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决战》杀青在即,赶工之作恐难成经典,古月电影版仍无法超越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5-07
手机版

  原标题:《大决战》杀青在即,赶工之作恐难成经典,古月电影版仍无法超越

  《大决战》

  既然有勇气取名为《大决战》,难免会被拿来与此前的经典战争电影《大决战》三部曲相比较。

  电影《大决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巅峰之作,庄重严肃、叙事宏大、音乐一流,审美水准极高,完全是史诗电影级别的,“无出其右”版的存在。

  当然,对于拍摄中的电视剧《大决战》来说,制作阵容同样不容小觑,如果能做到精益求精,可能会和电影版一样成为流传百世的经典之作。

  高希希

  唐国强

  一线伟人特型演员唐国强、刘劲、王伍福、郭连文领衔主演,卢奇、郭广平、于和伟等演员主演,这样的演员阵容也是只有《跨过鸭绿江》这种级别的历史巨制能够相提并论的。

  《跨过鸭绿江》

  《跨过鸭绿江》作为国内首部全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影视作品,播出后收获了豆瓣8.8分的好评,作品的立意自然毋庸置疑,这也是《跨过鸭绿江》能轻松收获高分评价的主要原因。

  但是实事求是地讲,《跨过鸭绿江》延续了国产主旋律电视剧的一贯“流水账”式的叙事方法。说白了就是作品艺术性不高,剧情上只是单纯的罗列抗美援朝战争中大大小小的战役,整部作品串联起来就像刚刚入职员工做的幻灯片;

  《跨过鸭绿江》

  个别人物角色的诠释有些单薄甚至脸谱化,比如唐国强和孙维民,两位特型演员的发挥着实一般,塑造的伟人领袖一个像治保主任、一个像妇女主任,单纯的念台词;

  当然,因为抗美援朝这一题材的特殊性,《跨过鸭绿江》这部剧无需太多艺术化处理就足以赚足观众的泪水了,也轻松收获了8.8分的高分评价。

  一部优秀的战争巨制不能只是做简单的流水账,而要兼具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和历史的厚重感,以及必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修辞”式的重塑。

  《大决战》

  在这里不得不重新回顾一下电影《大决战》,这样的作品才是能够载入史册的,才是对得起人民的高品质的艺术作品。

  《大决战》

  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善于运用修辞的,比如第一部《辽沈战役》中,影片从黑暗、混沌中逐渐展开,随后是占满整个银幕的黄河解冻,浮冰随着河水前行,彼此相互撞击,夹杂着军鼓声的冰河汹涌奔流轰鸣的气概万千的景象,有一种特别的银幕艺术的震撼力,这其实是预示着人民创世的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又比如,电影《大决战》中还有很多富于真情地触动心灵的描写,第一部《辽沈战役》中的锦州外围阵地上,一个老炊事员挑着饭菜担子面对遍地阵亡的战士喊“开饭”的情景,让人潸然泪下;

  第二部《淮海战役》中“载着”战士遗体盖着白布的担架排列在地上,一眼望不到头……

  《大决战》

  故事是丰满的,人物角色也都是真实的血肉之躯,加上真实的道具场景,所以电影《大决战》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真实的气息。

  古月

  谢伟才饰演粟裕

  电影版《大决战》也常常提供对手视角,军事会议上低声嘲笑的邱清泉,接空投时面如死灰的杜聿明,还有斜阳下拜谒中山陵的蒋介石,那份无奈和暮气沉沉早就讲明了一切……

  古月

  诸如此类的表现方式在电影《大决战》中比比皆是,这就是优秀文艺作品该有的“修辞”,更是值得电视剧版借鉴的。

  文|宋胖子

  责任编辑:

上一篇: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在“钢铁洪流”上书写“火热青春”
下一篇:“疯魔化”的咖啡,星巴克看了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