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城市小学生大增!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7-10
手机版

  过去都想要人口红利,现在一二线城市都想要人才红利。

  所以每年大家都会很关注各个城市公布的常住人口数据。

  但每年的常住人口数据,其实是通过抽样比例估算出来的,误差很大。

  如果想要了解一个地方未来几年的潜在价值,小学生在校生人数参考度更高些,因为这些数据非常精准,是数人头数出来的。

  

  来看下32个重点城市近五年来小学生数量变化,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强省会城市小学生大增。

  

  2017年到2022年这5年中,小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GDP32城”是长沙,暴增了41.9%,从57.42万人增长到了81.5万人。

  楼市调控优等生长沙小学生人数增长最快,在之前5年一直是小学生增长率的亚军,这次终于晋升冠军,这意味着近几年来到长沙安居生活的人口越来越多了。

  西安之前一直都是小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城市,这次微微下滑到亚军,增长率为40%,五年内净增26.95万人。

  而陕西全省2021年也只有298.8万小学生。这意味着,陕西省有31%的小学生是在西安读书。由此可见,西安的人口首位度是非常高的。

  武汉、南京、贵阳、厦门、济南、合肥、杭州、郑州分别位居第三到第十名。

  在32个城市中,位居前十的城市有9个是省会城市。

  一线城市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分别位列15、16、19、23名。

  前十名中没有一个是一线城市,这也说明:省会城市、二线城市正在成为人口增长的主力军。

  从六普到七普的10年里(2010-2020),中国人口增长最好的城市是深圳,其次是广州,第三到第五分别为成都、西安、郑州。

  但通过2017年到2022年小学生人数的增长,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几年,一线城市增长冠军地位被撼动了,二线城市全面接管了前十名。

  一线城市的吸引力已经不如之前那么强劲。随着人口流动大洗牌,二线省会城市已经崛起了,这也是我为什么坚定的看好二线特别是强二线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人口纷纷涌向二线城市呢?我认为有两点原因。

  1、二线城市产业转移和升级

  就像富士康2010年起全面挺进内陆,在郑州、武汉、成都、西安、贵阳、南宁、兰州等二三线城市纷纷落地建厂一样。

  很多一线城市产业逐渐在往二线城市迁移。最典型的比如华为,之前主要在深圳,近几年逐渐转移到了东莞。

  二线城市土地使用成本低,劳动力成本更低,政府又有大把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来了就能给当地创造GDP和就业。

  有很多粉丝经常问我二三线城市哪些更有发展潜力的?

  其实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搜搜腾讯、阿里、华为等科技企业的社会招聘,看哪些城市有分公司,在招人,那就是答案。

  这些大厂扎堆的地方,就是最好的去处。如果你觉得资本家不傻,就相信他们的选择。

  另外,二线城市也正在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

  就拿西安来说,2022年发布了2.5万亿的投资清单,要重点建设包括先进制造业和研发平台、服务制造业等897个项目。

  其中光产业项目的数量就已经高达640个,可以看出是多么重视了。

  

  也就是在这一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101.55万辆,超过第二名上海的99万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的城市。

  

  2、另一个原因,就是二线城市发动的“抢人大战”。

  2016年起,二线城市地方政府好像突然被一棍敲醒似的,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政策,放宽落户条件,给予就业补贴,掀起一场轰轰烈烈“抢人大战”。

  像武汉,2017年市委书记直接喊话让百万大学生留在武汉。

  还有成都提出的新人才观: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只要适合全日制本科生,毕业就给户口。

  抢人最有成效的西安,不仅举办户籍管理民警誓师大会,集体宣誓坚决打赢“西安人才人口争夺攻坚战”。

  户籍民警还深入高校、火车站去“抢人落户”。

  从2016年到2021年,在40个内地主要城市中,西安户籍人口5年增量达到了174.6万人,这个人口增量仅次于深圳。

  毫无疑问,这些增加的人口就是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红利。

  再加上现在高铁、地铁、飞机等交通运输都很发达,一线城市能在家躺着购物半小时到家,二线城市也同样可以马上送达。

  教育和医疗在二线城市也很发达,例如武汉和长沙、成都、西安在医疗和教育方面都非常不错,甚至比深圳还要好。

  生活条件和一线城市差不多,生活成本却比一线城市低,这些都是能把人留下来的关键。

  

  都说房地产长期看人口。

  小学生的竞争力,其实就是城市的竞争力,也是评价当地楼市有没有购买价值的重要指标。

  今年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一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开始回流二线城市。

  有很多原本在一线城市生活的中产,上半年卖掉手上在一线城市的多余房产,带着大把现金回流到二线买房。

  有不少人说,这叫消费降级。但我觉得也不是。

  因为一线城市不可能无限膨胀下去,当房价、生活成本涨到一定高度,你的收入和成本不成正比的时候,很多人不愿意承担那么大的压力,买不起一线房子,就会选择退居二线。

  加上一线的产业升级上来,中低端产业流出,还有高端产业去二三线拓展市场,二线产业增加自然就会带动人口增长。

  相比一线城市房价动辄十多万,房价基数已经太高,想要再高速增长也很难,在房价相对便宜很多的二线城市置业,反而还能吃到不少房价上升的红利。

  BTW: 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请务必加上VX,一些文档的分享,城市闭门直播,都会通过微信来通知了。

  【桃宝】会员权益介绍:

  推荐:樱桃年度市场预判的文章已经发布了:

  我其他的观点,关注我的另外一个号:

  星哥写的内容,会发布在这个号上,大家喜欢看星哥内容的,可以关注:

  各位老铁们,在快餐式的短视频红利降维打击下,我这个深度类的公众号已经极其稀缺了。所以一定记得星标,点【再看】。不然你收不到推送,我们也没动力更了。

  

上一篇:选最好看「奇幻爱情韩剧」TOP10!冠军真的经典
下一篇:“用真实书写时代” | 电影《不孤岛》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