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后,我才明白成年人该有的金钱观是怎样的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6-30
手机版

  我是简兮,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个人成长干货与自媒体写作经验

  

  图片来源/简兮原创

  你是从什么时候意识到钱很重要的呢?

  我是从读学前班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的。

  是的,我没有上幼儿园,可能和我年纪差不多而家庭条件不怎么富裕的朋友也和我一样,都是从读学前班开始读书生涯的。

  那时候每学期都要打很多次疫苗,而且每次都要交钱。

  然后我就特别害怕打疫苗,每次都不敢向外婆或者外公要钱。(小时候我寄住在外婆家,所有的费用都是我爸爸妈妈给他们,再由他们给我。)

  直到交钱的最后期限,我实在拖不下去了,才鼓起勇气问外婆要钱。

  每次问的时候,外婆都会嘟囔:“怎么又要交这么多钱?”

  而我每每听到外婆的抱怨,就更加断定我们家穷。

  不过那时候还小,也感觉不到因为没钱而带来的痛苦,也就是到要打疫苗的时候才稍微感受一下,而过了那个时间,我就又是无忧无虑的样子了。

  后来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物理老师在课堂上说,想要我们每人买一套关于电路分析的仪器,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堂上的内容。

  我回家和爸爸妈妈讲了这件事。

  爸爸妈妈的意思就是,我和妹妹共用一套就可以了。因为我们读的是同一年级,买两套太浪费了。

  我明明也觉得买两套是浪费的,但可能是自尊心的作祟,那次我偏偏要求爸爸妈妈给我们一人买了一套那个仪器。

  买了之后,我就后悔了,原来班上没几个同学买,而老师课堂上也用不到它,所以这套仪器直到被扔掉都没有被用过一次。

  不知道父母心不心疼因为买这两套仪器而花费的一百多块钱,反正我是挺心疼的。

  从那时开始,我就真正意识到了钱的重要性,可我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和“钱”打交道,如何树立自己的金钱观。

  直到25岁后,我出来社会工作了,才真正明白一个成年人该有的金钱观是怎样的。

  下面分享给你,建议收藏起来,时不时拿出来提醒自己~

  

  01.不避讳谈钱,涉及到钱的东西大方谈。

  以前我是一个非常羞于谈钱的人,不管是对朋友还是领导,我都觉得谈钱就显得自己俗气。

  后来我才发现,自己就是一个俗人,如果不缺钱的话我还苦哈哈打这工干嘛。

  所以在一次领导叫我帮他执行活动,然后叫我把费用报给他的时候,我大胆把自己的人工费用算了上去。

  结果领导也没说啥,就把费用发给我了。

  果然像李泽厚先生说的那样:

  “不在钱的问题上赋予过多的人际顾虑,就不会滋生无端的烦恼。”

  02.懂得延迟满足。

  很多人有时候心中想要的东西只是一时兴起的,只是你看到别人有你也想买而已。

  先把这个“想要的东西”放一下,后面回过头来再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想要,如果是就可以入手,如果不是的话,我们就不用再浪费一笔钱了。

  03.不一味追求贵的东西。

  之前朋友向我推荐一款眼霜,挺贵的,但是我听她说挺有用,于是我也狠心买了。

  我涂了第一天,发现眼周有点刺痛,朋友说我是还没适应而已,等涂过几次就不会感觉到痛了。

  我半信半疑地继续涂着这款眼霜,涂了一个多月后,我发现眼周还是会有刺痛的感觉,然后我就停止涂了。

  后来我看到一个美妆博主推荐了另一款眼霜,价格只是我朋友推荐的那款眼霜的一半,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入手了。

  然后我涂这款博主推荐的眼霜时,眼周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我坚持涂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眼周的细纹真的淡了不少。

  所以你看,并不是贵的东西才好用,而是适合自己的东西最好用。

  

  04.花钱的时候先做预算。

  公司有一个要求,就是无论你申请做什么事情,都要把预算的费用一并呈报给领导。

  以前我觉得这个要求还挺过分的,事情都还没发生,怎么就知道要花多少钱了呢?

  后来我才发现这个要求挺合理的,因为有了预算后,我们才知道要买什么价位的东西,而且最后不超预算也不用过多追问买东西的理由。

  其实个人也是一样,有了预算后,不超过预算的东西,都可以直接拿下而不用纠结太多。

  05.做好购物清单。

  以前我买东西的时候不习惯做购物清单,看到什么就买什么,乱买一通。

  然后买回来的时候才发现有好多东西都是不需要的,闲置了不少,很是浪费钱。

  现在我为了不让自己乱买,提前做好了购物清单,逛某宝的时候就直接按照清单下单就行。

  

  06.给自己存一笔备用金。

  读大学时,我拼命做兼职,就是为了给自己存一笔备用金,当遇到“毕业就失业”的尴尬情况时,我不至于流落街头。

  虽然毕业的时候没有用上这笔备用金,但这笔备用金也成了我后来辞职最大的底气。

  也是因为这样,我现在都会习惯性地给自己存一笔备用金。

  07.不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东西。

  《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在上海奢侈品店当柜姐,工资一万多,但是她只买好几千的鞋子,住租金将近一万的房子,过上了“精致穷”的生活,导致她最后失业时,身无分文,过得很是狼狈。

  经常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东西,迫使自己成为一个月光族,当生活发生一些变化时,自己就会陷入困境里,王漫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08.做好消费记录,定时回顾这些记录。

  以前我从来不记账,因为我认为自己不会乱花钱,记不记账对我来说没什么影响。

  不过不记账的后果就是,我每次想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个月花了多少钱后,我总是不记得,只是有个大概数,而且还不确定对不对,都是乱猜。

  后来我看到某个博主一直在记账,而且她说记账对自己管理金钱很有益处,于是我也尝试开始记账了。

  开始记账后,我终于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钱的去处了,它不是无缘无故变少的,而是被我花掉了。

  我每次回顾完这些消费记录后,如果想省钱就会省掉某一样没什么必要东西的费用。

  

  09.用钱来投资自己,让自己更值钱。

  从读小学开始,我都认为除了学费之外的费用都是没有必要花的,直到读大学,我都仍然保持着这个观念,所以从来没有花钱去投资过自己。

  不管想学什么,都只是从网上找免费的课程来看,也不是说免费的东西不好,只是不够系统,学了这一部分,那一部分又没办法找得到,于是就缺失某一板块的内容。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因为是免费的东西,自己从来不心疼,也不珍惜,所以搜集回来之后就在收藏夹里面吃灰了,根本不动手执行起来。

  现在出来工作几年,也见识到了更多不同的人,知道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所以我也不排斥付费学习了。

  我会慎重选择一些自己想学的课程,而且努力去吸收课程中的内容,我发现,真的有所收获。

  10.学会理财。

  以前读大学做兼职,存了一点钱,但是这笔钱就纯粹是放在银行卡的余额里,没给我带来任何收益。

  后来我听舍友说把钱放进余额宝里面,每天都会有利息,我一开始挺害怕的,因为我从来没有买过基金,也不了解基本的亏损是怎样的。

  不过舍友信誓旦旦地和我说,放余额宝不会亏钱的,最多就是收益少点。

  我信了舍友的话,我开始的时候先试试水,把一部分钱转进余额宝里面,一个月后,我发现真的是稳赚不赔,我就把全部的存款转进去了。

  后来我又慢慢研究其他收益比较高的基金,也尝试买了,也赚了一点,不过我始终还是处于小白的阶段,所以就没敢买太多。

  好了,以上就是简兮分享的成年人该有的金钱观啦~

  马克?吐温说:“如果你懂得使用,金钱是一个好奴仆;如果你不懂得使用,它就会变成你的主人。”

  希望我们都能有正确的金钱观,从容地过生活。

  谢谢你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顺手点个赞哦~有你的支持,我才更有动力更新呀~

  

  往期精彩内容:

  适合所有人!只需一部手机,1分钟学会在今日头条发文赚钱

  27岁,存款16万,分享我一直坚持的存钱计划

  养成这10个好习惯,会让你越来越有钱(建议收藏)

  作者介绍:

  简兮,专注自媒体写作与个人成长干货;表面理性,内心感性,期待和你一起变优秀。

  举报/反馈

上一篇:原创11年后,我才看明白:《树先生》竟是在讲一位男子“复仇”的故事
下一篇:上海一女子割腕自杀送医抢救后,趁家属睡着跳楼,家属索赔23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