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父女,女孩出生4天被遗弃,养父收废品将其养大,如今女儿攒钱买房回报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7-06
手机版

  命运重新安排了一位父亲

  “为什么别的小朋友有妈妈,而我没有?”这是小菲小时候比较困惑的问题,但她并没有打算直接去问父亲。

  “你是捡来的。”直到听到邻居和同学不间断的闲言碎语,年幼的小菲决定从父亲那里求证。这一求证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倒让她有些手足无措。

  “爸爸说当时是2月,天气比较冷。他把我抱回家,给我烤火。”再谈到这段往事,小菲的语气中透着释怀。而在她的童年时期,自己却是自卑、内向,因为亲生父母的遗弃而郁郁寡欢。父亲靠做苦力维持生计,在路边遇到小菲那年,40岁,未婚单身,直到今天,也没有结婚。

  

  “如果爸爸当时没有把我带回家,我可能就冻死了。”小菲在爸爸那里得知了一些当天的细节。父亲告诉她,在亲生父母留下的字条中得知那时她仅出生4天。

  意外多了一个女儿,父亲原本拮据的生活再添一层忙碌的色彩。在小菲的印象中,父亲收过废品、扫过大街、在医院食堂打工、刷墙、通厕所……目睹了父亲的辛苦,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小菲意识到父亲悉心的养育逐渐融化了她对身世的执拗。“爸爸一般不让我做家务。我们以前不经常吃肉,偶尔吃一次,他都要夹给我。现在也是,每次(我)从广东回去,他都要做排骨、鱼之类的,都是他平时舍不得吃的。”再回忆过往的时光,小菲从记忆中翻到的大多是父亲的花式宠爱。

  命运在小菲的人生开头编排了不幸的“戏码”,紧接着又安排了她与当今父亲的幸运相遇。彼此相守27年,小菲认定“是爸爸给了我生命”,如今的奋斗目标也是围绕着孝敬父亲。她的抖音主页上写着:“努力赚钱带爸爸游遍祖国大好河山”。

  “你养我小”和“我陪你老”

  受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小菲初中没有读完就辍学出去打工,去过理发店、餐厅,但是收入微薄,十七八岁的时候离家到了广东,这里的工资要比老家高一些。

  小菲今年27岁,在深圳一家电子厂的流水线上工作。“如果不加班,大概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多干些的话,能拿到三四千吧。”每月拿出600元作为房租,1000元给父亲,小菲在日常开销上也做着精细的打算。做饭比外卖便宜、衣服不用买太贵的、回老家能坐绿皮车就不会坐高铁或飞机……这个95后的姑娘说,27年的成长经历已经让她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不过,2022年,节俭的小菲“大手笔”了一把,甚至几乎花光了自己打工十几年的积蓄。

  偶然发现父亲身体不适,小菲第一时间带他入院治疗。“我以前总想着带爸爸出去走走,但一直拖延。经过爸爸这次生病,我意识到不能再等了。”待父亲身体恢复,小菲带着他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去旅行,北京、成都、武汉、杭州、西安、三亚、西双版纳……父亲经历了第一次坐高铁、第一次坐飞机……心里除了高兴,还掺杂着对女儿花钱的心疼。“这么多钱,我得花好几年呢!”父亲对小菲说。

  除了旅行,父女俩去年最大的开支是在老家镇上购入一套二手房。不断寻找、对比房源,综合以价格为首的多重因素,小菲和父亲最后定下了这套“别人都不稀罕”的三层小房。因为房子紧邻别人家的鱼塘,常年潮湿,有些安全隐患。小菲计划等有了一定积蓄再找人来修缮。

  感情比血缘重要

  从红砖房到三层二手房,小菲数了下,27年里和父亲总共搬了四次家,才住进这个真正属于他们的房子。

  

  经历过手术,67岁的父亲不能再做过多力气活,在院子种些青菜,到邻居家串门,如今的生活比从前轻松,但也愈显单调。

  

  由于在外打工,小菲也并不常在父亲身边,彼此的牵挂靠电话和网购传递。

  为了省路费,小菲每次回老家,都会选择与飞机、高铁相比更加便宜的绿皮火车硬座,坐一宿,再转两次公交到家,家里等待她的有一桌美味,还有一位期待已久的父亲。

  眼看父亲要到古稀之年,小菲想着以后还是要回老家找一份工作,常回家看看父亲,也常带父亲出去转转。对身世释怀的小菲不再纠结亲生父母是谁,她说:“血缘不重要,重要的是感情”。

  下一次什么时候回老家看望父亲?下一次跟父亲旅行去哪儿?小菲坦言都在计划中,但要“先攒攒钱”。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李巧妹

  编辑:俞丹

上一篇:十七岁独自外出旅游是什么体验?
下一篇:李玟逝世引发的思考:心理健康、社会问题和媒体伦理三个角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