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小破船炸沉德国军舰,这电影真敢拍!

栏目:旅游资讯  时间:2023-06-23
手机版

  20世纪初,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向其最终阶段——帝国主义过渡。

  在新旧殖民主义更替、各国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之下,西方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并争取全球霸权而发起了一场世界级的帝国主义战争。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打响,分布在亚非拉及大洋洲等地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场同盟国与协约国间的角力之中。

  在战争爆发之前,来自英国的罗丝·赛耶(凯瑟琳·赫本饰)已经跟随虔诚的牧师哥哥塞缪尔·塞耶在非洲传教十年有余。对上帝的信仰支撑着他们熬过漂泊异乡的痛苦。

  但当德国军队披甲上岸,上帝可没有如他们所愿怜悯自己的儿女。

  The African Queen

  非洲女王号

  《非洲女王号》凤凰卫视电影台

  7月8日 21:15即将播出

  身处德属东非的殖民地,赛耶兄妹一夕间成了“敌人”。

  德国军队烧毁了塞缪尔的传教所,还对他拳打脚踢“施以教训”。身心饱受重创的塞缪尔病入膏肓,不治而亡,留下妹妹罗丝独自一人面对异乡的战火。

  正当罗丝走投无路之时,向她伸出援手的却是个意想不到的人。

  查理·奥耐特(汉弗莱·鲍嘉)是一名因失业而流落到非洲的加拿大矿山机械师,他时常开着一艘破烂的蒸汽船——“非洲女王号”在附近转悠,因此也和赛耶兄妹打过几次照面。

  但罗丝一直打心眼里瞧不起他。查理不务正业、没有礼貌、酗酒、还亵渎上帝,简直就是个集罗丝所有雷点于一身的loser中的loser。

  但也就是这样一个人,陪她一同埋葬了兄长,还邀请她登上“非洲女王号”逃难。

  这并没能让罗丝对查理立即改观。

  哥哥含冤而死,她不仅要“报仇”,还要为祖国的战争做出一份贡献。她计划要自己建造鱼雷,然后用改造后的蒸汽船去“干掉”德国军舰路易莎号。

  查理听着眼前这个女人疯狂的计划简直是惊掉下巴。对,他是贪生怕死,也舍不得他的“非洲女王号”,总之,他可不想去做以卵击石的傻事。

  罗丝是能对着目不识丁的非洲土著人传教十年的人,她可不会轻易放弃劝导一个“误入歧途”的浪子“洗心革面”,于是在罗丝一路的喋喋不休之下,查理勉强点了头。

  就这样,一个专横虔诚的禁欲主义者和一个自由奔放的酒鬼独行侠驶入了极度危险“无法通航”的乌兰加河。

  一路上,他们要面对汹涌的激流、嗜血的寄生虫、凶猛的野生动物及无数的河流分支,最后驶向未知的命运.....

  《非洲女王号》凤凰卫视电影台

  7月8日 21:15 即将播出

  好莱坞经典冒险片《非洲女王号》于1951年底在美国首映,不仅获得评论圈一致赞誉,票房也大获成功。

  该片在当年奥斯卡上获得四项重量级提名,并为男主角汉弗莱·鲍嘉捧回人生第一座影帝奖杯。

  但在影片上映前,唱衰声与其后的喝彩声形成了鲜明对比。

  曾经的好莱坞男神汉弗莱·鲍嘉早已过了靠脸吃饭的年纪,而他的搭档凯瑟琳·赫本也一直以强势的性格闻名,和受欢迎的金发碧眼玛丽莲·梦露式美女大相径庭。

  这样一对皮相和性格都不讨喜的中年人谈恋爱,谁会想看啊?

  这是制片人萨姆·斯皮格尔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萨姆·斯皮格尔在圈中以脾气古怪、特立独行闻名,他才不会在意那些“喷子”的反对声浪。在后辈和同僚眼中,萨姆·斯皮格尔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如果他今天身无分文,明天你再见到他,他就会穿着高级定制的名牌服饰,在最奢华的酒店,品着最名贵的红酒。

  《阿拉伯的劳伦斯》、《码头风云》等脍炙人口的好莱坞经典都是出自他手。

  《非洲女王号》筹拍时正值1950年代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盛行,反共风潮也吹到了好莱坞。片中一众主创多多少少都和支持共产主义的组织有所联系,因而险些被列入“好莱坞黑名单”。

  在美国找不到投资和拍摄支持,萨姆·斯皮格尔就动了“走出去”的念头。

  当时好莱坞的电影拍摄按惯例是在大制片厂的摄影棚内进行,正巧导演约翰·休斯顿看到了C·S·福雷斯特1935年的小说《非洲女王号》,便劝说好友萨姆·斯皮格尔将其改编为电影。

  因为小说出版时日已久,版权便宜易得,两人一拍即合。

  在没有拿到一分钱投资的情况下,制片人和导演打着“友情牌”把男女主角汉弗莱·鲍嘉和凯瑟琳·赫本“骗”进了剧组,并告知他们——整个摄制团队将远赴非洲大陆实地取景!

  这在当时的好莱坞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壮举”,和片中罗丝劝说查理炸沉德国军舰的疯狂计划并无二致。

  这趟惊险刺激的非洲之行在众位主创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以至于凯瑟琳·赫本在77岁高龄写下人生的第一本回忆录《摄制的故事:我是如何跟鲍嘉、白考尔及休斯顿前往非洲并差点丢了性命》来纪念那段疯狂岁月。

  而汉弗莱·鲍嘉的妻子——另一位好莱坞女神劳伦·白考尔也在访谈节目中回忆说,“戏外和戏里的故事一样刺激,甚至更加刺激!”

  在英国罗慕路斯电影公司的支持下,约翰·休斯顿带着他的男女主角、摄制团队、还有一台笨重的特艺七彩摄影机(Technicolor Camera)、两盏补光灯,踏上了“征战”非洲雨林的旅程。

  险象环生的非洲大陆当然不比弥漫着白色恐怖的好莱坞“安全”多少。

  在乌干达与刚果,他们要面对包括蛇和鳄鱼在内的各种野生动物的威胁。

  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这些看似凶猛的“大家伙”反而不是最致命的。

  某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拍摄现场被两列庞大的行军蚁(“军团蚁”)入侵,休斯顿感叹道:“我们准备好了应对狮子、河马、水牛和蛇,但却被半英寸长的蚂蚁打败了。”

  还好没有人员伤亡,要知道,行军蚁黑潮袭来,瞬间就能吞没一切生灵。

  经过这次“意料之中”的“意外”,鲍嘉恨透了非洲,从炎热的天气到难以下咽的食物,鲍嘉抱怨着非洲的一切。但与此同时,他的搭档赫本却沉醉其中。

  当我在抱怨的时候,凯蒂正处于她的兴奋期。每当她经过一棵蕨类植物或浆果时,都想知道它的血统,并坚持要弄清楚她看到的所有正在行走、游泳、飞行或爬行的东西的拉丁文名称。

  赫本身上的求知欲与勇气,的确与她的角色罗丝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接踵而至的各种热带疾病很快令她的“兴奋期”被迫终止。

  几乎每个人都开始病倒,患上各种热带疾病,包括痢疾和疟疾。赫本拍摄时会在身边藏着一个水桶,以便在每一个镜头的间隙处理难以控制的呕吐欲。

  事后回想起来,赫本说当时因为天气炎热所以大量饮水,但他们携带的水源其实早已被污染。

  反倒是鲍嘉和休斯顿两个不喝水只喝威士忌的“酒友”幸免于难,到拍摄结束时,只有他们两个人没有病倒过。

  鲍嘉曾笑称,“没有什么东西会咬我。一堵坚实的威士忌墙让昆虫无处遁形。”

  而作为鲍嘉的助手同赴非洲“照顾丈夫”的劳伦·白考尔最终成了全剧组的义务护士和厨师,但她唯独没有照顾到的就是她酗酒却健康的丈夫鲍嘉......

  除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剧组还必须解决那些令人生畏的技术问题。

  由于他们使用笨重的特艺七彩摄影机拍摄,并且即使在白天的室外也需要架设补光灯,这样一艘小小的蒸汽船(“非洲女王号”)令他们根本无处施展拳脚。狭小的甲板完全不可能架设机器。

  为了安置无处落脚的摄影组和灯光组,他们建造了一个大筏子,可以容纳船的模拟部分以及巨大的摄像机和灯光。然而,这一自作聪明的创新并没有阻止人和设备偶尔被低垂的树枝卷进河里。

  克服了重重困难,大部分船上及需要实景背景的戏在非洲拍摄完成。但水下的戏份却必须搬回棚内拍摄,毕竟谁也不愿意在蛇虫和病毒细菌聚集、水草夹杂着暗流涌动的非洲河水中真的“玩命”拍摄......

  而非洲女王号在危险的激流中航行的镜头也是使用船的比例模型在英国的摄影棚内拍摄。

  最终,历经千辛万苦,一部杰作诞生了!

  《非洲女王号》不仅在1951年引起一时轰动,也在1998年及2007年两次美国电影学会(AFI)百年百大电影评选中榜上有名,成为好莱坞影史中不可磨灭的经典之作。

  而鲍嘉与赫本作为美国电影学会(AFI)百年百大明星评选中男女演员的头把交椅,亦是令本片“两颗巨星大碰撞”传为美谈。

  原本悲观的休斯顿甚至为两人在拍摄中散发的化学反应所震惊,特意为查理和罗丝重写结局。

  查理与罗丝的非洲漂流记究竟结局如何?快去片中一探究竟!

  文|Remi

  编辑|福尔魔歌、Remi

上一篇:贾平凹:有的女人离婚前,觉得自己是红酒,有好男人品;离婚后才发现自己是板蓝根,只
下一篇:原创首日票房不过亿,彭于晏新电影迎差评不断,票房恐难再破3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