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剧炸裂“大女主”,真人秀逼婚23次,我们是不是活在2019年?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7-09
手机版

  原文链接:

  追求平等与公正的价值观不得传播,腐朽愚昧本质爆棚的影视却天天现眼。

  ——遇言姐

  前两天,办公室的小姑娘们在电脑上刷(伪)北宋剧《知否,知否》,兴致勃勃地讨论,哪个外室阴狠毒辣啦,哪个后妈居心叵测啦,哪个姨妈闹幺蛾子啦,哪个凤凰男渣浪贱啦。

  我听了一耳朵,直觉得脑壳疼。▲提起北宋时期你想起的是啥,中国历史上皇权被最大程度限制的时期,编剧关注的是啥,宅斗撕逼

  晚上,遇言姐回娘家,开门就听见电视里一个声音在咆哮:“这个家有她没我,有我没她!”

  我心想这又是哪出婆媳剧。

  定睛一看,是正在热映的(伪)先秦剧《皓镧传》。▲提起战国时代你想起的是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思想解放运动。编剧关注的是啥,宅斗撕逼

  去年,遇言姐写文批评前后播出的两部(伪)乾隆戏。

  我说:

  就算把上下五千年所有的宫斗史料攥在一起也撑不起如此高能的戏码。

  没有敬畏、没有救赎,只有暴力和上位才是唯一的价值,这是借古装剧的保护,抒发对权贵为尊的向往。

  该篇文章的的微信阅读量超过了400万次,大几千位读者给遇言姐留言表示深有同感,实在是受够了那些打着批判的旗号传播腐朽价值观的撕逼剧。▲一部号称植入“现代性人设”的爽剧,上位后的女主俯视一屋子下跪的“奴才”时那个心旷神怡,直言:“看众人俯首帖耳的感觉特别舒坦。”遇言姐说:这是哪门子的现代价值观?

  在文章的最后,遇言姐说,我再也不想看到清宫撕逼剧了。

  今年,我的许愿灵验了。

  营销商们果然放过雍正、乾隆这爷儿俩了,人家把原班人马搬到先秦继续车轮战去了啊。

  惹不起,惹不起。

  女主被诬陷私通了。

  女主男友背叛她了。

  女主的侍女被杀了。

  女主被扔到湖里了。

  女主妈被害淹死了。

  女主被卖为歌姬了。

  女主博C位出道了。

  仅仅前两集,一位大家闺秀就经历了各种离奇事件,迅速走上了玛丽苏逆袭的康庄大道。▲居心不良,撩拨煽动,意识形态貌似先进,实则不走正道、投机倒把

  去年,打爽点的《延禧攻略》飘红成了现象级。

  今年,观众却对同样演员、同样人设、同样桥段,甚至连部分台词都重合的《皓镧传》不再买账。

  《皓镧传》的豆瓣评分低至4.8,被豆友怒斥为《好烂传》。

  气得制作人投诉打一星的豆友侵犯他的名誉权,要求删除差评。▲制作人在微博声明这叫“新古典女性传奇剧”,遇言姐说:请放过古典、放过女性、放过传奇,别再给女权招黑了好吗?

  从苏妲己到潘金莲到刘楚玉,再到秦始皇之母赵姬,历史上的反派女子被一波一波地洗白。

  桥段越离奇越好,人设越撕裂越好,以女权之名大洒狗血,既不符合古代人的伦理道德,又没体现现代人的价值取向。

  魏璎珞和李皓镧,不管她们的个体差异是怎样的,不管她们的时代差异是怎样的,在爽剧中,她们都只有一种形象:为迎合田园女权而设计的(伪)受尽凌辱,(伪)独立逆袭的大女主。

  用遇言姐朋友三表老师的话说,这些“创作者”在意的不是公平与正义,恪守的也不是良知与底线,他们的选题会就像是屠夫的战前动员会,就是要稳狠准地瞄准韭菜们下去一铲子。▲通稿尬吹演员如何敬业,服装道具是如何精工细作。问题是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如果剧本三观各种下作烂污,演员卖力、制作精良又有何用?

  ▲《门徒》中,尸体被鼠群啃噬的张静初极为惊悚,堪比恐怖片,让观众对这个被毒品毁掉的母亲痛心不已。吴谨言的蝎子戏又是有什么深意?别告诉我仍然是女人间的撕逼窠臼

  人物符号化、性格极端化、情节夸张化、情绪虐心化。

  预设主题、夸大矛盾、无限放大人性的恶、排除所有干扰打通曲折迂回的玛丽苏本苏之路。

  遇言姐认为始作俑者的动机卑劣且下作。

  但制作人在微博声明这叫“新古典女性传奇剧”。

  鼓掌。▲皓镧披着老鼠毛制成的斗篷,毫发无损从爆炸现场走出来,我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魏璎珞、李皓镧的爽点刺激在消解,另一派吃相不那么赤果果,但内核也高级不到哪去地,借古风言宅斗的路子又在兴起。

  反正是什么背景框架都能套进女人撕逼的低级桥段。

  《知否、知否》又名《庶女明兰传》,发行商自称“小红楼”。

  这故事中除了女主角有金钟罩体,其她女性不是神助攻就是神经病。

  林小娘、朱曼娘、曹姨妈这几个角色更是坏得没有逻辑、坏得纯粹又无脑,完全是帮主角刷分的存在。▲又是流产+谋杀,到底是古代女性就是这么过日子的,还是编剧迎合痛点夸大矛盾?

  《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写诗时,是这么说的:

  “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红楼梦》之所以是千古名著,最重要的原因是在一个男权社会的巅峰时代,曹雪芹表达出对女性的欣赏、同情、包容,展现出朴素的两性平等观。

  无论是告密上位的袭人、毒舌嚣张的晴雯、私通表哥的司棋、自由恋爱的小红,还是轻浮失言的金钏,作者对她们的态度都是回护和感恩。

  《红楼梦》中可贵的不止是宝黛的心心相印,女性之间的真情也一样动人。

  终身富贵的贾母对来打秋风的刘姥姥维护怜惜,自身卑贱的平儿悄悄为没有冬装的岫烟送上旧衣,黛玉与湘云吵完嘴后又去联诗作对,宝钗和黛玉达成和解情同姐妹。

  就连那些不很讨人喜欢的女性也有着闪光的一面。

  王夫人听闻迎春被丈夫作践,难过地直哭;

  儿子贾环不识好歹斥骂彩云时,赵姨娘真心劝慰;

  因家道中落盘算将女儿嫁入贾府的薛姨妈也从不曾难为绊脚石林黛玉。

  曹雪芹在那个年代,尚能为闺阁立传,欣赏女性的价值;反观一些现代人,反而热衷于宫斗宅斗,格局之低下、心胸之狭窄,仿佛他们才是生活在古代。▲在一亩三分地里勾心斗角,还好意思碰瓷《红楼梦》

  同样是架空历史的《权力的游戏》,在长夜漫漫、民智未醒的中世纪背景下,马丁大爷仍然可以塑造出二丫、三傻,一系列闪闪发光又毫无违和感的女性角色。

  尤以小萝莉莱安娜女爵那句“英雄只做该做的事,而不是有利的事”振聋发聩。

  同是山影制作的《琅琊榜》至今在豆瓣以9.2分高悬,只因它彰显的是正义与正义的相惜,是文当死谏武当死战,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可贵。

  因着这些几乎已经在国产剧中消失不见的光辉,大家把票投给《琅琊榜》这部文笔不算好、槽点不算少的剧。▲喜欢言侯那句“利弊得失如此明显,却仍然要救。如此愚蠢又如此有胆魄的人,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了”

  而某些打着女性题材招牌的作者,格局低下、居心不正,什么事都能套上宅斗撕逼的路子,对于林下之风、节气大义视而不见,就只知道盯着后宅那点子事儿,伺机骂几句“绿茶婊”、“心机婊”、“文艺婊”,无人不婊。

  那些接踵而至的“女性传记”,打着关爱女性的大旗矮化女性,披着历史的外衣上演鸡零狗碎;剧情烂、圈子烂,占据资源的人没有三观、没有追求,为了圈钱没有下限。

  在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里,连宁静这种出演过《大秦帝国》的演技派也不得不为烂片做嫁衣裳,真真可悲。▲看到宁静出场是遇言姐最难过的一刻

  当电视剧借着古人的壳尬演女权的同时,真人秀则在另外一条恶俗的道路上狂奔。

  《我家那闺女》变成大型催婚现场,直接把单身女性贴上大龄剩女的标签,甚至将女人的生育意愿和国家民族联系到一起,这种落后、可笑、对他人毫无尊重的思想还能在电视上传播。

  遇言姐真是搞不懂了,在古装剧里尬演女权,在真人秀里大谈传统,不关心当下女性的困境,却一再借古装剧斗天斗地,编剧们的脑子是有多么错乱,还能不能有点正常的价值观了?▲新京报盘点《我家那闺女》3期节目催婚23次

  上周,遇言姐在写文介绍英国演员朱迪·科默时,在B站上找到了她参演的BBC短剧——《她说:女性人生瞬间》。

  该剧为纪念妇女获得选举权而拍摄,灵感来自于那些付出个人成本公开挑战现状,做出反抗的女性。

  《她说:女性人生瞬间》剑指婚内强奸、性向探索、民族解放、女性运动等多个主题,铿锵有力,振聋发聩,以众多鲜活残酷的事例,组成一个时代的女性群像。▲ “如果我们不能平等地在一张桌子吃饭,那就掀翻这张桌子,哪管被翻飞的食物会掉到谁头上。”

  这部豆瓣评分9.7的系列短片,却因为一些台词涉性而不能上传,发布者无奈只好剪掉一半的内容。

  说起来真是莫名其妙。

  追求平等与公正的价值观不得传播,腐朽愚昧本质爆棚的影视却天天现眼。

  眼下《皓镧传》扑了街,明天谁知道又会有一个什么新的爽点痛点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近年来貌似高涨的女性主义,在中国面临的,何止是一条漫漫长路。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END-

上一篇:《健身教练从1到100》 完结
下一篇:这部颇具“肉欲”的日剧,建议你戴上耳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