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圈”儿女最孝顺 应该咋看刷屏爱妈
爱依旧、情仍浓,但独立性在悄悄增强。爱母伦理在新的坐标系上更加浓郁
5月10日,从早到晚,各种爱母文章、妈妈旧照、爱妈宣言刷了屏。最新段子也出炉了:“问:什么地方的儿女最孝顺?答:朋友圈。”
可是,不少人也都碰到过类似的求助帖:“天呐!我妈要加我朋友圈,怎么办、怎么办?!”马上就有达人解答:“分组啊,笨!”朋友圈带有分组发布功能,屏蔽爹妈的恐怕不在少数。
两种现象都存在,怎么看?
看似矛盾,其实恰恰反映了孝母、爱母行为在时代中的演进。
首先,时代虽在变,但爱依旧、情仍浓。举个简单例子,中国养老基本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子女状况挺好,父母养老院养老,这种模式在西方也许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咱们就是觉得心里别扭。母亲与孩子的感情恐怕是国人心中最重的感情了。许多人对过洋节并不感冒,但母亲节到了,还是要借洋瓢敬自己的酒。朋友圈现爱母潮,根源在此。
同时,独立性却在悄悄增强。再举个例:手机上流传的“心灵鸡汤”可以测量大众心理,“爱孩子就要学会放手”之类的可不少;对共同生活的想象上,过去更崇尚“四世同堂”,如今流行“一碗热汤的距离”,觉得在身边而有空间最好。都市白领阶层对于独立的需求更强,于是屏蔽兴焉。
这两个特点的背后,折射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
孺慕之情,源自天性,经过千百年的文化熏染,依然是中国人的内在心理基因,有着强大的惯性;同时,陌生人社会替代熟人社会之后,人与人疏离感增强,如何填补心灵的缺失?父母亲情,依然是重要的情感资源。爱母伦理,在新的坐标系上更加浓郁。
不同的是,农耕社会,孝母伦理更是承担养老功能、实现社会代际稳定的重要设置。人们通过年轻时支付养子成本,换取年老后无所依时的赡养。孝伦理是一种内在约束,使这种“跨时支付”得到了保障。现代社会,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个人收入能力的增强,大多数人拥有养老金、养老资产,“养儿防老”的保障作用在弱化,农耕社会的保险功能下降,工业时代的平等交流意识加强。父子多年成兄弟,母女犹如姊妹花,越来越成为新的佳话。
不管如何,继承爱,顺应变,让家庭更幸福,让社会从每个微观单位开始,都在互相爱的光辉下更和谐,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