱进,更加贴近我们今天的生活;深入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感悟它们弥足珍贵的价值。同时在接纳、消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更要有选择,要揉进本民族的特色,赋予它新的、更加丰富的内容,使之变得更符合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盲目地接受外来文化,不加区别地追求所谓“洋节”都是不足取的。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1.世界上每个 、每个 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从 和
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民族
国家
民族文化
民族节日
文化遗产
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
3.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 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
文化遗产
名录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1.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 各具特色。
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
;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 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内容和形式
文化多样性
重要动力
文化个性和
特征
世界文化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
。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 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 ,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是 的必然要求。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
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发展本民族文化
自己民族的文化
实现世界文化繁荣
3.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 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
,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1.民族节日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我们的祖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留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它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等。如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
(2)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在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合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保存有各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精华,在维系民族成员间团结,促进民族成员间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民族聚合力以及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都曾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
(3)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例如,茶道是一种以特有的形式和礼仪进行点茶和饮茶的日本传统文化。茶道在日本已有很长的历史,发展至今也有许多流派,仪式也十分复杂。茶道之目的非在喝茶解渴,而在于追求一种清幽闲寂的情趣,富有参禅的意味。
2.文化多样性及表现
(1)文化多样性。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居住的环境不同,需要面对不同的气候、地形和水源条件,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人口规模、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会存在差异,并且影响到了他们的人生态度、习俗、艺术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就世界范围而言,有中国儒家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东阿拉伯文化等。就某一国家而言,如中国,则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多样性,可见诸多种多样的语言、深邃超世的宗教信仰、形形色色的礼仪禁忌、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绚丽多姿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鲜明独特的思想理论等各个方面。
3.正确理解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的异同
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区
别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有着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只有通过一定的程序确认之后,才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的范围最广,它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同时含有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三个方面
联系 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除世界遗产中的自然遗产之外,都有着厚重的文化价值,对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4.如何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2)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形成文化的多样性,不会形成世界文化的五彩缤纷的景象,因而文化首先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3)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因此文化又是世界的。
5.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对那些面临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有人反对进行抢救和保护,认为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每天都有大量具有古老渊源、蕴涵独特文化特性的遗产在消逝。而具有独特文化传统的文化的保持,是“和而不同”的基础。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文化遗产体现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民族的根基,是历史的纪念碑。文化遗产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目前,全世界共有550多处世界级文化遗产,其中,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是名列前茅的文化遗产大国,而它们在文物古迹的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文化遗产同样丰富的中国去学习和借鉴。
但是,不可否认,在世界各地,因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或以开发的名义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比比皆是,对待文化遗产缺乏科学态度的做法也屡见不鲜,为一己私利毁灭文化遗产的做法也偶尔有之。前阿富汗塔利班当局以非伊斯兰文化为借口,把文化遗产当作政治工具来要挟和讹诈国际社会,悍然炸毁了有着1 500多年历史的世界最高石雕巴米扬大佛,制造了一出人类文明的悲剧。他们毁掉的绝不仅仅是一处景观,毁掉的是自己民族的一段历史文明。
在历史与现代、发展与继承的交叉路口,文化遗产是个充满魅力而又让人感到沉重的话题。如何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传承古文化文明,如何既对得起子孙又无愧于祖先,值得每一个文化古国和她的人民去思考和探索。
[例1] (•广东文基)“入乡随俗”表明了 ( )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
[解析]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入乡随俗”体现了对所在地区的习俗的认可与接受。故选c。
[答案] c
[例2] (•辽宁)1861年,法国大文豪雨果在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 ,另一个叫英国。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够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物归还被劫的中国。”雨果的话代表了有良知的法国民众的声音。从人类正义的立场看 ( )
①改变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平等竞争秩序是归还被劫文物的关键
②英法两国应与中国谈判解决流失在英法的上述文物的归属问题
③尊重他国的文化遗产所有权是尊重他国文化的起码准则
④依国际法归还所劫文物是遵循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该题考查范围较广,涉及政治生活中国际关系问题和文化生活中文化遗产问题。①中“不平等竞争秩序”与归还文物没直接关系,不选;②错,根据国际法,英法两国应该归还中国文物,用不着谈判。③④是归还所劫文物的原因,应选。
[答案] d
[例3] (•山东)《格萨尔王传》是藏民族大型口头说唱英雄史诗,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的抢救和整理。这说明 ( )
①藏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
②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保护民族文化
③自治区文化管理自治权受法律保护
④自治区政府履行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材料中西藏自治区政府的做法是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的体现,这也有利于藏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故①④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故②错误,③不是材料所表明的。
[答案] a
[例4] (•江苏)XX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 ( )
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解析] 该题考查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问题。a错,我们要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而不是全部;b错,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c错,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但不是走向同一。题干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借鉴,故选d。
[答案] d
[例5] (•广东单科)我国城市建设中“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这种“千城一面”现象 ( )
a.体现了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
b.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结果
c.不符合人们对城市建筑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d.符合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的需要
[解析] 城市建设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本应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以符合文化多样性原则,题中的做法显然违背了这一原则,所以选c。a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发展事实不符,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之一就是多样性,所以b也不合题意。从哲学的意义上说统一并不是消灭差异,所以统一规划同样不排斥多样化,故d也错误。
[答案] c
[例6] (•广东文基)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没有意义
②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财富,而不是人类共同财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①观点明显错误。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④错误。②③说法为教材的标准表述,完全正确,答案选b。
[答案] b
[例7] (•辽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
[解析] 考查《文化生活》中文化遗址的相关知识,主要是课本知识的识记。
[答案] 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
1.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在法律与天文学上的成就,古代埃及人民在建筑与医学上的成就,古代中国人民的四大发明,古希腊人的哲学与艺术成就等,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 ( )
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尊重本民族的文化
c.尊重和保护不同的民族文化
d.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答案] c
2.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从民族节日和________中,人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 )
a.文化遗产 b.自然遗产
c.春节 d.体育项目
[答案] a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这说明 ( )
a.世界文化有人类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b.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c.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d.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答案] c
4.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
( )
a.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b.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c.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另一个民族或国家
d.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答案] d
5.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________的原则 ( )
a.相互尊重 b.一律平等
c.共同发展 d.求同存异
[答案] b
6.材料一 中西交往源远流长。海纳百川,广交朋友,兼收并蓄,这正是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文化呈现出强劲的交流势头,日益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化格局。
材料二 我国著名人文学家费孝通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其原因有哪些?
[答案] (1)①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今天,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2)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美国人 中国人
秦景林
我到美国来时间久了,发现我们中国人在许多地方和美国人不一样。
游泳池里,中国夫妇双手托住他们的小宝宝在水面上学游泳,漂来漂去很平稳很安全,父母们仍旧小心翼翼;美国人抓起他们的小孩子往水池子里一扔,扑通一声像扔个西葫芦,任其漂浮扑通,淹得跟落水的小鸡似的,父母们却在一边哈哈大笑。
美国人时间观念很强。通知8点开会,不会差几秒钟;老板约人谈话,一分不差。往往他先等你。你来晚了他立刻就走了,显示平等关系。国内机关的公务员向领导汇报工作要排号,好不容易见到领导了往往又因为其他事情而推掉了,显得领导很忙似的,显示上下级关系。
美国的公交车非常准时。等车上班的人往往提前二三分钟才来等车也不会误事,车站上很少有长时间等车的人。国内的公交车有时晚点10分20分钟是很经常的事。等车的人往往需要提前十几分钟来等车。所以车站上经常有很多人站在那里。
美国人进游泳中心要排队,买票看电影要排队,在超市里面结账要排队,或者买什么东西要排队,都是排成一条直线。中间间隔半米,不会有人紧搡着你。更不会有人加塞儿,而且老弱病残者优先;国内人上火车、汽车、轮船也排队,但挤成一团,叫挤车。其他场合需要排队时也往往围成一团,身强力壮者占上风,老弱病残者望尘莫及。
中国五六十岁的人过过穷日子,善于精打细算、斤斤计较。所以去超市先看价格后买东西,往往浏览半天才出来结账;美国人怕浪费时间,进门就往篮子里拾东西,快买完东西快结账走人。中国人县长、市长、书记一级的领导干部平常工作很忙会议很多,很少自己亲自到商店超市去买东西,到学校送孩子,大都吩咐秘书或司机代劳;美国的议员、市长、校长、教授都要自己亲自开车去接送孩子上学,到超市去买食品。我女儿的导师65岁了每天还要接送子女上学,也从不雇佣人办理。
中国人喜欢喝热水、喝热茶,所以家家备有热水器、暖水瓶等茶水用具;美国人喜欢喝凉水和带冰的饮料,公共场所里到处都有纯净水饮水器,低头一按就能饮。中国人喝茶要进茶馆,一壶茶从5块到几百块钱不等。
中国人喜欢吃馒头、米饭、水饺、面条;美国人喜欢吃面包、奶酪、比萨饼、三明治。
中国人喝稀饭;美国人喝牛奶。中国人喜欢看京剧和地方戏;美国人喜欢举行家庭舞会。
中国人每年要过许多节日,节假日要走许多亲戚,亲人团聚吃喝玩乐其乐融融,亲情气氛很浓厚;美国人只过圣诞节,节假日喜欢旅游,金钱都花在旅途中。
[思考]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我们要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导学案
一、考点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二、考情分析
28.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 江苏单科,19,2分
浙江文综,33,4分
宁夏/辽宁文综,19,4分
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 广东单科,32,3分
尊重文化多样性 广东文基,10,2分
广东文基,19,2分
(一)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的传播
1.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感受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① 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
含义:文化遗产指的是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
地位: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作用:世界上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我们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尊重文化多样性
(1)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因此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商人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使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3)文化传播的手段:大众传媒及其作用
大众传媒的含义: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的作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4)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历史上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最近更新旅游资讯
- 北京IN10018片II期临床试验-IN10018 或安慰剂联合PLD 治疗铂耐
- 重庆西南医院体检中心
- 价值理论论文范文
- 内娱出现第一个“侠女颜”!刚出道4天,小白花们慌了…
- 狗的射速又快又烫
- 震惊!原来我们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三观如此畸形……
-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 笛安的“北京爱情故事”,满满的欲望和贪婪
- 读《金瓶梅》第13章:李瓶儿为何能看上西门庆?
- 十六岁高二学生没事时看看什么书好?
- 父母中毒而亡,警方问13岁女儿看到凶手没,女孩笑了:我就是凶手
- 别黑陈凯歌了,他有一部神作还不够吗?
- 高三沉沦观后感话题作文800字范文
- 思辨的张力
- 狐文化特辑【十三】狐妖余论:混迹红尘的修仙之狐——「仙狐」
- 喜欢K歌,看电影吗?这些英文一定要掌握!
- 21世纪最佳20部日本动画
- 中西方伦理思想发展比较研究
- 马鞍山人民医院医院历史
- 如何以「我穿越成了一个小妾(或通房丫头)」为题写一篇小说?
- 青海诗选刊 2017年第24期(总第36期)
- 吴军民
- 实用 | 教你如何做好校园景观!
- 无忧传媒三 片
- 《西游记》新解(十套珍稀古画插图)56: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遇强盗,唐僧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