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国/韦伯/宗教社会学和伦理学的代表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7-09
手机版

  作者简介

  韦伯(1864~1920),公认的现代西方社会学大师之一,同时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享有西方理论社会学泰斗的盛誉。韦伯生于德国埃尔福特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俾斯麦时代的政治家,母亲是虔诚的加尔文教信奉者。1882年,韦伯考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经济和历史。1883年,他服了一年兵役,随后转入柏林大学。1886年毕业后担任初级律师。1893年起他先后在柏林大学、弗来堡大学、海德堡大学任教。1896年,他受聘为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成为当时德国知识界的重要人物。1897年夏天,韦伯双亲赴海德堡大学,与父亲大吵一架后,其父一个月后去世,使韦伯大受刺激,5年多没能恢复。1904年,他应邀赴美参加圣路易艺术与科学大会并宣读论文,回国后,韦伯专事著述,先后发表了《社会科学方法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宗教》、《政治是职业》等。1918年,他重返大学讲坛,先后执教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1920年,因误诊死于肺炎。巨著《经济与社会》、《世界经济通史》在他死后不久问世。

  背景介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处在急剧变动的经济、社会结构和相对停滞的政治、文化结构、价值体系的矛盾之中。德国工业正以超过英美等国的速度发展,工业化给德国经济与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特别是旧有价值观和政治结构受到严重冲击,地主和封建诸侯为基础的封建专制制度仍占统治地位。处于上升地位的德国中产阶级一方面具有改革现状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又不同程度地支持或认可德国既定政治制度与政治现状。德国社会处在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价值体系明显分裂迅速变化之中。

  名著概要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宗教社会学和伦理学的最重要代表作,最初于1904年和1905年分两次发表在他自己主编的《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杂志上。1920年汇成一册,正式作为《宗教社会学论集》第一部出版。该书分导论、上篇、下篇3部分。导论是韦伯为他整个宗教社会学系列研究而写的,上篇“问题”包括宗教派别和社会分层、资本主义精神、路德的“天职”概念等3章,下篇“禁欲主义新教诸分支的实践伦理观”包括世俗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反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2章。在这部书中,韦伯论述了两个重要问题: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本质;社会伦理与经济行为的关系。

  韦伯的学术志向和学术视野中,有两个问题是使他魂牵梦萦、孜孜以求解答的。其一是,为什么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最初发生在西欧而未发生在世界其他地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合理性究竟在哪里?韦伯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能只从欧洲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演变中去寻求答案,韦伯将决定性的因素归结为16、17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所产生的新教伦理特别是加尔文教的入世禁欲主义。因而他在书中提出了所谓的“韦伯命题”,即新教伦理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文明产生。韦伯一方面从职业统计的事实出发来研究这种独特现象背后的伦理文化根源,另一方面又引证富兰克林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金钱可生金钱等格言来阐释资本主义精神,认为加尔文教的入世禁欲主义培养了一种资本主义精神,并且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因而韦伯认为加尔文教的入世禁欲主义及其所造成的经济理性主义,正是西方近代文明所产生的伦理动因和精神基础。韦伯所关心的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一个具有普遍历史意义的特殊的理性主义文化仅仅只在西方发生特别是在西欧发生?韦伯到世界五大宗教即中国的儒教、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中寻求反证,得出了这些宗教包括早期基督教和中世纪天主教由于缺乏类似新教的那种天职观和入世禁欲主义,落在神秘主义和出世禁欲主义的伦理层面上,故不可能产生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形成类似西欧资本主义那样的文明。

   

  名家点评

  韦伯在今天西方的社会科学界和史学界上显然是处于中心的位置。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中有人向康德立异,也有人和他同调,但决没有人能够完全不理会他的学说。今天韦伯的情形和康德十分相似。

  ——余英时时间是无价之宝,因为每一个小时的丧失,都是为上帝增光的劳动的损失。寻找天国的热忱开始逐渐被审慎的经济追求所取代,宗教的根系慢慢枯萎,最终为功利主义的世俗精神所取代。

  经典摘录

  韦伯在书中重新界定了“资本主义”这一概念。他认为凡谋取利润的都是资本主义。古代和中世纪的资本主义在行为上主要是非理性的,而西欧和美国的近代资本主义主要特征是理性的、尊重和平的机会的,即是由近代西方社会生活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社会精神气质造成的,直接导致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的是由于出现了新教及其伦理道德。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进行了界说。他认为资本主义精神就是勤勉、认真、机敏、精心谋划,按节俭的原则,用健全的会计核算方式把资本主义把资本投入流通领域从而理智地获取利润。显然韦伯将资本主义看作是一种文化、一种经济、一种具有特殊动因的价值体系。而这种动因就是欧洲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教徒在伦理观念上的变化。

  韦伯从宗教社会学出发,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基督教和资本主义的历史,考察了西欧的宗教情感、信仰、教规和教义的变化。宗教的核心是“拯救”问题。通过考察对比,韦伯提出了在其思想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天职”一词,合理的行为就是根据资本主义原则来履行天职所进行的活动。最后,韦伯还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由于长期以来受统制贸易,缺乏金本位等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始终没有形成资本主义精神。并认为这归因于中国强调伦理道德的儒教思想的影响。

  阅读指导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思想体系中宗教社会学理论部分的代表作,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中最著名而且争议最大的一部。自其问世起,引起了“学术史上的30年战争”。韦伯在此书中开创的现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即探寻经济生活变化背后的精神驱动力量的研究方法,成为20世纪西方社会学界普遍接受的一种解释模式,韦伯也因此被称为“资本主义晚期的马克思”。韦伯在书中所运用的历史综合分析方法和文化比较法,对于探讨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起源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当然在他的学说中有一些牵强附会之处,尤其表现为他对东方诸文化的解释。但他所独创的思想和方法对于20世纪的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里程碑。

上一篇:“你疯了吗,让我做你女婿?”一有夫之妇,为与情人长相厮守,竟然把
下一篇:明清古装伦理片排行超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