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孔子遇见AI丨形容音乐的“金声玉振”为何成了孔子的名片?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7-01
手机版

  01:26

  “孔子之谓集大成,

  集大成也者,

  金声而玉振也。”

  孟子用“集大成”三字赞誉孔子思想如同演奏大成乐章,

  以洪亮的金钟发声,以清远的玉磬收韵,

  集众音之美而收和谐悦耳之效。

  

  形容音乐的“金声玉振”

  为何成了孔子的名片?

  从金声玉振的本义来看:

  “金声”原意是指古代乐器钟发出的声音;

  “玉振”是古代乐器磬发出的声音。

  

  古代演奏音乐,以击钟为始,击磬为终,

  有始有终,这种有始有终即是一种美德。

  

  “金声玉振”将孔子思想比喻为

  一首完美的音乐,

  赞誉孔子集古圣贤之大成。

  

  此外,在西周早期,

  “金声玉振”是典礼仪式中

  最富有艺术性的部分,

  这一套秩序井然的礼乐制度的

  创始人是周公。

  

  春秋末年,礼坏乐崩,天下大乱。

  孔子试图恢复社会秩序,实现礼乐梦想。

  孔子认为:“周公的礼乐思想及制度是

  当时合乎规范的一套制度体系。”

  

  其实周公建立的“礼乐”制度是一套等级严密的宗法秩序,

  构建秩序的方式分别有“法”和“礼”,

  “乐”其实就是让

  人们严格遵守秩序并融入秩序。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

  礼乐还广泛地用于祭祀、

  乡饮酒礼、大射礼、燕礼等场合,

  是贵族阶级钟鸣鼎食生活的重要内容。

  

  礼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渊源,

  也是儒家六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作为礼乐制度的精髓,

  “金声玉振”成了道德、伦理、

  人格、理想的音乐譬喻。

  闪电新闻记者 高亚南 殷爽爽 杜倩倩 报道

  举报/反馈

上一篇:“陕”亮童心 “画”说法治|未成年人法治手绘作品展
下一篇:RNA编辑技术:简介与应用,德国MB试剂助力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