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众帮”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7-07
手机版

  近日,由潍城区慈善总会发起,区民政局和军休一所组织的“潍众帮”“慈善+社会救助”关爱儿童活动在潍坊智群学校举行,现场为10名家庭困难儿童捐助现金一万元。

  

  “融合发展是一种社会救助新模式,我们将慈善和社会救助创新性结合,构建‘一次申请、一套资料;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内部流转、并联办理’的融合式大救助工作机制,开展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走访探视、照料帮扶等服务项目,打通服务困难群众的‘最后一米’,让社会救助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潍城区民政局分管领导李艳介绍。

  依托社工站、志愿服务、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潍城区建立救助帮扶项目库,大力扶持专业社工、公益性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积极探索“弱有众帮、温情暖心”社会救助新途径,打造“潍众帮”社会救助品牌,构建以区民政局统筹协调监督、街道受理审批、村居联络员主动协助以及第三方参与的“3+1”联动工作机制。今年5月,“潍众帮”社会救助品牌被山东省评为优秀救助品牌。

  

  重大疾病、交通事故往往会给许多普通家庭加重负担,为做好临时救助工作,潍城区各相关部门通过共享数据对比和入户走访等形式,将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重大疾病、重度残疾的生活暂时困难人员纳入重点关注范围,及时掌握救助需求,确保他们能“第一时间”获得相应救助。

  家住安顺社区的黄晓(化名)从出生时便患有唐氏综合症,被评定为智力一级残疾,去年10月,经医院检查后,黄晓又被确诊为白血病,长期住院治疗,巨大的医疗费用仅靠父亲一人工作支撑,使一家人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

  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北关街道民政办和安顺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黄晓家中进行走访,经过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比对,依据政策为其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并在申请提出的当月将所有材料审核完成,帮助黄晓一家解决了燃眉之急。

  

  依托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潍城区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横向联合,同时优化社区的“民政工作联络员”“网格员”“公益岗”三类人员联动协作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并上报存在生活困难的群众,将“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通过“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实现“掌上办”“指尖办”。

  同时,运用山东省社会救助数字平台,区民政局扎实规范做好核对工作,针对符合标准的救助人员,由各街道、村委经审查后统一上报,确保救助精准度,加强低收入口动态监测力度,将已脱贫户、即时帮扶户、边缘易致贫户等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及时将符合条件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并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截至今年上半年,潍城区共开展城乡低保救助12661人次,救助金额917.4万元;城乡特困救助3465人次,救助金额373.4万元;发放护理补贴121.3万元;临时救助94人次,救助金额19万元。

  “在创建全省社会救助改革实验区的背景下,我们将重点做好分散特困供养有关工作,以物质+救助的服务形式通过政府购买救助物资、购买第三方及社会化照护的方式做好救助工作,潍城区现有562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全部完成签约,实现了政府购买社会化照护服务100%全覆盖,有效破解广大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照护难题,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平时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李艳说。

  

  下一步,潍城区将继续通过“党建引领”社会救助、“慈善+”社会救助、“物质+”社会救助,积极拓宽社会帮扶渠道,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对全区困难群众实现全面覆盖,分层分类救助。(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丁延峻 郝培茹 报道)

上一篇:记住了,跟人交谈时,要少说3件事,说了麻烦就来了
下一篇:有什么让人看了十分有感触的短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