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李云龙独立团是不存在的,但现实中129师独立团却有很多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6-27
手机版

  《亮剑》里,最出名的就是李云龙的独立团,他隶属于386旅,但是实际上,在抗战中,386旅从未有过独立团这种番号,只有过771团、772团、补充团、新1团、新4团、16、17、18团这几个番号。反倒是兄弟部队385旅出现过独立团,而且385旅的独立团都和赞皇山有关。

  

  在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中段东麓,坐落着一座千年名山——巑山,相传周穆王讨伐犬戎,在梦中走进一座三皇庙,庙内有三位老者,老者倒了一坛醋给周穆王,穆王惊醒,思量梦中的醋,想到坛-盛-醋,于是率领大军达到坛山,一举击败犬戎。胜利后,周穆王为了感激三皇提点之恩,将巑山改名为赞皇山,寓意赞颂三皇。

  赞皇自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县,距今已有1427年历史,当年置县时,以山谓县称,就是赞皇县。2005年,赞皇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命名为“千年古县”。

  在抗日战争时期,赞皇县人民踊跃参军,浮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赞皇独立团。我查阅了《八路军第129师战史》,抗战时期,赞皇县一共组建过多个与赞皇相关的独立团。

  

  第一个是1938年1月份成立的129师385旅独立团,该团的前身是冀西游击支队,冀西游击支队由三支部队合编组成,分别是:赞皇独立营、临城独立营、阳邑独立营。

  这三个独立营的历史是这样的:

  1937年11月,129师385旅769团3营11连与师属骑兵营派出营、连、排干部在夏云廷的领导下,在晋东组建赞皇独立营、临城独立营、阳邑独立营,这三个独立营成立后就跟随129师师直一起行动。

  1938年1月由上述3个独立营和元氏独立营一部分在辽县合编组建129师385旅独立团,全团共计1200余人,团长夏云廷,政委邓永耀。

  后来这个385旅独立团在1939年3月份的时候,改编为独立第1团。

  1940年八路军129师进行整编,独立第1团改编为385旅13团。

  1943年3月,385旅旅部与太行军区第3军分区合并,13团被划给了太行军区第6军分区。

  1945年10月9日,13团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3纵9旅25团。

  1948年5月9日,第25团改称中原野战军3纵9旅25团。

  1949年3月1日,中原野战军3纵9旅改编为11军33师,25团改番号为33师97团。

  1954年9月,97团调为26军建制,称之为26军33师97团。

  1969年12月,97团改番号为26军76师226团。

  1998年,退出现役,改为预备役第76师226团。

  第二个是1938年春天,由赞皇地区的各个游击队整合成了赞(皇)高(邑)独立团,也称为赞皇独立团。

  1938年4月,晋冀豫军区成立,由129师兼任,对外称为129师后方司令部。下辖5个军分区。

  1939年秋,晋冀豫军区改称为晋冀豫边游击纵队,下辖独立支队、先遣支队、独立游击支队、晋豫边支队、5个军分区、赞皇独立团。

  1940年5月,赞皇独立团被编入129师新编11旅,番号为新编11旅33团。该旅下辖31、32、33三个团。

  1941年1月,新编11旅旅部与太行军区第一军分区合并,新编11旅下属的各个团划拨给了太行第1、第4军分区。其中31、33团两个团进行了合并,统一整编为31团,划归第1军分区建制,改为了基干团。赞皇独立团成了基干团一部分。

  1945年8月,太行纵队成立,下辖第2、第3、第4三个支队,31团划给了第2支队。

  1945年10月9日,31团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3纵9旅26团,和上面说的385旅独立团刚好在一支旅,上面的385旅独立团是3纵9旅25团.

  1948年5月9日,第26团改称中原野战军3纵9旅26团。

  1949年3月1日,中原野战军3纵9旅改编为11军33师,26团改番号为33师98团。

  1954年9月,98团调为26军建制,称之为26军33师98团。

  1969年12月,98团改番号为26军76师227团。

  1998年,退出现役,改为预备役第76师227团。

  第三个是1945年11月由赞皇独立营和赞皇各区所属的区干队基础上扩编组建的赞皇独立团。

  赞皇独立营是1939年赞皇县当地的游击队发展而来的。 第一任“核司令” 张蕴钰曾担任赞皇独立营营长。

  1942年初的时候,冀西进行了精兵简政,赞皇独立营当时是晋冀鲁豫边区的甲级独立营,下辖了4个步兵连、1个青年连、4个区干队,精兵简政后,缩编为一个连。

  赞皇县一区区干队,这是1941年4月在太行山上发展而来的一支地方游击队,1941年11月改称为四区区干队。后来四区区干队改编为四分团。

  1945年8月20日,赞皇县解放。

  1945年11月上级决定将赞皇县全县范围内的游击队全部统一整编,赞皇独立团正式成立,四分团扩编为第3连,这个连就是黄继光连的前身。

  1946年5月,太行军区第1军分区下属的赞皇独立团、高邑独立团和太行军区第6军分区第42团1个营,统一合编为太行军区12分区36团。

  1947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正式成立。

  太行军区独立第1旅(来源于太行第1军分区第34团)改编为9纵25旅。

  太行军区独立第2旅(来源于太行第2军分区第38、39团)改编为9纵26旅。

  太行第1军分区34团、第36团、第4军分区第46、47团,第5军分区第50、53团合编为第27旅。之前的赞皇独立团部队被编入27旅81团。

  9纵成立后,编入陈庚兵团序列。

  1948年5月9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改称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

  淮海战役期间,中野9纵参与了解放宿县,双堆集围歼黄维兵团等著名战斗。

  1949年3月1日,中原野战军9纵改编为第二野战军15军。27旅81团改编为45师135团。

  

  其中赞皇独立团的部队成了15军45师135团的一部分,后来15军45师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135团9连通讯员就是黄继光。9连也被称为黄继光连,9连的前身就是前文所说的赞皇县四分团。

  1961年5月31日,15军改编为空降兵军。45师成为了第45空降兵师,赞皇独立团老部队的血脉就此留在了空降兵45师里。

  这就是三个赞皇独立团的由来。

  当然,赞皇地区的部队不止上述三个,还有很多。

  1947年9月,太行第2军分区的41团、第4军分区的44团、第5军分区的51团,合并组建了太行军区独立第1旅,这是第二次组建了,第一次的太行军区独立第一旅成了中野9纵25旅。

  1947年12月,太行第1军分区34团和35团、太行第2军分区40团。合并组建了太行军区独立第2旅,这是第二次组建了,第一次的太行军区独立第二旅成了中野9纵26旅。

  1948年2月28日,太行军区独立第一旅、第二旅划归晋冀鲁豫野战军13纵队建制。

  1948年5月,晋察冀军区和晋冀鲁豫军区正式合并,成立了华北军区,太行军区成了华北军区的一个二级军区。

  之前的晋冀鲁豫野战军13纵队现在成了华北野战军13纵。

  此时的太行军区下属6个军分区。每个军分区下辖了多个独立营。

  

  我查了下赞皇的县志,在抗日战争期间,共计有5000余名赞皇健儿参加了八路军129师和太行军区的各部队。

  随着解放军的发展壮大,赞皇籍战士大部分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就是后来的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刘邓大军),赞皇籍战士主要集中在中原野战军3纵、6纵和9纵,此外华北野战军第13纵队等部队也有部分赞皇籍战士。

  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超过1000名赞皇战士牺牲,其中有两位级别最高,分别是:

  1946年5月,时任华北野战军13纵团长的窦云亭在山西省阳泉车站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35岁。

  

  1948年1月6日,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3纵9旅26团团长的赵玉亭在安徽省太湖县李家店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33岁。

  赞皇县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挺身而出,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座永远屹立在历史长河中的丰碑!

上一篇:有哪些好看的经典电影推荐?
下一篇:外面卖1699国外纪录片解说(动物解说、美食、动画片)稳过中视频