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简介及其年谱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7-11
手机版

  明治二十五年(1892)3月1日,芥川龙之介生于东京,本姓新原,是一个送奶工人的儿子,生母于三十二岁时生下他,龙之介以新原敏三(山口县人,经营牛奶业)长子的身份出生于东京市(今东京都中央区)入船町八丁目一番地。因生于辰年辰月辰日辰刻,故名龙之介。龙之介上面有两个姐姐,大姐初子(ハツ)夭折,二姐(ヒサ)初与葛卷义定结婚,生一男一女,夫死后,改嫁西川丰,西川死后,她再次回到葛卷家。芥川生后七个月,母亲福子(フク)发疯,八个月后猝然发狂,其后终生为狂人。龙之介被送到位于本所区(今墨田区)泉町十五番地的外婆芥川家。养父芥川道章是母亲的兄长,当时是东京府的土木课长。芥川家是有相当大宅邸的大家族,世代担任江户城的茶会吏一职,作风严厉但博学多识,具有浓重文人气息,』。因芥川家是延续十几代的士族(武士),门风高尚,文学、演艺、美术等均是士族子弟必修科目。全家皆谙游艺(茶道、插花、舞蹈、音乐等的总称)的。道章擅南画、俳句,爱盆栽,“对于搞文学,谁都不会全然反对,因为从养父母到姨妈,都爱好文学”(《爱好文艺的家庭》『文学好きの家庭から』。或许是环境使然,再加上天资聪颖,他阅读的书籍涉猎极广,在中小学时代喜读江户文学、《西游记》、《水浒传》等,也喜欢日本近代作家泉镜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鸥外的作品。对欧美文学也兴趣浓厚,喜读易卜生、法朗士、波德莱尔、斯特林堡等人的作品,深受世纪末文学的影响。这使他日后不但成为杰出的作家,更是个博学之士。

  年谱

  明治二十六年(1893)1岁

  生父新原敏三从入船町搬家到芝区(港区)新钱座町十六番地。

  明治三十年(1897)5岁

  入读回向院 旁边的江东小学附属幼儿园。

  明治三十一年(1898) 6岁

  4月,入读位于本所六町的江东小学。由于略带神经质,故而易胆怯,且体质羸弱,但学习成绩优异。“夜焚落叶见社神”(落叶焚いて野守の神を见し夜かな),据称是他小学时代作的俳句,早早展示了他早熟的文采。

  明治三十五年(1901)10岁

  11月28日,母亲福子死去。4月,他与野口真道等同学一起创办了传阅杂志《日出界》,自己编辑,自己书写封面。芥川很早就喜爱读书,他读过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和泉镜花的《化银杏》,酷爱从马琴的《里见八犬记》到三马、一九、近松等的江户文学;此外,《西游记》、《水浒传》也在他的爱读之列。11月28日,母亲福子去世,“她死前突然恢复了生气,看着我们的脸不停地簌簌落泪”(《点鬼薄》『点鬼簿』)。

  明治三十七年(1904) 12岁

  明治三十二年,母亲的妹妹冬子(フユ)与父亲敏三结合,生下异母弟得二。根据那年7月的司法裁定,作为冬子入籍新原家的条件,龙之介正式过继为芥川家的养子。

  明治三十八年(1905)13岁

  从江东小学毕业,入读位于本所柳原的东京府立第三中学,中学时代的芥川学业成绩优秀,尤其是汉文,水平超常。他的读书欲望越来越盛,红叶、露伴、一叶、樗牛、芦花、漱石、鸥外等的小说他都熟读过,在外国作家中,他对易普生、阿耐特法郎士(アナトール?フランス)等表现出了关注。当时,历史是他最喜欢的学科,他希望将来作个历史学家。中学时代,他曾发表作品《义仲论》于校友会杂志第15号上(明治四十三年二月)。曾是他的一年级老师的广濑雄回忆说:“他身体纤瘦,与脸长相比,头显得特别大,长脖子,高鼻梁,绵津海的珍珠一样的眸子里深藏着睿智”(《回忆龙之介君》『竜之介君の思出』)。

  明治四十三年(1910)18岁

  3月,从府立第三中学毕业。9月,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入读第一高等学校一部乙班(文科),久米正雄、菊池宽、松冈让、山本有三、土尾文明、恒藤恭、石田干之助等都是他的同班同学,德法科的秦丰吉、藤森成吉,以及比他高一级的文科生丰岛与志雄、山宫允、近卫文麿等也是他的同学。同年秋,芥川全家暂时移居到位于府下内藤新宿町二丁目七十一番地的生父敏三家。

  明治四十四年(1911) 19岁

  入住位于本乡的一高学生宿舍,渡过一年的宿舍生活。但他却因有洁癖而不适应这里的生活,当时的龙之介是一个具有秀才气质的老实学生,读书欲、求知欲依然很强烈,喜爱读波德莱尔、斯特林堡、阿耐特法郎士、巴尔库松、奥依昆等人的作品,超然存在于课堂之外。

  大正二年(1913)21岁

  他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期间开始写作。并与久米正雄、菊池宽等先后两次复刊《新思潮》,成为第3次和第4次复刊的《新思潮》杂志同人。

  大正三年(1914)22岁

  2月,与丰岛与志雄、山宫允、久米正雄、菊池宽、松冈让、成濑正一、山本有三、土屋文明等一起创办第三次《新思潮》,并以柳川龙之介为笔名,在创刊号上发表自己翻译的叶芝及阿耐特法郎士的作品。5月,他又在该刊上发表了处女作——小说《老年》。9月,发表了戏剧《青年与死》。10月,第三次《新思潮》停刊。10月底,一家人移居府下丰岛郡泷野川町字端435号。“学生时代的我与第三次及第四次《新思潮》的同人们交往最为密切,本来没有当作家之愿望的我最后却成了作家,这完全是收了他们的坏影响……当时,我除了上面提及的那些人外,还同早稻田大学的一些人交往,这些人也确实给我这个单纯的人施加了坏影响。除了他们就没有别人了,他们是同人杂志《假面》的创办人日夏耿之介、西条八十、森口多里诸君”(《<假面>诸君》『「仮面」诸君』)。

  大正四年(1915) 23岁

  2月,与吉田弥生的“初恋”破灭,产生厌世情绪。5月,在《帝国文学》上发表《火男面具》。11月,又在同刊发表《罗生门》,但当时他还是一个无名的青年。12月,经一个在夏目漱石那里作门生的同学林原耕三的介绍,芥川参加了位于早稻田南町漱石山房的“星期四聚会”,后入漱石门下。他后来曾说过,从漱石那里感受到了“不知何时射出来的……人格上的吸引力”即魅力(《那时自己的事》『あの顷の自分の事』别稿)。

  大正五年(1916) 24岁

  1月,在《读卖新闻》上发表《松浦氏的<文学的本质>》一文。2月,与久米正雄、松冈让、成濑正一、菊池宽等一起创办第四次《新思潮》,并在创刊号上发表《鼻子》,此文受到了漱石的赞赏。后来,经漱石的门生铃木三重吉的推荐,参与执笔《新小说》,迈出自己走向文坛的第一步。7月,从东京帝国大学英语系毕业,毕业论文题目为《威廉莫里斯研究》(『ウィリアム?モリス研究』),毕业成绩在全班20名同学中排名第二。9月,在《新小说》上发表《芋粥》,这篇小说得到了好评,与10月在《中央公论》上发表的《手巾》的成功,确立了他的新进作家地位。11月,在《新思潮》上发表了自己第一篇基督教作品《烟草》(后改名为《烟草与魔鬼》)。12月,经一高教授畔柳都太郎介绍,芥川到海军机关学校作了临时教官,从此住在镰仓,月工资60日元。同月9日,老师夏目漱石去世。在这一年中,他发表了《孤独地狱》(4月,《新思潮》)、《父》(5月,《新思潮》)、《虱》(5月,《希望》)、《酒虫》(6月,《新思潮》)、《野吕松人性》(8月,《人文》)、《猴子》(9月,《新思潮》)、《出帆》(10月,《新思潮》)、《烟草与魔鬼》(11月,《新思潮》)及《烟管》(11月,《新小说》)等作品。

  大正六年(1917) 25岁

  1月,在《文章世界》上发表《运》,在《新思潮》上发表《尾行了斋备忘录》。3月,第四次《新思潮》停刊。4月,与养父芥川道章一起旅游京都、奈良。5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罗生门》由阿兰陀书房出版。6月,所谓的“新技巧派”新进作家聚在一起为《罗生门》举办了出版纪念会。9月,从镰仓移居到横须贺市的汐入尾鹫梅吉。11月,第二部短篇小说集《烟草与魔鬼》(新潮社)出版。这一年,他发表了《忠义》(3月,《黑潮》)、《葬仪记》(3月,《新思潮》)、《偷盗》(4、7月《中央公论》)、《流浪的犹太人》(6月,《新潮》)、《大石内藏助的一天》(9月,《中央公论》)及《戏作三味》(11月,《大阪每日新闻》)等作品。

  大正七年(1918)26岁

  1月,在《新潮》上发表《掉头之后》(『首が落ちた话』),在《新小说》上发表《西乡隆盛》。与室生犀星相识并结为好友。2月2日,与冢本文子结婚,文子当时19岁,就读于迹见女校。3月,定居镰仓大町十字街并成为大阪每日新闻社社友。5月,师从高滨虚子,对俳句表现出热心。一次,在朋友婚宴上,他曾吟俳句“刀凝余寒以切韭”(庖丁の余寒昙りや韮を切る)助兴。4月,在《新小说》上发表《世之介的话》,在《中央公论》上发表《袈裟与盛远》。6月,他发表了一系列俳句。7月,在《红鸟》上发表《蜘蛛丝》,在《大阪每日新闻》上发表《地狱变》,在《中央公论》上发表《开化杀人》。9月,在《三田文学》上发表《信徒之死》。10月,在《新小说》上发表《枯野抄》。11月,在《雄辩》上发表《路西法》。

  大正八年(1919) 27岁

  1月,第三部短篇集《傀儡师》(新潮社)刊行。3月15日,生父新原敏三患流感死去。同月,芥川从海军机关学校辞职,成为大阪每日新闻社会员,入会条件是每年给该社写几篇小说,不取稿费;平日无须去该社上班,亦无须撰写其他新闻;每月可领取薪金130日元。4月28日,从镰仓再次搬到田端,与养父母住在一起,在田端,他的书斋名字为“我鬼窟”。5月,与菊池宽一起游长崎,寻访基督教遗迹,在旅地,他与斋藤茂吉初次相会。但是,在当时,室生犀星、小岛政二郎、南部修太郎、泷井孝作及小穴隆一等人更能引起芥川的注意。芥川在这一年发表的作品有《毛利老师》(《新潮》,1月)、《那时自己的事》(《中央公论》,1月)、《背负基督的圣徒》(《新小说》,3、5月)、《我遇到的事——桔子?沼泽地》(《新潮》,5月)、《路上》(《大阪每日新闻》,6-8月)和《妖婆》(《中央公论》,9-10月);此外,他还发表了评论文章《艺术与其他》(《新潮》,11月)。这一年中,他与一个被称作“愁人”的女子秀茂子相会,并一度陷入情感苦恼,《傻子的一生》中的“狂人之女”即暗只此人。

  大正九年(1920)28岁

  1月,第四部短篇集《影灯笼》(春阳堂)刊行。3月,长子出生,他以菊池宽名字中“宽”字的万叶假名“比吕志”命名之。11月,他与久米正雄、菊池宽、宇野浩二等人一起去京都、大阪演讲旅行。这一年,他发表了《鼠小僧次郎吉》(《中央公论》,1月)、《舞会》(《新潮》,1月)、《尾生的信》(《中央文学》,1月)、《秋》(《中央公论》,4月)、《黑衣圣母》(《文章俱乐部》,5月)、《南京的基督》(《中央公论》,7月)、《杜子春》(《红鸟》,7月)、《影》(《改造》,9月)和《阿律和孩子们》(《中央公论》10-11月)等。这一年春天,芥川在上野“清凌亭”饭店结识女招待佐多稻子。

  大正十年(1921)29岁

  3月,第五部短篇集《夜来香》(新潮社)刊行。同月,他被大阪每日新闻社以海外观察员的身份派往中国。在中国,他从上海出发,一路游览了杭州、苏州、扬州、南京和芜湖,然后溯江而上至汉口,游洞庭,访长沙,经郑州、洛阳、龙门前往北京,7月底,从朝鲜回国。这次旅行使芥川的健康大大受损,他回国后即病倒。这一年,他发表了《秋山图》(《改造》,1月)、《往生画卷》(《国粹》,4月)、《上海游记》(《大阪每日新闻》,8-9月),《好色》(《改造》,10月)等。

  大正十一年(1922)30岁

  4月,改书斋所悬匾额“我鬼窟”为下岛熏书写的“澄江堂”,这个名号在1月12日芥川给小穴隆一的信中首次使用。4月25日倒5月30日,再次去长崎旅行,途中在京都停留十余日。7月9日,森鸥外死去。11月,次子多加志出生。此时的芥川,身体渐衰,饱受神经衰弱、皮疹、胃痉挛、肠炎、心跳过速等病的折磨。这一年,芥川的创作有:《俊宽》(《中央公论》,1月)、《竹丛中》(《新潮》,1月)、《将军》(《改造》,1月)、《货车》(《大观》,3月)、《报恩记》(《中央公论》,4月)、《六宫公主》(《表现》,8月)、《鱼河岸》(《妇人公论》,8月)、《阿富的贞操》(《改造》,5、9月)、《百合》(《新潮》,10月)等。

  大正十二年(1923)31岁

  1月,在菊池宽创办的杂志《文艺春秋》头版连载《侏儒的话》。3-4月,到汤河原接受温泉治疗。5月,第六部短篇集《春服》(春阳堂)刊行。6月,有岛武郎殉情,芥川深受触击。8月,在山梨县法光寺暑期大学作了《有关文艺》等题目的演讲。同月,去镰仓避暑,结识冈本一平、鹿子夫妇。“笛声丛远方的薄暮中传来,T先生的弟弟走进H屋,这是,麻川氏(龙之介)突然变色而立道:‘啊,该播种了’”。(《鹤病》,鹤は病みき)。10月结识尚在一高读书的堀辰雄。12月,去京都旅行,在《中央公论》上发表《啊哈哈哈哈》,标志着他文风的转变。这一年,他发表的其他作品有:《三件宝贝》(《良妇之友》,1月)、《保吉的日记》(《改造》,5月)、《孩子的病》(《局外》,8月)、《辞行》(お时仪,《女性》10月)等。

  大正十三年(1924)32岁

  1月,在《中央公论》上发表《侍女日记》,在《新潮》上发表《一块土》。4月,在《中央公论》上发表《少年》,在《改造》上发表《寒冷》。7月,第七部短篇集《黄雀风》(新潮社)刊行。7月至第二年3月,编集《现代英语文学系列》(The Modern Series of English Literature)(全七卷),由兴文社出版。7月下旬至9月,在轻井泽避暑,结识“在学问上可与之匹敌”的才女片山广子,写了《超人》、《相闻》等抒情诗,但他们的关系尚未深入发展,芥川就退却了。9月,第二部随笔集《百草》(新潮社)刊行。10月,岳父死去,内弟冢本八洲亦患吐血病,芥川自己也遭受着感冒、神经性胃下垂、痔疮、神经衰弱等病的折磨,身体更加虚弱,开始接受斋藤茂吉的治疗。

  大正十四年(1925)33岁

  2月,与萩原朔太郎结为挚友。3月,参与编辑《泉镜花全集》。4月,《芥川龙之介》作为《现代小说全集》第一卷(新潮社)予以刊行。4月10日到5月6日,在修善寺新井旅馆接受温泉治疗。7月,三字也寸志出生。10月,受兴文社所托的《近代日本文艺读本》全五卷编辑完毕。11月,《中国游记》(改造社)刊行。这一年,他创作了《大道寺信辅的半生》(《中央公论》,1月)、《马脚》(《新潮》,1-2月)、《温泉》(温泉だより,《女性》,6月)、《海边》(《女性》,9月)等作品,同时,他还写了一些诗歌。因健康状况恶化,创作进入低潮。

  大正十五年--昭和元年(1926) 34岁

  1月,为治胃病、神经衰弱、痔疮等疾病而呆在汤河原中西屋至2月中旬。4月,前往妻子的娘家鹄沼,与妻子呆在一起,此时,他的失眠症越来越严重了。7月上旬,他再次前往鹄沼。10月,随笔集《梅?马?莺》(新潮社)刊行。这一年,他发表了《湖南扇》(《中央公论》,1月)、《年末一日》(《新潮》,1月)、《超人》(旋头和歌25首,《明星》,2月)、《追忆》(《文艺春秋》,4月——昭二2月)、《春夜》(《文艺春秋》,9月)及《点鬼薄》(《改造》,10月)等作品。

  昭和二年(1927年)35岁

  1月,从鹄沼返回。新年伊始,姐姐家失火,住宅全被烧毁,因该宅入有巨额保险金,姐夫西川丰被怀疑为自己放火,苦恼中的他卧轨自杀。姐夫死后,芥川为姐姐家欠人的高利贷四处奔波,致使神经衰弱更加严重。4月开始,在《改造》上连载《文艺的,过于文艺的》(至7月)一文,同时,他与谷崎润一郎就小说的思想这一问题展开论战。4月7日,与平松麻素子相约在帝国饭店自杀未遂。6月,第八部短篇集《湖南扇》(文艺春秋社)刊行。7月23日,《续西方人》完稿,24日,天尚未明,芥川在他田端的卧室里服下致死量的巴比妥自杀。枕边放着圣经。他给妻子、小穴隆一、菊池宽、葛卷义敏、姨妈及亲戚竹内先生留有遗书,此外,还留下一篇《给老朋友的信》。“自杀者也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自杀。我们的行为都含有复杂的动机,但是,我却感到了模模糊糊的不安,为什么我对未来只有模糊的不安呢”(《给老朋友的信》)。27日,在谷中火葬场,大家为芥川举行了葬礼,然后把骨灰存放在染井法华宗慈眼寺。这一年,他发表了《玄鹤山房》(《中央公论》,1-2月)、《海市蜃楼》(《妇人公论》,1月)、《他》(《女性》,1月)、《他》第二部(《新潮》,1月)、《悠悠庄》(《仙台每日新闻》,月)、《河童》(《改造》,3月)、《诱惑》(《改造》,4月)、《齿轮》第一章(《大调和》,6月)、《三个窗》(《改造》,7月)及《西方人》等作品,遗稿有《暗中问答》、《侏儒的话》(《文艺春秋》,9月),《齿轮》(《文艺春秋》,10月),《傻子的一生》(《改造》,10月),《续西方人》(《改造》,9月)等。

  他的死,带给日本社会极大冲击,尤以文坛人士更是惋惜一个天才的早逝,1935年,昭和十年,芥川龙之介自杀去世8年后,他的毕生好友菊池宽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学新人奖“芥川赏”,[1]现已成为日本最重要文学奖之一,与“直木赏”齐名。

  自1917年至1923年,龙之介所写短篇小说先后六次结集出版,分别以《罗生门》、《烟草与魔鬼》、《傀儡师》、《影灯笼》、《夜来花》和《春服》6个短篇为书名。

  1927年芥川龙之介继续写作随想集《侏儒的话》(又译《傻瓜的一生》),作品短小精悍,每段只有一两句话,但意味深长。7月24日,由于健康和思想情绪上的原因,35岁的龙之介在自家寓所服用致死量的安眠药自杀,枕边搁置有圣经、遗书与遗稿。

上一篇:感恩永存我心作文800字精选 感恩永存我心作文
下一篇:揭开王昭君的三个谎言, 这些女子, 都曾入选过四大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