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人之初分南北?最新DNA研究揭示我国史前南北方人群迁徙演化过程
炎黄子孙起源于黄河流域似乎是目前关于中华民族起源的普遍共识,可中国南方人群又是何时融入中华民族的呢?近年来诸多的质疑之声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南北方人群起源与演化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随着最新科研成果的发现这个问题终于有了重大进展,大家很有可能都是北方与南方的“混血儿”。

史前聚落遗址复原
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主导、多家科研单位共同参与的研究论文《Ancient DNA indicates human population shifts and admixture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从遗传学角度揭开中国史前南北方人群格局这一重大学术问题的若干谜团,为中国史前人群的遗传、演化、适应等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论文
虽然近年来东南亚、西伯利亚等地区的古人类遗传演化研究已取得诸多成果,但分别作为稻作和粟作农业起源中心的中国南北方,其史前人类基因组的相关信息知之甚少,人类演化史中不能缺少来自中国的重要篇章。

科研人员进行古人类样本采集
研究团队联合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山东考古与文物研究院、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发的最新古DNA技术,成功捕获测序了中国北方山东、内蒙古及南方福建等地十一个遗址的二十六个基因组,年代自距今九千五百年至三百年前,为东亚地区古人群,特别是现代人的迁徙与演化过程提供了关键的遗传学依据,这也是首次同时针对中国南北方人群进行的时间跨度最大的系统性古基因组研究。
研究表明黄河流域至西伯利亚东部草原的人群至少从九千五百年前就携带了以新石器时代山东个体为代表的古北方人群成分,而中国大陆沿海及台湾海峡岛屿人群至少从八千四百年前就携带了以新石器时代福建及其毗邻岛屿个体为代表的古南方人群成分,并且两种成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山东扁扁洞约九千五百年前的个体颞骨
也就是说早在九千五百年前中国南北方人群已经分化,但随著时间的推移,南北方人群之间的差异及分化程度开始逐步减少,说明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南北方人群存在频繁的交流融合,这种迁徙与融合持续影响着东亚人群,以南方距今四千八百至四千二百年的锁港、溪头村、昙石山等遗址的多个个体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群与东亚北方沿海人群存在一定的基因关联,且该关联是双向的,即南方人群的遗传成分也对北方人群产生了一定影响。

采样人群的地理、时间和遗传信息
现今东亚人群无论来自南方还是北方,均同时混合有古北方人群成分(以黄河沿岸的山东人群为代表)和古南方人群成分(以福建与台湾海峡岛屿人群为代表),其中古北方人群成分影响更大,而古南方人群成分在南方明显减少,新石器时代南北方人群的交流融合以及此后的黄河以北人群大规模南移共同形成了现今东亚南北方人群的基因组成。

古亚洲人之间的树关系建模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南北方人群的互动与欧洲人群大相径庭,自从约九千年前农业出现以来,欧洲人群不断遭遇近东农业人群及欧亚草原人群等外来人群的“大换血”,外来人群一直在重构欧洲人群的遗传信息,而中国南北方同期人群的演化基本保持了连续性,并未受到外来人群的显著影响,这可能与中国是稻作和粟作农业的独立起源中心有关,农业在人口增长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带来农业的外来人群能够在欧洲迅速扩张,而中国人有自己的农业,可以自给自足。
古南方人群成分虽然在现今东亚大陆人群中所占比例较小,但对其他地区人群却有深远影响,虽然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的考古学材料已经暗示南岛语系人群与东亚南方大陆人群之间的联系,但其起源地仍存在较大争议。

现今东亚人群混合有古北方人群和古南方人群成分
此次研究终于找到了确凿的遗传学证据,研究团队发现现今广泛分布于台湾海峡、东南亚和太平洋西南部岛屿的南岛语系人群,与新石器时代中国南方沿海人群在基因上存在十分紧密的遗传联系,表明最早的南岛语系人群起源于中国南方的福建及其毗邻地区相关人群,其时间可以追溯至距今八千四百年前,这是首次通过古基因组数据明确八千多年前的古南方人群是南岛语系人群的祖先来源。

福建奇和洞约八千四百年前的个体头骨
与现今生活在东亚北部和西部的人群(如达斡尔族人群)相比,八千四百年前的福建奇和洞人与现今的东亚中部及南部人群(如汉族和傣族人群)存在更多的遗传联系,且与中国台湾的阿美族和泰雅族人群具有最强的遗传联系。
研究显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沿海人群之间很少存在遗传隔离的情况,大部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东南亚人群都混合有当地古老的和平文化人群及中国古南方人群相关的遗传成分,特别是四千年前的越南人群与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沿海的福建人群存在非常紧密的关系,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沿海人群之间的遗传联系还在进一步向北延伸。

南岛语系分布图
日本群岛的绳纹文化人群很早以前便与东亚人群分离,以往的研究认为其与东南亚的和平文化人群紧密相关,但结合新石器时代中国南北方人群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两千七百年前的绳纹文化个体含有早于东亚人群的古老成分,但与东南亚的和平文化古老人群并无直接联系,而是与新石器时代的西伯利亚和东亚南方沿海人群紧密相关,表明沿海地区不仅没有出现人群隔离,反而成为了人群交流的重要通道。
该科研工作的筹备始于2012年,经过多年努力最终取得突破性进展,早在2014年科研团队就已经成功获得北方山东和南方岛屿的关键样本基因组数据,在东亚南北方古人群的遗传特征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此次研究的古人类样本
中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骨骼保存极为不利,该地区的样本不仅数量稀少且微生物DNA污染严重,人类的DNA往往高度降解甚至完全降解,使相关的实验与研究变得更加困难,科研团队利用四年时间深入南方三十余处遗址,采集到二百五十七份古人类样本,但经常有无法提取DNA的情况出现。

古人类DNA采集
幸运的是他们在古DNA的关键技术上有了突破性进展,与其他单位联合研发的古DNA捕获技术可以从大量土壤微生物DNA中获取极其微量的人类内源DNA,甚至可以捕获仅占0.03%的人类核DNA,正是靠着这些“蛛丝马迹”,科研团队抽丝剥茧终于拼凑出一幅中国史前人群的起源地图,而这幅地图也让人类历史变得更加完整。
中国南北方人群的古基因组研究揭示了人类演化史的冰山一角,但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追问,中国南北方人群在旧石器时代曾发生过怎样的互动交流?人群的迁徙与农业技术的传播扩散存在怎样的联系?这些问题还有待在未来的中国史前人群研究中找到答案。
#文化历史解析#
举报/反馈
上一篇:参加公务员考试,这3个环节别跟陌生人说话,容易被举报
下一篇:刘德华成名之路
最近更新旅游资讯
- 北京IN10018片II期临床试验-IN10018 或安慰剂联合PLD 治疗铂耐
- 重庆西南医院体检中心
- 价值理论论文范文
- 内娱出现第一个“侠女颜”!刚出道4天,小白花们慌了…
- 狗的射速又快又烫
- 震惊!原来我们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三观如此畸形……
-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 笛安的“北京爱情故事”,满满的欲望和贪婪
- 读《金瓶梅》第13章:李瓶儿为何能看上西门庆?
- 十六岁高二学生没事时看看什么书好?
- 父母中毒而亡,警方问13岁女儿看到凶手没,女孩笑了:我就是凶手
- 别黑陈凯歌了,他有一部神作还不够吗?
- 高三沉沦观后感话题作文800字范文
- 思辨的张力
- 狐文化特辑【十三】狐妖余论:混迹红尘的修仙之狐——「仙狐」
- 喜欢K歌,看电影吗?这些英文一定要掌握!
- 21世纪最佳20部日本动画
- 中西方伦理思想发展比较研究
- 马鞍山人民医院医院历史
- 如何以「我穿越成了一个小妾(或通房丫头)」为题写一篇小说?
- 青海诗选刊 2017年第24期(总第36期)
- 吴军民
- 实用 | 教你如何做好校园景观!
- 无忧传媒三 片
- 《西游记》新解(十套珍稀古画插图)56: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遇强盗,唐僧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