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面观!2017-2020「视觉文化丛书」十四种,米歇尔、布列逊、格林伯格等
广义上的视觉文化就是一种以形象或图像作为主导方式来传递信息的文化,它包括以巫术实用模式为取向的原始视觉文化、以主体审美意识为表征的视觉艺术,以及以身心浸濡为旨归的现代影像文化等三种主要形态;而狭义上的视觉文化,就是指现代社会通过各种视觉技术制作的图像文化。它作为现代都市人的一种主要生存方式(即“视觉化生存”),是以可见图像为基本表意符号,以报纸、杂志、广告、摄影、电影、电视以及网络等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方式,以视觉性(visuality)为精神内核,与通过理性运思的语言文化相对,是一种通过直观感知、旨在生产快感和意义、以消费为导向的视象文化形态。
狭义上的视觉文化篇什是本译丛选取的重点,并以此为基点拓展到广义的视觉文化范围。因此,其中不仅包括当前声名显赫的欧美视觉研究领域的“学术大腕”,如米歇尔(W. J. T. Mitchell)、米尔佐夫(Nicholas Mirzoeff)、马丁·杰伊(Martin Jay)等人的代表性论著,也有来自艺术史领域的理论批评家,如布列逊(Norman Bryson)、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埃尔金斯(James Elkins)等人的相关力作,当然还包括那些奠定视觉文化这一跨学科的开创之作,此外,那些聚焦于视觉性探究方面的实验精品也被一并纳入。
节选自视觉文化丛书总序,肖伟胜「视觉文化丛书」
▼
《来日非善:艺术、批评、紧急事件》【美】哈尔·福斯特 著
李翔宇 译2020年12月
编辑推荐:《卫报》评论道:“精湛且观点独到……福斯特是那种罕见的艺术理论家,其在摒弃掉盛行于艺术批评家之间的高档流言的同时,也避免了为此而付出过度哲学化的代价,其谨严的文章足以吸引更多读者。”
- 目 录 -
总序
译者序
搜寻词语
1 贱弃物
2 归档物
3 模拟物
4 垂危物
5 后批判?
赞颂真实
注释
《隐在亮光之中:流行文化中的形象与物》【英】迪克·赫伯迪格 著
席志武 译2020年11月
编辑推荐:朋克、摇滚、摩登少年、雪佛兰轿车、波普艺术、比夫漫画……各类物、形象和文化现象的生产和消费,尽收赫伯迪格笔下,他对其广泛的文化意义及其对当代大众品味之影响的描绘,分析之精辟、文笔之优美,令人叹为观止。
- 目 录 -
总序
致谢
引言
第1部分 年轻的生活
1 隐在亮光之中:青年监控及其形象呈现
2 错误的身份:为什么约翰·保罗·里奇不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第2部分 品味、国家和流行文化
3 走向一种品味的地图学:1935—1962
4 作为形象的物:意大利的踏板摩托车
5 低级趣味:关于波普艺术的笔记
第3部分 命悬一线
6 设法应付“然而”:在比夫漫画的怪诞世界里
7 “星球一号”的底线:应对《面孔》
第4部分 后现代主义和“另一面”
8 对“后”学的审视
9 附言1:致命的策略
10 附言2:言语之后
11 附言3:空间与边界
12 附言4:学会在通往无地之路上生活
索引
《回视:历史想象与图像修辞》【美】迈克尔·安·霍利 著
王洪华 译2020年5月
编辑推荐:本书探索了艺术作品的再现手段如何影响后世批评家对其所作的评论和诠释,这其中的主要问题是关于图像和文本之间修辞意识形态的有效对应。作者通过具体的史学例证,论证了被编码于艺术作品之中的再现手段如何继续被编码在与其相关的评论中。
- 目 录 -
插图目录
总 序
前 言
1 讲述图画
2 图绘文化史
3 透视过去
4 想象巴洛克
5 倒写列奥纳多
6 目睹天使报喜
7 阅读批评理论
索 引
《学做视觉民族志》(原书第3版)【澳】莎拉·平克 著
邝明艳、唐晓莉 译2019年12月
编辑推荐:影像“无处不在”,它们渗透进我们的学术工作和日常生活,成为民族志学者工作中不可分割的元素。当代的民族志研究已然卷入了视觉技术、影像、隐喻和观看方式等的旋涡中。本书是一次邀请,它希望引起大家对民族志研究过程中的影像、技术以及观看和体验方式的关注。
- 目 录 -
总 序
致 谢
绪 论
第1部分 从历史、理论和实践角度思考视觉民族志
1? 跨学科的视觉民族志
2? 观看、认识和展示的方式
3? 视觉民族志的计划与实践
第2部分 生产知识
4? 民族志摄影
5? 民族志视频
6? 网络视觉民族志
7? 视觉民族志中的意义生成
第3部分 表征视觉民族志
8? 摄影与民族志写作
9? 民族志表征中的视频
10??视觉民族志的在线/数字化出版
参考文献
索 引
《电影与伦理:被取消的冲突》【英】丽莎·唐宁、莉比·萨克斯顿 著
刘宇清 译2019年11月
编辑推荐:从电影诞生时起,围绕电影的伦理争论就没有停息过。从是否应该在电影中展现接吻,到如何正确地表达暴力;从电影分级的标准,到私人生活的呈现方式,伦理问题伴随着世界电影每个历史时期。然而,电影研究却迟迟不愿明确采用伦理学来观照电影。本书打算改变这种状况,展现当前电影批评中这种“被取消的冲突”。本书致力于填补这个空白,既要描述这个领域的关键议题,也要为将来的研究建议方向。
- 目 录 -
总序
致谢
绪论
第1部分:表现与观众
导言
1 “跟拍镜头是个道德问题”:伦理、美学与纪录片
2 考验肯定性:性别、性与表现
3 南半球回望:伦理,种族,后殖民主义
4 伦理学、观众身份与受难场面
第2部分:理论、伦理与电影
导言
5 失明的想像:列维纳斯、伦理与面貌
6 解构的伦理学:德里达、德莱叶与责任
7 聚焦福柯:伦理、监视与身体
8 心理分析的电影伦理:未来、死亡驱力与欲望
9 如果我们是后伦理的会怎样?后现代主义的伦理与美学
结语
参考书目
索引
《视阈与绘画:凝视的逻辑》【英】诺曼·布列逊 著谷李 译2019年8月
编辑推荐:1970年代艺术史酝酿新的变革之际,布列逊创作了“新艺术史三部曲”,本书正是其中的第二部,它于1983年问世后,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目 录 -
插图目录总 序译者序
序 言致 谢1 自然态度2 本质拷贝3 感知论4 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影像5 凝视与瞥见6 影像、话语、权力后 记:不可见的身体索 引
书 影▼
《视阈与绘画:凝视的逻辑》
??
《自我意识的艺术:文化研究作为权力的批判》【奥】赖纳·温特 著徐蕾 译2019年8月
编辑推荐:全面回顾并解析了英国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文化社会学的贡献,重点展现了伯明翰学派一众思想家对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卓越研究。
- 目 录 -总 序致 谢1 导言1.1 自我意识的艺术作为权力的批判1.2 文化社会学的任务2 英国文化研究的诞生2.1 前言2.2 新左派的诞生2.3 文化研究之文化地位的形成2.3.1 导言2.3.2 利维斯的文学批评2.3.3 正统马克思主义2.3.4 霍加特《识字的用途》(1957)2.3.5 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1963)2.3.6 威廉斯《文化与社会》(1958)和《漫长的革命》(1961)3 伯明翰文化研究的形成3.1 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目标和机构3.2 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之间理论立场的形成3.2.1 第一阶段:运用文学批判的方法分析通俗文化3.2.2 第二阶段:对(文化)社会学进行深入研究3.2.3 第三阶段: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吸收3.2.4 总结3.3 伯明翰的实证研究3.3.1 概述3.3.2 青年文化作为反抗——重建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亚文化理论3.3.3 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传媒研究4 文化研究的国际化4.1 国际化进程中的视角和主题4.2 约翰·费斯克的通俗文化分析4.2.1 中心主题:从属者的自我意识和他们的底层文化4.2.2 社会作为文化4.2.3 多义性和通俗性4.2.4 《电视文化》4.2.5 通俗文化的制造4.2.6 权力和对抗权力的游戏4.2.7 《媒介事件》4.2.8 总结4.3 文化身份、全球媒体和地域接受4.3.1 导言:微观背景和宏观背景的关系4.3.2 保罗·威利斯《共同的文化》4.3.3 电视消费和移民文化身份的形成4.3.4 后殖民世界中嘻哈音乐的戏剧性4.3.5 展望:未来研究的任务4.4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的通俗文化分析4.4.1 导言4.4.2 回归现实4.4.3 发声4.4.4 摇滚形态4.4.5 权力和日常生活4.4.6 民众的行动力4.4.7 总结5 文化研究的自我意识5.1 关于“文化流行主义”的问题5.2 文化反身性和(后)现代化5.3 文化研究作为当代文化社会学参考文献人名索引
《视觉文化面面观》【加】玛格丽特·迪科维茨卡娅 著李芳 肖伟胜 译2019年8月
编辑推荐: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马丁·杰伊、尼古拉斯·米尔佐夫、W. J. T. 米歇尔等众多学者的访谈,为我们梳理了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与对象,勾勒出这一新领域跨学科、跨媒介的驳杂面貌。
- 目 录 -总 序致 谢导 论
关于本书 视觉文化研究:文献介绍 1 理论框架 视觉研究的谱系和对象 艺术史与文化研究之间:视觉研究方法 2 制度和教学实践 本科教学 研究生项目 结 语附 录 与托马斯·康利的访谈 与道格拉斯·克里姆普的访谈 与乔治·迪莫克的访谈 与保罗·杜罗的访谈 与安妮·弗里德伯格的访谈与布莱恩·戈德法布的访谈 与托马斯·甘宁的访谈 与詹姆斯·D.赫伯特的访谈 与迈克尔·安·霍莉的访谈 与马丁·杰伊的访谈与大卫·约瑟里特的访谈 与劳拉·U.马克斯的访谈 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访谈 与W.J. T.米歇尔的访谈 与大卫·N.罗德维克的访谈 与霍华德·辛格曼的访谈 与珍妮特·沃尔夫的访谈注 释参考文献索 引
《表征的重负:论摄影与历史》【美】约翰·塔格 著周韵 译2018年11月
编辑推荐:眼下这部摄影史研究的必读作品试图给出一些明确的回应。“每一张照片与其指称对象一样自然”的观念正变得遥遥欲坠,照片不应被当作一种对现实的真实记录,它需要的不是神奇的炼金术,而是历史。通过追溯照片证据被用于英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本书揭示了这段历史所暗示的构成照片证据价值的权力关系。
- 目 录 -
插图目录
总 序
致 谢
导 言
1 影像的民主:肖像照和商品生产
2 证据、真理和秩序:摄影档案和国家发展
3 监控手段:照片即法律证据
4 法律现实:照片即法律财产
5 上帝的卫生法:19世纪晚期利兹的贫民窟拆迁和摄影
6 照片的传播:新政改革和纪实修辞
7 工作活页:关于摄影、历史、表征的笔记
参考文献
索 引
书 影▼
《表征的重负:论摄影与历史》
??
《身体图景:艺术、现代性与理想形体》【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 著萧易 译2018年7月
编辑推荐:从大卫的油画到“越战”纪念碑,对国族、性态和技术的思考如何反映在对身体和政治身体的再现之中?从安格尔到毕加索和麦当娜,理想形体何以实现?从比属刚果的纪实摄影到让-米歇尔·巴斯奎特的涂鸦,种族化实践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抵制,如何得到深刻体现?
- 目 录 -总 序致 谢图片列表导 言身体战争理论中的身体与天使摔跤1 身体图景身体碎片与普世形体盲视与洞见关于盲视的正典2 政治身体国王的两个身体石像国王:再现路易十四赋生古典君王亦凡人法兰西共和时期的身体政治挑战政治身体政治身体之后?纪念亡者3 宛如处女?法国大革命后的萧条艺术复辟从圣母到哈来姆但那是艺术吗?尾声:银幕上的圣母们4 在黑暗之心摄影刚果构想人类学、优生学与摄影文化差异政治5 在白人世界中心绘画涂鸦、嘻哈与艺术界种族与现代艺术流散、漂泊与再现结语:从终结者到见证者参考文献索 引
书 影▼
《身体图景:艺术、现代性与理想形体》
??
《论新:文化档案库与世俗世界之间的价值交换》【德】鲍里斯·格罗伊斯 著潘律 译2018年4月
编辑推荐: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鲍里斯·格罗伊斯为我们创设了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使一系列关于神圣和世俗(什么才算是文化?)、传统和断裂(文化如何进入档案库?),以及时尚和历史之间关系的话题得以展开。
- 目 录 -总 序中译本序前 言导 言第1部分 档案库里的新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新新并不只是他者新既不来自市场,也不来自本真性新不是一个乌托邦新作为一种宝贵的他者新和时尚新并非原始差异的结果新并非人类自由的产物第2部分 创新的策略文化档案库和世俗空间之间的价值界线创新作为价值重估的过程创新和创造力杜尚的“现成品”否定性适应生态学式的反驳增值与贬值第3部分 创新的交换交换的文化经济创新交换与基督教对创新交换的各种解读文化价值的界线与社会不公正思想作为创新交换作 者
《比特城市:未来生活志》【美】威廉·J. 米歇尔 著余小丹 译陈毅平 校2017年4月
编辑推荐:这是一部脍炙人口、启迪想象的经典之作。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说过:我们构建建筑,建筑建构我们。凭借清新的智慧和明晰的写作,米歇尔成功地为“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更新了那条格言。他对21世纪人类生活的畅想,为我们这一代“数字原住民”留下了怎样的启发?
- 目 录 -总 序1 布线2 电子广场空间/反空间有形/无形集中/分裂同步/异步窄带/宽带偷窥/参与邻近/连接比特城市3 电子市民维特鲁威人/割草者神经系统/身体网眼睛/电视耳朵/电话肌肉/作动器手/遥控装置大脑/人工智能在那里4 重组建筑外观/接口书店/比特店书架/服务器美术馆/虚拟博物馆剧院/娱乐设施校舍/虚拟校园医院/远程医疗监狱/电子监视程序银行业务室/自动柜员机交易大厅/电子交易系统百货商店/电子购物广场工作/在网上工作在家/在电子之家分解/重组可程控的场所5 软城市房地产/网络空间荒蛮西部/电子边疆人定法/编程条件语句面对面/接口在现场/在网上街道网/万维网邻里/多用户虚拟空间游戏围场/加密公共空间/公共通道在那里/接通那里社区习俗/网络规范诺利与网络6 比特业经济学101 / 0和1的经济学有形商品/知识产权移动材料/处理比特实体交易/电子交易现钞/电子现金农奴/代理人管辖权/逻辑界限领土/拓扑学电子政治/电子民意调查驱逐/系统操作员的黑名单监视/电子圆形监狱网络空间的政治经济学7 获取优质的比特1835年:前工业聚居地1956年:通勤城市1994年:网真时代公元2000年:比特圈致 谢索 引
《自制美学:关于艺术与趣味的观察》【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著陈毅平 译2017年4月
编辑推荐:你是否一直想要了解美?是否一直对美学心存畏惧但又依依不舍?如今有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亲自为你授课,你还在等什么?本书汇集了美国著名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有关艺术与文化的一系列重要文章和讲演录,生动展现了他对审美问题的深入思考,是美学入门的必备读物。
- 目 录 -
总 序
前 言
致 谢
序言:艺术判断
第1部分 文章
直觉与审美体验
审美判断
趣味会是客观的吗?
惊奇因素
判断与审美对象
惯例与创新
对价值的体验
审美话语的语言
小议审美距离
第2部分 本宁顿学院研讨会 1971年4月6—22日
第1夜
第2夜
第3夜
第4夜
第5夜
第6夜
第7夜
第8夜
第9夜
附录:“第一章”草稿
延伸阅读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作品
其他作者的作品
索 引
《观看的方法:如何解读视觉材料(原书第3版)》【英】吉莉恩·罗斯 著
肖伟胜 译2017年4月
编辑推荐:本书是近二十年来,视觉研究方法领域的权威著作。就它企图对研究视觉材料的各式各样的方法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讨论和评价而言,本书依然独一无二。
- 目 录 -
插图目录
总 序
译者前言
致 谢
绪言:新版介绍
1 视觉材料研究:一个概述
1.1 初探“视觉事物”
1.2 了解视觉材料的社会效果
1.3 视觉方法论的三条准则
2 迈向一种批判的视觉方法论
2.1 生产、影像自身和受众的三个地点
2.2 地点一:生产
2.3 地点二:影像
2.4 地点三:收视
3 如何使用这本书
3.1 地点和模态基础上选择性地阅读此书
3.2 找到影像的基础上选择性地阅读此书
3.3 为何要阅读其他书籍
3.4 每一章的结构
3.5 简要概括如何寻找影像
3.6 引用和复制影像的简要概括
4 好眼力:构成性诠释法观看影像
4.1 构成性诠释法引论
4.2 作构成性诠释:影像的技术和生产
4.3 作构成性诠释:影像自身的构成性
4.4 构成性诠释:一种评价
5 内容分析:数数你(自认)所看到的
5.1 内容分析引论
5.2 内容分析的四个步骤
5.3 内容分析:一种评价
6 符号学:揭露暗藏在美丽事物平静表面下的成见
6.1 符号学引论
6.2 拣选影像以作符号学研究
6.3 主流符号学中符号和其产生意义的过程
6.4 制造社会意义:社会符号学
6.5 符号学:一种评价
7 精神分析:视觉文化、视觉快感和视觉断裂
7.1 精神分析和视觉性引论
7.2 对精神分析和视觉性的详细介绍:主体性、性意识和无意识
7.3 性别差异如何视觉展现(1):与劳拉 · 穆尔维一起看电影
7.4 性别差异如何视觉展现(2):从恋物到伪装
7.5 从窥视癖的凝视到拉康的凝视:其他观看方式
7.6 从使人屈从的规训到幻想的可能性
7.7 酷儿的视线
7.8 反身自省
7.9 精神分析和视觉性:一种评价
8 话语分析Ⅰ:文本、互文性和语境
8.1 话语和视觉文化引论
8.2 话语分析Ⅰ和话语分析Ⅱ引论
8.3 为话语分析Ⅰ寻找文献
8.4 话语分析Ⅰ:话语的生产和修辞组织
8.5 话语分析Ⅰ和反身自省
8.6 话语分析Ⅰ:一种评价
9 话语分析Ⅱ:体制和观看的方式
9.1 话语和视觉文化再论
9.2 寻找话语分析Ⅱ的文献来源
9.3 美术馆和博物馆的装置
9.4 美术馆和博物馆的技术
9.5 参观者
9.6 话语分析Ⅱ:一种评价
10 受众研究及其超越:电视观众、影迷与用户的民族志
10.1 受众研究引论
10.2 受众、影迷和用户
10.3 受众研究:以受众和粉丝为对象
10.4 视觉对象的民族志
10.5 收视的民族志研究:一种评价
11 制作照片成为研究课题一部分:照片文档、照片引谈法和摄影小品
11.1 引论:制作照片成为研究课题一部分
11.2 照片文档
11.3 照片引谈法
11.4 摄影小品
11.5 制作照片成为研究课题一部分:一种评价
12 道德规范与视觉研究方法论
12.1 研究伦理和视觉材料引论
12.2 同意、匿名和版权
12.3 同意
12.4 匿名
12.5 版权
12.6 结论:道德规范,视觉研究和当代视觉文化
13 视觉方法论综述
13.1 引论
13.2 地点、模态和方法
13.3 综合方法
解读视觉材料的实用读本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词索引
书 影▼
《观看的方法:如何解读视觉材料》
??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