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时丽人明月心》获赞 制片人:"玛丽苏"并非贬低
近年电视剧体量变大,古装偶像剧层出不穷,也催生了不少细分剧种,比如玄幻、仙侠、玛丽苏、杰克苏,还有今年流行的大女主戏。随着此类电视剧增多,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不尊重历史、模式化严重、粗制滥造、脱离现实,羊城晚报记者近日独家专访了金牌制片人赵文靖,她以在浙江卫视播出的《秦时丽人明月心》为例,揭开不少行业“真相”。
剧 作
历史缝隙间创作,拓宽古装剧样式
近日,《人民日报》影视评论板块评价《秦时丽人明月心》拍出古装剧新气象,文中指出:“古装剧要挖掘历史文化魅力、弘扬本土文化特征,最好的衡量标准就是,是否令观众产生好奇乃至向往之心。在这点上,《秦时丽人明月心》也算做到了。”作为该剧制片人,赵文靖表示:“我们希望能拓宽古装剧的风格样式,做一些年轻现代的叙事节奏、悬念、情节设计与古装剧传统气韵的结合,希望年轻观众喜欢看的古装剧里有一些回归中国传统的风骨、侠气、精神,有着正向的情感价值表达。”
羊城晚报:我们怎么给《秦时丽人明月心》定位?是IP剧、正剧、历史剧、武侠剧,还是偶像剧?
赵文靖:《秦时丽人明月心》不是正剧,而是改编自温世仁的遗作《秦时明月前传》。我们用严肃的态度来创作,希望把原著中的武侠精神和武侠世界展现得有韵味,所以这部剧是一部具有偶像剧气质、武侠剧气韵、宫廷剧气场的虐心情感剧。
羊城晚报:为什么没有把故事放在“架空世界”,而是选择先秦时代,不担心这部剧被拿来同正史比较吗?
赵文靖:这部剧是根据小说改编,原著故事发生在先秦,在先秦乱世中的情感更有命运跌宕感。它不是《汉武大帝》也不是《雍正王朝》这类正史剧,我们是在历史缝隙中来创作。如果担心有风险就放弃做真实世界的人间冷暖,只做玄幻仙侠题材,我觉得不是从业者的正确态度。
羊城晚报:所谓历史的缝隙应该怎么理解?
赵文靖:历史记载之外的情感故事可以给予创作者空间。例如,丽姬这个人物是虚构的,她是个纯净善良的女人,扶弱济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始终心向明月,从侠女到王妃,我们创造了一个女人的成长历程。
角 色
改编更适合剧集,丽姬并不理想化
《秦时丽人明月心》由迪丽热巴、张彬彬、李泰领衔主演,在赵文靖眼里,起用非一线演员必须将艺人的匹配度、可塑性以及发展潜力都面面俱到地考量进去。
羊城晚报:小说原著是以“荆轲”为主角,为什么这部剧要以“丽姬”为主角?
赵文靖:用丽姬这个人物,能串联起武侠、宫廷两条线索。以丽姬为支点,做她周围的人物关系,更适合一部电视剧的容量和结构,如果以荆轲为中心来展开,可以做成电影,但建构不了一部电视剧承载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情感,所以我们做了改造。
羊城晚报:这部剧高级的地方在哪里?现代精神又如何展现?
赵文靖:在于对女性独立人格的刻画,剧中的丽姬虽然与多个男人有虐心纠葛,但她的精神没有依附任何一个男人。她被迫进宫后没有向嬴政妥协,即便在两人相爱时,丽姬也有独立人格,她没有因为爱情就抛弃以往的处事原则以及秉持的人生理念。这非常符合现代恋爱观。
羊城晚报:丽姬这个人物是不是有点理想化了?
赵文靖:丽姬并不理想化。她有自己的价值坚守,应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她能让大家感同身受,有喜、有悲,有痛。比如她和嬴政的虐恋故事,当你不爱这个人的时候,你不得不跟他在一起;当你爱上这个人的时候,你不得不跟他分开。这样的故事很真实。
行 业
玛丽苏并非贬低,类型一直在突破
“玛丽苏”古偶剧模式趋同,被赞的少,被骂的多,这个概念也开始被其2.0变种“大女主剧”替代……《秦时丽人明月心》投资两个亿,60%的钱花在制作上,称得上良心制作,但依然有遗憾。
羊城晚报:现在一出现古偶剧,就会有人喊“玛丽苏”,你有没有觉得这几年古偶剧的模式越来越相似了?
赵文靖:同类题材作品多了,无论是创作者,还是从业者,往往会趋同化,这是行业规律。不光是古偶剧,谍战剧、家庭伦理剧、古装剧都有过这样的阶段。当同类作品多了,别的题材类型又会凸显出来,这个行业的特点就是一直在不断突破。
羊城晚报:观众是不是也应该学会从容地看待“玛丽苏”?
赵文靖:玛丽苏、杰克苏,是观众的一种归纳总结。其实每一部剧的人物、情节都不太一样,我并不认为玛丽苏是一种贬低,因为往往大家喜欢的就是观众自己总结出来的。
羊城晚报:业界有没有探讨过古偶剧下一个风口在什么地方?
赵文靖:玄幻、仙侠肯定会越来越少,在真实时代背景下的古偶剧会是一个趋势,《秦时明月丽人心》开启了一个方向,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它至少开了风向之先。具体说来,它既有女性成长又有男性战争,包括宫斗阴谋,江湖侠客之间对朝堂方面的探讨,也有王室之间对于江山社稷和政治韬略的视角,是有江湖和庙堂不同价值观的互相观照,大同之中有大不同。
羊城晚报:这也是部所谓“大女主戏”,您觉得这个剧种的火爆和哪些因素有关?
赵文靖:这个时代,女性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多女性秉持着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越来越强大,这是这类剧居多的主要因素。另外,女性观众更偏爱看这种一个女人和多个男人有着不同情感的故事,包括爱情、友情、兄妹情等不同情感的表达。
羊城晚报:你觉得观众对于电视剧中“历史真实”的认知有没有什么变化?
赵文靖:观众越来越挑剔、专业,眼光越来越高,但他们对历史真实有宽容度。观众用今人的眼光看待历史,相对于历史细节的甄别,历史人物的情感、价值观更能打动观众。
上一篇:干细胞 (多潜能细胞)
下一篇:30部“鬼片”陪你过中元节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