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广西教育·C版(2009年12期)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7-11
手机版

  龙源版权所有论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建设

  作者:王京

  来源:《广西教育·C版》2009年第12期【摘要】随着社会行业专业化趋势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了主流。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不仅关系师资素质的高低,也是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本文从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出发,分析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重要意义,探讨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实践途径,以推动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进程,促进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关键词】高校教师专业伦理高等教育和谐发展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指的是高等教育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满足社会需要、引领社会进步中实现自身健康发展的一种状态。19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社会行业的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大学教育的专业化已经成为了主流。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发表的《关于教员地位的建议》明确指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顺应专业化的要求,加强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对于提高高校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一、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建设高校教师专业伦理,首先必须要正确理解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所谓专业伦理(ProfessionalEthics),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工作的人员,在执行专业相关的业务时,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StandardsofConduct)。一种职业专业化的提升,如果没有相应的专业伦理的规范和约束,必然不能赢得社会对其专业服务的高度信任和尊重,该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专业地位的取得也必然难以实现。专业人员必须获得社会大众对于其本身专业或专业工作人员本身的善的信任。也就是说,一项专业之所以成为“专业”,除了专业人员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素养之外,公众对于该专业人员的道德(morality)也必须能够抱有很高的信任与期待,否则这个专业将无法成为真正的专业。专业伦理与职业道德不同,一方面,专业伦理与特殊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紧密相连,并且由于这种联系性而将专业伦理与与其他一般职业道德明确区别开来。另一方面,专业伦理更强调从业人员的自律。它要求在明确的专业范围内,在服务供求及双方责任关系的基础上,自觉的遵守专业的行为规范,以维持与发展专业人员与雇方的的关系。职业道德则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并且由于专业性不强,易于认识与监督,更加容易为他律所约束。高校教师专业伦理是高校教师表现其教育作为时所参照之专业规准。亦即教师在推展教育政策、学生辅导或班级经营时,所依循的道德原则或伦理规约等。将工作价值内化为积极的工作态度,愿意为工作而积极奉献自己的时间与心力,并从工作中获得满足与乐趣。笔者认为,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教学伦理教学活动是大学教育的主渠道,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体系的任务,更要促进学生智慧的形成和精神的培育,以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品质。因此,教学不仅要符合科学合理性的标准,更要符合伦理正当性的标准。高校教师应当不断地要求自我与充实自我,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本着专业的理念,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在教学活动整个过程中,秉持专业的精神,建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及追求知识的能力,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二)师生伦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以道德责任和道德权利相结合为基础的特殊的伦理道德关系,作为贯穿高等教育过程始终的基本关系,它的好坏影响高等教育活动的一切环节。大学生作为成年人,自我意识较强,主体意识和成人意识都在不断发展之中。在这个有着强烈的平等意识的阶段,“朋友”是双方沟通共同的角色期待。高校教师应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以朋友的身份与大学生平等相处、真诚关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如陶行知所说:“当学生不觉得你是老师的时候,你就是最好的老师。”(三)学术伦理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行业,也是学术研究的行业,学术研究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高校教师应保持学术的独立地位,使得学术研究不受政治与行政的干涉;致力于研究工作,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秉持诚信与良知,不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不捏造、篡改学术资料;担任学术评审人员与时,保证评议的客观、公正,不因主观立场、私人关系、学术派别的偏见而影响评审结果。(四)社会伦理高校的三大职能是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因此,以知识服务社会,引导社会风气,乃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

上一篇:关于表演节目的演讲稿10篇
下一篇:古装探案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_古装破案悬疑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