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破坏与重建:英国之于印度的双重使命——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印度个案
2019年4月16日,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学马列,读原著”读书会第30期“破坏与重建:英国之于印度的双重使命”讲座在北京大学理科五号楼352教室举行。本期活动邀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敬东担任主讲嘉宾,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锋担任讲座主持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宋朝龙、副教授陈培永、讲师李旸担任讲座互动嘉宾。北京大学部分院系本科生、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访问学者以及北京各兄弟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读书活动。

刘敬东教授的主讲题目是“破坏与重建:英国之于印度的双重使命”。刘敬东教授分别从以下四个角度论证这一主题,第一个角度是村社制度与种姓制度:印度社会的一般状况和基础结构。他认为作为东方大国的印度,是现代世界背景中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一个悲剧性标本。殖民主义扩张政策下印度的历史命运,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具有特别意义的一个典型案例。第二个角度是“破坏”与“重建”的双重使命:英国“摧毁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他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第三个角度是历史与伦理的二律背反:“人的感情”与“历史观点”的内在紧张。他指出马克思考察英国与印度相互关系的历史观念,同考察英国与中国相互关系的历史观念一样,蕴涵着历史尺度与伦理尺度两个维度,保持着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两个维度上深刻的二律背反和巨大的内在张力。第四个角度是“资本的绝对统治”:“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他认为马克思敏锐地注意到英国对于印度的殖民统治与印度本身的解放之间的关系问题。从根本上说,资本的统治是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之绝对不可缺少的基本前提。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宋朝龙指出刘敬东教授对于马克思关于英国与印度的关系的论述非常详细,他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并不成熟,关于印度历史文本的理解还值得商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旸认为刘敬东教授将自身独立的问题意识同文本依据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非常值得学习,她认为如何理解历史主义和伦理主义之间的偏差是值得探讨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培永指出历史恰恰是伦理判断的重要标准。刘敬东教授针对几位青年学者和在座学子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充分细致的回应。本次讲座学术讨论环节非常精彩,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撰稿、摄影:郭俊丽)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